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3|回复: 0

《阿含经》中从不信到成阿罗汉的详细次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9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7-12 03:30 PM 编辑

《阿含经》中从不信到成阿罗汉的详细次第
杨新宇 阅藏分享 2023-07-10

1.jpg

2.jpg

7.gif

      《中阿含经·习相应品》是一组讲修行次第的经。我们先看第一部《何义经》。

      《中阿含经·习相应品·何义经》"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持戒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持戒者,令不悔义。阿难!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

      复问:“世尊!不悔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不悔者,令欢悦义。阿难!若有不悔者,便得欢悦。”

      复问:“世尊!欢悦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欢悦者,令喜义。阿难!若有欢悦者,便得喜。”

      复问:“世尊!喜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喜者,令止义。阿难!若有喜者,便得止身。”

      复问:“世尊!止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止者,令乐义。阿难!若有止者,便得觉乐。”

      复问:“世尊!乐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乐者,令定义。阿难!若有乐者,便得定心。”

      复问:“世尊!定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定者,令见如实、知如真义。阿难!若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

      复问:“世尊!见如实、知如真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见如实、知如真者,令厌义。阿难!若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

      复问:“世尊!厌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厌者,令无欲义。阿难!若有厌者,便得无欲。”

      复问:“世尊!无欲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无欲者,令解脱义。阿难!若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淫、怒、痴。是为,阿难!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从这部经中可以提炼出一个修行次第:持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知解脱。

      经文最后一段,在定→见如实、知如真之间,还有一个条件——多闻圣弟子。


3.jpg


      再看这一品第二部《不思经》。

      《中阿含经·习相应品·不思经》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曰:“阿难!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阿难!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难!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阿难!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欢悦。阿难!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阿难!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阿难!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阿难!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阿难!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阿难!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阿难!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阿难!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阿难!有定者不应思,令我见如实、知如真。阿难!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阿难!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不应思,令我厌。阿难!但法自然,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阿难!有厌者不应思,令我无欲。阿难!但法自然,有厌者便得无欲。阿难!有无欲者不应思,令我解脱。阿难!但法自然,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淫、怒、痴。

      “阿难!是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心。阿难!多闻圣弟子有定心者便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部经的修行次第与前一部经完全一样,主要是强调不需要刻意达到这些级次,把前一级做好了,自然会达到下一级。

      这一品共有16部经,风格与前两部经相似,都讲到了修行次第,总结如下表。


4.png

      除15、16两部经外都是单线的次第。第14部《涅槃经》是把十二缘起放到了信的前面,十二缘起不属于道次第,可以不考虑。前面13部经中又有5部经次第重复,故共有8种次第。还有《杂阿含经1442》,与《恭敬经一》的次第基本相同,《杂阿含经281》与《本际经》次第后半段相同,也列入表中。

      根据《何义经》《戒经》《念经》《尽智经》《惭愧经》《恭敬经二》等六部经,可综合出一套详细次第,其中每一步都有出处,如下表。


5.png

      有一些次第可以理解为由详细次第合并概括而来,形成了下表。其中《本际经》和《杂阿含经281》比较特殊。详细次第本身是戒定慧三学的结构,只是在戒之前和慧之后加入了一些次第。这两部经与定慧相应的位置为四念处和七觉支,它们也属于定慧范畴,但属于具体方法,而且偏重于慧。

6.png

      各经的概括程度不均衡,在某些方面可能概括性很强,另外一些方面又讲得很细。故在详细次第前加一列总括,把详细次第均衡概括为如下几步:具善人→亲近善知识→闻思生信→正思维、正念→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涅槃。



·推荐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7 01:42 PM , Processed in 0.0359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