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3

是否会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国家卫健委回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9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否会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国家卫健委回应

来源:中国网
2022-11-29 16:37:25

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1月29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介绍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路透社记者:我的问题是,考虑到最近个别地方的不满情绪,政府是否会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症率、死亡率等情况,包括密切关注国际上一些疫情形势的变化,对于防控的措施,我们一直在研究,不断在调整,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s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07: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敏感事件发生后,我们要防堵外因,治理改善内因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2-11-29 07:53 AM 编辑

近日敏感事件发生后,我们要防堵外因,治理改善内因

观察者网风闻 胡锡进
12小时前
们的国家很强大,所有人对此都要很清楚,新中国建国以来经历过很多大事难事,是不是都闯过去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有力量,把这个大事实牢记于心,它会带来更多的自信、必要的敬畏,以及同样很重要的遇事坦然。

这两天多地出了一些事,我要说,应该会有现场之外因素的某种影响。那些外部因素希望中国乱,如果有机会,他们不争取染指其中,那才怪了。

s7.jpg

与此同时我们要了解这些外部因素常年存在,他们是个常数,即使中西方关系相对好的时候,那些因素也不曾离开。与之不同的是,内因是变量,这种变量更有可能决定事情在什么时候浮上水面,传播速度能有多快等等。换句话说,外因需要寻找内因生事造势,以逞其意。

所以说,中国这个国家一旦遇事,一定要外因和内因兼治。关于这两手都要硬,我们国家的经验非常丰富,当前形势下,该堵的堵,该疏的疏。其实这几天各地防控中的层层加码已经开始调整。新近报道说,北京市宣布临时管控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很多社区解封;广州越秀区明确宣布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可以不做核酸;重庆宣布近5天都没有阳性的街镇或社区不用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等等。绝大部分老百姓意见最大的就是防控层层加码,随着这个问题的加速改善,公众的情绪会迅速缓和下来。一些外因想延续事情的热度,往深了带节奏,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s8.png

事情本身具有复杂性,我们不妨坦然面对它的复杂,用相应的多种手段加以应对。我们需阻挡、消除外部因素,调整、改善内部因素,最终促进事情的妥善解决,为社会长治久安创造更加积极的条件。

每当我们克服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国家的强大与成熟就会更上一个台阶,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07: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2-11-29 08:01 AM 编辑

评论:

现在的问题其实不是严格防控老百姓受不了。如果严格防控的结果是能控制的住,能像之前一样动态清零,或者至少有一个逐步回落的趋势,让老百姓看到成效,我相信绝大多数老百姓绝对会愿意支持。现在的问题是,当群众看到自己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没完没了的封锁,结果却是疫情在不断扩散,封锁看不到终点,也看不到成效的时候,老百姓就觉得这样的代价付出的没有意义了。

现在民众需要的是一个定调,一个方向。要么就防疫优先,堵漏洞,入境的漏洞,内部防疫的漏洞都堵起来。拿出决心,拿出一揽子的政策,不是没机会动态清零。而如果是真如某些人所说,出入境人员交流的意义大过防疫,而病毒已经减毒化,入境政策必须放松。那也给句准话,别一边放病毒入境,大城市向小城市输出,层层扩散,一边却没完没了的封锁普通老百姓,耗尽老百姓手上和小城市地方财政最后的积蓄。

现在老百姓还有积蓄,没办法的办法,大不了咬咬牙挺过去。全世界都挺过来了,就中国人挺不过来?中国人几千年白活的?可如果真把基层封的弹尽粮绝,到时候就算想做什么来防灾减灾,也已经没有任何能力了。现在入境管控在松绑,二十条下有的大城市在尝试精准防疫,小城市呢?广大基层呢?一刀切。整体是一个很扭曲的状态。

大家不知道总体目标是什么,才会产生混乱。不管是坚决防疫动态清零,还是逐步开放,不能因为广大的基层老百姓没有话语权,声音小,就把他们当作可以被随意管控的对象,当作可以牺牲利益的对象。封锁的经济代价主要由普通老百姓承担,入口不堵死疫情扩散的风险也是他们来承担。搞清楚一个重点,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才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如果这个柱子垮了,这个基础动摇了,那么不管是防疫基础,还是经济基础都没了,两头不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08: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锡进:建议各地不要建方舱了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2-11-29 08:32 AM 编辑

胡锡进:建议各地不要建方舱了

文章来源: 胡锡进
于 2022-11-28 22:42:37

编者注:全中国人民被防疫政策激怒之际,胡锡进出来唱白脸了。

以下是正文:

胡提个建议:各地不要继续大规模建方舱医院了,如果建那些方舱医院的目的包括收治全部无症状感染者,尤其要把那部分需求排除掉,或者打个大折扣。


原因是,新冠感染者越来越抵触前往方舱医院,今后强制无症状感染者包括部分轻症患者去方舱医院得到配合的难度会越来越高,居住条件好一点的人要求居家隔离自愈的肯定越来越多,我觉得尊重那些人的愿望允许他们居家隔离是大势所趋。今后进方舱的恐怕是无居家隔离条件自愿去方舱隔离的人,因此,建议各地重新评估大量建方舱医院的必要性,要建也要计算好需求。

建议把停止或压缩建方舱省下来的钱用于增加正规医院的床位特别是重症监护的床位,还要加强医疗物资储备。随着奥密克戎感染者基数的扩大,重症患者肯定会增加,防止医疗资源挤兑将是现实考验。普通方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除非是能收治重症病人的高水平方舱。希望各地的筹划要往前看,根据二十条该做减法的做减法,该做加法的做加法。要知道,防疫形势的变化很快。

以上完全是老胡的个人意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6 01:00 AM , Processed in 0.0519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