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驰骋职场] AI拉近高管与员工距离,正在颠覆企业组织架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3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I拉近高管与员工距离,正在颠覆企业组织架构

Screenshot 2025-08-13 at 7.00.06 PM.png

2.jpg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图顶端是高管、底部是初级员工,形成一个简洁的权力金字塔,这种架构正因为AI而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莫德纳公司,人力资源和科技部门现在同属一个部门,由一位首席人事和数字技术官统一管理。在另一家以AI优先的医疗保健公司,一个10人的软件工程师团队已被替换为一个由3人组成的、负责监管AI智能体的团队。亚马逊正在向更精简、适应AI的组织结构转型,包括多个中层管理层正在被剥离。


AI不仅是现代职场的一种新工具;它正在悄然重塑公司的组织架构。


“大扁平化”时代来了。


随着公司领导者竞相将AI整合到各项业务中,初级职位正在消失,管理层级也在逐渐精简,传统的团队职责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纵观《财富》美国500强公司,中层管理和初级员工都受到了冲击,但即使在最高管理层,随着旧的金字塔式的公司组织架构开始扁平化,新的权力格局正在形成。


科技公司老板们一直热衷于宣扬一种愿景:即人工智能正在自动化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减少行政事务负担,从而让软技能和创造力得以发挥。或者,正如微软(Microsoft)的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今年早些时候所言:“我认为有了人工智能,我们就能专注于协作和创造。”


虽然一个无需编辑Excel电子表格或整理文件等任务的世界,这种乌托邦式的想法在理论上听起来很棒,但在实践中,一个以AI优先的组织究竟是什么样子?



AI驱动的扁平化


对于那些转向“以AI优先”结构的组织而言,一个关键主题是公司结构的某种“扁平化”,这实质上意味着管理层级减少、初级或支持性岗位被裁撤,并且越来越多地依赖AI系统来处理曾经由人类员工完成的任务。


这也可能意味着传统团队结构的瓦解或合并。


例如,制药公司莫德纳最近将其技术和人力资源部门合并为一个职能部门,任命了一位首席人事和数字技术官来负责这两个团队。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此举的部分原因是该公司与OpenAI的合作,以及公司借助人工智能来处理人力资源支持和一些初级岗位的工作。


在咨询巨头麦肯锡,该公司正在部署数千个AI智能体来协助顾问完成诸如制作演示文件、总结研究内容以及验证论点逻辑等任务。除此之外,该公司目前约40%的收入来自于提供AI及相关技术的咨询服务。


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董事总经理兼高级合伙人尼克·索斯对《财富》杂志表示:“如果你是一家以AI优先的组织,你可以利用这些AI智能体来完成组织中大量的执行工作。当我们围绕这个AI原生员工队伍来组织我们的流程和交付流程时,那么人类员工就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部分原因是,随着AI工具或智能体将任务自动化,个人工作岗位的性质将发生变化。


拉夫堡大学商学院(Loughborough Business School)工作心理学教授伊娃·塞伦科表示:“我们的工作职责会被分解,因为有些任务可能会被AI接管,但也会出现一些新任务,因此工作的意义或功能就发生了变化。你可能对某个岗位的需求减少了,但这个人会接手另一项工作的其他职责。”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工作都会被取代,但这可能意味着员工的职责变得更加多样化,并承担其正常职责范围之外的任务,甚至超出其原来的团队范围的任务。塞伦科表示,当工作任务被自动化时,工作岗位职责就会被分解,其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团队之间的严格界限可能开始变得模糊。


再加上众多执行自主工作的AI智能体,传统的组织架构图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麦肯锡咨询公司合伙人罗伯·莱文表示:“现在我们正转向这种更扁平化的网络结构:由人类团队监督AI智能体。”


他表示:“在早期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一家客户公司正在建设一个支持多个业务流程的智能体工厂,只需要两三个员工就能管理大约50到100个AI智能体。”


例如,莱文表示一家医疗保健公司用一个经过高度精简的三人团队,取代了传统的10人软件开发团队。这个团队包括一名产品负责人、一名能有效提示AI编程工具的软件工程师,以及一名确保与公司更广泛技术生态系统集成的系统架构师。


然而,这类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在规模较小的组织或初创企业中更容易实施,而在结构更复杂的大公司中则较难推行。



中层管理者的困境


在AI时代,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尝试简化和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方法之一,便是削减管理层人员。例如,Palantir公司CEO亚历克斯·卡普在周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他计划从其4,100名员工中裁减500个岗位,并称其为一场“疯狂而高效的革命”。


中层管理者尤其受到大量抨击,特别是亚马逊的安迪·贾西等科技巨头CEO。贾西曾表示,中层管理者可能会阻碍亚马逊的效率提升、自主权和创新进程,在AI驱动的组织变革背景下尤其如此。


贾西目前正在亚马逊推行更扁平的公司结构,通过提高普通员工与管理者的比例,旨在减少层级并简化决策流程。


然而,有专家对《财富》杂志表示,各组织目前还不应完全放弃中层管理者。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组织行为学副教授特里斯坦·L·博特略表示:“(扁平化组织)一个明显的可能性是会导致某种程度的管理层削减。如果AI减轻了协调工作的负担,就可能削减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因为中层管理者的职责此前正是开展这些联系工作。”


然而,尽管AI可能会改变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方式,但博特略预计他们不会完全消失。


他表示:“我认为中层管理岗位并不会消失。我认为它只是会重新定义管理者对其在组织内角色的认知。我经常与高管们深入探讨的一种观念是……将AI融入组织后,应……提升管理者的技能组合。”


在AI时代,软技能也变得日益重要,中层管理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职责。员工仍然需要管理,员工队伍仍需在同理心下正常运作,否则组织可能面临失去优秀人才的风险。


伦敦国王学院商学院(King’s Business School)技术与工作高级讲师斯特拉·帕奇迪表示:“事情需要考虑到人的一面。仅靠一个算法作为老板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来看是行不通的。”


与科技巨头的论调相反,一些专家表示,随着自动化技术取代低层级工作,管理阶层将在传统组织结构内不断扩大。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尼克·索斯对《财富》杂志表示,随着AI智能体的应用,通常位于组织架构图底部的执行层面工作将首当其冲被裁撤,而管理层或“协调层”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将增加。


他表示:“协调层的规模将更加庞大……其中将有关键的人类角色,以确保所有这些系统能正常运行。”


他表示:“如果你考虑一个典型的中层管理者形象,那是一种总经理所需要的技能组合。但未来这些人需要具备足够的AI素养,用于管理由人类和AI智能体组成的员工队伍,同时还需要具备逻辑思维、伦理理解、修辞能力和沟通技巧等核心技能,以便在组织结构不再封闭的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这些协调角色将变得相当复杂。”



新的最高管理层


虽然中层管理者和初级员工可能正承受着AI带来的冲击,但这些变革一直延伸至最高管理层。


AI已经在改变最高管理层的权力格局,并创造出新的、极具影响力的高管级职位。根据Foundry公司2023年关于AI优先事项的研究,11%的中大型公司已任命“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另有21%的公司目前正在招聘该职位。


根据LinkedIn发布的2023年工作中的AI报告,过去五年间,全球设有“人工智能主管”职位的公司数量增长了两倍多,较2022年增长了13%。


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University of Oxford’s Said Business School)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康诺克亲身见证了这些职位的增长。


他对《财富》杂志表示:“虽然几年前我们首次推出AI商业项目时这类职位还相对罕见,但我们现在的高管课程中有许多人……担任首席人工智能官。它已成为新的主流趋势。从20岁的本科生……到经验丰富的高管,对这些职位的关注度跨越了所有层级。”


尽管对于这些职位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存在一些争论,例如,专家曾表示这些职位可能缺乏明确的目标或权限,但高管层也无法免受人工智能热潮的影响。


索斯表示,尽管其中一些职位的兴起可能反映了我们在AI方面尚不成熟,而非直接需要这类工作,但在AI时代,最高管理层仍需承担新的责任。


他表示:“人们对于错失良机感到相当紧张。 “我认为观察其如何随时间推移而演变会很有趣……当尘埃落定后,这些职位与经典的首席数据官会有多大不同?”


“但最高管理层有一项新的职责……那就是思考我们的竞争格局、潜在的颠覆力量来源,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优势。这些都是最高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认为我们聘请了首席人工智能官,就能把相关事务交给他们,那就错了。这确实是需要从战略层面思考的最高级别事务。”


尽管AI必将颠覆组织的各个层级,但塞伦科指出,管理结构很可能会保护最高管理层免受过多动荡影响。


她表示:“在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结构中,如果最高层管理者的部分工作可由人工智能完成,他们也不会放弃权力。因此,我认为你将看到权力平衡的转变,可能更多地发生在组织内权力较小的职位之间。” (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4 05:00 PM , Processed in 0.0574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