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志飞很喜欢打高尔夫球,他在北大读书时加入了高尔夫球协会,还取得过个人第四名的成绩。他有一个类似于阿甘“巧克力论”的高尔夫哲学 :“高尔夫是自己挑战自己的运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杆是好球坏球,所以要努力把每一杆打好。前面好可能后面就会差,前面差也许后面会变好。我觉得这代表了人生的起伏。”也许毕志飞和阿甘都有一颗“纯洁心灵”,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
北电硕士
1979年,毕志飞出生在河北赞皇县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几个月大时,毕志飞得了肺炎,因为县医疗条件有限,头皮针输液导致左眼球运动受限,落下了斜视的残疾。
虽然偶尔被人叫“斜眼”,但家人从不谈及他的斜视,都很爱护他。他经常被大人夸声音亮,亮得像女孩子。
毕志飞喜欢唱歌,经常跟着磁带一遍遍地唱。90年代民谣风盛行,他梦想成为一名民谣歌手。听说老狼是清华毕业生,他就立志考北大,要在北大PK老狼。但他不知道,其实老狼上的是北京联合大学。
毕志飞考了两年都没考上,还想继续复读,这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他赌气跑去石家庄姐姐家里住,妈妈三天两头往姐姐家打电话让他回去。但毕志飞一心想着复读的事,还去石家庄好几所学校打听。
姐姐说,妈妈哭得特别伤心,老家的人都骂他是头倔驴。
最终毕志飞去了北方工业大学,不过直到开学他都没回过家。
开学第二天,他跑去北京音乐学院到处打听教唱歌的老师。后来找到一个声歌系的教授家里,正好有几个学生在学唱歌。毕志飞说明来意后,教授把毕志飞上下打量了一眼,说了句“正忙着呢”就把门关了。
回校后毕志飞终日郁闷沮丧,也无心学习。后来有一家音乐公司来大学选拔歌手,他一听说就报了名,但面试老师并没有发现他有唱歌的才能。
毕志飞每天喝粥省下好几个月的生活费,才勉强进了音乐公司的培训班。
在培训班他学得很卖力,每次练舞都练得大汗淋漓。当初那个面试老师,每次看到他特别努力的样子,都会大笑一番。毕志飞不太明白老师为什么会那样笑,只是觉得他笑得特别“变态”。
同在培训班的校友对毕志飞说,他有个很帅的同学在北京电影学院学表演,还给毕志飞看了照片,照片中的人是还未成名的黄晓明。
图源:《逐梦演艺圈》
这是毕志飞第一次听说北京电影学院,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学电影的学校。
看着照片中英俊的黄晓明,他把老狼给忘了:歌手的路可能有点窄,从事电影行业更有挑战性,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文艺才能。
为了进北电导演系,毕志飞一门心思扑在备考上,也不怎么和同学来往,甚至放弃了一段缘分。
女生把他约出来问:“你说不再联系是不是开玩笑的。”他说:“我是真的放弃了。”女生哭着离开后,他呆在原地站了很久。
2001年,本科毕业那一年,毕志飞才发现北电导演系不招生,只好选了表演系。他苦学了一阵去参加考试,结果在笔试后的表演考试被刷了下来。但老师被他的质朴和执着打动,建议他先做一年旁听生打表演基础。
旁听生一年要两万多的学费,父母每人每个月的工资不足两千,而且父亲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
家人听说后都很惊讶,家里从来没人从事过艺术行业,去学电影简直是天方夜谭,学表演就更别提了。
姐姐和姐夫都说:“你绝对考不上表演系。”哥哥说:“如果你考上了我就倒着走。”
尽管被哥哥姐姐笑话,但家人绝口不提他眼睛斜视这一障碍。
他不管这些,说:“这辈子非电影不学。”然后开始绝食,每天只喝水不吃饭,还把自己关在房里练形体、唱歌和诗朗诵。
几天后,父母顶着所有亲戚朋友的反对同意了。
经过一年的旁听和学习,毕志飞如愿考取了北电。关于怎么让哥哥倒着走的事,他只是在心里偷偷地想了下。
2005年,毕志飞不知用什么方法拉到6万元赞助费,拍了自己的毕业短片。这事在学校引起了热议,因为这种投资基本上就是打水漂。
在完成短片后,毕志飞开始构思电影剧本,打算将来拍一部表演系大学生题材的院线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北大博士
父母期望毕志飞硕士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他报着很大的信心留校任教,打算先在北京站稳脚跟再找机会拍电影。但最后表演系研究生谁都没能留下,同时他也错过了其它院校的教师工作。
他没去参加毕业典礼那天,一个人躲在宿舍痛哭。
回家后,母亲看到毕志飞整日郁郁寡欢,也跟着伤心落泪,经常夜里睡不着,在梦中急醒。
那时母亲已经退休,但总也不闲住。除忙活家务,母亲还办了一个储蓄所代办站,帮农村信用社拉存款、统计和汇总,经常忙到深夜。
想到父母省吃简用供他在北京读书八年,没有任何结果,毕志飞就觉得自己很不孝。但哥哥为他在石家庄联系了好几所高校教师的工作,他全都没去面试。
母亲希望他不要再这么任性了,但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整夜整夜地发愁,一度担心他将来无法养活自己和安稳成家。
图源:《逐梦演艺圈》
有天毕志飞突然对父母说,想在北京租间房什么也不干,专心备考电影方面的博士。
父母说家里没钱了,之前盖新房还欠下不少债没还。但是毕志飞铁了心要考博士,怎么劝都不管用。父母只好到处借钱,出乎他的意料,父母竟然一下子给他凑了两万现金。
到北京后,毕志飞整日埋头苦读电影理论、做拉片分析,连春节都没回家。因为长期久坐不动,又很少喝水,他得了肾结石,一发作起来在床上疼得死去活来。
两年后,毕志飞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大影视学博士。赞皇县多年来都没人进过北大清华,毕志飞考上北大在县里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母亲专门在县电视台为毕志飞点了歌,还在餐馆大罢宴席庆祝。宴席那天,毕志飞大碗大碗地喝了很多酒,一直喝到不醒人事。
全家人送毕志飞去北大报到,到了校门口,母亲不愿意进去,说就在南门外等他们。他特别想带母亲进北大逛逛,但不管怎么说母亲就是不肯进去,一直说“下次吧下次吧。”
毕志飞知道,妈妈是担心自己穿得太土给他丢脸。他记得在北电读硕士时,妈妈曾出过一场车祸,头部受到重击流了很多血,妈妈怕影响毕志飞的学业,叮嘱全家人千万不能告诉他。事后很久他才知道。
2011年博士毕业后,毕志飞在北京联合大学任教。他的同代人中,周围大部分人都去了石家庄工作,只有毕志飞一路向上读,最终留在了北京,拿到北京户口。提起毕志飞大家都夸他有出息。
图源:《逐梦演艺圈》
同时,他也完成了婚姻大事,妻子是在北大交往的女朋友,家境很富裕。此前他在美国留学一年,女朋友经常往国外汇钱资助他。为此还被哥哥笑话是吃软饭。毕志飞说,以后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来回报她。
执教第二年,他申请了外出创作实践,向岳父筹集了拍摄资金开始筹拍电影《逐梦演艺圈》。
逐梦演艺圈
87版《红楼梦》培训了演员一年多才开拍,毕志飞说:“那时候大家应该特别纯粹。”
2013年除夕,毕志飞把十几个大学生主演请来北京集训,不少人是坐高铁和飞机来的。大家在一起吃年夜饭、唱歌跳舞玩到12才睡。
到凌晨三点半,毕志飞把所有人叫起来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出发前,毕志飞和学生们在大巴前合影,在夜幕下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之后连着两天,毕志飞带演员去敬老院做义工,去孤儿院慰问孤儿。
第三天晚上,演员逃走了一大半。
有人在微信群大骂毕志飞“不是作秀就是骗子”。看着留下来的几个人,毕志飞跑出去偷偷地哭了一场。
电影开拍时,制片人告诉毕志飞,剧本容量太过庞大,相当于三部常规电影的量,拍起来会很吃力。
《逐梦演艺圈》有18个主演11条故事线,毕志飞说:“我希望挑战电影剧本写作常规,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超高难度挑战。”
主要演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只有寒假一个月的拍摄时间,剧组天天忙到半夜。
同一个镜头毕志飞总要拍很多条,他说:“对电影一定要有敬畏心,一定要认真、全力以赴地去创作。”
一场两分钟不到的夜雨戏,拍了11个小时。毕志飞几乎整晚穿着泡水的鞋子,和他对戏的女演员也一直冻得发抖。
图源:《逐梦演艺圈》
全部主创都不太理解,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电影”,把所有人都折腾得死去活来没必要。很多人开始公开和毕志飞闹情绪,不给好脸色他看,甚至骂骂咧咧地表达不满。
为了顺利完工,他只能咬牙忍着。
同时担任导演、编剧、主演、统筹、美术指导等十多个职位,毕志飞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很多人都说:“导演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
杀青当天,有场海滩戏拍完时,毕志飞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合眼了,他发现地上黑压压地躺满了一片人,全剧组只剩他和摄影指导还站着。他感觉好像是身在厮杀过后的战场一样,喜悦中夹杂着一种悲壮。
带着“喜悦和悲壮”回到学校,身为表演系班主任的毕志飞,打算在联大表演系培养一个优秀班。他说,就像《逐梦演艺圈》中他扮演的班主任“文天阳”一样。
学期末,学生写联名信状告毕志飞,要求换老师。校领导安慰他别放心上,并叮嘱他不能过于心急和严苛。
那时,在业余时间做电影后期的毕志飞,索性交了辞职报告。领导和同事都很诧异,联大除非工作调动,从来没有老师辞职的先例。在领导反复劝说下毕志飞还是辞了职,为此还交了一万多的违约金。
对后期公司的剪辑不满意,他亲自上阵一格一格地抠画面,每天只剪几十秒,剪了10个月才剪完。
剪辑下了吃奶的力气,其它后期也不能含糊。
一个女学生引诱制片人的场景,毕志飞感觉有几秒镜头很空,刚好制片人有一个挪动屁股的动作,他要加一个放屁的声音。后期人员觉得这样太奇怪了。
图源:《逐梦演艺圈》
毕志飞说:“在严肃的场合加一点生活划的毛边,会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也算是一种后现代解构。”
他挑了几十种屁声都感觉不对,又请拟音师到动效棚去录,直到出现一个带拐弯儿的屁声后,他才满意。
扮演“钱总”的演员在配音时,一句“下车”的台词总是达不到毕志飞的要求,录了一百多遍才过。“钱总”临走时说,以后再也不会跟毕志飞见面了。
毕志飞要求严格,再加上后期都是请的国内顶级团队,电影一再超支,毕志飞总在不停地到处借钱。到后来借到无人可借时,他效仿《大圣归来》的众筹模式,从121位股东手里筹了1900万,据说这是国内电影众筹的最高纪录。
后期制作加上宣传,花了四年时间。毕志飞很少能顾上家,两个女儿在电影制作期间先后出生。他错过了大女儿的成长,还差点没赶上二女儿的出生。
有天半夜,怀孕九个月的妻子发现羊水破了,可能要早产,赶紧给毕志飞打电话。那个时期毕志飞正在忙着做后期和路演,妻子感觉他的声音听起来特别疲惫,想让他多睡会儿,只是说自己有点紧张不安。
妻子又不敢睡,打算等到紧急时刻才联系毕志飞,期间她出现过几次不规律的宫缩,每次都疼痛难忍,就这样硬扛了一晚上,直到早上九点多才告诉毕志飞。
身边很多人就说他,花这么大代价去做电影“是不是疯了”,还有人直接骂他是不是脑子缺根弦。
毕志飞说:“这个戏我们就是靠质量,我就不信,我们诚心做的东西观众不爱看。”
灾难艺术家
2017年9月22日,《逐梦演艺圈》全国公映。
上映当天,电影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关注,豆瓣上也只有四五百人打分,而且全给了一星2.0的最低差评。
不少股东在股东群里反应,当地不给排片,影院经理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低的分数,排了片也没人看。股东们让毕志飞赶紧想办法,他建议一百多个股东去改变豆瓣评分,也动员周围的朋友去电影院棒场:“觉得好就去帮忙评个星,也不要夸张,你打五星也挺假的。”
等到下午4点多,豆瓣评分依然牢牢地钉在2.0分。因为豆瓣的防水军机制,那一百多位新用户的评分被系统自动过滤掉了。
毕志飞不服气:“我们认认真真磨了这么多年的片子,就算再烂也不可能100%一星。”他怀疑豆瓣对他的电影进行了“锁分”。
下午5点多,毕志飞在《逐梦》官方微博公布了一封交涉函:“一个青年导演花十二年心血认认真真给中国拍电影,被豆瓣一天毁了”,要求豆瓣拿出解决方案并书面道歉。
图源:《逐梦演艺圈》
原本无人问津的官微,一夜之间涌入大量网友骂毕志飞和他的电影:“碰瓷豆瓣”、“毁三观”、“比网络电影还差”。
之后短短几天内,《逐梦》的豆瓣评分人数猛涨到近两万,全部是一星差评。但票房并没有涨,从首日的140万一路跌到5万。这部投资2500万的电影,仅上映四天就在一片骂声中被迫撤档。
《逐梦》成了“豆瓣史上最烂电影“,毕志飞也被冠以”史上最低分导演“的名号。
电影虽然下线,但骂声并没有停止。《逐梦》从剧情、表演、服化道被全方位嘲讽,花280万制作的雷人主题曲更是被疯狂嘲笑。一时间所有人都在骂他,有网友戏称毕志飞开创了“PPT电影”先河,以一己之力养活了大半个网络平台的影视类UP主。
还有很多新人导演天天私信他:“你拿这么多钱却把电影拍成这样,对我们来说很不公平。”
但他坚持认为《逐梦》不是烂片,至少能打6到8分,他甚至申报了戛纳。但戛纳的消息还没来,他就获得了金扫帚“年度最令人失望电影奖”。
人们还翻出《逐梦》上映前一系列夸张的宣传:
在全国二十多场高校路演中,一千多位观众在放映结束后起立鼓掌,“导演的十年准备没有白费”、“大家每次看都是全场哈哈大笑”、“这个电影让我看哭了很多次”;专家研讨会上,20多位专家学者都对电影给了极高的评价,“至真至纯”、“商业与艺术气质俱佳”、“北大一百二十年才出现这么一位”;黄渤、宁浩、蒋雯丽、顾长卫、孙楠为电影站台,录制宣传视频。
一时间各种传言在网络上疯传:“毕志飞背后的神秘资本连马云都得乖乖听话”、“毕志飞岳父擅长洗钱,洗钱时顺便洗了一部电影”、“买通专家和明星”、“学位造假”。
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人身攻击,骂他智障、跳梁小丑、地主家的傻儿子,甚至还有人还对他的妻子和女儿发出了不堪入目的诅咒。
毕志飞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小船一样,在惊涛骇浪里荡来荡去,差点就被淹死了”。
他说自己很愧疚,连带身边的亲朋、导师、学校都陷入各种传言之中。家人朋友提醒最多的是:“要向前看,不要耽误自己的正常创作。”
曾为毕志飞站台的明星里,顾长卫是唯一看过《逐梦》的人,看完后说“真的挺好的”。因为这事顾长卫也经常被网友骂,但作为电影界的前辈,他并没有太放心上,还开导毕志飞网上的东西别较真。
最令毕志飞愤怒的是,很多人没看过电影就去打分。和《逐梦》同年上映的《大闹天竺》有7万多条豆瓣评价和7.68亿的票房,但《逐梦》在优酷上线前豆瓣评分涨到了七八万,而总票房只有233万。
毕志飞不接受这一切,他每天不停地澄清传言、拉黑攻击他的人、状告豆瓣和讽刺他的媒体。
有网友说:“您要觉得自己的片子拍得好,是被人害了,那您倒是再拍一部来证明你的实力啊?”
毕志飞说:“我还导什么?职业生涯可能已经被豆瓣葬送……我会反击‘黑幕’到底!要不就不是拍《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
但这一切都似乎不再重要,他的声音都淹没在无尽的嘲讽中,这件事已经成了一场网络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