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1

[影乐之声] 活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6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着

 CharlesMING 局外人看电影  2022-12-24 07:16 Posted on 上海

IMG_3226.PNG

电影《活着》的最后一句台词是:
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是牛,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这是福贵一家人的生存指南。
全家人温暖地围聚在一处,吃着热腾腾的面,用这个场景中,张艺谋结束整部影片。
IMG_3227.PNG
这句台词来自原著小说,不过余华笔下,收尾则是“我们就会越来越有钱了。”
编剧芦苇改编后的台词,在电影里用了两次,一次是福贵对儿子有庆说的:
牛长大了,就是XX主义,就天天有肉吃了。
IMG_3228.PNG
再出现就是结尾,福贵给外孙馒头说:
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信主义,是相信主义会带来吃不完的饺子,和在旧时代相信钱一样,都是很实际的、眼前就能想到的寄托。
可到最后,福贵只把希望寄托给虚妄的未来。
在颠沛流离、生离死别的种种天灾人祸后,福贵一家,只好就着眼前这点可见的“幸福”,在未来无尽的虚妄中,勉强“活着”。
IMG_3229.PNG
我们这有个品质,就是从不把负面情绪,直接地端到台前来。
即便知道自己过去的日子一摊血泪。
即便知道自己未来的日子并不一定会越来越好,也要展现出一幅我还可以继续好好活着的样子来。
大家都很会演,演出幸福感、演出正能量、演出希望与温度。
《活着》里的福贵一家,就是如此。
而这种刻入骨髓的演技,也正来自于一句古话: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IMG_3230.PNG
不同于日本人在“物哀”精神下,把自尽当作一种献祭生命的暴力美学。
也不同于韩国人在“恨”的意志中,凭死不顾的莽劲。
我们虽然也强调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从来更多地,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死了,那挺好,一了百了。
但活着,说不定就有翻身之机。
我们的老百姓,更大部分都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为了可能的希望,所以更要坚强不屈地活着。
《活着》的福贵一家子,时刻遵循着这个理。
IMG_3231.JPG
福贵,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无一不缺,一朝家产输尽,流落得妻离子散。
怎么办呢?
像福贵他爹一下气走了,就没有牵挂了。
可福贵还有老娘,还有回了娘家又回来想跟他过安生日子的老婆孩子。
福贵还得活着。
于是,他从大少爷,变成在街头唱皮影戏的艺人,维持着家里的生活。
结果又被抓壮丁、上战场。
可福贵不能战死,他得活着,他得活着回去告诉老娘、老婆,福贵不是丢弃家人的孬种。
IMG_3232.JPG
福贵在战场上,躲子弹、避炮弹,见到敌人撒丫子就跑、见到土坑就往里面钻,好歹逃过一劫,回到家中。
虽然物是人非,但好歹小团圆片刻。
时代车轮滚滚碾来,大跃进时代,福贵一家献锅献铁、唱戏助威,极力证明自己是个多么热爱革命,拥护革命的普通老百姓。
可人再努力,是抵不过命运的。
为了努力表现,几天几夜没睡觉的儿子有庆,在墙根下睡着,被区长一脚油门,压死在墙砖下。
IMG_3233.JPG
到了疯狂的那十年,福贵把女儿凤霞嫁给了工人代表,本想着就此让凤霞过上好日子。
可后来,凤霞难产大出血,真正能治病的大夫,都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在牛棚里关着。
医院里都是一群,喊口号时耀武扬威、治病救人时哭天喊地的学生兵。
凤霞的丈夫,靠着自己的身份把教授从牛棚里带了过来,可福贵好心办坏事,给几天没吃饭的教授几个大馒头,教授直接噎了过去。
有庆死了、凤霞死了。
IMG_3234.JPG
但福贵和妻子、女婿、外孙,还得活着。
因为活着,才有人给死去的人上香、烧纸,死去的人,在死去的世界里,才能活得好一点。
让外孙能够继续活着,守着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活着,是福贵余生能够活着的希望。
时代就像在给福贵一家开玩笑,一个无形的大手在暗中拨弄着这家人的命运,看着他们在生死边界摩擦,便觉得其乐无穷。
福贵刚从战场回来的时候,问家珍说:家里定的什么成分?
家珍说:好像是贫民吧。
福贵喜不自胜:
贫民好,做什么都不如做老百姓。
IMG_3235.PNG
对照时代的进程,这老百姓的身份,对他们而言,很难说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福贵少爷时滥赌输了家产,却没想到解放后,赢走他房子的龙二,作为大地主被杀了。
福贵被拽上战场,没继续参加解放军选择回了家,虽然没能和春生一样当上官,却也在大革命的时候逃过一劫。
如果没有嫁给万二喜,凤霞或许不会难产大出血。
可没有万二喜,凤霞若同样碰到此劫,也没办法拉来关在牛棚里的教授,从一开始就会注定丧命......

IMG_3236.PNG
其实,什么老百姓不老百姓,在真正拥有权力的人手中,无非是一纸成分定性,一顶帽子扣下来的事。
说你是什么,你就得是什么。
说你不是什么,你就不能是什么。
春生,在大跃进时代是能坐上皮卡车的区长,连撞死了人都不用付任何责任。
可时代一转向,他就是走资派,老婆也自杀了,自己也走投无路了。
IMG_3237.JPG
镇长,同样如此,大炼钢铁的时候,他指挥百姓,干得如火如荼,张口闭口都是非常正确的思想。
时代一变,这样一个积极努力的人,也戴上了一顶走资派的帽子。
福贵一家去看望他的时候,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甚至比平时还冷静许多,唯独不同的,是嘴里再没了那些正确的宣传话语......
镇长肯定是不会承认给他定性是有错的,不会,也不敢。
被定成了有问题的人,那一定是自己有问题。
万一有句怨言暴露在外,那或许,就成了更大的问题。
IMG_3238.PNG
凤霞难产在医院的时候,福贵他们给教授喂馒头吃,想让教授先把挂在脖子上的牌子摘下来。
教授连忙阻拦:
戴着吧,还是戴着好,戴着安心。
万一被那些满脸正气的学生兵瞧见,他把牌子摘下来,那可更是天大的罪过。
于是,曾经是医院最权威的教授,半瘫在椅子上,手隔着比自己身体还大的,上面自己的大名被狠狠划着叉的牌子,狼吞虎咽地塞下七个馒头。
人为了活着,险些把自己噎死。
IMG_3239.JPG
张艺谋当年,看完了《活着》这篇小说后,被小说中所有人物,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顽强求生的精神而感动。
每一个经历过时代转折的人,都在时代的浪潮里翻翻滚滚、浮浮沉沉,谁又能够把浪潮打翻回去呢。
大家都只能接受浪潮打在自己身上,只能拼了命地要扑到水面之上,求一个能呼吸的机会。
就像泰坦尼克号沉没之际,抢救生舱的,争浮木床板的,甚至把别人摁在水里好让自己浮上来的。
那个时候,什么身份、地位、名头、学识、财产、尊严,都不重要。
人只剩下两个字,“活着”。
其实,更多的时候,只是默默承受。
因为承受,本身也是一种求生的方式。
毕竟,对做出决定的人而言,不过一句话、几个字。眨眼的功夫就会开启全方位的转向。
时代无时无刻,都有可能打个漂移一样地转弯,把无数人甩出几里地远。
而对老百姓而言,茫然无措也好、义愤填膺也罢,除了先选择默默承受,又能选择什么?
希望大家,日子都越来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4 03:38 AM , Processed in 0.0364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