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0

[史地人物] 山东人考公上岸,为什么先要去这个县级博物馆拜一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3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人考公上岸,为什么先要去这个县级博物馆拜一拜?

 风物菌 地道风物 2024年10月11日 05:47



IMG_8689.JPG


这或许是中国最令人心潮澎湃只恨手慢县级博物馆——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故宫、国博、三星堆依旧炙手可热,而这份国家一级博物馆抢票名单中却有一个县级博物馆特别惹眼,这就是被文博爱好者们称为“中国最牛县级博物馆”的: 


青州博物馆。


IMG_8690.GIF

静谧澄澈的佛颜微笑,是青州最生动的表情
摄影/李若渔,梦物如颜,柳叶氘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明代赵秉忠殿试状元卷

100余尊“改写了东方艺术史”的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

东汉“宜子孙”玉璧,目前可见的有字汉壁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


一座潍坊辖下的县级市,凭什么能出土这么多重量级的文物,并跻身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这就不能不提到它的显赫过往:


青州,是《尚书·禹贡》中划分的“古九州”之一,历史上,广义的青州几乎囊括山东半岛,所谓“海岱惟青州”:渤海以南、泰山以北的广阔地带,古时或都冠以“青州”之名。


IMG_8691.jpg

山水相依的青州古城,体现着中国古老的营城智慧。
摄影/杨苏林

而今天的青州地界,自两汉到明朝初年,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历史上名士骚客多汇于此,范仲淹欧阳修郦道元李清照寇准……北宋文学家苏辙在诗中赞美它“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


“美”,是这座城市亘古不变的主题。从隽永的青州微笑到诗词画间的笔墨余韵,从古商道上马蹄车辙的悠悠过往,到眼前风格迥异又浑然和谐的各式建筑……青州在讲述的,是一种山海共塑古今交融文化互鉴的东方美学。




IMG_8692.PNG

状元卷,元青花,汉墓葬……

最牛县级博物馆有多能打?



别人考试前拜文昌老爷,青州人考试前则是去博物馆。


IMG_8693.JPG
节假日需要定闹钟抢票的青州博物馆,也是山东考生的上岸福地。
摄影/李锐川


无他,只是因为那份被称为“海内外孤本”的明代状元卷:赵秉忠殿试状元卷。


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现存的明代状元卷,整张卷子长约3米,全文2460字,无一涂改和错别字,中正疏朗的馆阁体小楷堪比印刷,卷首还有明万历皇帝朱笔御题的“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实名认证山东人的考霸基因。


IMG_8694.JPG

赵秉忠状元卷逻辑严密,结构工整,堪称明代“申论满分”。
摄影/李若渔


这也是青州博物馆人气最旺的一件镇馆之宝,每年考公季、高考季、开学季、期末……都有成批的家长孩子来这里“拜拜”,祈愿考神保佑,上岸成功。


青州自古就是文脉鼎盛之地,历史上出过6名状元清代还有一位经历颇为励志的“学徒状元洪钧,虽是苏州人,却也是在青州杂货铺当学徒时勤学苦读,高中状元。


而这份400余年保存完好的状元卷,不仅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科举考试的严密规则。整张状元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不仅要写上考生的姓名、年龄,还要写家族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正文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论述何为“帝王之政、帝王之心”,文字下方时常出现的红色小圆圈,标注经典语句的句读批注;文章最末,则是9位阅卷官的职务和姓名。


IMG_8695.JPG

青州历史上的六位状元,诉说着文脉深厚的过往。
制图/九阳


后来官至礼部尚书的山东青州人赵秉忠,高中状元时不过25岁,眼前的激昂文字,还在述说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而另一件镇馆之宝,同样在表达中国人千年不改的美好愿望,这便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东汉“宜子孙”玉璧。这是目前可见的有字汉壁中最完美的玉璧之一,造型、完整度都堪称一流,篆书“宜子孙”则传达着中国人世代延续的美好愿望:家族香火旺盛,子孙平安幸福。


IMG_8696.JPG
 东汉“宜子孙”玉璧,传递中国人代代延续的美好祝愿。
摄影/李若渔


艺术大师黄胄评价青州博物馆为“世界第一流,小大博物馆”,这座县级博物馆的丰富藏品,不仅有鲜明的地域风格,还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审美风貌。比如香山汉墓出土的大量彩绘陶俑,相比于肃穆井然的秦兵马俑,明显有了更多的日常生活呈现。


IMG_8697.JPG

历代出土文物,也是青州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
制图/九阳


像温婉娴静的侍女俑,造型生动的马、牛、猪、鸡等动物形象,是文景之治后汉代整体时代精神的彰显,从中也可一窥汉代人希望在死后继续享乐的世界观。


而要论青州审美的集大成者,毫无争议是第三处镇馆之宝,青州博物馆用了整整一层楼安放它,这便是当年震惊了考古学界的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也是青州博物馆能够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IMG_8698.PNG

一个微笑惊艳世界,

青州造像有多迷人?



来,让我们走近龙兴寺遗址的这批佛教造像,细细打量一下。


IMG_8699.JPG

 一眼千年的“东方维纳斯”,是“青州风格”的杰出代表。
摄影/李若渔


这是一眼便能让人安静下来的“东方维纳斯”:通高两米的东魏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长裙曳于莲台,衬出俊逸清朗的身形,面容却是圆润丰满的,连眉眼也含着笑,微微翘起的嘴角,好像这微笑就发生在前一秒,而残损的双臂却又在提醒你,眼前这张美好的脸,已经穿越了一千多年的风云变幻。


1996年,考古人员在青州龙兴寺遗址发掘出400尊佛教造像,这些在窖藏坑中排列有序的造像,虽有明显的人为损毁,眉眼唇间却多含有笑意,有的双目低垂似沉思冥想中有所悟;有的憨直淳朴像初生儿的笑容一般真率温暖;还有菩萨微微扬起的丹凤眼,高挑而弧度明显的眉毛,让五官愈发立体深邃,俊朗又秀美的微笑好像洞察包容了世事百态……这是青州最生动的表情,是让世界为之惊艳的“青州微笑”。


IMG_8700.JPG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韩小华造弥勒像,“韩小华”为供养人名。
摄影/朱雨生


龙兴寺造像一经出土,立时轰动了海内外考古学界。400余尊佛像,上至北魏下到北宋,跨越500多年历史,数量之多、风格之纯熟、贴金彩绘保存之完整,都是前所未有,被列为当年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更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冰冷坚硬的石头,为何在青州有了如此悲悯静谧的表情?这就必须提到青州控扼南北雄跨陆海的独特区位。南北朝时期,恰好处在南北两大文化板块之间的青州,既受汉文化“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审美精神影响,又在北齐的胡化政策下大量吸收包括印度笈多艺术在内的外来元素,形成了“曹衣出水”的简明风格。


IMG_8701.JPG

质薄透体的服饰风格,是北齐佛造像明快简洁的新风。
摄影/柳叶氘


眼前的青州造像,服饰、身姿还带着明显的异域风情,肌肤骨相间却已是中原的温润柔和。多种文化元素在青州匠人的雕琢间,演化出一种极具精神强度的静谧和谐:这便是继新疆、凉州、云冈、龙门之后独一无二的“青州风格”


眼前这些气脉顺畅、余韵悠长的细腻表情,除了多元文化的融通,也跟质感上佳的青州本地石灰石分不开关系。龙兴寺出土的佛造像95%以上都是由这种被本地人称为“13层白”的石材雕琢而成,相比其他石材,“13层白”石身更薄,石质细腻,杂质少,尤其适合细部的刻画,为千年前的青州匠人提供了创作的基底。


IMG_8702.JPG

 驼山石窟第三窟,高大主佛像极尽神圣庄严。
摄影/李若渔


如果说龙兴寺造像多是佛性和人性的和谐共存,那么青州城南的驼山石窟,则会让你看到这座山海都会的高贵庄严。这是中国东部保存最完整的石窟群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小638尊造像,讲述着中国佛造像从北周隋唐的发展脉络。其中最大的第三窟,造像风格浑圆凝练,是隋塑的代表之作。高4.5米以上的主佛,周身都散发出不为风霜所改的神圣之气,安静见证着这座城市千余年的喧嚣过往。


IMG_8703.JPG
 青州飞天,飘逸洒脱,如梦似幻。
摄影/李若渔



IMG_8704.PNG

让李清照魂牵梦绕的文风鼎盛地,

见证过多少诗酒年华?



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的青州,自汉武帝在公元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先后建过6座古城池,时至今日,当年古城的繁华富丽大多已被雨打风吹去,却留存下了“三山连翠,双城对峙,一水中流”的山水营城格局。驼山、云门山、劈山三座山峰耸立于青州南部,构成青州的骨架和屏障,南阳河穿城而过,灌溉出深厚广博的古老文明。


IMG_8705.JPG

山与水,构造着青州千年不变的肌理。
 云门山俯瞰青州。
图/视觉中国


山与水,赋予这座东方古州海纳百川的气魄:当你沿着古城的遗迹走入青州更深一层的文化脉络,便会发现,曾经发生在青州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消失。它们无声地滋养着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在看似平淡的日常间,构成这座城市独特的肌理。


历史上的青州,从来都是文脉鼎盛之地,不仅出过6名状元,还汇集着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众名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清照,她在这里跟丈夫赵明诚赏花赋诗,品鉴金石,度过了人生最幸福的十余年,宋室南渡之后,李清照客居他乡,还发出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的慨叹,青州于她,分明就是回不去的精神故乡。


IMG_8706.JPG
古城里时常出现的牌坊,是青州城的不同侧面。
摄影/习小远的视界


如今,你仍然可以在古城的新旧建筑间,触摸到青州当年的诗酒快意和文采精华。范公亭、三贤祠、偶园……分明还诉说着青州笔墨间的悠悠过往。


多元的建筑、民族和饮食,是串联青州古城的另一条线索。青州是汉、回、满等多民族聚居地,始建于元代的清真寺真教寺、蒲松龄考秀才时的考场青州府贡院、近代开始修建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在青州城和谐共存,讲述着这座城市兼收并蓄的历史与当下。古老的街巷间,牛肉煎包每天早晨都会按时释放热腾腾的香气,隆盛糕点的蜜三刀也总是可以让队伍排很长……


IMG_8707.JPG

多元风格建筑,塑造着青州兼收并蓄的城市气质。
图/图虫·创意 摄影/mumutoo

时间在这里消失了边界,南阳河的宛转碧水,还在吟唱着易安居士的相思与闲愁;通达的古城驿道上,西域远来的商旅驼队正跟如织的游人擦肩而过;静穆的展厅里,温柔佛颜还在绽放千年前的微笑……这座源于山海的东方之城,还在以千年不改的绝美气质,书写着自己的诗酒华年。


IMG_8708.JPG

始建于北魏的阜财门,有“财富充盈”之意,是青州的城市地标。
摄影/杨苏林



文 | 三环野人
图片编辑 | =G
设计|九阳 鱼一条
头图摄影 | 李若渔
封图摄影 | 朱雨生

📖
参考资料

《论青州地区北朝晚期石佛像艺术风格》, 刘凤君

《“青州模式”造像的源流》,费泳

《山东青州驼山、云门山石窟研究》,孙清泮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王瑞霞: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何以改写东方艺术史?》,中国新闻网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IMG_8709.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3 08:20 AM , Processed in 0.0433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