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避世之所
-
在设计师对于自然与家的漫长探索中,
“玻璃屋”成为了一项个性的答案。
钢筋水泥的视觉比重不断降低,
玻璃框架将家不断向外延伸,
自然轮廓与山野湖海的边界
开始模糊直至消失......
如今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玻璃屋”,
它们环境不同、风格有别,
却总能在生活与自然之间创立支点,
一如既往、永恒静守。
大家好,我是专注带你看遍顶级豪宅的邦哥。
今天这个家足够大、足够让你感受到自然与设计美学的真诚!
这座住宅位于一片坡地,设计师克服了坡地对于空间稳定性的影响。开阔而分散的格局契合每一处天然弧度,同时保证了家的坚固性。
落地窗营造出极致的开阔,亦将日光加入了设计的命题之间。光线涌入,创造出柔和的光影,赋予室内温和跃动的层次感。
石质的墙面拥有拼贴的粗粝质感,墙壁与落地窗,一开一合,将自然景观错落展现于眼前。
家的边界在通透的视觉中消无,自然的“含量”在家中不断增加。内外已无边界,室内亦保持着一体化的松弛姿态。
充满个性的家具仿佛“散落”在空间中,它们通过功能以及形色的共鸣聚集在一起,且定义一处区域。
设计师力图营造家与自然的同频,于是空间的布局没有刻意的章法约束,此时的家居形态呼应了随性柔缓的生活频率,借繁华绿草,共绘一片诗意佳境。
家具的选择也极具考量,不难发现,从生活本质出发,触及艺术,是客厅中的每个家具的特色。在居住者眼中,它们是灵动而优雅的,从外形到个性,都正对居住者的“胃口”。
第一眼,这个家平稳静好,深入其中,方知雀跃鲜活的律动。空间中的起伏融合虚实,携光造影的同时,空间本身的轮廓与光发生微妙的有机反应,进而联通身心的感知,与家共赴美好。
就餐区打通了向上的挑空,由客厅至此的视野也随之变化。更加开阔全面的自然景观注入室内,增添了几抹律动。
扇面的吊灯轻盈灵活,在阔朗的挑空中显得精致优雅,为家添画细腻之美。
餐厅后侧是一处小厨房,厨房嵌入墙内,明暗交织的自然视觉效果,凸显出家的真挚与纯净。
整个家都没有多余为之的艺术品作为装饰展陈,当然也不需如此。感性与理性交融,时光游弋,自然留痕,就在不经意间,家中的留白、丰盈都得到了滋养,居与住的含义被深化。
在时光维度中,把生活剖解,优雅、美好、错乱、琐碎......种种特质在寻常之间乍现。而家的意义,便是把它们一一“封装”,再由居住者不断地启幕、整理。
溯源这层脉络,关于布局的思路就在家中彻底打开。茶室与书房通过旋转门相连,窗外绿意盈盈,补上了圆满格局的最后一笔。
大门敞开,茶香墨气彼此浇灌,烹茶、静阅、赏景,两个区域的体验随时构成交互。
古色古香的木质家具尽显中式魅力,茶之雅、木之醇,都在感官中萦绕,一同在静谧惬意的生活氛围之间和鸣。
地下区域保持了适度的采光,日光倾斜,细微而坚韧的光柱将隐秘区域与自然相连。
对于一个家来说,地下区域无疑是隐秘的存在,而对于居住者,这份隐秘应当被“依靠”,应当尽情装下丰富的热爱。
彩色家具在白色的肌底中跃然,红色、蓝色。绿色的色块被“打乱”,在空间中维持着均衡的比例。色彩所传达的鲜活与生动在眼前绽放,复古感、异域风情掺杂着几许搞怪,令空间更加传神。
地下空间还打造了一处篮球场,以供孩子们运动嬉戏。
区域的组建结构通过错位设计悄然彰显,几何的纯粹魅力,糅合色彩与格局,镌刻出一个空间的精致、缜密。
书房与下沉式庭院相连,拱形墙柜富有趣味性,眼前的一隅绿意是空间的专属惊喜。
空间跳出常规的内与外,亦有别于当下的“一体化”,它在家中,亦在“家外”,其所凸显的,是一种紧密的联结,是一种内外之间的忘我境界。居住者在这里,孤芳独赏,贪得清净。
三层空间是一家人的起居区,中性色的主卧温和而平静,细微的光注入其中,隐秘的温柔在卧室中流转、缠绕。
一家人的互动区不禁令人眼前一亮,大胆应用了明朗的彩色,生动的家具形态、收纳力惊人的拱形柜体早已从设计的角度“策划”了一场狂欢,愉悦的气氛不言而喻。
与自然亲近有度,是这座空间在开合之间所诠释的意义。它并非完全放空于自然,而是在受到绿意鲜氧滋养后勾勒出一个家的形色,而后纳入设计的“声色”。静好的家一面向自然展开怀抱,一面从容对望生活,细心收藏着居住者的回忆、体验、心境,开放而内敛,以恰适的尺度呼应本真万象。
撰文 Writer :Amanda 排版 Editor: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