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风味小吃] 在泉州,万物皆可花生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9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泉州,万物皆可花生酱

 牡蛎 三联美食 2025年02月19日 07:01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IMG_3779.jpeg

『从早到晚,从正餐到小吃夜宵,在泉州,每一颗花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作者|牡蛎


泉州可能是全国花生味最浓的地方之一了。作为自诩血液中含花生量不低的闽中小孩,去过泉州一趟,也要甘拜下风。从早到晚,从正餐到小吃夜宵,在泉州,每一颗花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一碗花生汤叫醒泉州人的早晨。在泉州人眼里,一碗合格的花生汤,需要精选粒粒饱满的花生,经去皮、浸泡后文火慢熬五小时以上,直至花生浮于汤面,入口一抿即化,做到口感酥烂不碎。地道的吃法是加入蛋花,搭配酥脆油条或芋头,有干有湿,咸甜得当。

IMG_3780.jpeg

纪录片《美食中国》


作为闽南经典甜汤,花生汤不仅是泉州人的特色早餐,也会出现在当地人的宴席上。闽南人在年节或婚庆宴席上,头尾两道菜一定是甜点和甜汤,叫做“头尾甜”,预示有始有终,永远甜美。而花生在闽南地区又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因此花生汤常常作为压轴甜点,象征着甜蜜圆满。

IMG_3781.gif


泉州人的甜点零食,处处可见花生的踪影。年前一个人在泉州待了三天,在芥子书屋喝茶时,吃到两块附赠的茶点——手工花生糖,花生颗粒饱满,充满坚果香气又不会太甜,好吃到两天后开始后悔没向老板要链接。

IMG_3782.jpeg

图 / pixabay


在人来神往的泉州,以花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贡糖和花生糖,既是泉州人敬奉祖先必不可少的甜品,也是人们的日常零嘴,酥脆口感与带着坚果香气的甜蜜,萦绕在每个泉州人的舌尖。还有花生裹麻糍,花生糖包,闽南特色小吃满煎糕里的花生碎与红糖,四果汤上一把提香的花生碎,都藏着泉州人对花生的偏爱。


不过,相较于花生甜品的预料之中,泉州美食中花生酱的运用让我更加印象深刻。在泉州,万物皆可花生酱绝无虚言。

IMG_3783.jpeg

图 / pixabay


花生酱是泉州卤面的灵魂。对比隔壁市的漳州卤面和家乡的莆田卤面,泉州卤面有很大不同。漳州卤面讲究汤头,一大勺卤味汤头浇在油面上,莆田卤面讲究配菜,是瘦肉、海蛎、虾干、香菇、白菜等熬煮后的卤香,泉州卤面的花样更多。


走进西街附近的一家泮宫卤面店,只见墙上是简单的卤面和小食菜单,卤面的配料可由食客在保鲜柜里任选:醋肉、海蛎、牛肉、猪腰、脆丸、猪腰大肠、八爪鱼、虾……任何配料都可以加,因为添加什么料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让秘制花生酱与海鲜碰撞,与面条融合,让卤汁的味道融入原本无味的碱水面中,使得每一碗卤面都卤汁黏稠,滋味浓厚。

IMG_3784.png

图 / 视觉中国


在泉州游荡的三天里,我并非有意搜寻花生的踪影,只是泉州美食中花生的运用可谓无孔不入,到哪都逃不开它。作为粽子爱好者,闽南特色的烧肉粽是我的此行必吃。当我买好粽子坐定,只见店员端上一碗剥好的肉粽放入碗中,其上也淋着一层厚厚的花生酱和甜辣酱。扎实的咬上一口,糯米的香,香菇的鲜,海鲜干货与五花肉的喷香,配上酱汁一起吃,解腻又丰富口感,令人唇齿留香。

IMG_3785.png

图 / 视觉中国


中国首部烧烤主题纪录片《人生一串》中介绍的泉州花生酱烤翅让我印象深刻:“鸡翅让花生酱久等,为的是相逢一刻的缠绵,每一次轻轻舔舐,都是油脂之间的再次碰撞,激发出双倍的甜香。最后撒上芝麻,让香味具有颗粒质感,增加了入口的味觉情趣。”


在泉州,烧烤也是要刷花生酱的,酱料的甜香与烤出的肉汁交织,让人回味无穷。不过如果你到泉州吃花生酱烧烤,烤白粿一定是我会推荐的必吃。闽南人将各种米制品称之为“粿”,白粿即糯米制成的年糕。一整扇白粿刷上酱料,挂着辣酱的咸香与花生酱的清甜,外脆里糯,无论是酱汁的味道还是白粿本身的米香,都被最大程度的激发,拥有肉食无法替代的美味。

IMG_3786.jpeg

纪录片《人生一串》


当我在泉州夜晚的街头试图寻找一碗四果汤解解渴,一阵“哐哐”声传来,吸引了我的注意。发现声音来自不远处卖螺的小摊后我走近,只见老板如调酒师般正忙着合碗摇螺。这是一种体型非常小巧的黑螺,螺体比小拇指指甲盖还小,加入由花生酱为主导的酱汁摇匀即可食用,被当地人叫做“啾啾螺”,是泉州人的夏日消遣小食。


虽然并不怎么爱吃螺类,但我还是出于好奇心买了一份。巴掌大小的一碗,只见迷你的螺在充满花生酱香气的酱汁里浮沉,酱料给的很足。打包的时候,摊主大叔问我几个人吃,我说一个人,他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待我回到住处一个人嗦螺吃到嘴酸,这份螺却好像岿然不动,不见下沉,我才悟到大叔那意味深长的一眼。

IMG_3787.gif


大概看出我是第一次吃,大叔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特意嘱咐我,吃的时候要先嗦掉螺身的酱汁,再吸出螺肉。我照着他的嘱咐先感受酱料后嗦螺,啾啾螺螺肉虽小,但鲜嫩脆弹,加入酱油醋和花生酱的灵魂料汁,带点酸,又充满花生酱香气,有种让人上头的魔力。不只是嗦嗦螺,在泉州的夜市排挡,钉螺也难逃花生酱的冲击,花生酱炒钉螺成为排挡大受欢迎的招牌美食。


“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得)要死。” 一句俗语,道尽泉州人对花生的痴狂。400多年前,花生这颗原产于南美洲的小豆子,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率先在泉州扎根。


如今,花生早已融入并成为泉州烟火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清晨巷口的早餐摊,还是深夜的大排挡,花生的香气始终萦绕在泉州人的记忆里。泉州人对花生的钟爱,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地域身份认同与生活美学的象征。

IMG_3788.jpeg

图 / pixabay



END
 本文作:牡蛎
 微信排版:张张

 微信审核:雅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1 07:13 AM , Processed in 0.0662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