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说TVB不行,但一有新出港剧,乌鸦还是会屁颠屁颠跑去看,结果总是,两眼一黑,黑完又黑。
比如刚刚大结局的台庆剧《美丽战场》,乌鸦已经好久没看这么高分贝的剧了,每集都在吵,剧情毫无逻辑,结局更是离了个大谱,难怪喜提豆瓣3.9分。还有《法证先锋5》,这系列的质量一部不如一部,它还能出第五部,在座各位都有责任…反倒是最近一部小成本剧作凭借高口碑,杀出重围,豆瓣评分高达9.1。有网友说:今年港剧最佳,这才是台庆剧应该有的水准。专业看房14年,业务熟过地产经纪,哪里有放盘,他总是第一时间杀到,且来者不拒,无论豪宅还是凶宅,都要探一探。车志明也有过风光的时候,早年住私楼(类似于商品房),一家四口过的是中产生活。2008年金融危机,港股大跌,坊间盛传,房价也会跌。车志明当时手头紧,夫妻俩一合计,决定卖楼“套现”,等房价跌至谷底,再抄底上车。一家人拼了老命攒钱,却始终赶不上房价飙升的速度,永远在看房,永远存不够首付。车志明,从此人如其名,一生的志愿十分明了:“上车”。买不起私楼,他们也想过买“居屋”(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居屋”便宜,但得抽签,每次几十万人申请,跟中六合彩一样,机会渺茫。好不容易抽到选房机会,但复杂的规则把一家人搞得晕头转向,结果,只是字面上的“机会”,白高兴一场…申请“公屋”的条件相当苛刻,必须是低收入人群才有资格,且要排队,等个六年八年都算快的…但车志明打听到小道消息,说有个女孩,被父亲家暴,离家出走,跑到天桥底下住,结果遇到社工帮忙,走了绿色通道,不到一年,就申请到了“公屋”。他立刻如法炮制,安排女儿去露宿街头,并上演家暴戏码。但社工对女儿说:家暴案太常见了,很难申请“公屋”,除非情况特别严重…比如,你爸爸有没有性侵你?这一天,车志明遇到了一个老太婆,是他死去老爸的妻子。当年就是因为出轨她,老爸才抛下车志明母子一走了之…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车志明恨不得暴揍这女人,但他意外发现,这老小三居然住着一间海景“公屋”。根据香港法律,拥有亲属关系,可以申请“公屋”加名。《上车家族》是今年TVB第二部台庆剧,共二十集,已经更新了大半,豆瓣评分一路飙升,目前稳在9.1。但众所周知,香港房价高得离谱,某些地区已经飙升至每平米25万港币。据统计,收入徘徊中位数的家庭即使不吃不喝,也要20.9年才能买楼。香港人“上车”的难度是世界顶级,而一但“下错车”,一失“楼”成千古恨,即使中产家庭都会“向下流”…《上车家族》围绕这一沉重话题,用荒诞夸张的喜剧手法,通过车志明一家的经历,串起了香港人买房众生相。比如,车志明太太给有钱人家当钟点工,偷偷把一家人都带进来拍照打卡,假装是住豪宅的“上等人”,让人想起韩国电影《寄生虫》。而这部剧的港版名字《下流上车族》,和《寄生虫》的港版译名《上流寄生族》如出一辙。比如,车志明奔跑着去抽“居屋”,那是他最大的“上车”机会,背景音乐响起,是那首经典的《一生何求》。港片《金鸡》片尾,吴君如饰演的妓女阿金一路狂奔,也是配了这首歌。阿金从8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赚到第一间大房子,到后来亚洲经融危机,千禧年变成负资产,房子被收走…人生起起跌跌,才能领悟何谓《一生何求》: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我得到没有?没法解释得失错漏,刚刚听到望到便更改,不知哪里追究……再比如,为了省钱存首付,车太太把超市试吃台当饭堂,甚至还自带了酱油。原来港片《悭钱家族》里,郑裕玲和曾志伟,为了吃饭不花钱,早就这样干过…当然不仅仅是像彩蛋一样博人一笑,它在提醒我们,它们的内核是一样的,都是在讲小人物的故事。这些小设计,令人想起黄金时期的港片里,那些精明市井而又务实的香港人。车志明一家,表面看光鲜亮丽,但回到家,要面对的是拥挤不堪的陋室。节流,借助车志明在超市工作的便利,一家人能精准掌握打折信息,踩点买到便宜货。租客要搬祖先牌位过来,他们竟然也丧心病狂地收租金。车志明一番操作,把各个空间隔开,还很会苦中作乐地给每个区域命名:这是“志明天下”,那是“力诗宇宙”,还给配上无敌山景…的图案。母女三人得挤一张单人床,头顶上还得晾衣服,全家洗澡要排队排到凌晨两点…车志明年过半百,还要打两份工,白天是超市经理,晚上去跑货运,搬货搬到手抖停不下来,困得站着都能睡着。他和老婆的梦想,是顺利“上车”,坐等房子升值,房换房,一变二,然后三宅一生,财务自由,提早退休,环游世界…一个是他的上司兼房东,当年车志明“下车”,他“上车”,结果一路开挂,以房养房,已经准备入手第三套。明明起点差不多,只因走错一步,两人的人生从此奔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另一个是他的年轻下属,轮上“公屋”后,全家躺平,因为一旦奋斗成了富户,就得交双倍租金。不甘心,所以拼命折腾,但再怎么计划,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回往香港过去几十年的起起伏伏,经济腾飞、股灾、移民潮、金融风暴、SARS…哪一次都是转折点,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机会总是抓不住,坑倒全踩了。车志明错就错在,他太相信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他不知道世事无常,在大时代面前,小人物注定只有被捉弄的份儿。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不失温暖,这或许是这部剧最打动人的地方。正如《一生何求》的歌词,“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失去的没法算,但留下来的,就是最好的。车志明一家四口,各有各的缺点。老公窝囊,老婆唠叨,大女儿叛逆,小女儿蠢笨,一家人平时吵吵闹闹,但也其乐融融。可以猜到,骗老小三之路,到最后也会变成,没有血缘的亲人彼此治愈。这里不得不说一说,鲍起静饰演的老小三闵老太这个角色。脾气不好,不讲理难说话,动不动到处投诉,闵老太一出场,就给人“坏人变老了”的印象。儿子带着老婆孩子移民日本,留下她一个人一条狗,守着一间公屋。一个人的生活太冷清了,她就悄悄跑到邻居家门外,把手机贴在墙上,录下人家家里的声音,晚上睡不着,就拿出来听…早上抢厕所、无聊拌嘴、一家人吃饭、父子俩看球…那些无聊的废话,却是她最向往的家的气息。一个人的生活,也太不方便了,买一条整条鱼,吃不完,买叉烧,买少了人家不卖。她说:好多街坊来跟我说话,有人说话的日子可真好啊!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有房才有家,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买房,但事实是,有彼此相爱的家人,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好好吃饭,聊聊开心不开心的事,有人给你添饭夹菜,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港剧里常常有这样一句话,已经被网友玩成一个梗:一家人就要齐齐整整。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句套话,因为我们在很多港剧港片里,就看到一个个这样平凡的家庭。那个家里,有一个个立体生动的人,他们白天奔走于写字楼之间,穿街过巷、逛便利店、吃茶餐厅、搭小巴、逛菜市场…晚上,回到一个小小的家,一家人聚到一张小小的餐台,吃一顿热腾腾的饭。这就是香港影视作品中,最值得引以为傲的烟火气、人情味,也是香港这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