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惊蛰已到 春服既成:谁是古人中的最潮时尚Ico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5 08: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惊蛰已到 春服既成:谁是古人中的最潮时尚Icon?

搜狐
2022-03-05 16:31
   
风拂柳,午后阳光明媚,杨贵妃在额头中心画上长安城里流行的红色花钿,缓缓走出寝宫。她身上的一袭的曳地长裙,细软艳丽,纹饰繁复,尽显奢华。这一天是唐玄宗天宝二年的初春,李白奉召进宫。他目睹贵妃与玄宗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的场景,大笔一挥,在金花笺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兰露华浓”,盛赞春日美景与贵妃的衣饰容貌。

古人春天爱穿什么颜色?如何搭配衣服化妆做造型?中国装束复原小组考证制作的历史人物华袍中,就潜藏着春日里古人时装潮流的秘密。

青衣打造流行色,妆发搭配有“套路”

谁说古人不爱美,在没有时尚潮牌的几千年前,绫罗绸缎和纯天然草木染料足够让古人大展身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周方,在博士期间从事服装史的研究,她告诉我们,古人在春天出门也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虽然具体的穿搭方式与个人偏好密切相关,但“崇尚穿青色衣”是春季里通俗化的潮流。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周方借用诗圣杜甫《丽人行》中的诗句,呈现唐代士人仕女踏青亲水,身着艳丽华服的景象。在曲江之畔,女孩子身着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a952.jpeg

初唐头戴帷帽的春装仕女

中国装束复原小组文献组组长池文汇,对古人在农历三月三上巳节时穿衣妆点,出门赏春戏水的热闹场景印象深刻。她引用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日出东南隅行》中的诗句,介绍当时古人的春装风貌。

“暮春春服成,粲粲绮与纨”,说的就是古人在春装设计时,流行璀璨耀眼的风格,并以带有提花的绮和光洁的纨作为面料。

在《论语》中,孔子是学生曾点曾经提到,“暮春者,春服既成”,意思是天气暖和起来,轻便的春装已经穿得住了。如同绮和纨一般质地轻而软的丝织品,使女孩子周身粲粲,呈现出光泽明艳的样子。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与服装相配,她们的头上还插着打制成鸟雀形状的金钗,钗上点缀着鲜艳的羽毛。她们的衣衫上、手腕上,则佩戴了美玉制成的装饰品,更添娇艳华贵。

a953.jpeg

西晋女子身着间色襦裙

宋朝时,两种搭配春装的流行首饰春幡、春胜,还获得了大文豪苏轼的关注。他在《减字木兰花·立春》中,就描述了这两种迎春好物。立春之日,古人裁剪有色罗、绢或纸,制成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春幡迎风招展,在美观的同时表达迎春的美好寓意。

春装演变有脉络,关键是比前朝更时尚

历朝历代古人的服装形制不尽相同,也意味着新的穿搭风尚被一个个树立起来。中国装束复原小组在制衣的同时,详细考证史料,解读古人服装形式的流变。

盛唐时期,国力鼎盛,丰腴的体态成为美的标志。女性为了满足对丰满轮廓的追求,开始在衣服上做文章。较宽松的衫子内衬硬质半袖,下束窄裙,身绕帔子,就能形成圆润紧凑的搭配效果。乌蛮髻等更为饱满的发型也在这一时期备受青睐。

a954.jpeg

唐仕女身绕帔子头梳乌蛮髻

到了宋朝,女子裙摆收短,裙装腰线下移,袖口较之唐代的宽袍大袖也进行改版。清丽素雅的风格展现在女子的春日穿搭上。

a955.jpeg

北宋仕女身着蓝色桑蚕丝缠枝牡丹纹绫衫裙


及至晚明时期,女子的着装又复以宽袍大袖为潮流,但仍不减婉约清雅之风。

a956.jpeg

晚明女子身着兔衔灵芝纹暗花绮竖领衫,手捧迎春花


相较于女性服饰纹样的变化,男性服饰的看点则在于偶尔“出圈”。早期尚且中规中矩的春装,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已经可以独领风骚。

例如,西汉晚期到新莽时代的外罩燕尾纱衣,颜色清新,尽显汉代男子魁梧伟岸的形象。

a957.jpeg

然而到了北宋年间,社会风气更加开放,男子的春装搭配也进入了多元时代。男子以身着鲜艳的颜色为风尚,辅以簪花为配饰。当文人雅士在春天时争相在鬓边簪上鲜花,就是城市里的时尚密码。

a958.jpeg

北宋晚期文士便装簪花

a959.jpeg

北宋文人手捧花,身着粉色暗花圆领袍


周方告诉我们,在没有制衣工厂的时代,古人的服装都是高度定制化、个人化的。推开古人衣橱的大门,或许就藏着一个最潮的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6:05 AM , Processed in 0.0295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