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0

汉和称中国军工专家最擅学习 航展上尺量发动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6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jpg
美军空军人员在巴黎航展上试驾L- 15“猎鹰”模拟器。

1月出版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认为,中国在军工领域的自信迅速增强,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对任何尖端武器都严加保密。譬如,中国在此次反导试验当天便发布公告,并默许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讨论。回顾过去的一年,从东风-21C弹道导弹、长剑-10巡航导弹,包括一些在研的重大项目(如第四代战斗机)也都予以承认。面对这些先进武器,外界不禁对中国军工的实力刮目相看。

德国军事专家汉斯·克鲁格表示,尽管西方媒体常说中国“逆向仿制”美欧俄同类武器,缺乏原创性,但中国军工专家仍值得尊敬,理由很简单——如果没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不可能造出这些武器的。更有说服力的是,像陆基中段反导一类的“高边疆技术”不可能由外国流入,中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发展。因此,中国军工人今天拥有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绝非虚张声势。

“最善于学习的人”

《汉和防务评论》补充说,中国军工专家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奋、最善于学习的人,他们密切关注世界先进军事技术,努力搜集自己所需的信息。以去年的莫斯科航展为例,作为观众的中国专家常常最先到达展馆,对武器样品详细考察,搜集所有能够获得的技术资料。有时候,这些专家甚至掏出尺子,对展出的武器零部件、发动机等进行详细的测量。

中国军工专家在各大防务展上所展现的“吸尘器般的信息搜集能力”,让西方军火商吃惊。法国《费加罗报》曾引述法国达索公司某官员的话:“中国军工人员甚至仅凭几张模糊的照片,就能推断出一种武器的基本性能。”

与此同时,中国军工专家又深谙保密之道——什么是需要宣传的,什么是需要保密的,他们一清二楚。在国际防务展上,中国军工代表态度和蔼,但西方媒体和情报人员却很难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技术信息。

寓军于民让发展有后劲

今天,“打赢信息化战争”已成为中国军队建设的主旋律,与此相适应,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军民融合、寓军于民”,正成为中国军工企业的自觉行动。

美国“环球战略网”分析称,中国于上世纪末启动的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果,目前已进入“军民融合”与“专业化重组”的新阶段,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再加上持续不断的投入,中国军工企业的积极性和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被全面激发出来。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在中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于2005年实施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加入到军品竞标行列中,这不但标志着中国军队装备采购机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还意味着中国军工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青年参考》/马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5 01:37 PM , Processed in 0.0313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