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9|回复: 3

上将李克农:用最后生命为“潜伏者”们出具证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5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李克农上将

1955年国庆前,身兼中央调查部长、中情委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我军唯一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的、被外界称为“最神秘”的上将。

李伦的出生就极有传奇性。那是1927年4月,国民党安徽芜湖市当局发布了一份通缉令,以5万块大洋要中共安徽芜湖组织负责人李克农的人头。李克农得到消息后,立即潜入裕溪口镇附近的小王庄躲避。不料,敌人很快打听到李克农的隐藏地,准备以突袭方式一网打尽。李伦的母亲赵瑛通过一个在警察局做事的亲戚迅速了解到内情,获悉丈夫和同志们危在旦夕,便不顾身孕,连夜赶到江边,冒着大雨寻船过江,又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跌跌滚滚地奔跑了4公里多路。

正是由于赵瑛早半个小时给李克农和同志们报信,才使敌人的抓捕阴谋破产。赵瑛和腹中的李伦为保卫革命干才立了一大功。因此在李伦出世时,父亲便对他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后来总是时常把他带在身边……

待李伦再次见到父亲时,他已经3岁了。那是1930年初,以李克农为首的“中共三人特别小组”打入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党组织安排赵瑛带着李伦和哥哥李治到上海做掩护工作。

李伦从父亲的脸上和语气中,看出他工作的神秘性。从小他就晓得,父亲皮包里和办公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轻易动一下,因为父亲对放置的东西都有记号,稍不留神,就引起他的警觉和查问……

1931年4月,父亲又突然失踪了。对于当时的情况李伦不得而知。直到1958年父亲生病后,由于组织需要,父亲与罗青长委派的记者黄钢谈过一段对往事的回忆。从那份珍贵的记录手稿中,李伦才弄明白父亲的那次失踪是由于党内特科负责人顾顺章的叛变。

顺着顾顺章叛变革命一事,李伦也弄清了父亲早年的许多革命经历。

原来,父亲从芜湖潜入上海后,便同当时被称为“小开”的潘汉年办党的报纸,组织文艺界人士和学生开展革命活动。不久,国民党特务组织在社会上扩大招生的消息传出,经周恩来亲自安排,他同钱壮飞、胡底打入敌人心脏。这便是后来被周恩来称誉的“龙潭三杰”。

3.jpg
龙潭三杰:钱壮飞、胡底、李克农

许多年来,李伦及兄弟姐妹们已经习惯了不谈父亲的事情。一来父亲有严格家教,二来他工作神秘,三则是他从不宣扬自己。李伦记得,1987年12月28日,杨尚昆同志批示:要设法组织一些同志为李克农写点东西。次年7月,他又指示:“给李克农写点纪念东西是应该的,也是我的希望!”不久,杨尚昆又带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纪念文章……从此,李克农的传奇经历才受到世人关注。

1933年冬日的一个夜晚,母亲拉着李伦的手说:“老父来信了,他在那边很好,特别想念你,很想让你写信给他。”年仅6岁的李伦便边问边画歪歪扭扭地写了人生的第一封信:

“老父,我现在上学了,认得不少字了,我很想你,我没有钱买纸买笔,只好用废纸和笔头,有的还是捡的。但我不淘气,读书也用功,学习成绩好……”

后来他得知,父亲李克农在读到这封信时,激动和酸楚使他热泪盈眶。这封信有些红军高层领导曾经看过,很多人看后也很心酸。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10岁的李伦正跟随着父母在上海。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父亲李克农奉命在上海设立共产党的办事处。“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李伦对当时记忆最深的就是隆隆的炮声、紧张的生活。11月初,上海沦陷,长江封锁,李伦随母亲经过苏北的内河,辗转撤离到南京。父亲已先到南京任办事处处长。

在南京停留不久,又要撤离到武汉。其时,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均设在武汉,李克农任长江局秘书长。不久,“保卫大武汉”的口号提出来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士团结合作,为保卫这个华中最大的城市做各种动员工作。那几个月对李伦来说,是战火中一段短暂的快乐时光。他随父亲住在办事处。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博古、王明等长江局领导也都在办事处。尽管父亲叮嘱李伦不要去打扰这些公务繁忙的前辈,可小孩子最耐不住寂寞,没事就楼上楼下地串门,很快就同一至四楼的人混熟了。周恩来和邓妈妈住在四楼,特别喜欢小孩,两人经常给李伦饼干和糖果。开始他不敢接,后来父亲说:“周伯伯和邓妈妈给你的东西可以吃,但不能影响他们工作。”这才敢接了。

1938年10月,武汉陷落前,李伦随大人撤退到长沙,住在远郊区。他对当时发生的“长沙大火”还记忆犹新,回忆说在远郊都能看到城里起了大火,天上的云彩都变红了。

4.jpg
1938年1月,李克农与廖承志(右)、聂鹤亭(左)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

那时候的李伦,当然不能了解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和长沙“焦土抗战”在抗战初期的重要地位,但他却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他回忆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难民。火车的车厢顶和机车头上,都挤满了难民,汽车也一样拥挤,一路上都是扶老携幼、饥寒交迫的难民。

武汉失陷前,八路军办事处大部分人员西迁重庆,成立了重庆办事处,小部分经停长沙一段时间后,1938年底再撤到广西成立了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李克农任办事处处长。

桂林办事处是长江局的派出机构,是我党在南方的联络中心。这时的桂林已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文人学者云集。同时又是我国通往海外的唯一交通线,我军经越南海防采购物资和接受华侨捐献物资经南宁入境至桂林,许多南洋爱国青年也是先抵达桂林,同办事处人员接上头后,再经重庆去延安。

看到无所事事的儿子,李克农觉得该给他找点事儿做,便让他到办事处当了一名勤务兵。因此,李伦的军旅生涯从1939年12岁时开始算起。这在全军恐怕都不多见。

一个月之后,组织上又安排李伦去电台学习无线电报务。他反应快、记忆力好,很快就能独立值班。李伦回忆说:短暂的报务员生涯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报务员最重要的是忠诚、守纪律。当时电台的报务员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是他们大部分人都经过长征,是死亡线上幸存的老革命。

1940年底,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前夕,中共中央根据对时局的正确分析,决定桂林办事处撤退,人员经重庆撤到延安。

在重庆红岩村招待所里,李伦认识了几位同龄的小朋友。他们中有李硕勋的儿子李鹏、彭湃的儿子彭士禄和蔡楚明的儿子蔡诚等。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李克农一家抵达延安。从这时到抗战胜利,他有四年时光是在延河边度过。李伦回忆说:这是非常艰苦但又精神饱满的四年。这段时光对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格外重要,我真正了解到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深深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

刚到延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请李克农一家吃饭,地点在杨家岭毛泽东居住和办公的窑洞里。饭桌上毛泽东有说有笑,问孩子们:知道你们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吗?

5.jpg
李克农父子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处长呗!”刚满20岁的李伦的姐姐李冰睁着大眼回答。

毛泽东哈哈大笑:“错了!错了!你爸爸是个大特务。不过他是我们共产党的特务!”

毛主席在这次吃饭时说道:李克农是一个好人。当年在苏区,我靠边站,找博古要个秘书也要不到,我找李克农,他马上送来叶子龙;还有,我当时患肺病,是李克农搞来鱼肝油,使我的病得到治疗:遵义会议时,李克农负责卫戍工作,为会议安全提供了保证,警卫工作做得很好……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他是真请还是假请,这是中央决策前必须弄清的。很快,一份份密电被破译后放在李克农面前。情报行家李克农从繁多的往来密电中得出一个结论:蒋介石认为毛泽东不会应邀,也不敢应邀,邀请不过是演戏。

李克农的杰作使中央掌握了蒋介石的心理,也让毛泽东心里有了把握。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坚决主张亲自赴渝谈判。

李伦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石家庄、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荣立过一等功;建国后长期在军事交通及全军后勤战线辛勤工作,成为这一战线的主要领导之一。为此,他曾被选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全国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第八届人大常委等。

6.jpg
李克农(左四)等高级将领在天安门城楼上

李伦清楚的记得,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访苏,父亲李克农也一直护送到满洲里。路上他除了与毛泽东谈工作,也陪毛泽东聊天。也就在同毛泽东聊天中,他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

“哦?”毛泽东来了兴趣。他没说下去,等待李克农的下文。李克农便一五一十地说了:“他第一件事就是看情报要点。否则,这一天不知该说什么、做什么事了!”

毛泽东猜透了李克农的弦外之音,回答也是机智的:“我和美国总统不同,是随到随看,不怕多只怕少!”他笑着对李克农说:“你这个李克农啊!还要给我上课?好!这次去莫斯科,还要同斯大林唠唠你们那摊子事呢!”

果然,毛泽东到苏联后就与斯大林商谈了情报合作。不久,李克农奉召到苏,研究合作事宜……

在中苏情报战线合作不久,由于受当时“一边倒”的影响,毛泽东曾在李克农汇报工作后,对中苏情报工作合作做了8个字的指示,大意是“诚恳、完全、毫无保留”。

对毛泽东的指示,李克农是执行的,但在执行中也有自己的思考。他为此有说法:“浑身脱得光光,暴露无遗。但心里秘密只要不吐口,你就看不到,也就不知道!”

后来,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情报专家以为满载而归,事实上我国情报工作并未受到大损失……

1955年国庆前,身兼中央调查部长、中情委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我军唯一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的、被外界称为“最神秘”的上将。

李伦记得1957年12月的一个中午,父亲饭后一边往办公室走,一边咳嗽。没料到一下摔倒,头不幸地朝下砸在石台阶上,头部开裂……

7.jpg
左一为李克农

周恩来指示全国脑外科专家赶往北京,组织抢救。

据李伦回忆:两个月后,父亲醒来,脑子不行了,不能说话,记忆大部分消失,说话逻辑也不行了……这以后他开始了几年的休养。

李克农恢复记忆不久,便关注起一批特殊的人物,这就是曾被我们党派到敌人阵营中长期潜伏,历史无法弄清的人。他们忠诚地为党工作,虽然建国后由于种种复杂原因遭到怀疑未被重用,但依然在被分配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体现出超乎常人的高风亮节。李克农为他们一一出具证明,使其取得组织的重新信任并安排到恰当的岗位上。

到1962年,李克农的身体不允许他继续工作了。1962年2月7日,李克农的病情加重。2月9日下午住院,不料,当晚他就在北京医院去世。

“文革”开始后,有人向周恩来发难,要追查李克农的历史问题。周恩来怒目正色地说道:“在上海,如果没有李克农他们,恐怕你们今天来也难得见我了!”很快,毛泽东也赞扬李克农:他打入国民党徐恩曾那里是立了大功的。没有他,当时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许多人,包括周恩来这些人都不在了,青年同志不知道,要告诉他们!

特殊的经历,使李伦对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倡导的“八荣八耻”中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奋斗等内容体会尤深。他认为这些精神财富,都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一定要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本文摘自《红色传奇:我所知晓的开国英杰》,咏慷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定价:27.50元)
发表于 2010-3-15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0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福多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务头子不得好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07:36 AM , Processed in 0.0333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