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名字愈特别愈好 研究:个人主义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7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3-07 16:08 台湾醒报 / 记者简嘉佑╱台北报道

「我孩子的名字是Sidrat-ul-Muntaha,意味着无人能够通过的端点!」 研究显示,父母为孩子取特别名字的趋势愈来愈盛行,反应了社会从集体主义朝向个人主义渐变的趋势,希望特殊的名字有助于让孩子脱颖而出,而非困在一堆「菜市场名」当中。 学者则指出,此状况可能肇因于国家衰退,父母失去集体归属感而导致。

传统取名方式正没落
《BBC》报导,替孩子取名字是每对父母的大事,且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 namerology.com 网站的创办人瓦妲伯格表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文化传统一直是推动命名的主力,尤其与宗教信仰与祖宗家谱的关系特别大,例如圣经中的名字是父母取名的参考;而在伊斯兰教信仰地区,穆罕默德这个名字就很盛行。

但瓦妲伯格指出,随着地区发展速度不同,并非所有文化传统都得以延续。 她说,工业革命造成更多人口流动,使得年轻父母不再受限于大家庭与传统习俗的影响,名字逐渐成为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 名字咨询公司Nameberry执行长蒙德就表示,「最近很多父母想给儿子取性别中性的名字,来表明女权主义的价值观。」

以独特性生存
战后婴儿潮是第一批想要变酷的父母,而他们也希望孩子也很酷。 而随着网络兴起,千禧一代对独特性的渴望,比起父母一辈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在各类的社交平台上试着为自己取上独一无二的称呼。

《SAGE》论文表示,婴儿名字的索引已成为证实个人主义的有效指标。 他说,在美国、加拿大等个人主义相对盛行的国家,婴儿名字重复的机率较低。 中国研究也发现,特殊名字的兴起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特殊需求,也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性在降低。

日本京都大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教授内田由纪子则以日本为例说,独特名字的兴起归咎于人们对于集体社会的失望,包括经济衰退、人口高龄化与「尼特族」(Neet)兴起等状况有关。 她说,这导致人们开始觉得,「必须要靠自己的独特性来生存,而不是依赖传统上的群体归属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7:30 AM , Processed in 0.0232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