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刚失联时,猜测最多的便是飞机出现故障或者遭遇劫机。
2018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发布最后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正文有400多页,加400多页附录,但内容敷衍,也遭到遇难者家属和专家的诟病。全文最有价值的一点是,终于确认MH370在关闭应答器从雷达上隐身后,突然掉头是人为操作的。
这个信息确认,是当时在MH370上的某个人让本该往东北方飞的飞机,急掉头往西南开。那么这个人可能是谁呢?
MH370上的227名乘客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154人,马来西亚38人、印度尼西亚7人、澳大利亚6人、印度5人、法国4人、美国3人(一个成年人和两个儿童)、新西兰2人、乌克兰2人、加拿大2人、荷兰1人、俄罗斯1人、奥地利1人(护照被盗)、意大利1人(护照被盗)。
12名机组人员全部为马来西亚人。
同时飞机还装载了货物,引起关注的货物有摩托罗拉公司的2453 公斤锂电池及配件和 4566 公斤山竹。
马来西亚航空公布了所有乘客的姓名、年龄、国籍,记者们也试图挖掘这些乘客的人生,让世人知道,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曾是鲜活的生命。因为这篇主要讨论事故原因,所以就不展开介绍每个乘客了。
(字数15,500)
154个中国乘客中,有51人为80后,还有一名来自北京的两岁男婴。他们中还有去马来西亚出差的、旅游的、探亲的、艺术交流的……
飞机上有一支中国画家组成的艺术代表团,案发前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中国梦·丹青颂”书画交流笔会。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四川、新疆等地,24名画家连同他们的家属和工作人员一共30名代表团成员搭乘了MH370。
据新浪科技报道,航班上还至少有27名中国IT界人士。其中工信部安全中心2名,中国电信1名,华为2名,中兴通讯1名,IBM中国1名,飞思卡尔20名。他们多数前往马来西亚开会。
出事人员最多的是美国的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公司,这家中国分公司位于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此次飞机上有8名中国员工,以及12名马来员工。
每次灾难事件后,网络上的阴谋论就如影随形。而这次因为飞思卡尔公司损失的员工最多,阴谋论便以此为切入点,又把这个事件放入老套的阴谋论构架中,认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一员,英国人Jacob Rothschild策划此事件。
大意就是:飞思卡尔的老板Jacob Rothschild,为了让飞思卡尔得到100%KL-03(KL-02的高级版)专利,就把各占20%权益的四个中国发明家用此种方式谋杀了。
(在一些英文小网站上的文章)
阴谋论认为,有个阴谋集团为了钱无所不能,这让人疑惑:这么精于算计的公司做事会不考虑成本吗?策划让一架严密监视的大型客机消失的成本肯定很高,还得培训劫机者开民航,再让他赴死,同时给航空公司和各国政府造成巨大损失,光澳大利亚搜救就花了1.6亿美元。既然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为什么不直接拿钱向中国员工买权益?既然这黑手是雇主且能力通天,要杀四个员工岂不是易如反掌,请来吃个饭制造食物中毒或者制造车祸,再找个人顶罪就行了,何必为了谋杀四个人,搭上另外235个无辜人士的性命?
或许因为难以解释这种漏洞,有人把这个阴谋论搬运到国内时,说KL-03芯片是震惊世界的国防科技,而这个阴谋是美国人干的。
“MH370航班上有4位就职于飞思卡尔公司并发明了KL-02微型芯片的中国工程师,MH370失联就是美国为了劫持这4位工程师,让飞思卡尔获得KL-02的专利。” (搬运时把KL-03和KL-02搞混了。)
甚至还有人称,MH370使用了飞思卡尔专利的一项高科技电子武器隐身技术(波音公司估计也被吓到)。
涉及国防的专利权怎么会在个人手上?中国政府又怎么会允许外国公司在天津搞这种研究?
对于这个谣言,网上已经有不少人很出色地反驳了。我总结如下:
首先,KL-02和KL-03都是商业级民用产品,批发价每片不到一美元。
其次,罗斯柴尔德也不是飞思卡尔的老板。飞思卡尔的股份是由152家不同机构持有,其中一家叫黑石集团。而英国银行家Jacob Rothschild只是黑石集团请去的国际顾问委员会的一员。
再者,通过查KL-02和KL-03芯片的专利文件可知,这两个专利都在2012年就申请了,专利受让人只有飞思卡尔公司。这非常常见,当员工受雇于公司进行研究开发产品时,会事先签协议约定其成果是属于公司的。因此,谣言中的动机根本不存在。就算四个发明人真享有部分专利权益,也没有美国法律规定他们死亡后其权益归公司,而应该是他们的子女等家属继承。
(网上公示的专利文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KL-02的发明人是三人,分别是聂诗香、陈志军、程志宏(Shixiang NIE, Zhijun CHEN, Zhihong CHENG),而KL-03的四名中国发明人分别是王培东、陈志军、程志宏、李英,去掉重叠的名字,也就是总共有五人。
但对照MH370所有乘客名单(人民网和百度百科有名单),这五人全都不在MH370航班上。就算马航弄错了,这五个中国发明人的家属、朋友、同事以及参与调查的中国政府怎么会没发现?
所以这个阴谋论就是把各种元素拼凑起来,篡改事实,编造内容,以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
对此,新浪科技也曾在文章中辟谣:MH370上“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中国重要科学家”。
飞机上的三名美国人中只有一名是成人,他叫Philip Wood, 是美国IBM员工。另两名持美国护照的儿童,一名4岁(姓孟),一名2岁(姓张),和Philip无关。
失联消息刚出来后,美国媒体蜂拥去采访他的母亲、弟弟、女朋友。据《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Philip成长于德州,那年59岁,在北京工作期间遇到了当时的女朋友,也是在北京工作的美国人。
两人交往三年后,因为女友在吉隆坡找到了教师工作,当时即将退休的Philip决定一起搬去吉隆坡,并计划在那年夏天结婚。案发时Philip先去了吉隆坡,帮两人找好了新房子,并装好了家具。2014年3月8日Philip为了飞回北京帮女友搬家,而登上了MH370……
或许因为只有这一个美国人,所以一些谣言也开始在他身上做文章。
而国内某人写的文章是谣言拼盘,说,在MH370飞机失踪10天后,在北京的Philip Wood的女朋友,收到了Philip用苹果5S发出的一张神秘而漆黑的自拍照,以及一封用语音密码发出的SOS求救信。原来Philip Wood是被人劫持到了印度洋的美军基地上……
其实我很早就看过这个谣言的英文前身。
2014年3月19日,已经确认飞机是去了南印度洋。此时,一个匿名ID在一个叫4chan的论坛上发了一张全黑照片,并配了一段话:“在我的航班被劫持后(眼睛蒙上了),我被不认识的军方人士扣成人质。我替IBM工作,在飞机被劫持时我成功地在屁股里藏起了手机。我被单独关在一个小牢房,和其余乘客分开了。我叫Philip Wood,我想我被下药了,没法清晰思考。”
当时有匿名账户(没准是发帖人自己)分析了照片上的GPS EXIF信息,发现是位于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Diego Garcia)海军基地。
当天,4Chan的管理员认定该帖是谣言,把它删了。
而某人把它搬运到国内后,又本土化了一下,将发在4Chan的文字改成Philip通过加密语音传送给女友。
根据腾讯新闻旗下的辟谣账号“全民较真”介绍,虽然帖子被删了,但有个叫4plebs的网站会实时备份4Chan所有帖子,所以当时照片和帖子,都被备份了下来。
首先,这张照片非常小,只有13k大小,处理后也看不出任何东西,而iphone5s自带闪光灯,哪怕他是在全黑的牢房里拍照,也应当可以拍出东西。看来发帖人并不想让大家看出内容,只想引导大家关注照片附带的GPS信息。
虽然原始图片含有一个GPS坐标并显示由iphone5s拍摄,但 2014年时美国的辟谣网站Metabunk上曾有人分析过,该图片的GPS坐标格式并非iPhone 5S拍照时自带的GPS坐标的格式。
有一堆免费软件可以修改照片的GPS EXIF信息。网友发现,这张图是被修图软件Picasa编辑过。经验证,如果用Picasa随便给某个图增加迭戈加西亚海军基地的信息,再查看图片十六进位制编码,就会发现格式和全黑照片的GPS EXIF信息一模一样,且都缺少海拔数据。
所以这就是国外某个无聊人士的恶作剧,这种人热衷于在热点事件中造谣,而且通常是去一些公共论坛(国内有豆瓣小组,知乎一类),因为那里更方便匿名ID散播谣言。而一些人把它搬运到国内来忽悠国人。
事实上,哪怕我们不懂专业技术,也可以思考下这个恶作剧有多么可笑。就算把手机在屁股里藏了11天还有电、有网、单独在一个没人管的空间里,Philip还不赶紧打给家人朋友让他们报警?iphone5s上有GPS功能,完全可以截个地图或者直接告诉家人自己在哪儿,为何要匿名发照片到某个论坛上,让一群陌生人提取定位瞎猜自己的方位?而且真正在危险中、着急求救的人,不会用那种口吻,打那么多废话,却连航班号都没提到。
而且他的女友在2022年8月2日接受了Newsweek的采访,讲述当年前男友飞机失事的事,让谣言不攻自破。
本来不想花时间去驳斥这些和基本事实都对不上的阴谋论,但因为那个搬运谣言的博主曾在接受某自媒体“采访”时,沾沾自喜、屡次提到他文章的阅读量达到了5000万,而上篇的留言中也有一些人被误导,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写出来,帮大家理一下。
盗用护照的乘客
有人持37岁Luigi Maraldi的意大利护照登机,但经调查,真正的Luigi Maraldi并不在飞机上。原来,他上一年在普吉岛租车时护照被人冒领,当时就报警并在领事馆申请了新护照。而此次登机的护照确认和他丢失的是同一本。
(护照失主证明其身份)
还有一个奥利地乘客的护照同样也是被盗的。30岁的Christian Kozel两年前在从普吉岛坐飞机前往曼谷时护照失窃,已由奥地利外交官确认。
据悉在普吉岛,每年有几百名外国人的护照遭窃,流入黑市交易,被不断倒卖。这些失窃护照也录入了偷窃和丢失旅行文件数据库,但大部分机场的边检系统不会自动比对,所以造成了漏洞。
此外马航也是糊里糊涂,最开始说有四名乘客(还包括一个中国人和一个俄罗斯人)的护照被盗,但最终核实后澄清只有以上两人。
那么盗用他俩护照的是什么人呢?
很快调查人员就发现这两人认识,在登机前几天他们一同在芭堤雅的一家旅行社订了单程票。“假意大利人”定了吉隆坡—北京—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的票,而“假奥地利人”定了吉隆坡—北京—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的票。
那家旅行社老板娘说,当时是个伊朗人Ali把他们带来的,说有两个“欧洲人”想买票。而她和Ali已经合作三年了,认为其不可能涉恐。
根据这条线索,以及机场的监控录像画面,最终在德黑兰的国际刑警确认了登机者的身份,他们是两个伊朗人:29岁的Seyed Mohammed Reza Delavar和18岁的Pouria Nourmohammadi。
根据中国公安部、FBI和国际刑警各自的调查结果,这两人此前没有涉恐的嫌疑,也没有犯罪记录。
他们先用自己的护照合法离开伊朗,去了吉隆坡,再用两本购买的护照登上MH370,计划到达北京后,转去欧洲。其中18岁男孩的母亲早先就去了德国,还在那等儿子团聚。
他们在吉隆坡的朋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没有犯罪企图,只是想去欧洲“政治避难”。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案发前不久有六个叙利亚人为了去欧洲寻求政治避难,也策划了相似的线路:用买来的失窃的希腊护照先从泰国飞北京,再转去瑞典。只是那六人在普吉岛机场海关被拦截。
为什么他们要从亚洲转道去欧洲?可能他们觉得亚洲边检人员对西方人比较脸盲吧,就像西方边检人员对亚洲人很脸盲。(还记得杀夫的陈丹蕾竟然在美国机场用自己丈夫的护照回上海吗?)
虽然两个伊朗人的出现确实很戏剧性,但目前从各国的调查结论看,他们登上MH370是为了移民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不是因为飞机失事,他们恐怕会和其他先行者一样,一踏上欧洲就丢弃护照,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寻求“政治避难”留下来,从此在欧洲扎根生活。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加上美国FBI的协助,曾对每个乘客进行过背景审查,最终没有发现任何人有恐怖袭击的背景,或者接受过飞行训练。
飞机上总共有十名乘务员,4女6男,全部已婚已育。据马来西亚政府发布的中期报告称,调查他们的银行账户等没有发现异样,而中国和马来西亚也调查过他们的背景,没有发现他们接受过飞行训练。
从已知信息看,MH370上会驾驶这类商业客机的人只有驾驶舱里的机长和副驾驶。
副驾驶法瑞克·阿布杜尔·哈米德(Fariq Abdul Hami),27岁,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官员家庭,于2007年加入马航,总共飞行2813个小时,该机型飞机总共飞行39个小时。他有两辆车,两个储蓄账户,但账上没多少积蓄,买过一份人寿保险。
他的女朋友是亚航机长娜蒂拉·拉姆莉(Nadira Ramli),两人于飞行学校相识,已相恋9年,正准备结婚。得知男友航班失联后,娜蒂拉长期请假陪伴在他家人身边。
据认识法瑞克的人说,他性格开朗,待人有礼貌,对未来充满希望。在马来西亚,作为一家政府所有的大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他受人尊敬,前途光明,而且当时正要和感情深厚的另一个机长结婚,无论生活和事业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法瑞克在四个月前刚晋升为777副驾驶,此次去北京的航行,也是接受机长培训的行程。周围人说他对机长非常恭敬、顺从。
法瑞克身上被讨论最多的疑点有两个:一,他在起飞前曾接过一个电话,消息刚公布时网上纷纷猜测电话与失联有关,但马来警方后来称,这是法瑞克和堂兄打电话闲聊。
二,网上还有外国女子爆料,2011年她和朋友从普吉岛飞吉隆坡,在机场等登机时被经过的法瑞克及另一个机长询问,想不想登机后去驾驶舱玩?于是,从起飞到降落她们都坐在驾驶舱里和两个飞行员聊天、拍照,并看到他们在抽烟。(话说回来,他只是副驾,邀请人进驾驶舱的决定应该还是机长做的。)
MH370登机前的机场视频都被分析过,这次两个飞行员应当没有被发现在机场邀请任何人上驾驶舱,而等登机后再在众目睽睽下询问乘客的可能性比较低。
机长叫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Zaharie Ahmad Shah)。
当MH370失联后的行踪刚被披露后,有不少飞行员和专家怀疑机长实施了自杀-谋杀。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公布,这种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据《纽约邮报》报道,法国调查员在2019年的报告就称,很可能是机长一直掌控飞机直到最后一刻。
但马航和马来政府在多个场合否认这种可能性。他们曾表示过,机长第一个受到调查,他受人尊重,经验丰富,各方面很正常,不会做这种事。
根据中期调查报告,机长扎哈里53岁,出生在槟城,已婚,有三个孩子。他在1981 年加入马航,总共飞行 18423多个小时,1998年就晋升为波音777的机长,是马航最资深的机长之一。
他有两套房子,一套在还贷款,有三辆汽车,有储蓄基金账户和信用卡,有公积金,没有买过人寿保险,每月的总收入和现金消费没显示异常。心理和社交活动都正常,家庭关系也正常。他拥有良好的处理工作和家庭压力的能力。没有已知的冷漠、焦虑或易怒的历史。他的生活方式,人际冲突或者家庭压力没有任何显著的改变。
扎哈里上一次的飞行是于2014 年3 月3日飞往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登巴萨,往返将近 3个小时。
MH370起飞当天机场闭路电视显示,他的行为模式,步法、姿态、面部表情、特殊习惯都与往常一致。
(不是我简化,报告里就这么多信息。)
说实话,几百页的报告中就这么一点信息是关于机长,还是挺让人惊讶的。这个介绍虽然好像方方面面都说到了,但其实非常表面。
大家看多了没药花园上发的案件都知道,许多罪犯在被揭露之前,周围人都会认为他很正常,甚至很老实。而往往人们隐藏的那一面,才是真正的自己。
记者的深挖工作显然比马来政府的报告详细。我们可以看到机长的另一面:出现中年危机,和妻子感情不合,在网上骚扰网红,痛恨政府,在电脑上模拟过MH370出事的线路。
综合其他媒体报道,案发前扎哈里和妻子的婚姻出现问题,妻子两三年前就从家里搬了出去,住到另一套空房子里。三个孩子已经成年,常年不住在家中。据机长的朋友说,扎哈里在执行任务的间歇期,只能独自在空荡荡的家里踱步。
他和一个已婚女子发展了一段让他不舍的婚外情,该女子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患有脑瘫。在他失踪前两天,还和这个女子有过联系。
他很迷恋一对当年22岁的双胞胎模特:刘齐慧(Lan Qi Hui)和刘齐敏(Lan Qi Min),在失踪前疯狂发了97条评论或信息给她们的网络账号,其中一些很猥琐,譬如在浴衣照下评论“仅仅只是洗个澡?”,譬如“该死,你真火辣”、“美味”等,他还一再请求姐妹俩去吉隆坡找他玩,对方无视他的留言。
《大西洋月刊》采访了扎哈里的一个也是机长的毕生好友(因为匿名,就叫X吧)。X称,虽然失事的可能性很多,但越往上想就越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扎哈里故意干的。
X还说到他和扎哈里一样会和那些漂亮年轻的空乘们在出差时发生关系,只是扎哈里被他妻子发现了。他认为扎哈里经常感到悲伤和孤独,可能患有抑郁症。总之,该机长朋友认为扎哈里作案动机是情绪出了问题。
当记者问X,扎哈里会拿副机长怎么办时,X说这很简单,扎哈里只要找个借口让副机长去客舱检查,就可以把他支开了。
在MH370失事一年后,德翼航空发生了一起坠机案,副驾驶故意等机长去上厕所后,把驾驶舱门从内锁上。这个副驾驶后来被调查人员发现,曾研究过MH370事件,并且他患有严重抑郁症和自杀倾向,公司却没发现。
此外,在网上很活跃的扎哈里还经常抨击当时的政府,譬如骂前总理纳吉布(目前因为洗钱、贪污等罪名在坐牢)是“白痴”,穿着“民主已死”的T恤,还煽动粉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反叛的心,把它释放出来!”
同时扎哈里是最大的反对党公正党的终身党员,是该党领袖、自己的远房亲戚安华·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的忠实支持者。
这里聊几句安华。他早年建立了公正党,并组织了很多抗议当局的活动。2008年他被自己的某个男助手指控强奸。61岁的安华能不能强迫24岁的壮小伙不是重点,重点是根据伊斯兰法,只要发生了男男性行为,都要因鸡奸罪(sodomy)坐牢,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安华到底有没有和男助理发生过性行为。而安华在此前和此后还受到其他男性指控他和他们发生性行为。但安华坚持自己是异性恋,他的妻子和支持者都认为这是政治迫害。
但从2008年到2014年,这起案件不断反转,直到2014年3月7日,安华之前的无罪决定又被推翻,因鸡奸罪获刑五年。有媒体称,扎哈里可能旁听了那次开庭。几个小时后(3月8日凌晨),飞机失联。
在澳大利亚的纪录片“MH370: The Final Search”中,前民航机长和飞行作家Mike Glynn认为,机长的作案动机是对政府十分生气。有不少人支持这个观点,但安华否认。
他在接受网易新闻采访时表示,扎哈里只是自己儿媳的远亲,自己只在两次党会议中和他聊过。他认为扎哈里不可能劫机,因为此次飞行是公司临时安排的,而且反对政府也没必要劫机。
此外,报告中未提及的是,扎哈里在登机前接听了一个匿名电话,时长两分钟。在马来西亚买任何SIM卡都要实名,但也有一些罪犯或者异见人士为了躲避被追踪,会用假证件购买。而这个电话卡正是用一个女子名字的假证件买的。最终马来警方都没查出来打电话的是谁,和这个案子有没有关系。
如果说以上只是对作案动机的揣测,那么以下则是一条指向可能是机长作案的线索。机长热衷于玩模拟飞行游戏,还在自家安装了一套昂贵的设备。2016年,FBI在他模拟飞行器上恢复了一条事发前一个月被删除的自定义航线。
这条航线和MH370消失的路线大体吻合:先从马六甲海峡绕过印度尼西亚,然后直奔南方,直到燃油耗尽坠落南印度洋。
(红色是模拟线路,黄色是实际线路)
马来中期报告的负责人称,这有什么可疑的?他只是在玩游戏。
但独立调查团的一名雷达物理学家在研究了模拟器上的所有线路后认为,坠毁印度洋的线路是唯一一条由扎哈里全程人工控制直到飞机坠毁的线路,不像他玩的其他线路都是手动起飞后,让游戏自动飞行几个小时后降落到目的地。
以上这些由媒体和独立调查团挖掘的信息,其实马来政府也都掌握了,但他们选择在800多页的报告中不提。据此有西方媒体推测,马来政府极可能还掌握其他更多媒体不掌握的信息,但选择不对外披露。
2020年2月19日,澳洲前总理Tony Abbott在Sky News的纪录片中说:“我不会说是谁告诉谁的,但让我重申一遍,我想要绝对说清楚,(马来西亚政府)最高层认为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一起机长做的自杀谋杀案。”
同一天,马来西亚前总理(不再是案发时那个了)发出声明,表示客机的黑匣子和机舱录音尚未被找到,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机长需要负责任。
如果马来政府自己也有了这种结论,为什么一直否认,甚至要在报告中隐藏对机长不利的内容呢?我想可能是为了避免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包括对飞行员审查不严,“政治迫害”引发报复犯罪等等,毕竟有那么多外国公民因此而丧生。
而且这理论很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了,我在上一篇也写过,就算找到了黑匣子也未必能了解多少有效信息。所以他们何必承认他人无法证实的指控?
案发后,扎哈里分居的妻子、姐姐等亲人坚决否认这是扎哈里干的。
2022年11月底,安华当选为马来西亚现任总理,可惜扎哈尔看不到这天了。
在专家提出的各种假设中,我倾向于机长作案。
为什么支持这个观点?并不是因为上文写到的那些疑似动机。诚然,中年危机和抑郁症倾向可能成为作案的心理因素,但也只是“可能”而已。
我在众多假设中倾向于机长作案,是因为结合目前已知证据,这是最合理的选项。其他都有大的bug,难以说通。
福尔摩斯有句名言: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
当你排除所有不可能的选项,剩下的那个无论可能性多低或者多么难以接受,都必然是真相。
MH370的失踪就是如此。
第一,MH370失事不是天气原因。气象监测没有发现明显的云、降水、闪电、大风在MH370 应答器关闭或失灵的地方出现。计划航线上没有不利于飞行的气象条件。而且如果是天气原因,MH370有许多时间可以反应,有多套无线电系统、卫星系统可以通知地面,也可以就近找机场迫降,而不是谁都不联系,继续往南极飞了七个小时。
第二,飞机没有被远程操控。波音公司确认,他们的民用飞机上根本不具备可以被用来远程遥控的硬件和技术。此前和此后也从没听说过有哪个民用客机被遥控了。有些科幻迷可能把复杂精密的大型客机想象成了一架玩具飞机。如果波音公司说谎,独立调查团的专家和波音公司的员工早就有人站出来反驳了。
第三,飞机没有出现机械故障。1:07ARCARS系统在被关闭前,发送了最后一组数据。这个数据极为详细,包括飞机当时的飞行状态、设备的状态、剩余燃油等方方面面,而该数据证明在1:07MH370所有设备和指标都是正常的。
1:19,机长说晚安时,轻松随意,通讯清晰,说明1:19时机舱一切也都正常。1:20,飞机经过必经点IGARI,也完全是按计划正常前进(有篇专业分析根据ADS-B数据,判断当时飞机还是照着设定的导航路线自动飞行)。但就在在五秒后,异常却突然出现了:应答器关闭,飞机开始掉头(人工),并且提升高度……你们觉得是飞机不同设备突然全都失灵,还是有人在此时按自己心意操作飞机了?
有人猜测飞机在进入越南领空后遭遇了断电或者起火这种严重故障,导致所有通讯设备都失灵。
开过十年波音777的飞行员和英国航空飞行员协会的安全顾问Steve Landells曾在2015年否定过对这两种猜测。对于断电的问题,他说777上有多套电力备用系统,就算刚好它们全都没电了,机长的仪表盘和其中一部无线电上装了电池,完全可以用那个无线电打电话。就算那个电池也失灵了,飞机背后还有一个冲压空气涡轮会掉出来,提供电力保证基本设备(包括一部无线电)正常工作。
对于起火的问题,如果是机舱起火,飞行员完全可以锁舱门、通知地面、迫降。那如果是驾驶舱严重起火,飞行员连求救信号都来不及给,就得逃离驾驶舱呢?Landells问,既然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火灾,飞机怎么可能继续航行七个多小时呢?
美国飞行员、航空事故调查员John Cox还认为,MH370上只有机长扎哈里一人知道怎么断开卫星连接(指前面说的ACARS)。我在上篇中提到,ACARS本来的设计就没考虑让人关闭(它半小时给地面发一次数据,平时也不打扰谁,有什么理由要关掉?),一般飞行员也不知道怎么关闭。因此,关闭的人一定是事先研究过的,最后可能采取了断保险丝或者使用权限改变频率的方式才实现。
而ACARS系统在1:07过后就被人用复杂的方式关闭,但1:19机长还在和吉隆坡空管道“晚安”,没有以任何方式求救,就很说明问题了。
第四,也有人认为飞机可能一开始出现意外故障后,所有人都包括机长、副驾驶都因为缺氧死亡,此后一直是自动驾驶模式。
Steve Landells曾介绍,只有三种方式让777转弯:一,手动飞行,实际转动方向盘;二,自动驾驶。以上两种都必须有人坐在驾驶舱里操作。第三种需要事先在导航计算机里对航线进行预编程,一定会留下痕迹,可以被排除。这说明,不可能在飞行员全都晕倒或者死去后,一架无人控制的飞机还在天上飞着,转那么多弯。
而2018年,马来西亚方面在中期报告中已经确定:飞机在经过IGARI航路点后的第一个异常折返是手动转弯。这是怎么判断的呢?
军方雷达录下来的光点数据显示,飞机在1:21时第一个猛掉头,只用时130秒。但调查人员发现,无论实验多少次,飞机只要是自动驾驶,要完成这个急掉头就没有低于180秒的。
那如果让其他飞行员去手动完成呢?最快也得148秒。这意味着当时驾驶飞机的人是一个具有操控这种大型客机丰富经验的老司机,且他在转弯时得让机身非常倾斜,冒着坠机的危险才能做到这么快。(其他飞行员更惜命,不愿意冒这个险,所以飞不出这个速度。)
但经过多国联合调查,目前没发现机长和副驾驶以外的其他人学过驾驶飞机,更别说具有操控这种大型飞机的娴熟技术了。
既然有飞行员在手动转弯,那么大家想想,如果不是故意的,他为什么不就近找机场或者安全的海域迫降,而是前往几千公里外的南半球?
第五,那会不会是有劫匪冲进驾驶舱,威胁机长按照他们的要求驾驶呢?这也不现实。
大家再看看时间线。
1:19:30机长轻松说晚安,说明身后的客舱和驾驶舱都没有紧急情况,1:20:34,ADS-B被关闭,应答器被关闭,飞机猛掉头。这意味着,如果飞机上有第三方劫机者,必须在64秒内完成如下行为:闯进最高安全等级的驾驶舱、制服机长和副机长以及客舱里可能赶来帮忙的人、沟通好让机长按他们要求操作……
这个实现难度到底有多大?
首先,自从911后,所有波音客机的驾驶舱门都按照最高安全等级进行了防弹加固,刀枪不入,暴力闯入的可能性极低。机长和副驾驶通常不会同时离开驾驶舱,总会留一个人在里面。舱门外还装了监控,飞行员可以从自己的座位上看到门外的一举一动,有足够时间做出反应。而且它是电子控制的,可以确保里面的人只要意识清醒,就可以绝对控制舱门。而如果驾驶舱里的人发病晕倒或者死了,外面乘务员可以在设定的延迟时间后从外面打开舱门。总之,这门把方方面面意外都考虑到了,但唯一防不住的,是想做坏事的自己人。
(驾驶舱门,门上有摄像头)
案发前一个月,埃塞俄比亚航空的机长去上厕所后,副驾驶没让他回驾驶舱,而是独自把飞机劫持到了瑞士。案发一年后,德翼航空机长出去上厕所,却再也回不去驾驶舱,只能眼睁睁看着副驾驶故意将飞机撞向阿尔卑斯山坠毁。
哪怕有劫机者进入驾驶舱,机长和副驾驶也有许多设备可以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就算劫机犯已经控制他们了,他们都有触手可得的按钮可以偷偷求救。而且既然劫机犯还得让机长继续掌控飞机掉头,机长更加有机会发出求救信息。
(波音777驾驶舱内部)
MH370和以往失事飞机最大的不同是,飞机继续飞行了那么久,说明有电源、有人醒着,但驾驶舱里的人却从没有以任何途径发出过求救信号。可能性只有一种:不想求救。
最后,还是得重提下,国际刑警和各国警方早已调查过飞机上每个人的背景,目前没有发现可疑人物。
第六:恐怖分子得逞后一定会向国际社会发出声音。
恐怖分子在得逞后必然会站出来“认领”这个行为,譬如911后的基地组织。他们的目的是制造恐慌,表现自己的能力,并让全世界听见自己的宗教、政治主张或者诉求。他们的目的是要让受害方知道,这就是你们得罪我们的下场,如果不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会给你们带来大麻烦。但MH370发生后没有任何组织站出来,那搞这么大一出的目的又是什么?
如果是其他团体为了勒索钱财或达到其他目的,则应当会在在油用尽前的7个小时内和地面保持积极沟通,提出自己的诉求,而不是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大洋。
即便他们的诉求马来政府不能满足,他们也可以通过卫星或者无线电联系其他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一个全球媒体关注的事件,他们的声音不可能被马来方单方面捂住。
(有许多顶级空难调查者认为这是一起自杀谋杀阴谋)
结合上面六点看,其他可能性基本都可以排除,只剩下可能性最大的一种:飞机被自己的飞行员劫持了。
以下是我个人,基于众多专家和媒体提供的证据,所进行的总结性假设。
带着一架飞机消失无影踪的念头在他心中盘旋多时,是沉闷生活中唯一让他兴奋的想法。他开始仔细考虑其可能性,精心准备,策划好了每一步。
第一步:让飞机从民用雷达上消失,不被监视。
1:07后,他关闭了传输飞机实时状态的ACARS,让公司和空管不再能获取飞机实时数据。
1:19,他对吉隆坡空管说晚安。1:20飞机经过了IGARI点,动手的“绝佳”时机来到。在两国领空交接的地方,吉隆坡空管可能会以为自己已把飞机交给越南,而越南空管可能会没留意飞机进来,容易因管理混乱而延误搜寻。
此时,也只有坐在驾驶舱里看着导航仪的人,才能如此精准地把握动手时机。
他让法瑞克去客舱检查,副驾驶此次飞行正在接受机长培训,立刻起身离开,门在他身后自动锁上。
第二步:将飞机提升到极限高度40000-45000英尺,以闷死所有人。
他只用130秒完成掉头,机身倾斜得很厉害,此时客舱里的乘务员、副驾驶和醒着的乘客会觉察不对劲,纷纷望向窗外,副驾驶发现无法回去驾驶舱。
当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时,飞机已经向上攀升,所有人会感觉身体像被牢牢钉在座椅背上,而此时客舱内因为气压过低而警示灯闪烁,氧气面罩掉落。
在降压的机舱内,所有人会在一两分钟内失去行动能力,并逐渐丧失意识。据航空专家William Langewiesche介绍,客舱的氧气面罩在低于13000英尺海拔时只能维持15分钟,在40000英尺的空中完全没用。
整个过程是如此突然和迅速,客舱里的所有人来不及做任何反抗或者呼喊,就会因减压死亡。
而驾驶舱里有专门的降压氧气面罩可以持续供氧几个小时,他只需要提前给自己戴上面罩就行。
这可能是他防止客舱里200多人在接下来的航行中反抗和联络地面(他后来降低高度了)的唯一办法。
在澳大利亚做的《60分钟》节目中,一个专家提到,这种窒息方式比较温和,不会体验透不过气。如果他是遇难者家属会希望这是真的,因为那样意味着他们死前没有遭受太多恐惧和痛苦。
第三步:穿过马来半岛时,特意贴着马泰边境飞。
据马来军方人士说,MH370在泰国和马来西亚边境之间穿进穿出八次,他们认为此举是故意的,是为了迷惑军方雷达,让各国地面雷达都觉得这是其他国家领空的飞机,只是不小心进来一下。确实,当晚泰国和马来的军方雷达都发现了飞机,但都没管。
第四步,降低高度,告别槟城。
飞机并没有直接穿过马来半岛,而是在槟城附近绕了下。据雷达数据显示,飞机此时高度降低至23000英尺(7010米),低于正常飞行高度,并且机身倾斜得非常厉害,绕着槟城飞行。而在经过槟城附近的小岛Pulau Perak,高度甚至一度降到只有4800英尺。
大家还记得吗,槟城是机长的老家。
记得在一个节目里,有个飞行员说,他有次为了看清楚一个景点而这么侧身飞行时才恍然大悟,当时扎哈里是想看清楚地面,和家乡告别啊。他说当时感到背脊发凉。在《60分钟》纪录片里,也有一个专家持同样观点,低空倾斜飞行是因为驾驶飞机的人想从窗口看见地面的景色。
而当MH370降低高度时,机长和副驾驶的手机都曾接入信号塔,但没有任何电话或短信发出。我猜肯定也有没关机的乘客的手机会接入信号塔,只是没人调查罢了。而当晚飞这么低,都没有乘客、乘务员趁机打电话联络地面,可见当时客舱里的人都已去世。
第五步:提升到29500英尺高度,飞离马六甲海峡。
在离开槟城后,飞机又爬升到29500英尺,穿过马六甲海峡,还特意绕开了印尼的边境。
飞机的这个高度也大有讲究。当飞机的ACARS、应答器、ADS-B等设备都关闭了,没有地面的指挥,其他飞机也无法知道MH370在附近,相当于在黑暗中盲飞。
当年一位国内民航公司安全监察部门官员曾对记者表示:“29500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飞行高度”……“在关掉应答机等一切对外通讯设备后……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判断,就是他如果飞29500英尺的话,说明他把防撞系统也关了,因为他并没有飞到标准的高度层,而是飞了一个高度层的中间值,那个高度是没有飞机的,所以避免了跟任何飞机相撞的机会”。
而在离开马六甲后,他疑似有个原地盘旋期,可能是下最后的决心或者告别。
第六步,设置好高度和速度,用巡航模式,向南极飞去。
离开马六甲后,他又打开了卫星通讯终端SATCOM。这可能是因为他接下来的行程不再手动飞行,而需要借助卫星导航之类功能。
根据卫星数据,飞机最后五个小时的飞行用了巡航模式,自动驾驶,没有换过方向。
他可能觉得已经成功完成了所有步骤,可以松口气,他或许会把温度调到自己舒服的程度,看着漆黑的窗外,计算自己的生命还剩多久结束,想象第二天会怎么上新闻。他或许还会打开舱门,走出去看看客舱里安静躺着的200多个乘客和同事。
早上7点,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8点11,飞机的燃油耗尽,失去电力,备用电力系统短暂上线,但又迅速耗尽。一个引擎失去动力,随后另一个也停了……
在清晨阳光中,飞机从高空以加速度螺旋式俯冲进大海,并在接触海面的一刹那解体成百万碎片。
(美国国家地理做的模拟视频截图)
综上,MH370失踪是人为故意。飞机应答器ACARS、无线电、卫星通讯等全部不工作,在ACARS关闭后机长还和地面通话,没有提及异样;飞机有充裕时间飞行,却没有以任何形式发出求救信息;飞机失联后的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飞机上的人切断联系,没有提过任何诉求……这些综合在一起,很难用意外、机长操作失误或者故障来解释。
而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MH370坠毁,杀死所有人,而是为了让它消失,成为人类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他猜到出事后警方可能会调查他,所以事先删除了在飞行模拟器上演练的相似航线。
最后一刻他还活着吗?还是在那六个小时中以其他更舒服的方式自杀(譬如再给机舱减压)了?
澳大利亚专家在研究了20个残骸后发现,最后襟翼没有打开(正常降落应该打开),再加上飞机最后的下降速度比正常降落快五倍,由此认为至少说明没有人试图操控飞机平安降落。
而《大西洋月刊》认为,他可能最后控制飞机撞向海面,因为飞机下降速度比自己掉下来更快。
而最新的报道提到,英国工程师从一块起落架舱门残骸的裂痕判断,飞机降落时起落架是打开的(正常海面迫降应该收起),因此认为是机长故意想反着来,加速飞机解体。既然他的目标既然是让飞机彻底消失,确实可能用尽一切办法确保飞机解体得更厉害,更难被找到。
那么,他为什么要精心策划这一切?我认为问题应该主要还是出在他自己扭曲的思维方式和阴沉的心理状态上。他或许觉得年过半百,人生无意义,所有人都不需要自己,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加重了他的厌世和愤怒。他想过自毁,但又觉得不如死前干件史上从未有人做过的大事。如果自己和一架载满乘客的飞机一起消失了会如何?这个疯狂的主意让他兴奋。他的目标不是为了表达政治主张或者抗议谁,而是故意想给世界制造谜团和麻烦,以此嘲笑世人,或许还想顺便捉弄下政府和公司。
如果不是因为他最后打开卫星通讯终端,让飞机自动握手了卫星(这可能是他的知识盲区,确实以此分析方位也是世界首例),我们压根不会知道MH370离开马六甲后去了东南西北,也根本无从找起,而那些远在非洲的残骸即便被冲上岸也可能不会有人注意。(这些残骸被找到,是因为一些关注者知道洋流会把残骸冲向哪个方向,常年在那些海滩上寻觅。)
如果这样,恐怕连我都要怀疑它是不是被外星人带走了……
真相或许并不复杂,谜团也并不神秘,但因为有利益的掺和,它有时候可能比任何黑匣子都更难寻获。
我时常想,我们每一天的吃住行其实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世界的正常运转靠的是人作为高等动物的理性和良知。并不需要阴谋集团,有时单个个体的心理和道德崩裂,也可能给社会造成灾难级的后果……驾驶舱安排至少三人或许可以防止一些疯子,但有些危险却防无可防。
两篇写了23000字,总算完成了之前答应大家的任务。最后,希望大家注意防护,在这个冬天都能健康平安。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090222.aspx
https://www.dw.com/zh/%E5%BE%B7%E9%A3%9E%E8%A1%8C%E5%91%98%E8%81%94%E5%90%88%E4%BC%9A%E9%80%9A%E4%BF%A1%E7%B3%BB%E7%BB%9F%E5%85%B3%E9%97%AD%E6%84%8F%E5%91%B3%E7%9D%80%E4%BB%80%E4%B9%88/a-17499774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593483/Revealed-Last-words-doomed-MH370-Goodnight-Malaysian-three-seven-zero-NOT-Alright-goodnight.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mar/09/italian-passport-malaysia-airlines-flight-mh370-stolen-phuket
https://www.interpol.int/en/News-and-Events/News/2014/INTERPOL-Tehran-identifies-two-Iranian-nationals-who-used-legal-documents-ahead-of-flight-MH-370
https://www.newsweek.com/i-lost-partner-philip-wood-malaysian-airlines-mh370-2014-flight-1729709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0309/c382500-24576215.html
https://english.alarabiya.net/News/world/2014/03/23/-Fake-ID-call-made-to-Malaysia-pilot-before-take-off
https://www.mirror.co.uk/news/weird-news/mh370-mystery-satcom-turned-back-14196717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2016/11/02/missing-malaysia-370/93158372/
http://www.atsb.gov.au/publications/investigation_reports/2014/aair/ae-2014-054/about-the-search/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3212608/0cdbMYv_rEe8ryCu452NdGomnVyfXMqSkRtN__7mHx2kPkmRmSY0-GsEpQvlNJjoB56_osaXOkTVuvSKT0XrFZdxZld97HYl9hQ4f-ZVlpJDWg1lIAhlEJacbW4yrEzinvYhVwQRoEd2qEknjBpt2N64TU1RrW_ohHT_WwlwvG8emovl5uXMJ1PdKmwSeR9JPTUpfs8B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world/2014/03/08/passengers-malaysia-airlines-missing-plane/6195291/
https://amp.9news.com.au/article/9769769c-6a71-4dd4-8dcc-6206396a66c3
https://youtu.be/Jq-d4Kl8Xh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644499410974382&wfr=spider&for=pc
https://chinafactcheck.com/6861/
https://www.cnbc.com/amp/2014/03/11/timeline-of-flight-mh370.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he-switch/wp/2014/03/19/heres-whats-odd-about-that-map-of-mh370s-final-satellite-ping/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9/07/mh370-malaysia-airlines/590653/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26503141
https://admiralcloudberg.medium.com/call-of-the-void-seven-years-on-what-do-we-know-about-the-disappearance-of-malaysia-airlines-77fa5244bf99
https://www.airlineratings.com/news/ocean-infinity-commits-new-search-mh370-2023-2024/
http://news.sina.com.cn/o/2018-07-30/doc-ihhacrcc7189445.shtml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transportation/the-satellites-that-tracked-doomed-flight-mh370
http://news.sohu.com/20140319/n396885108.shtml
https://nypost.com/2022/02/23/new-report-on-mh370-mystery-supports-theory-of-intentional-crash/amp/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_fut/2016/12/161205_vert_fut_how-to-beat-the-fear-of-flying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mar/07/mh370-five-years-of-theories-about-one-of-aviations-greatest-mysteries
https://www.airlive.net/new-discovery-regarding-mh370-flight-path-the-boeing-777-entered-a-holding-pattern-for-22-minutes/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4/03/140326_mh370_10_questions
https://english.alarabiya.net/News/world/2014/03/23/-Fake-ID-call-made-to-Malaysia-pilot-before-take-off
http://muslimnewsmagazine.tv/disappearance%20of%20malaysian%20airlines%20mh-370.html
https://www.snopes.com/fact-check/mh370-patent-disappearance/
https://www.thesun.co.uk/news/9318966/mh370-pilot-killed-passengers-oxygen-cr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