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凡
编辑/漆菲
美俄元首在阿拉斯加的会晤结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赶往华府。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下午,他在七位欧洲领导人的陪同与支持下与特朗普见面,这一次,泽连斯基罕见换上更为正式的黑色衬衫和夹克,而非开战以来几乎未变过的绿色军装。
泽连斯基罕见地穿上了相对正式的黑色衬衫与夹克。
在乌克兰生死攸关的时刻,泽连斯基显然不想重复半年前白宫会面时的紧张局面——当时他同美方爆发激烈争吵,被共和党人指责着装不当和不知感激。
2025年2月的白宫会晤中,美乌双方不欢而散,副总统万斯指责泽连斯基不知感恩。
这一次的对话氛围好了许多。一抵达椭圆形办公室,泽连斯基就向特朗普表示,“感谢您的邀请,感谢您为结束杀戮和制止战争所做的个人努力。”他在简短讲话前的10秒内说了四次“谢谢”。为了拉近关系,泽连斯基还转交一份妻子叶莲娜写给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的信。
美乌双边会谈后,阵容庞大的欧洲领导人加入其中,包括北约秘书长吕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及芬兰总统斯图布。
8月18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会晤。
欧洲人同样意识到,奉承特朗普是最有效打动他的手段。会晤开场白中,他们都强调了特朗普为和平所做的努力。美国《时代》杂志撰文称,虽然关于先停火还是先进行三边会谈的问题挥之不去,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谁能最大程度提升特朗普的自尊心,谁就可能胜出”。
事实上,这也是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期间所做的。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如果2022年是特朗普当总统,战争根本不会爆发。这样的论调,特朗普此前说过多次。
除了学会以维护特朗普的自尊心作为切入点,访问白宫的欧洲领导人们在乌克兰问题上展现出空前的团结,即便他们自身的立场未必相同,覆盖的政治光谱从左到右。
访问白宫的欧洲领导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展现出空前的团结。
各方提出了不同的关切点和建议:马克龙希望未来的三方会谈能够设立第四个席位,让欧洲参与其中,因为谈论安全保障时涉及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但特朗普对此兴趣不大;默茨力推停火协议,但普京对停火毫无兴趣,特朗普也默许了后者的立场;斯塔默提到可效仿北约共同防御条款来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与英法目前主导的“意愿联盟”所做工作类似;冯德莱恩则呼吁,每一个被俄罗斯绑架的乌克兰儿童都必须回到他们的家人身边。
多边会晤期间,特朗普一度中断讨论,离席去和普京打电话。普京的外交政策助理尤里·乌沙科夫称,普京和特朗普进行了40分钟通话,同意将任命更多高级谈判代表负责俄乌直接谈判。乌沙科夫未提及普京本人是否会参加。
直到特朗普和普京通话结束后,泽连斯基与七位欧洲领导人再度返回椭圆形办公室,继续会谈。特朗普事后形容此次会晤极富成果,他们讨论了如何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是此次白宫对话的重点,特朗普有此意愿算是一个巨大转变。他还说,已启动泽连斯基与普京会晤的程序,地点待定,当双边会晤之后,将举行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
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及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了多边会晤。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此次会谈是“一个重要时刻”,并表示这标志着“僵持的死亡和破坏战争”首次取得进展。他还表示,美国正在筹备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晤,这将是“史无前例的会晤”。
斯塔默被媒体询问达成哪些共识时回答说,“相当多”。他坦言,此次会谈带来了两个实质性成果,一个是普京与泽连斯基将举行会晤(默茨称或将在两周内举行),另一个是“意愿联盟”将与美国合作,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他表示,这对乌克兰及欧洲的安全非常重要。
据吕特透露,各方并未讨论重新划定乌克兰边界的问题,这需要在三方会议上进行讨论。不过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对着乌克兰的地图探讨了许久,图上显示了俄罗斯当前占领的乌克兰领土。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讨论了乌克兰被占领的领土。
泽连斯基将与特朗普的会谈描述为“漫长而详细”,他认为安全保障是“结束战争的起点”,并表示与普京的会晤“对于解决敏感问题至关重要”。
对乌克兰来说,如果无法加入北约,即便达成和平协议,要如何保证俄罗斯不再来犯?特朗普与普京结束会晤后,曾表态会为乌克兰提供某种形式的安全保障,此次和泽连斯基会面,他再度给出承诺。
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此前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能带来真正的好处,这些保障将“改变游戏规则”。该条款规定,任何北约成员国遭受武装攻击,其他成员将视此为对整个联盟的攻击,并采取必要行动协助。
如果乌克兰能得到类似承诺,意味着俄罗斯如果再度对乌作战,将面对美欧联合军事回应。但吕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称,特朗普政府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模糊承诺缺乏明确性,白宫会晤期间没有讨论在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问题。
尽管乌克兰和欧洲方面均主张,俄乌双方首先应达成停火协议,然后再谈长期解决方案。但特朗普在美乌双边会晤后重申,他不认为停火是达成和平协议的必要前提,“我认为你不需要停火”。他甚至提议,“我们可以边打边谈”。
被问及是否会派遣美国维和部队前往乌克兰时,特朗普不愿透露具体信息,只表示正在寻求永久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可能让战火在两年后重燃的权宜之计。一直以来,特朗普都承诺不会让美国军队卷入海外冲突。
泽连斯基则称,关于安全保障的讨论包括乌克兰通过欧洲购买价值900亿美元的美国武器,美国还有意从乌克兰购买无人机。但他提到,仍需达成正式协议。
目前来看,更多的双边和三边会谈将会进行,但关于这场复杂战争的谈判还没有质的飞跃。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会后表现得更像俄罗斯代言人——放弃停火,延缓制裁。围绕当前谈判进展以及未来走向,上海政法学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新教授接受了《凤凰周刊》专访。
阿拉斯加峰会结束后,特朗普和普京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握手。
不停火利于俄方获得谈判砝码
《凤凰周刊》:一直以来,普京似乎都没有停战意图,很多分析认为,他是想借谈判争取战场上的时间窗口,同时修复国际形象。你认为普京如何看待谈判这件事?
李新:战火持续三年多,乌克兰人已经非常疲惫,武器弹药也非常紧缺,美国暂停运送部分武器,只能靠欧盟向美国购买后援助乌克兰。如果继续打下去,乌克兰将损失更多领土,目前俄罗斯在进攻形势上占优,要能攻占更多乌克兰领土,在谈判过程中就能有更多砝码,从而在领土交换问题上有更多主动权。所以对俄罗斯来讲,立即停火进行谈判不可能也不太现实。
《凤凰周刊》:这次峰会前,特朗普对普京和俄罗斯的态度一度非常负面,曾威胁要继续实施制裁。但在会晤期间,他对普京再度表现得极为友好,对会晤评价也很高,并表示暂时不会进一步制裁。这种变化是特朗普的策略吗?
李新:特朗普在上一届大选中之所以能获胜,俄罗斯的确帮了很大忙,虽然俄罗斯并不承认,拜登政府调查后也没有得出明确结论,但俄罗斯黑客干扰美国大选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一点上,特朗普肯定会感谢俄罗斯。加上特朗普作为商人,此前在俄罗斯有大量投资,俄方对他的投资也很关照。此外,特朗普一直很欣赏的普京个人魅力。从这几方面看,他有时发出威胁声音,一方面是出于维护面子,另一方面则是给美国国内的反俄精英一个交代。所以当普京开玩笑般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时,特朗普表示自己想去,但如果去了,他将在国内招致批评。
《凤凰周刊》:这次普特会谈的不仅是俄乌问题,还有俄美之间的其他关系。普京是否希望把美俄关系和乌克兰问题剥离开来?在乌克兰问题没能得到实质解决的情况下,美俄关系能否走向实质性缓和?
李新:阿拉斯加会晤期间,普京重新设置了话题。原本外界以为会谈主要讨论俄乌冲突如何停火,但实际上这只是议题之一。据普京所说,对话内容相当广泛,除俄乌停火外,还谈了俄美合作、战略武器削减、《中导条约》等议题。所以这场会晤更像是一次改善俄美关系的会面,欧洲和乌克兰反而显得多余。
从特朗普与普京近期的通话、阿拉斯加会晤以及与白宫特使威特科夫的会谈来看,这些接触实际上是普京在迎合或响应特朗普的要求。特朗普之前威胁俄罗斯若不停火、不谈判,就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次级制裁,这对俄罗斯来说的确是不可承受的。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能源出口,欧洲市场已不复存在,只能销售给亚洲国家,目前中国和印度是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两个大户,如果美国对中印实施次级制裁,导致后者减少乃至停止从俄罗斯购买能源,这将给俄罗斯带来致命打击。
面临这种潜在危机时,俄罗斯非常善于化“危”为“机”。比如这次与特朗普的会晤,普京出尽风头,这是自西方发起制裁以来,俄罗斯元首首次访问美国,外交上的突破意义相当重大。对俄罗斯来讲,这是一次全面的胜利。普京由此占据了主动权,将停火的球又踢回给乌克兰和欧洲。
《凤凰周刊》:特朗普对普京的个人态度和二人关系会如何影响后续局势的发展?
李新:这种影响肯定存在。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虽然跟普京关系不错,但碍于美国国内舆论和精英的压力,他不得不采取一些制裁措施。但如今再采取制裁对俄罗斯并无太大影响,因为美俄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几乎没有交往,俄罗斯跟欧洲也基本没有交往。除非像特朗普所威胁的,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这对俄罗斯冲击会相当大。所以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美关系以及俄乌冲突的发展走向有很大影响,比如拜登下台后,特朗普马上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凤凰周刊》:除了针对油气出口的次级制裁,特朗普还有其他能向俄罗斯施压的手段吗?
李新:没有,特朗普当前除了关税似乎并无其他“弹药”,但关税只能用于施压美国的合作伙伴,对俄罗斯不起作用。
油气出口是俄罗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核心仍要回到北约东扩问题
《凤凰周刊》:泽连斯基在国内也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是腐败引发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乌克兰人对战争深感疲惫,很多人不像以前那么坚定要继续作战,且不太认同泽连斯基处理战争的方式。来自国内的声音对泽连斯基参与谈判会有多大影响?
李新:如果乌克兰百姓不想打仗了,总统再强硬也不行。关键是过去三年来,前线士兵在打仗,后方各个部门却在腐败,拿士兵的生命和鲜血来发家致富、掏国家腰包,这显然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乌克兰人在基辅街头抗议,反对泽连斯基剥夺反腐机构独立性。
《凤凰周刊》:俄乌谈判问题上,欧洲总是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一直想要“上桌”。如今美俄都把达成和平协议的责任推给乌克兰,乌克兰和欧洲该如何应对这种被动的局面?
李新:俄罗斯拥有核武器,因此欧洲当然会害怕。如果以乌克兰投降的方式停火,欧洲恐怕会担心俄罗斯把整个欧洲夷为平地。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人依然心有余悸。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欧洲绝对不会让乌克兰倒下或让步。如今俄罗斯节节推进,乌克兰只能硬顶、硬拼。泽连斯基提出同意无条件停火,对其而言是一次喘息的机会。如果乌克兰不想打,欧洲也毫无办法,不得不将安全问题再度上升到很高的位置。如今俄罗斯担心北约威胁其战略平衡,同样欧洲也害怕俄罗斯的战略威胁,所以关键是双方如何解决最根本的相互战略威胁,实现各自的战略安全保障。如果俄、美、欧三方能一起谈论这个问题,乌克兰的使命也就终结了。
《凤凰周刊》:乌克兰和欧洲方面均主张先停火,但特朗普不认为停火是达成和平协议的必要前提。你如何看?
李新:有关先停火还是先谈判的问题,早在今年5月就讨论过了,乌克兰的要求是在30天内停火,停火期间可进行谈判。但俄方认为,这是基辅政权想要借机获得战争的喘息机会,对其不利,且监督停火机制不健全,因此对此显然是不同意的。
特朗普如今提出先达成协议再停火,问题是和平协议如果只涉及俄乌双方,对俄方其实没有太大意义。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俄罗斯需要应对来自北约的安全威胁,乌克兰和欧洲需要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安全威胁。
俄罗斯得不到战略安全保障是不可能停火的,这也是它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欧洲得不到来自俄罗斯的安全保障同样会继续支持乌克兰,借此消耗俄罗斯的实力;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同样得不到安全保障。因此,想满足各方诉求的和平协议恐怕难以达成。
此外,如果仅涉及乌克兰停火,欧洲也没有资格参与其中。但说到底,想要解决俄罗斯口中的战略威胁,还是需要俄罗斯跟美欧、跟北约对话。
《凤凰周刊》:美国将如何提供安全保障?
李新:安全保障的具体形式目前还很难说。比如停火之后,乌克兰的安全交由美国保障,没有美国同意,俄罗斯不能对乌克兰动武。但普京肯定也会向特朗普要求自身的安全保障,核心仍是北约东扩问题、俄罗斯面临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谁能保证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到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这个根本问题上。
(实习生朱若晚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