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哲史艺丛] 为何清朝总忙着“平定西北叛乱”,而明朝西北似乎“安定”许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8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清朝总忙着“平定西北叛乱”,而明朝西北似乎“安定”许多

 王金百 历史学堂君 2024年12月26日 00:03
作者:王金百
编辑:莉莉丝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清准战争正式打响。这标志着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正式决裂。在此后的七十年之久,清王朝都不得不陷入“平定西北叛乱”的战争泥潭之中。为什么好不容易完成“大一统”的清王朝,回手就要面临西北叛乱的棘手问题?而之前的大明王朝,为何就没有陆续发兵平定西北叛乱这么一说呢?这究竟是王朝之间(内部因素)的差异,还是北方蒙古战斗力等方面(外部因素)发生了变化?亦或另有他因?

 

要搞清楚上述的几个问题,得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研讨:


1、明清两朝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理念之差异;


2、明清交替之时,蒙古部族内部或部族之间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3、清王朝不惜大动干戈的根本原因;

 

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才能搞清楚清王朝历经三代帝王“平定西北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IMG_3432.PNG

上图_ 明朝版图

 

  • 明清两朝对北方蒙古政策根本上不同

 

怎么对待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比较头疼的问题。明王朝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包含蒙古),主要采取羁縻与经济管控为主,以武力围剿为辅的怀柔政策。只要北方游牧民族不捣蛋,不犯边,向天朝纳贡称臣,朝廷基本上对这些民族没什么统治行为,承认民族内部高度自治权。一旦有胆敢犯边的民族,明王朝通常会先以警告加经济封锁的方式,通过瓦解其内部经济结构而迫使其放弃作乱念头。倘若执迷不悟,明王朝才会动用武力打击,迫使其就范臣服。

 

这套政策的最大优势就是节约成本。不好之处就是政策一旦失效,这些民族就会有机可乘,兴风作浪与中原王朝为敌,甚至是会做大做强,清王朝就是个活生生的好例子。


IMG_3433.JPG

上图_ 清朝版图


与宋太祖忌惮武将拥兵自重如出一辙,清王朝对于游牧民族的防范意识要远远强于明王朝。尽管在很多政策上,清王朝延续了明王朝,但是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被清王朝统治者们完全摒弃。不采用羁縻,又要让其听话,那只能团结或者征服。所谓团结,就是通过联姻、宗教信仰、文化沟通等方式,彼此达成“捆绑式”利益关系,将其完全变为“自己人”。这种“绝对老铁式”的联盟关系,绝非羁縻政策所能匹及。至于征服,那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以暴力解决问题,让其不得不或不敢不听话。

 

客观地说,清王朝这两手一直抓得都挺硬。只是到了晚清,内忧外患之时,对外蒙古出现了松懈。


IMG_3434.JPG

上图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乾隆御制本

 

  • 清初时期,蒙古内部发生了巨大变化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蒙古统治者赶回了北方老家,结束了蒙古人在中原的残暴统治。而蒙古在经历了北元,所谓短暂的统一时期之后,就进入了内部互相征杀的分裂时期。直到西部的瓦剌东征鞑靼成功,控制了蒙古大部分领土,蒙古才再一次名义上的整齐划一。一旦五个手指能握成一个拳头,那力量就会几倍增强。就在蒙古划一不久,蒙古人就成功策动了,差点撼动明王朝统治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首领也先,因为要篡夺“黄金家族”在蒙古的统治地位而被刺杀,蒙古再一次回到“黄金家族”的分散统治状态。蒙古内部的不团结,使得其有限资源再度零散化,自然就不具备威胁明王朝统治根基的实力。因此明王朝英宗之后的统治时期,受到蒙古入侵威胁,大多是“小打小闹”,蒙古人也得些好处便见好就收。这种状态持续到明王朝灭亡。


IMG_3435.JPG

上图_ 土木堡之变 过程

 

但随着清王朝的崛起与问鼎中原,蒙古”黄金家族”的统治法则却被逐步打破了。这既与蒙古人不团结有关,也与女真人“狡猾”的外交政策有关。

 

女真人很懂得利用蒙古部族之间的矛盾,以剿抚并用的方式,迅速瓦解蒙古人的威胁。科尔沁蒙古的归顺与林丹汗的灭亡,意味着漠南蒙古成为清王朝的忠实联盟,这对于清王朝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漠北蒙古(主体为喀尔喀蒙古)的格局也在变化。尽管“黄金家族”的几个分支部族依然占据着漠北蒙古的统治地位,但彼此之间的相互攻阀与倾轧,让他们已经无力顾忌外部势力对自己的威胁。这给了另一个地处西北的蒙古部族发展壮大的机会,这就是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与其他大部分蒙古部族不同,准噶尔部的先人不是成吉思汗家族,而是也先。

 

就是这一支脱离“黄金家族”统治的蒙古部族,犹如脱缰野马一般地肆意妄为,不但搅得蒙古各部族不得安宁,甚至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


IMG_3436.JPG

上图_ 清朝初期蒙古各部 (察哈尔部、漠西准噶尔部)

 

  •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征服准噶尔

 

先了解一个问题,准噶尔怎么就有了与清王朝抗衡的实力了呢?这其实是一个挺励志的故事。

 

准噶尔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就是为了摆脱“黄金家族”的统治。从准噶尔部的先人也先开始,就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前文提及,也先为此不惜策动夺位之变,可惜最后被刺身亡。也先死后,他的后人被迫西迁返回老家,瓦剌也暂时退出了蒙古统治权力的争夺。

 

退居西北之后,准噶尔部一直在“黄金家族”和硕特部的监视与掌管之下,但是准噶尔人并没有就此消沉。准噶尔部的几代台吉(首领)都积极经营与藏人的关系,在宗教上尊崇藏传佛教,取得了藏人的信任与支持。

 

准噶尔几代人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在康熙九年(1670年),准噶尔部出现了一位极有名望的首领——噶尔丹。正是他带领准噶尔部完成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同时也将准噶尔人带进了地狱的深渊。


IMG_3437.JPG

上图_ 准噶尔人采用的骆驼回旋炮


噶尔丹南征北战很快就统一了厄鲁特蒙古并打败了维吾尔人,占据了如今的新疆一带。接着,他利用自己在西藏学习佛法的背景,以及得到了同学桑结嘉措的支持,准噶尔迅速统一了西北。此时的噶尔丹野心勃勃,完成“将‘黄金家族’踩在脚下,统一蒙古的祖先遗志,指日可待。

 

果然,噶尔丹亲率大军从新疆进入蒙古,将漠北喀尔喀蒙古打得落花流水,赶出了漠北,噶尔丹完成了蒙古的统一。此时的准噶尔汗国(噶尔丹为大汗)的领土已经与清王朝形成东西割据之态势,已经具备了与清王朝相抗衡的实力。

 

历史的进程到了清准两大帝国针锋相对的时候,事实上战争亦是如期而至。然而两国之间就真没和平相处的可能吗?

 

答案还真是不可能,因为对两国而言,这场战争都是必须的。


IMG_3438.JPG

上图_ 乾隆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从准噶尔汗国方面来看,现在的大汗噶尔丹虽然缔造了准噶尔的极度辉煌,但是他的领导地位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抢到的。这让他与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理论上,噶尔丹之后的汗位第一继承人)之间矛盾重重,准噶尔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至于被征服的其他蒙古部族,更是迫于威胁而与准噶尔貌合神离,随时都有倒戈的可能。因此,他急需策动对外战争来促使内部团结,并且以此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清王朝更是不可能放任准噶尔继续发展与扩张。占据漠北的准噶尔,下一步必定要进攻关外“龙兴之地”,进而可以南下直接进攻北京,这是其一。其次,任由准噶尔发展,现在依附清王朝的蒙古部族,很可能会见风回归依附准噶尔,到那时清王朝北方边境就会完全向蒙古人开放,复制“土木堡之变”可能性大增。最后,清王朝内部的反清势力从未消灭殆尽,至少海峡对岸还有一股强劲势力,对清王朝虎视眈眈。刚刚经历削藩的康熙皇帝知道,一旦北京沦陷,然后再回不去东北老家,到那时大清以及爱新觉罗家族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清王朝无路可退,唯有武力摧毁准噶尔汗国,才能保住江山,保住家族性命。

 

因此,清王朝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消灭准噶尔汗国。


IMG_3439.JPG

上图_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即康熙皇帝

 

从康熙皇帝开始,历经雍正皇帝与乾隆皇帝三代帝王,清王朝对准噶尔以及厄鲁特蒙古实施大规模军事行动。中间,清王朝既取得过乌兰布通之战这般艰苦卓绝的胜利,也经历过和通泊之战的惨败,更不乏乾隆皇帝最终的血腥屠杀。准噶尔这个心腹大患,最终被消灭了。


  • 结语

 

历经七十年,清王朝终于通过了稳定政权的最后考验。这对于维护国土的统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奠定了我国今日领土版图的基础,这点应该给予高度肯定。但战争的惨痛代价,更应该值得后人痛定思痛,战争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参考资料:

【1】《饥饿的盛世》 张宏杰/著

【2】《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郭建龙/著

【3】《明实录》、《清实录》等历史文献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6 07:00 AM , Processed in 0.1120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