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新闻] 6/13/2024 收盘:道指连跌三日 纳指与标普再创历史新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3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盘:道指连跌三日 纳指与标普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06月14日 04:08 环球市场播报

INX.png

  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连续第三日下滑。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录得连续第四日上涨,并且再创历史新高。周三的CPI与周四的PPI数据均证实通胀压力正在缓解。投资者仍在评估美联储的最新利率决定与美股财报。

0.jpg

  道指跌65.63点,跌幅为0.17%,报38646.58点;纳指涨59.12点,涨幅为0.34%,报17667.56点;标普500指数涨12.65点,涨幅为0.23%,报5433.68点。

  周四盘中,纳指最高上涨至17741.80点,再创盘中历史新高。苹果(214.24, 1.17, 0.55%)收高0.55%,再创历史新高,超过微软(441.58, 0.52, 0.12%)成为美股市值第一大公司。

  博通股价大涨12.3%,此前这家芯片制造商第二财季的业绩超过了预期,并宣布了1拆10的股票拆分计划。

  戴宝氏(Dave & Buster‘s Entertainment)股价大幅下跌,该公司第一财季的营收低于预期。

  市场仍在评估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美联储周三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暗示2024年将只有一次降息。而在3月份,该行曾预测今年将降息三次。

  投资者乐观地认为,尽管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但其2%的通胀目标已取得“适度的进一步进展”。

  此外,周三公布的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显著降温,强化了市场对美国通胀确实正在缓解的希望。CPI报告发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10年期国债跌至4月1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安本(abrdn)副首席经济学家James McCann表示:“不出所料,美联储维持政策不变,但继续保持今年降息的大门。CPI通胀的下行意外更令人鼓舞,由于大多数成员在今年降息次数上存在分歧,我们看到市场仍然预期美联储今年多次降息,这并不奇怪。”

  周四经济数据面,美国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意外下降0.2%,创7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进一步证明通胀压力正在放缓。与去年5月份相比,美国5月PPI同比上涨了2.2%。

  经济学家预计美国5月PPI将环比增长0.1%。PPI指数是衡量批发商为原材料支付的价格指数。

  周四的PPI数据出炉之前,美国劳工部周三发布的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显示通胀普遍降温。

  PPI数据公布后,经济学家普遍乐观地认为美联储将从今年9月份开始降息,年内降息两次。

  在本周连续两份重要通胀报告(周三的CPI与周四的PPI报告)都好于预期后,多位分析师预测美联储青睐的PCE通胀指标预计将创下11月以来最低升幅。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发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构成该指数的几个关键类别同样也会影响到本月稍晚发布的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结合CPI也较弱的情况,多名分析师预测5月份核心PCE价格指数将仅增长0.1%。

  若果真如此,将为今年降息两次提供更多支持,第一次可能在9月。利率期货价格显示投资者认为9月降息25基点的概率约为65%,12月降息的概率约80%。

  瑞银(30.42, -0.72, -2.31%)将对美联储降息时点的预测从9月推迟到12月。

  美联储决策者本周预计年内仅降息一次之后,瑞银经济学家对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的预期推迟到12月。瑞银此前的预期为9月。

  以Jonathan Pingle为首的瑞银分析师表示:“2024年展望令人意外。我们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际上已经排除了在12月会议之前行动的可能性,除非劳动力市场出现一些意外的、意义重大的疲软。”

  “他们似乎对当前的政策立场非常满意,”Pingle示,“在我们看来,FOMC似乎非常安于等等看,对于降低限制性没什么紧迫感。”

  美联储官员自去年7月以来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二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周三发布的美联储利率路径点阵图显示,官员们预测今年仅降息一次,幅度为25个基点。

  周四公布的另一份数据表明,截至6月8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4.2万,预期22.5万,前值22.9万。截至6月1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182万,预期179.8万,前值179.2万。

  焦点个股

  英伟达一季度全球独立显卡市场份额升至88%。据分析公司Jon Peddie Research的最新报告,2024年一季度全球独立显卡(AIB显卡)出货量由上一季度的950万块下滑至870万块,但同比增长39%。其中,英伟达市场份额爬升至高达88%,AMD(159.9, -0.34, -0.21%)显卡份额降至12%,英特尔(30.46, -0.30, -0.98%)显卡份额不足1%。

  此外,调查显示,市场倾向于认为人工智能股票将迎来进一步反弹。对冲基金大鳄Steve Cohen认为,市场并没有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市场低估了人工智能将为企业带来的一些好处。 Cohen表示,人工智能浪潮是一个“真正持久的主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上行空间。他补充道:“将会有大赢家和大输家……因为这是一场变革。”

  特斯拉(182.47, 5.18, 2.92%)CEO马斯克宣布赢得560亿美元薪酬方案投票。特斯拉股东预计将投票批准向该公司CEO马斯克支付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同时允许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法定总部迁至美国得克萨斯州。

  尽管正式的投票结果尚未公布,但马斯克已经提前宣布“获胜”。他周三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该决议以较大优势通过。他感谢股东的支持。

  微软日前在其官网宣布,将于2024年7月10日起停止其AI工具Copilot GPTs服务,同时将删除所有由用户创建的既有Copilot GPT及相关数据,此举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微软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会将GPT的重点转向商业和企业场景,背后原因可能是缺乏商业回报。

  谷歌(176.74, -2.82, -1.57%)正面临来自奥地利维权组织NOYB(与你何干)的隐私指控,该组织称谷歌通过其Chrome浏览器跟踪用户。NOYB的投诉声称用户被欺骗地接受了“广告隐私功能”——该功能“实际上跟踪用户足迹”。该指控已提交给奥地利数据保护局。NOYB此前曾对许多大型科技公司提起过侵犯隐私的诉讼。

  谷歌在2023年宣布,将逐步淘汰Chrome浏览器中的第三方Cookie,取而代之的将是Privacy Sandbox,以改善消费者隐私。NOYB投诉称,启用新功能将开启第一方跟踪。NOYB董事长Max Schrems声称:“谷歌只是对用户撒了谎。人们以为他们同意了一项隐私功能,但却被骗接受了谷歌的第一方广告跟踪。同意必须是知情的、透明的、公平的,才能合法。谷歌的做法恰恰相反。”

  截至6月12日,亚马逊(183.83, -3.06, -1.64%)创始人贝索斯以2100亿美元(约1.52万亿元人民币)净资产排名第一,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老板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以2050亿美元(约1.49万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位居第二,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以1980亿美元(约1.4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第三。

  自今年年初以来,亚马逊股价上涨23%,总市值达1.945万亿美元,贝索斯的财富也水涨船高,增长了326亿美元。目前全球超级富豪俱乐部共有14名财富超过1000亿美元的成员。

  Meta Platforms因计划使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用户的图片和帖子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而遭到挪威当局投诉。挪威消费者委员会(Norwegian Consumer Council)在周四的一份声明中说,该平台选择退出的程序违反了欧盟数据保护法案,并认为该公司“通过使用欺骗性的设计模式和含糊的措辞故意制造了麻烦”。

  台积电(172.91, 0.47, 0.28%)受到关注。据传3nm产能供不应求,上游IC设计公司开始传出涨价消息。

  博通股价大涨并创新高。该公司的财报显示,受到强劲的AI需求推动,其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博通还宣布将进行“1拆10”的拆股计划。摩根士丹利(95.21, -0.44, -0.46%)将博通的目标价从1658美元上调至1765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戴宝氏(Dave & Buster‘s)第一财季业绩不及预期。

  丰田汽车(199.35, -6.30, -3.06%)股价走低,造假风波还在继续发酵。

  富途(71.58, -1.99, -2.70%)获多家大行上调目标价。

  机构认为哔哩哔哩(15.5, 1.11, 7.71%)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其他市场面,周四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德国DAX30指数跌2.04%,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61%,法国CAC40指数跌1.99%,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94%。

  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12美分,涨幅约0.2%,收于每桶78.62美元。

  欧洲洲际交易所(135.26, -0.34, -0.25%)8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8美分,涨幅为0.22%,收于每桶82.78美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24 07:26 AM , Processed in 0.0297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