|
贝聿铭,马友友、杨雪兰、邓兆祥、吴健雄等聚会发起百人会。
以下这些名字想必你不会陌生:贝聿铭、马友友、陈香梅、李昌钰、杨致远、李开复、谭盾、吴宇森、陈冲……这些著名的美国华人遍布于艺术、商业、学术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百人会的成员。
这个凝聚了诸多华人精英的组织,有两个明确的使命:鼓励美国与大中华区人民建立建设性的关系;推动美国华人全面参与美国社会。“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华人组织非常重要,因为这个组织能够将美中两个政府、人民和两种不同的文化带到一起。”其创建者之一,著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一次致辞中这样说。
有影响力的华人联合起来,共同代表美国华人社会发出声音
百人会的创建,有这样一段故事。1980年代末,贝聿铭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感到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不了解和对华人的偏见。他想到,许多华人美国人事业有成,且不忘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但是没有作为一个群体来参与主流社会的文化和政治讨论。由此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让有影响力的华人联合起来,共同代表美国华人社会发出声音。
起初贝聿铭联系了几个朋友:马友友、杨雪兰、唐骝千、邓兆祥、吴健雄……先是在他的办公室聚会,讨论共同关心的中国局势和美中关系问题。在后来的聚会中,参加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列出了一个在美国事业有成,也有时间和精力关心美中关系和两国事务的华人名单。这份名单中的人物都是在美国或中国政界和商界高层具有密切广泛的人际关系,并有相当影响的华人。起初,贝聿铭和朋友们确定了近40人,他们还向其他符合标准的人士发出邀请信。
经过一系列的组织运作,在1990年初,聚集华人精英的百人会作为一个无党派、非政治的全国非牟利组织正式成立了。虽然是非政治性的组织,但百人会“并不怯于采取明确的政治立场”,事实上该会参与的很多问题均涉及政治,包括外交关系、贸易政策、公民权益等。以“文化大使”为己任的百人会,在加强中美沟通交往、促进在美华人权益方面扮演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争取华人的平等权益而奔走
百人会主要使命之一就是维护华人在美国的正当权益,为华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在一些华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百人会多次挺身而出。1994年,参加过海湾战争的华人军人吉姆·王被当作间谍起诉,引起华人社会的愤慨,百人会为此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他们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等媒体上发表文章和声明,要求国会召开听证会,公正处理吉姆·王的案子。经过“百人会”的多次呼吁和有关部门的深入调查,证实起诉王的所有罪证是错误的,王最后被无罪释放。1995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在新闻节目中声称所有在美国的华人都可能是间谍。这个说法立刻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议论纷纷。在这种情势下,“百人会”成员代表会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要求该公司为其不负责任的言论道歉。在巨大的压力下,CBS的总裁接受了要求.并在电视上公开道歉。有美国媒体称,“这在美国是颇为罕见的。”
1999年,华人科学家李 文和博士被美国政府指控盗窃美国“珍贵的核武器机密”,并被加上包括“间谍罪”在内的59项罪名。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美国警方竟将李文和关进监狱长达9个月之久。因为此案件颇为敏感,一些华人团体害怕牵扯到自己,不敢站出来讲话。“百人会”不但积极为李文和进行保释募捐,而且对美国的司法部门在审理李文和案中不合法的审理程序提出质疑。他们邀请《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总编阐明自己的立场,使李文和案件最后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华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但在很多领域仍然很少见到华人的身影。百人会曾经做过的社会调查显示,美国500大企业的董事会中亚裔董事的比例不到1%,在美国大学中担任校长或校董的亚裔比例也非常少。在促进华人融入美国社会方面,百人会仍然任重而道远。根据这种情况,百人会和美国一些大型猎头公司建立联系,现在美国500强的大公司中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主动与百人会接触,请百人会推荐华人当他们的董事。
沟通中美的一座桥梁
“中美”关系的状况,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美国华人的生活。百人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为促进中美的相互理解而努力。”现任会长,美国前陆军少将傅履仁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1998年,在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前夕,“百人会”给白宫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们表达了“一个中国”对所有华人的重要性,提出美中应“求同存异”。克林顿对他们的主张非常欣赏,在访问中国的时候,还专门引用了“求同存异”这个词
2001年,傅履仁先生和沈坚白先生率领36名会员访问北京、上海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005年,沈坚白率百人会代表团一行17人先后访问台北和北京,在北京拜会中国领导人。每次来华,百人会都会带来关于中美关系的意见书。
百人会公共关系主任安平女士说:“由于百人会成员既是美国公民又是华人的双重身份,对两国的国情都有深刻的了解,因此,我们的研究报告更加能说服人,给双方政府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
百人会在美做过“美国人对华态度与美中关系”的社会调查,调查了民众、意见领袖、商界精英、国会人员、美国华人5个群体。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一般美国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人数比例达到59%,比起10年前的46%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仍然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造成就业机会流失等方面对中国存在负面看法。安平女士说,社会调查的意义在于通过数据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措施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调查结果显示国会人员这个群体对中国的态度最不友好,表明需要日后对这个群体多做工作。他们的很多偏见来自于对中国的不了解,作为百人会,能够理解中国和美国文化的一批人,可以更好地出来解释,尽量找一些机会让他们多看看、多理解。事实上,一些人来中国考察之后,看法就有很大改变。此调查的结果还会分发给美国政府、国会和关注美中关系的机构,为他们了解美国社会对中国的看法提供参考。
从1991年开始,百人会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年会,身处各地的会员借此机会齐聚一堂,就中美合作与发展的话题交流意见,表达看法。2006年的旧金山年会以“AMERICA&CHINA: A VIEW FROM THE BRIDGE(金桥连中美)”为主题,吸引了上千人前来参加。两位美国参议员范斯坦和弗里曼在会议上发表了主旨演讲,美国前商务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辑思等在会议上发言。来自金融、网络和电脑业界的企业家还在会议上探讨了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家马云和杨元庆也参加了这次年会。
身为华人,心系中国
在一个井字格图案里,排列着“百人会”三个繁体汉字,中间大大的“人”字十分醒目。这个颇具东方风格的图案就是百人会的标志。经过16年的发展,百人会的成员已经由最初的4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49人。除了前面提到的成员之外,还有前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流行性疾病研究专家何大一、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前校长田长霖等等。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土生土长在美国,连中文都不会说,但是他们都有解不开的中国缘。在促进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许多会员都尽自己所能做出努力。
百人会的成员之一,Google(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说,如何帮助中国青年的成长,是一部分会员关心的问题。他希望通过长期、多次性的活动建立稳定的帮助关系。比如一个百人会的成员带着一位创业者,为他提供指导,帮助他把事业做成功。这样这位创业者之后可以帮助更多中国青年,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2005年开始,百人会在中国12所高校内设立“百人会英才奖”,奖励那些具有突出领导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拥有出众学术知识的优秀研究生,以支持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精英,为国家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很多会员如杨志远、何大一等,都曾经多次在国内高校举办讲座。
李开复说,越来越多的百人会成员搬到中国来,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崛起,如同吸铁石一般,把全球的华人精英更多地吸引回来。而百人会将会成为更加有凝聚力的集体,让美国主流社会更多地听到百人会的声音,为中美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
Just realize there are two groups, I thought just one org:
http://www.committee100.org/
http://www.80-20initiative.net/about/mission.as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