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影乐之声] 如何评价张译主演的电影《三大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6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张译主演的电影《三大队》?

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 2023-12-16 07:00 


本周知乎影视评分来啦~

快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影视剧吧~



《三大队

知乎评分:8.9



如何评价张译主演的电影《三大队》?



  | 答主:闵思嘉


因为知道原型故事的特殊性,很感慨《三大队》能拍,并且拍成了现在这样。这是个关于「藏」的故事,因为它必须要把连现实都不敢说透的地方「藏起来」表达,它拍的比现实还要现实的部分,才能抵达我们面前。

要谈论它,还得要回到那篇原型文章。

大家应该都知道影片有现实原型,「网易人间工作室」的非虚构故事。文章里的「2002 年 8.22 大案」变成了电影里的「9.21 大案」,主干没变。一对流窜作案的兄弟,踩着空调外机攀入室内,抢劫,奸杀少女后逃亡。

警方很快抓到了其中一人,而另一位嫌疑人多年在逃。审讯过程里,嫌疑人死亡,涉案警察均被判刑入狱,最长的 12 年。其中被判了 8 年的队长程兵,出狱后,孤身追凶。

这么讲你们就很清楚这个案件的特殊性了,一方面是警察入狱的敏感度。另一方面,是出狱后,已经不再是警察身份的程兵,还追凶多年的行为。你可以说他是孤胆英雄,但对于这样一位人物来说,更多的或许是疲惫,还有微妙地嵌入到刑侦体系的裂缝中的个人执念,他对待昔日案件的方式,不管有意无意,其实在试探着某些边界。

0.jpeg

回看那篇纪实文学,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作者深蓝提到了两点。

一是,程兵在终于抓到那个逃了 12 年的嫌疑人之后,把自己关于追踪和抓捕的过程,写了一份《情况说明》,但这份说明随着「8·22 案」的卷宗早已入档,他是没看到的。

二是,程兵婉言谢绝了他的采访,所以他的这篇文章,是在采访了周边人,梳理了相关人士的几个版本之后,大致整理出来的。

1.jpeg

这说明了,作者其实是看不到真实的档案的,他只能通过老张的叙述来拼凑程兵的追凶线。其次,涉及到查案的细节、警察入狱的现实,也是不方便说的。

所以作者,其实是「藏」着写的,而程兵自己,也「藏」着不愿过多表达。但这已经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接近真相的版本了。

明白了案件的现实和敏感性,回到电影中来,我们就会发现,它在「藏着写」的层面上,下的功夫。

影片里用了好几种层面的「藏」,来讲这个故事。比较表层的很容易看到,比如王二勇在逃窜时候的「藏」,他怎么改名字、办假证,反侦察技能相当强,甚至连租房,都要选择一个适合望风观察的岔路口高地。

2.jpeg

再比如三大队在出狱后,追查王二勇时,也是要「藏」起自己的身份的。他们需要伪装成出租车司机、小区保安、夜宵摊主、网吧管理员等来暗访摸排。表面上,这些职业能在工作范围内频繁接触大量人口,寻找王二勇。

内层里,对于他们这些刑满释放人员来说,有一份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再就业,可以以此应对警方的回访跟进。还有,他们还得在遇到案子的时候,「藏」起自己曾经是警察,面对案件和罪犯的那种条件反射和身体直觉。

在这表层的「藏」之内,还有两个层面的「藏」是很令人唏嘘的。一个是王大勇之死的真相,一个,是「孤身追凶」和「组队追凶」的呼应。

原报纪实文学里写到了一笔,说王大勇真正的死因,其实很有可能是被害人家属当时抓到他现行,愤怒还击时导致的。文中的表述其实也很含糊,因为不管从道义还是逻辑上,这是件没有确切答案的事。只是为此付出代价的人,需要是确定的。

3.jpeg

影片对于这一点,只给了影像信息。那场戏里,王大勇被发现后,大家激愤而上,程兵等人赶到时,街坊们已经在围殴他了。但在之后,文字台词层面,没有对致死王大勇的伤势,做任何解释。

这层「藏」,就要看大家怎么解读了。

另一层让人唏嘘的「藏」,则来自关于三大队众人的群戏,最开始不愿意加入追凶的众人。他们纷纷又加入,但又陆续离开。这其实是影片最现实,也最残酷的地方,但也最温柔的地方。

因为现实里,自始至终,都是程兵一个人在追凶。

在狗场训狗的徐一舟,开夜宵摊的马振坤,在调查时去当保安的廖健、开出租当司机的蔡彬,看起来是各司其职,分头行动,在戏剧上也是典型的「西天取经」式小分队人物关系,但其实,这都只是现实里程兵一个人的经历。

4.jpeg

这些人,都是程兵自己。

现实里,程兵独身追凶,做遍了城市底层工作,只为寻找线索,这让他几乎成为了一个殉道者和苦行僧。这一笔加入了三大队其他人集体追凶的改编,至少让程兵的这条追凶路,显得不那么孤独和冰冷了。

导演戴墨说的那句话其实也回应了这个改动:「我们不太想让他变得那么孤单,所以想让他的伙伴们,在路上陪他一段时间。」

它「藏」起了程兵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受的痛苦和煎熬,是戏剧,比现实更仁慈、更温柔的地方。

最后想来谈谈的,是影片的「弃」。

在追凶的主线之外,影片的暗线,可以用「弃」来总结。蔡彬出狱后,去盘串,把摊子出在很偏僻的地方,怕见到熟人。这种自我放逐的偏僻,意味着这些前警察,是系统和现实的「弃子」。当他们「不再是警察,这辈子都不会再是了」,那他们甚至都难以做一个普通人。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荣耀反而成为了一种诅咒,而这,不管是纪实文学还是影片,都是只能暗示和点到为止的地方。

影片里许多人都在劝程兵放弃。现实里,由于缺乏程兵自己的口述,我们无从得知他到底听过多少次放弃的劝告。但不管这声音多大,他显然都不会听。就好像蔡彬在河滩里要他向前看,别活在过去,他根本不听,只是一直朝前游。

5.jpeg

当我们明白其实每个人物都是程兵自己的时候,那三大队其他成员的放弃,他们的陆续离开,也都变得可以理解了。他们,更像那些徘徊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的普通人。

不用外界说,程兵自己或许早在心里都放弃了千百次了。在戏剧里,我们可以安排他或他离开,但与之相对的,现实里,程兵再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放弃。

他唯一拥有的只有他自己,为了延续这条追凶之路,他不得在这 12 年里,一点点放弃掉人生中的其他部分,所以片中那些离开的他或他,是属于程兵的象征性的放弃的时刻,也是这 12 年里,把自己的一部份,一次次分割出去的程兵自己。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得下去。

在影片的结尾,程兵一个人从警局出来,在逆光的视野中,看到昔日的挚交走过来,同他打招呼。但电车掠过画面后,那个路口,只有程兵自己,兀自站在那里。

这是不是其实就是在说,其实从头到尾,「三大队」确实也只有他一个人呢?

此刻他终于可以向前了,12 年的追凶过后,他终于不用在一条看不到方向的路上一直走。城市、日常生活、十字路口摆在他面前,他可以随意走,选任何方向。

 题图来源:《三大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7 09:26 AM , Processed in 0.0406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