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人世间] 手僵、关节痛、剖腹取瘤,37岁的我直面生死 | 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僵、关节痛、剖腹取瘤,37岁的我直面生死 | 人间

Screenshot 2025-07-19 at 4.38.27 PM.png
0.jpg


幸福的秘诀就是,拥有苹果时,只在意苹果。

0a.jpg


配图 | 《滚蛋吧!肿瘤君》剧照



小学时,我读过一本风靡两岸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书中的女孩患有“红斑狼疮”,一种需终身服药的免疫系统疾病。

年幼的我读这本小说,不过是跟风凑热闹和打发课余时光。它让我第一次知道并记住了“红斑狼疮”这个可怕的疾病。

只是没想到,多年后这个曾经只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出现的名字,会与自己产生联系。



1


从2021年2月开始,我晨起时手指关节活动有卡顿感,像老旧机器齿轮运转不畅,当时只当是天冷手僵,没在意。日子一长,症状加重,发展成了全身游走性关节痛。今天手肘痛,明天脚踝痛,肩关节剧痛时,连抬手梳头都困难,时常胳膊刚抬起一半,就被钻心的痛逼了回去。

我身体一向很好,除了偶尔感冒发烧,几乎没得过什么大病,去医院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尽管心里清楚讳疾忌医不是明智之举,但我仍抱着侥幸心理,安慰自己或许只是缺钙或颈椎病,过段时间自然就会好转。

直到有一日,同事在公司突然身体不适,我护送她去医院的时候,便想顺道看看自己关节痛的问题,还能省去额外请假。

询问导医后得知关节痛可以挂疼痛科,但医生检查过后,并未发现问题。

虽然此次问诊无果,但也正是这次恰好发生的陪同就医经历,让我意识到需要尽快查清病因。不久,我又到骨科做了血常规,医生看了化验单后只说血沉指标稍高,并无大碍。听后我松了口气,可疑惑又涌上心头,毕竟周身疼痛确实已经影响到了生活,这种程度的疼痛真的是没有大碍吗?我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乐观。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网上搜索关节痛的信息时,看到一个帖子描述了相似的症状,下面有网友建议“疑难杂症可以去看看风湿免疫科”。看到这条回复我的心中既有一丝希望,又多了几分不安。于是,在风湿免疫科开始了一轮又一轮漫长而煎熬的排查。

每次拿着化验结果复诊时,心情都十分复杂,毕竟跟风湿科沾边的都不会是什么“好病”。随着一次次化验结果出炉,各种疑难杂症被逐一排除,虽然感到庆幸,但是也高兴不起来。

某次检查过后,我拿着检查结果在诊室门口等待,隐约听到里面复查的女孩患的是红斑狼疮。

这个既耳熟又陌生的名词,瞬间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看过的小说。当时还故作轻松地想,我的脸上没有红斑,应该不会是这个病。没等缓过神来,叫号声响了起来。

我走进诊室时,忍不住偷偷打量了一下女孩的脸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我将一叠化验单递给头发花白的主任,他接过单子,反复翻阅,眉头渐渐锁紧。片刻后,他从眼镜上方抬起目光,意味深长地打量着我,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惋惜,说出了我可能患有红斑狼疮的猜想。

有那么一瞬间感觉世界安静了一下,整个诊室的人都望向了我。曾经只在小说里看到的疾病,如今降临到了自己身上?

我感觉自己仿佛被命运狠狠击中眉心,整个人都懵在原地。怎么会这样?我不喝酒不抽烟不蹦迪不熬夜,无论如何都不能明白病魔为什么会找上我。



2


得到结果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终于要有点戏剧色彩了吗?

原来真正的灾难都是悄无声息地到来,猝不及防。

接下来的针对性检查证实了老主任的推测。他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地告知,我目前的病情处于未分化期,暂时无需进行治疗。但话锋一转,他严肃提醒,一旦病情发展,激素药仍是必不可少的。

原来我之前每天早晨关节僵硬的卡顿感,在医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晨僵。而红斑狼疮,这个被归类为慢性病的病症,还有个令人胆寒的别称——“不死的癌症”。 

主任特别叮嘱,由于狼疮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免疫功能本就低下,必须严防感冒。一旦感染,免疫系统一旦被激活,导致病情恶化,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从那以后,伴随着每天阴晴不定的关节痛,我开始努力扮演一个“正常人”。

自从生病后,我最怕公司聚餐,曾经酷爱美食的我,再也感受不到和大家一起享用大餐的乐趣。包厢里热闹非凡,大家有说有笑,推杯换盏。只有我在觥筹交错间惶惶不安,时刻警惕地观察通风口,生怕空气不流通,细菌滋生。

当有人在包厢内吞云吐雾,二手烟缭绕时,我坐立难安,仿佛每一口呼吸都在缩减我的生命,若有人咳嗽打喷嚏,我内心更是警铃大作,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刻逃离这污染指数爆表的环境。

每当此时,我格外怀念从前随意吃吃喝喝的日子。越是生病越能体会到,能用“百无聊赖”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幸运。

然而,命运并未轻易放过我。没多久我还是被同事传染感冒,发烧接踵而至,随后是反复低烧,关节痛也愈发严重。有时脚踝肿痛得厉害,睡觉时厚重的棉被犹如大山压顶,让我辗转反侧,横竖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的姿势。

为了不过早接受激素治疗,我开始频繁辗转于不同医院,尝试各种偏方,只为延缓病情发展。请假次数越来越多,我的年假早已用完,每次开口都满心愧疚。

我的身体日渐虚弱,连打饭都需要同事帮忙。看着自己憔悴的模样,我明白勉强上班不仅无益于工作,还会加重病情。

一番挣扎过后,我最终决定辞职。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现在想来感触颇深:有时候觉得人类真的好厉害,可以背负着各自的秘密,若无其事地活着。如今,我也成了那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

确定专心治疗后,我接受了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病情虽然快速得到控制,但副作用也十分明显。每晚服下好几颗安眠药依然辗转难眠,一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我那时常常夜半时分醒来,望着漆黑的房间,深切感受到什么叫长夜漫漫。

睡着后情况也并没有好转,药物让我虚汗不止,常常需要半夜起身换衣服,有时实在难受,便在暗夜中呆坐,直至天边泛白。

幸运的是,激素在我外形方面的副作用较轻,仅出现了满月脸和水牛背。没有体重飙升。只是脸盘子胖了几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觉得辞职或许是正确的,曾经爱美的我,无法接受以现在这般形象示人。

知道我的病情的,除了父母,就只有最好的两个朋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出门我都会戴着口罩。有时甚至会庆幸,从2021年11月开始用药,到2023年6月,这段药物反应最明显的时期,正好赶上人人出门都戴口罩的时候,这算不算是老天的一点怜悯。



3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我的病情终于逐渐稳定。复诊从每月一次延长到每季度一次,之前因为吃药导致的大面积脱发,也因为减药好了大半,我的颜值也恢复到了生病前的状态。

随着身体好转,新发慢慢长出,这些迹象如同黑暗中的曙光,给人带来一丝慰藉。

这段日子里,母亲偶尔还会接到想给我安排相亲的电话,可是想着如今这般青黄不接的状况,她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只能含糊其词,委婉推脱。

我曾经仗着容貌姣好,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相亲对象,因为我不想随便找个人为了结婚而结婚。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不仅改变了我的身体状况,也让我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如今的我,已不再执着于表面的光环,更希望能够遇见一个品性纯良、相处舒适的伴侣。

只是我的疾病让我不敢对婚姻再有所憧憬了。对于狼疮患者来说,生育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怀孕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而生育女儿还可能遗传疾病。生病后,曾经无拘无束享受单身生活的自己第一次真切意识到,孤独终老或许真的会成为我未来的归宿。

尽管内心矛盾挣扎,我还是收拾心情去见了几个相亲对象。其中一位男生比我小五岁,一米八三的个子,高高瘦瘦,同为本地人,且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主动表示不介意我的病情,甚至可以接受不生孩子。起初,我觉得这简直就像是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内心涌起一丝感动和希望。

然而随着相处时间渐长,一些现实问题开始显现。双方家庭经济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对方在谈及家庭情况时也显得有些闪烁其词。我在中心城区生活,而对方在远郊购置了一套小户型,目前仍在还贷阶段。而且他的还贷方式有些特别,需要先将钱款以生活费的名义转给父母,再由父母代为还款。对此,他的解释是“总不能不给父母生活费吧”,但是这种做法难免让人感到有些不合常理。

初次见面时,他提议去喝奶茶,我觉得无伤大雅。然而在圣诞节收到一份几十元的小礼物时,内心难免有些失落。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段时间的接触,扪心自问确实没有对这段感情有特别的动心之处。深思熟虑后,我决定不能因为生病就委屈自己,当断则断,结束了这段感情。

虽然能遇到一个愿意接纳自己身体状况的人实属难得,但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就像一座没有根基的房子,随时可能崩塌。我听到内心深处有个清晰的声音告诉自己,不能妥协。若仅仅为了结婚而结合,婚后生活不幸福所带来的痛苦和压力,只怕会进一步刺激病情,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我开始回想身边的每一对夫妻,从亲戚到朋友再到同事,究竟有多少是能让我真正羡慕的婚姻?一番思索之后,发现答案寥寥无几。不禁感慨,他人都是凭着怎样的勇气与笃定,才敢携手走进婚姻?那些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的人,在婚姻中尚且难觅幸福,像我这样身体抱恙、未来未卜的人,又凭什么去赌这份希冀。

我终于明白,爱情果然是奢侈品。



4


这些年,我遇到了需要终身服药的病情,也遇到了罕见的全球性疫情,却都没能遇到爱情。

曾经,旅行是最让我开心的事情。那些年的假期都花在旅行上,独自旅行时看过许多风景,甚至一个人背着包就敢奔赴华山,那站在山顶俯瞰云海和群山的画面,是我关于旅行最自豪的回忆。可患病之后,长时间与人群接触的风险让我退缩,而最令我遗憾的是,我不得不放弃热爱的旅行。

我曾经忙于工作,只能在生活的缝隙中寻找时间旅行。如今有了时间,却被疾病困在原地。谁让现在的闲暇时光是以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呢。公共交通上密集的人群如“定时炸弹”,旅途的疲惫更容易让脆弱的身体不堪重负。患上免疫系统疾病的自己好像一个玻璃娃娃,连外出逛街母亲都会再三叮咛。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偏偏是自己?我想每个遭遇过不幸的人一定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我的前方只有荆棘路等着我去走。


------

我放弃了对婚姻的幻想,职业生涯也停滞不前,感觉自己就像游戏里被困住的小人,找不到通关的路口,仿佛人生剧本“卡剧情”了。

在某个看似平常的时间节点,自己与身边人已分处不同的生活象限。他们大步向前,而自己被远远抛在后面,茫然无措。

从前我常在社交平台分享日常,可生病后一切都变了。那些痛苦迷茫的文字只能设为“仅自己可见”。

朋友问起近况,我也只能故作轻松,回答都挺好。因为我很怕暴露只有自己的生活不是越变越好,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是越来越差。

近日重温了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一个念头悄然浮现,会不会在某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梦中的我就已经穿越过了呢?在无数个平行世界里的自己,依然过着按部就班却平凡珍贵的生活。那个宇宙里的我,每年最期待的“烦恼”,不过是精心规划如何将休息日与长假完美衔接,然后兴致勃勃地筹划着登山临水、探胜寻幽,在人生地图上标记下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

没有疾病,没有失去,历史的转盘也没有转得像滚筒洗衣机。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一个阶段状况百出,不知道怎样做是最好的,不知道困境什么时候才会结束。除了努力过好眼前的每一天,剩下的也就只有等待和忍耐。



5


这样忍耐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病情也没有反复,我以为我要重启人生的时候,命运又跟我开了个玩笑。

从2024年1月开始,例假越来越不规律,平躺时甚至能摸到小腹凸起的硬块。在跑了三家医院,问了五位医生后,他们都给出了相同的结论:子宫肌瘤。而且太大且多发,开腹手术是最佳方案。

对普通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个平常的妇科手术,但于我而言,狼疮就像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bug,哪怕是最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让身体陷入危险,更何况是开腹这样的“大工程”。

明明未婚未育,怎么就要提前体验“剖腹”这项酷刑了呢。我再一次感到被命运嘲弄。老天似乎知道了我已经不打算生育,但还是要让我尝尝这个苦。不一样的是别人从肚子里取出的是孩子,而我取的却是可恶的瘤子。

趁着入院前还有些时间,我像曾经做旅行攻略一样,开始疯狂搜索手术攻略。我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做着最后的武装。我还与几位症状相似且手术顺利的网友交流取经,不遗漏任何细节。

生病之后,曾经陪伴我走南闯北的行李箱已经很久没有用武之地。没想到好不容易重见天日,竟是为了迎战手术。我一边对着用品清单记录,一边收拾行囊。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大手术,不敢轻装上阵,只要可能用得上的东西都被严丝合缝塞了进去,行李箱很快便被填满。

拉上箱子拉链的那一刻突然在想,希望下一次收拾行李是为了久违的旅行。

入院前等待的日子让人十分焦虑,为了缓解这种情绪,我一个人来到影院连着看了两部电影。第一部是年少时特别喜欢的动漫剧场版,那些温暖的情节和美好的回忆就如冬日暖阳,给我带来了力量和勇气。第二部是惊悚刺激的科幻片,看着电影里的主角们在绝境中挣扎求生,我的内心竟涌起一丝庆幸:“与在恐惧中走投无路的主角相比,还好自己要面对的只是一场手术而已。”

散场后,路过一家体彩店。一向对彩票不感兴趣的自己,此时却怀着某种微妙的期待,鬼使神差走了进去。在柜台前驻足良久,仔细对比后,煞有介事地选了一张。小心翼翼刮开,竟然中了30元。虽然金额微不足道,但在那时的我眼中,这仿佛是上天的幸运告示,也是迷茫中的一丝慰藉。

我郑重其事地将彩票拍照保存,它不再只是一张普通的纸片,而是会承载着好运的微小象征。

自从生病后,每次许愿都变得简单而纯粹:唯愿复查指标稳定,家人朋友平安健康。

入院前夕,我将积蓄一一清点,把每张银行卡的数额和密码写在了信封里。至于“遗言”,仔细想了想,虽对人世并非毫无留恋,却也没什么想要特别交代的。转念间,我竟感到一丝释然,或许无儿无女在此时也算是一种幸运,至少除了双亲,我不必再背负更多的牵挂。这份平静中,既有一丝苍凉,又蕴含着某种难以言表的释然。

入院后的头两天,由于床位紧张,我无奈被安排睡在走廊。没想到住院初体验竟是如此别具一格,彻底从零开始。走廊里人来人往,嘈杂的环境让本就入睡困难的我整整两晚辗转反侧。对于即将经历开腹手术的人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手术的前一天,除了繁琐的各项检查,最考验心态的便是与医生的术前谈话,以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和《麻醉知情同意书》等厚厚的文件。面对这些文件,患者及家属需逐条审阅,尤其是那些吓人的手术风险。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母亲竟叫来了父亲。

父母离婚二十多年,早已形同陌路。没想到这次因为我的手术,一家三口竟然在医院“团聚”了。这份“团聚”来得猝不及防,我的心情五味杂陈,既有久别重逢的感动,又夹杂着父母二人多年未见的生疏与尴尬。原本以为,这辈子都很难再看到他们站在一起的画面,那是仅存在于初中前的遥远记忆,如今却以这样的方式重现。只可惜,这并不是什么温馨的场景。

医生翻开《手术知情同意书》,开始逐条讲解手术风险。一向喜欢高谈阔论、好为人师的父亲,意外地显得有些局促和茫然。反倒是时常短路而莽撞的母亲,在面对关乎生命的重大压力时,却展现出了我从未见过的镇静和果断。我默默思索,也许是这两年母亲独自照顾住院卧床的外公外婆,早已在无数个我不知道的时刻,面对医生的讲解,独自做出了许多艰难而重大的抉择。

签完一页又一页的同意书,就意味着要自己承担手术可能带来的一切风险。于我而言,这些同意书既是通往健康的通行证,也是决定命运的生死状。我在内心默默给自己打气: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冒险,作为新手玩家,自己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少受苦,然后活下去。

之后,便是一杯接一杯地灌水服用泻药,开启人生又一个“清肠初体验”。果不其然,这又是一段尴尬无比的经历。

由于我住在走廊,没有固定房间,便意来袭时,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随机冲进别人的病房借卫生间。若这间有人,便心急如焚地寻找下一间。药物作用强烈,腹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里面待得时间稍久些,便会有其他病人敲门催促。我一边蹲在卫生间,一边无奈地想,影视剧里怎么没拍过术前还有这么尴尬的经历。

待到一切平息时已是夜深人静。服了安定片依然无法入睡,只能惴惴不安地刷着手机。突然看到一段话,让我联想到了此时此刻的自己——

“中国人常说生老病死,既然有生有死,为什么‘生死’之间还要再加上‘老病’呢?这可不是上天的不仁,而是怜悯。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七八十岁却还康健力壮之年去世,那么对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留恋呢,那不是更加痛苦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病’是‘生死’之间的必要演习。”

所以现在自己正在进行的,是生命的必要演习。



6


我被安排在当天第一台手术。由于紧张和走廊嘈杂,彻夜未眠,天未亮便早早起床。在昏暗灯光下蹑手蹑脚洗漱,尽量不吵醒他人。洗漱完毕换上手术服,故作轻松地与母亲短暂道别后,便躺上在电梯厅早已准备好的手术床。望着医院的天花板,内心没有剧烈心跳,只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一切就绪,护士熟练将床推进手术专用电梯,向着手术楼层缓缓上升。这一层楼像神秘禁地,外人无法踏入,格局与其他病房截然不同。护士刷卡开启一道道自动门,每道门打开时“滴”的一声在寂静的通道里格外清晰。我被推着在其中蜿蜒穿行,每穿过一道门,离手术室就更近一步。一路上,我几次抬身张望,打量这陌生冰冷的环境,心里想着,万一全麻手术没能醒来,这可就是最后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终于被推进手术室,那些曾在影视剧里见过的场景,此刻真实展现在眼前。迎面正对上半身的手术照明灯,宛若一个个大眼睛。四周不常见的设备依次排开,不大的手术室竟能塞下这么多仪器。若此刻身边有手机,我真想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毕竟这地方此生不想再来第二次。 

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动作熟练而迅捷,手术室里弥漫着井然有序又安静无声的氛围。我乖乖躺着,感觉自己像条案板上的鱼。心里还在思索着有什么想要询问交代的,还没反应过来就感到一阵眩晕,随即失去知觉。

原来全麻是这种感觉,甚至没来得及像网上说的那样挑战数秒,麻醉药就毫无预兆被推进了身体。与其说是睡着,不如说更像是电脑突然宕机。无痛无梦,在这段时间里,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完全交与医护人员。

术后醒来,感觉浑身沉重无力,困意难消,睁眼都费劲。听到有人询问姓名,我张嘴无声,只能用口型回应。

所幸手术顺利,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多年未见的父母为了照顾术后行动不便的我,久违地有了再度合作的项目。在这段半自理的日子,我仿若被他们重新“养”了一遍。尤其令我意外的是,向来与我疏离的父亲,竟主动承担起更多的陪护责任。他每天早早来到病房,午休时也守在床边,生怕错过我的任何需求。还亲自在家熬制营养粥送来,每次都询问我味道是否合口。

原来父母是这么担忧自己。那些隐匿于琐碎日常的亲情,在我与疾病交手时像无声的水波,轻托着自己不被卷入海底。

尽管父母凑在一起时依然免不了因分歧而争吵——他们对我的饮食起居各执己见,争执不休。我看着这一幕,心中泛起一种陌生又熟悉的违和感,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然而,当他们配合交接时,我还是悄悄拿起手机,将两人忙碌的身影定格在一张照片里。这张照片,记录的不只是他们的争执与协作,更是那段短暂却珍贵的“团聚”时光。

这场手术就像历劫,却也让我收获了非常珍贵的,曾经模糊和缺失的爱。那些原以为再也无法重温的、只存在于二十年前的回忆,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重现。这也许是老天对我的另一种补偿吧。

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将来父母需要时,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用同样的爱去回报他们。



7


出院后,医生开了全休两个月的医嘱。这期间我看了很多的影视剧和书籍,在身体无法远行的情况下,只能先让思想和灵魂自由。

偶然间看了一部日剧《凪的新生活》,我仿佛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女主角性格敏感内耗,在情感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下,决定断舍离掉所有的负面人际关系。她辞去工作,搬离住所,甩掉男友,关闭社交网络,换掉手机号码,只身搬到偏僻陌生的地方,开始摆烂重启。在那里,她结识了奇怪的邻居们,发生了许多平凡而温馨的故事。

剧中女主的一句台词仿佛点醒了此刻的我,她说:“稍微嫉妒一下别人家孩子的幸福之后,就在自己拥有的东西上下功夫,好好享受。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尽情享受这样的一无所有吧。”

尽情享受这样的一无所有。这不正是自己眼下的处境吗?


------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句话:你知道幸福的秘诀是什么吗?幸福的秘诀就是,拥有苹果时,只在意苹果。

那么,就把这段“一无所有”的时光,当作是神赐的悠长假期。

好歹还拥有闲暇的时间,以及四肢健全和能吃能喝的身体。虽然短期内无法像从前那样跨山越海探寻美景,但是在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还是可以去公园散步,去街边品尝小吃,用手机镜头记录城市霓虹。

把这场生命的必要演习,当作是对某种“未知”事物的预演。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珍惜这“重生”之后的平凡日常。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其实都是生活给予的珍贵礼物。

也许自己只是太久没有好好出门感受生活了。不如先假装自己过得很好,然后再慢慢把这份假装变成真实。



编辑 | 三三       实习 | 舒怡



秋晏

热爱一切美好事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0 12:15 PM , Processed in 0.0835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