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人世间] 我,兼职“侦探”五年,瓜果蔬菜、山川河流都是线索,帮55位流浪者找到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4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兼职“侦探”五年,瓜果蔬菜、山川河流都是线索,帮55位流浪者找到家

Screenshot 2025-07-24 at 10.53.07 PM.png

这是《自拍》第497个口述故事

聋人王光才滞留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8年后,工作人员都认为,他能找到家的难度非常之大——

他虽然能进行日常沟通,但身份和籍贯等寻亲关键信息,却始终难以表达出来。多年来,救助站工作人员为了帮他寻亲,各种可能的渠道都试过了,但一无所获。谁曾想,一个关注上海街头流浪人员的组织,竟然给他的寻亲之路点亮了新希望。

金建是公益组织“流浪者新生活”的负责人。接到王光才的案例后,他和义工同事们通过一套摸索出来的聋人寻亲“组合拳”——图像分析、祖籍鉴定、抖音扩散——帮王光才找到了阔别26年的亲人。

过去几年,金建和团队已帮助包括聋人在内的55位街友成功寻亲。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都离不开义工、救助站、警方和全国各地志愿者的群策群力;与此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变得愈发关键,他发现,依托抖音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精准的内容分发机制,寻亲的效率与成功率大大提升。

以下是金建的讲述:

我叫金建,今年47岁,生活在上海。平日里,我有个小公司,做实验室仪器销售,时间比较自由;我还有一个“隐藏”身份:像大侦探一样抽丝剥茧,帮助聋人流浪街友寻找亲人。

“流浪者新生活”刚成立时,主要做的是给上海街头无家可归的街友们发饭,让他们能填饱肚子。我是在2014年加入的,参与得越来越多之后,就成了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

慢慢地,我们发现仅仅一顿热饭解决不了他们真正的困境,于是在2020年以后,我们转向了个案的“深度帮扶”,比如疾病送医、养老安置、求职就业等。寻亲回家,也是我们深度帮扶的一项工作——我们在帮扶中发现,导致街友流浪的原因很多,其中大部分人其实不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因为身体或智力障碍等原因走失、甚至被拐卖,他们中有一些人,有很强烈的回家愿望,只是根本找不到渠道。

2020年年底,我们接到了一位聋人街友寻亲的求助,幸运地帮他找到了家。从那时起,我们越来越聚焦到聋人这个寻亲群体上,希望能精准地填补他们的沟通障碍,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每一次看到街友与家人团聚,都会让我们动容。

IMG_6460.JPG

“流浪者新生活”团队帮助寻亲的第一位聋人街友小胖(红色衣服);当时我们几个的义工群名就叫做“侦探请就位”。

无声的渴望:聋人街友寻亲难在哪?

流浪的聋人街友们,可以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社会上对于流浪群体的关注本来就不多,做流浪者深度帮扶的公益组织就更加少。帮扶聋人流浪街友,难度更是超乎想象。

想象一下,如果把你的耳朵堵上、嘴蒙住、不让你写字的情况下,让你来表达你是谁、你的家在哪里,到底有多难。我们工作中接触到的聋人街友,99%都是农村的,尤其是走失时间比较长的,特殊教育在他出生的年代普及程度就更低了。这意味着,他们当中很多人从小没上过学,不会写字,也不会使用国家通用的手语。有些人甚至连“我想回家”这个简单的想法,也无法清楚地表达出来。

IMG_6461.JPG

不断接触聋人受助人员的过程中,我们慢慢摸索出了和他们沟通的技巧。

听不见、说不出、写不了,聋人街友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他们可能有名字,但自己不知道,因为知道自己的名字对他们本人、甚至家人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姓名、年龄、籍贯等对于一般寻亲群体来说至关重要的信息,在聋人群体这里往往是空白的。

想要和聋人寻亲者沟通清楚任何信息,都要付出加倍的成本。他们的记忆往往是碎片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弱,甚至会提供矛盾的信息。例如,一位聋人街友今天说家乡有火车站,明天又说没有;或者描述一个“飞机”,实际可能游乐场里的娱乐项目。此外,许多聋人街友走失时间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户籍可能已被注销,没有办过二代身份证的话,意味着人脸识别技术也帮不上忙。

最初,我们没有任何帮扶聋人群体的经验,但是在长期的街头帮扶工作中,接触到一些聋人街友。其中一人有非常强烈的回家愿望,但是因为他能表达的信息非常有限,求助其他渠道都没有用,就向我们求助。

IMG_6462.JPG

我和志愿者在上海的街头与街友聊天。

我们最初用的就是最“笨”的办法,刚好他会一些简单的手语,我们就请了会手语的义工来做翻译,通过反复的图像确认来帮他恢复家乡记忆,不断缩小范围,最后帮他找到了家。后来,他给我们介绍了其他想寻亲的聋人街友,我们在街访中也遇到了一些,通过多个聋人街友寻亲的案例,我们也慢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首先,我们会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激活他们的家乡记忆,比如农作物、气候、食物等,让他来提供线索;以一些有特色的线索为基础,我们推测出一些可能的地域,再逐个对比排查,用大量不同品类(水果、农具、食物、房屋、地貌)的一张张图片,引导他们回忆并辨认出更多与家有关的点滴,以此来不断缩小范围。

比如说他说家乡会手工做鞭炮,那可能指向湖南、江西,也可能是贵州;我们就找来这三个地方的特色图片和视频,让他来进一步辨认和精准定位。有了一些可能性很大的地点后,我们再通过公安、志愿者网络或抖音,来寻找他们潜在的亲人。

“老大难”的寻亲谜题,被短视频解开了

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后,我们也慢慢接触到了一些更先进高效的方法。

比如说“祖籍分析”的科技手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男性,通过“团圆行动”的警官分析出的Y染色体遗传信息,我们可以根据比对结果推测出他的家族可能来源地。比如,他的祖籍可能是贵州某个姓氏聚居的村庄,我们就会通过公安或志愿者网络,一条一条核实比对是否有符合条件的走失者。

2019年,我们开始与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合作,对受助人员进行音乐、运动疗愈,由此接触到了更多聋人。2024年起,我们又和二站合作,帮助长期滞留的聋人受助人员寻亲。当时,救助站给我们推荐了两位聋人受助人员,一位是女性,另外一位是男性。这两位的寻亲意愿都比较强烈,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其中,男性聋人叫王光才,他的案例曲折反复,也是我们和抖音寻人合作的代表案例之一。

IMG_6463.JPG

王光才(左)向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甄别科祁巍副科长表达想回家的愿望。

王光才是救助站的长期滞留人员,在站内已待了八年,一直都很想回家,却因为表达能力有限而长期滞留——他既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工作人员尝试了多种办法帮他寻亲:在报纸上发寻人启事,没有回音;找手语老师教手语,但他始终无法表达自己的身份、地址这些信息;还采血做鉴定,在全国求助寻亲网上找,也没线索。

当时,我们在上海范围内已经帮助十几位聋人街友找到了家;在全国范围内,我们与“聋人寻亲酱油团”的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李浩天、“让爱回家”志愿者邓冬妮、宝贝回家黎荣萍、锦越、于香莲、赵江峰等志愿者合作,帮四十几位聋人找到了家,算是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但看到王光才的情况,我们还是只能说,试试看吧。

IMG_6464.JPG

我们借助手语老师和王光才沟通,反复尝试获取他的家乡记忆。

巧的是,王光才有很高的绘画天赋。他在救助站这些年,经常根据自己的记忆作画,画了上百幅画,内容非常丰富。这和我们惯常的图像辨认法异曲同工,于是,我们尝试从他的画作中分析线索。

他画的一幅画里,有一座火车站上写着“西安”二字,再加上他身形高大,还会做拉面,我们就推测他可能是陕西的。按照这个方向,我们找来大量和陕西相关的图片、视频来和他反复沟通确认。不断排除之后我们发现,他可能只是流浪过程中到过西安,但家乡却不在陕西。

IMG_6465.JPG

王光才很有绘画天赋,一笔一笔绘出了记忆中的家乡。

年底时,浙江台州“团圆行动”的柯伟力警官帮我们做了他的祖籍鉴定,但结果显示可能性非常多,覆盖湖南、四川、贵州等多个地点。根据鉴定结果,我们组织义工一条条地找当地的派出所、居委会去核实,看能否找到他的潜在家庭,可惜没找到新线索。

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我们的“笨”办法又派上了用场。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我们决定求助全国更多的志愿者,帮忙分析王光才的寻亲线索。有志愿者说,他画中的竹筒水烟袋、擂辣椒、鞭炮等元素很像是贵州那边。我们找来了一些和贵州相关的图片给他看,当他看到梵净山和铜仁大峡谷时很激动,说他去过这些地方。我们推测,可能他的家乡在贵州。而在祖籍分析中,也有一项“贵州遵义桐梓县”的结果。

IMG_6466.JPG

我们不断让王光才进行图像辨认,最终将范围缩小到了贵州。

之前,我们更多的考虑是湖南。他的一幅画作里,有一辆车旁边写着一行字,是D开头的,我们找过湘D也就是湖南衡阳的照片给他看,他好像也见过,所以当时就把车牌这个信息忽略了。但有了贵州这个新信息后,我们去查贵D的车牌信息,也是贵州铜仁。

IMG_6467.JPG

小车旁的一排以“D”开头的号码,成为帮助王光才寻亲的关键线索。

6月5日,我们将王光才的寻亲信息发给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贵州“让爱回家”的志愿者戴永喜,收到李浩天转发的信息后,通过抖音定位到桐梓县官仓镇转发,视频被推送到了贵州地区的用户。当天,就有村民在视频中认出了他,并且将消息告诉了他的堂弟。经过确认,王光才确实是他的堂哥,在走失26年后,王光才找到了家。

IMG_6468.JPG

在抖音,大家展开了寻亲接力。

方言分析、定位扩散,网友接力送街友回家

抖音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寻亲平台,有庞大的用户群。很多创作者和志愿者都愿意在上面发布或转发寻亲公告,它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的人越多,关注越多,找到的概率就越大。我们和抖音寻人合作,借助平台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聋人街友的信息,顺利帮他们找到了家。

目前对我们来说,抖音平台的帮助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最明显的,就是传播扩散。尤其是借助它的精准定位和大数据分发功能,幸运的话能被知情人、甚至是亲人刷到视频,顺利找到家。比如像王光才,还有我们去年合作过的成功案例卫建明(化名)。

卫建明是我们义工在上海街头遇到的,精神异常,衣衫褴褛,头发也打结了。他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乡,却拒绝提供更多信息。我们尝试人脸识别失败后,将他的照片发到志愿者群,并通过抖音发布寻人视频。2025年2月,他的侄女在抖音上刷到了由四川“让爱回家”志愿者陈武发布的视频,认出这是失联多年的叔叔。她到上海后,志愿者帮她联系环卫公司,协助找到了他。

IMG_6469.JPG

我们帮被拐的聋人母女通过抖音搜集信息,并同步直播寻亲。

抖音平台的另外一大作用,就是搜集线索。因为我们帮助聋人群体寻亲,慢慢地,很多相关信息也会被推送到我们这里来。在上海之外的一些案例,我们也会在能力范围里提供帮助。比如2023年,我在抖音看到了有家属寻找走失36年的聋人姐姐,就联系她们提供更多信息,最终通过警方的人脸识别技术,成功帮她找到了姐姐。

抖音还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用户,我们拿不准的时候,任何刷到视频的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志愿者,帮助我们抽丝剥茧、分析聋人街友的家乡信息。

比如走失18年的李卫平,她的寻亲之路就是一道“语言拼图谜题”。她自述名叫李卫萍,来自一个听起来像是“山湾头双档村”的地方,但地名口音模糊不清。我们在搜集她家乡记忆的过程中,录制了一些她说话的视频,发到了寻亲志愿者群里,请大家帮忙听音辨认。

IMG_6470.JPG

李卫平寻亲的案例,我们靠志愿者和抖音网友分析方言,最终定位到了她的家乡。

大家判断她的口音像湖南,我们又请湖南的志愿者来分析,最终逐步缩小范围,定位到了湖南邵阳。有了这个重要线索,湖南邵阳蜗牛公益和“让爱回家”的志愿者罗翠娥就定位发了抖音视频,有三位网友同时提到了“一渡水”这个镇的名字,志愿者在联系一渡水派出所之后,发现这个镇有一个村叫双塘村,在警官和村书记通过照片核实后,确认李卫平正是该村走失的人员。

就像李卫平案例这样,我们也会通过发视频来问抖音网友,比如说这个地方用不用某种东西?方言听起来像是哪边?然后我们再根据大多数人说的方向去跟进确认、重点分析。

IMG_6471.JPG

我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送街友去养老院。

流浪街友的命运大多沉默无声。我们“流浪者新生活”的口号是“温暖街头,点燃希望”,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街友能够脱离流浪这个状态,开始新的生活。对很多需要寻亲的街友来说,回家的路没有捷径,我们要靠一张图片、一种小吃、一句方言,甚至一座山丘的形状,去拼出一个人的来处。但每一个街友找到家的瞬间,都是我们最大的胜利。

*本文由金建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本人授权提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金  建 | 口述

高  栅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THE  END-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97个口述故事

IMG_647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8 12:12 PM , Processed in 0.0713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