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0

台湾完成周边大陆架勘测 意在联合国彰显“主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6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台湾学者透露,目前台湾在深水海域已经初步完成了大陆架的勘测工作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台湾《联合报》10月11日的一则消息揭开了台湾调查周边大陆架的神秘一角。而《国际先驱导报》按图索骥的调查发现,原来,台湾早已经悄然开始了长达5年的勘测工作。

《联合报》这则消息披露说,“联合国海洋事务相关人员”曾于上周访问台湾,“听取台湾方面对东海、南海大陆礁层的探测情况”。台媒借此声称台湾争取“大陆架权益”的努力已获得国际社会的注意,“这是台湾争取周边海洋权益的重要突破”。

    向联合国彰显“主权”

据台湾媒体报道,此次“联合国海洋事务相关人员”来台,是“经过政府的努力”。联合国能给这个面子,台湾方面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据《联合报》报道,宾主座谈中,“我方官员和专家,也趁机表达未来协商相关权益时,不能把台湾排除在外。”

    今年5月13日是有关沿海国向联合国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信息资料的规定期限,但台湾因为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没有大陆架申请的主体资格,自然遗憾不已,不过台当局对此事并未死心。

台“外交部”当时就发表声明称,对于超过200海里的延伸大陆架的主张,不受2009年5月13日期限的限制,台湾继续保有对于东海、台湾东部海域及南海海域主张超过200海里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权利。

    中国社科院海洋法专家王翰灵认为,台湾想借联合国人员来台的机会,彰显自己所谓的“主权”。至于这次访台人员,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应该是来自联合国下设的国际海底管理局。专家认为,这些联合国人员来台可能是与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有关,本身倒也无可厚非。

    三艘科学船勘测五年

    据本报记者了解,台湾早在2004年就已经悄然启动大陆架调查工作。据参与这项调查的一名台湾学者向本报透露,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台湾各大学的学者,人数有30名左右。

    “调查区域主要是200海里经济专属区以外的海域,包括东海、南海及菲律宾海域。”这位学者称与中国大陆相比,台湾的调查规模显得逊色得多。“我们只有3艘科学调查船,分布在在不同的海域进行调查,而且经费不足,台风和季风等恶劣环境也成为一大考验。”此外,调查船到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调查时,经常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干扰。

作为参与者,这位台湾学者从2004年开始,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海上,据他介绍,目前台湾在深水海域已经初步完成了大陆架的勘测工作。“我们得到的资料非常多,”他称这样做也是为了防范权益遭侵犯时,“我们手上掌握资料也好应付。”这位学者多次强调自己只是一个科学家,做好科学家的应该做的事。据他介绍,台湾大陆架调查与大陆方面至今没有合作。

    尚不愿为大陆提供数据

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李金明教授看来,台湾目前所做的勘测工作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他们获得的数据可以判断大陆架是否可以延伸,对我们当然是好事,如果这些数据能够实现共同利用,对两岸维护争端海域的主张是有利的。”

    不过,王翰灵指出:“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我们一直主张两岸合作,但台湾方面却一直纠缠于政治议题。愿不愿意与我们合作,愿不愿意给我们数据,台湾掌握着主动权。”

就在2009年10月9日,还有民进党“立委”误以为大陆在5月13日向联合国提出的大陆架申请是利用台湾的调查资料,指控“国安会”人员将台湾大陆架的调查结果交给大陆。事实上,据台官员后来澄清,大陆用的是自己调查的结果。

    台专家建议两岸合作

今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对南海争端日趋白热化,两岸也出现一种声音,认为两岸可合作捍卫相关权益。两岸关系的好转显然为此创造了一定氛围,两岸合作领域也不断突破,最近第23次赴南极科考的“雪龙”号上就首次出现3名台湾人。

    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所研究员、“国立中兴大学”国政所教授宋燕辉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两岸可以继续开展更多的合作,包括油气资源及非传统能源资源的调查,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等。

与日本韩国相比,两岸对大陆架的调查和研究进度还相对落后,宋燕辉认为,两岸在渔业组织、国际民航、海事组织方面可以避开敏感的“主权问题”。

宋燕辉相信,“两岸会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特别在南海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未来两岸在大陆架的调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7 01:38 PM , Processed in 0.0250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