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哲史艺丛] 民国的学生是如何考大学的,和现代的高考一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2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的学生是如何考大学的,和现代的高考一样吗

 军事帅哥 历史学堂君 2025年01月18日 22:25
作者:军事帅哥
编辑:莉莉丝

每年一次的高考,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快速提升,现今的青少年考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

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民国时期的高中生是如何考大学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民国时期的高考制度。

第一,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民国大学录取考试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提到民国大学录取考试,我们不得不提到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科举制度经过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6个朝代,1300多年而长盛不衰。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经历“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后,清政府依然没有废除科举制度。

IMG_8060.JPG
上图_ 清朝科举考场(江南贡院)

IMG_8061.JPG
上图_ 清朝科举考试的“号房” 

然而,鸦片战争和一系列外敌侵略战争的爆发让清政府不得不“开眼看世界”,科举制度考试的课目和19世纪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飞速发展的大背景格格不入了。1898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新式学堂的诞生让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考试形式。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还没等到清政府制定出新的考试制度,清政府的丧钟就被敲响了。虽然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还未建立新的考试制度,但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却为民国大学的录取考试埋下了伏笔。

IMG_8062.JPG
上图_ 民国高考现场

第二,民国高考制度根据时代发展分成不同的阶段:

1.自主招生阶段(1912年到1937年),1912年,民国正式诞生。民国政府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虽然民国政府的领导人不断地更换,执政方针也有所差别,但民国高考招生却始终为各个大学自主招生。

当然,在民国大学自主招生的第一阶段,民国政府也组织过一些全国性的考试,但考试时间都不长。经过两三年时间,民国又恢复了全国性的自主招生考试。

IMG_8063.JPG
上图_ 1923年的北大入学考试理科数学试卷

IMG_8064.JPG
上图_ 1931年上海交大的招生试题

2.抗战时期的全国统一招生(1937年到1941年)。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全国的统一高考,委员会制定招生简章、录取标准和试卷,审核成绩,决定录取考生。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北大、清华、武大、浙大和中央大学五所学校于1937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高校联合考试,共设置12个考区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理分科,形式和今天的高考无太大差别。

由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1937到1938年,日军先后占领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等全国重要城市,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震旦大学、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位于浙江杭州的浙江大学,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位于北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位于天津的南开大学等高校开始了极其艰苦的内迁工作,这些高校陆续迁移到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在极其艰苦的办学环境和日军飞机的轰炸下顽强不息,保留着中国复兴的“知识火种”。

IMG_8065.JPG
上图_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舍旧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IMG_8066.JPG
上图_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正在上课的学生

由于众多高校从沿海城市迁到内地,再加上全国性抗战的特殊环境,各高校自主组织招生考试已经是一件没法做到的事情。全国统考便成为抗战初期到中期中国高校招生的模式。

在全国高考统一举办期间,教育部还采取很多灵活的办法进行招生。其中一种招生办法叫做“保送免试”:把优秀的学生直接送到大学。当时,全国中学都有保送学生上大学的权利。

3.1942年以后,全国统一考试停止,教育部推出了委托招生、联合招生制度,教育部把全国划分成相应的考区,指定公办院校或民办院校使用一张卷子,由某个大学统一领导,实施联考。

IMG_8067.JPG
上图_ 民国时期的国立清华大学

第三,民国高考的考试内容,在各个历史时期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1913年,北京大学来上海招生,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报考北京大学,北大招生科目为语文(当时叫国文)、英语两科,语文考试为中国文学,英语考试科目为填空、造句,汉语翻译英语,英语翻译成汉语,还有口试。

北京大学的考试是民国时期文科大学的代表,而清华大学则是理科大学考试的代表。1931年,清华大学招生有5个公共课考试科目:党义(相当于今天的思想政治)、语文、英语、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选考科目为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学和伦理学。

燕京大学考试有公共课:语文、数学和英语,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选一。

IMG_8068.JPG
上图_ 1933年,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题

进入1940年,实施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各个高校的考试内容形成了全国统一化。考试科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公民、语文、英语和生物学,选修课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分成文理科的方向。

比如,考文科专业有数学、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卷,考理科专业有数学、物理、化学和文科综合卷。

虽然民国高考文理分科,但文理分科的考试内容既包含理科,又包含文科,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文科有理科综合卷,理科有文科综合卷。这样一来,民国高考就能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不得不承认,这个高考制度相较于只考四书五经的科举制度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IMG_8069.JPG
上图_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

第四,民国时期考试,分数是很重要的录取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如果考生有特别的才能或素质,学校会采取措施破格录取。

比如闻一多,他在考取清华大学的时候,其他课都很一般,但作文写得很好,清华大学的老师满意,拍板录取闻一多上清华大学。后来,闻一多成为了青岛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又以类似的方式录取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诗人臧克家。

臧克家数学成绩很差,但写作文写得不错,只用三四句话就写出了作文的中心思想。闻一多给了臧克家98分的语文成绩高分,破格录取臧克家进入青岛大学中文系学习。

这就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整体文化层次极其偏低,民国只有少数官宦家庭和书香门第家庭的子女才能考的起大学,上得起大学,对于广大中国农村地区的农民而言,上大学就是一种不敢想的奢望。直至今天,高等院校全面普及,包括农民在内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才能进入大学学习深造。

参考资料:《史说•民国高考的那些事儿》 扬子晚报  黄强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3 01:10 PM , Processed in 0.0289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