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9|回复: 0

[影乐之声] 李咏不能枪毙,要坚决保护:央视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6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咏不能枪毙,要坚决保护:央视往事

 叉少 往事叉烧  2022-02-24 22:00

小时候没有互联网,晚上写完作业,我总会守在电视机前等综艺节目。后来我上了中学,课业加重,很少有机会看综艺。

再后来,我发现看电视综艺的人越来越少,那些固定节目被遗忘在遥远的记忆中,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变换样貌的新鲜短视频。

那些经典的黄金综艺走过我们的童年、少年,从开播到鼎盛,从巅峰到停播,消失于我们的成年。背后的原因复杂而微妙,或是大势所趋,或是人事变迁,叫人唏嘘。

我们想要做一个系列栏目,讲述黄金综艺的变迁史,以及背后充满职业精神、理想主义的综艺人。节目或许不在了,但记忆永存,快乐永存。

今天推出系列栏目的第一期,讲一讲央视综艺《幸运52》和《非常6+1》的故事,以及节目的主持人李咏。

IMG_9158.JPG

图源:《幸运52》


2000年初,CCTV召开研讨会,讨论《幸运52》,没多久,两位老领导争吵起来。


一位说:“像李咏这样的主持人,坚决要枪毙,他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钱?幸运?机会?投机?”另一位则反驳:“你彻底错了,这样的主持人我们非但不能枪毙,还要坚决保护,坚决支持。”


会议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终得出结论:《幸运52》造就了李咏,李咏风格了《幸运52》。


三年后,李咏带领团队研究出新节目《非常6+1》,有网友说:“那段时间进央视大楼,最热闹的那里一定是李咏在录节目。”


2005年,有记者采访李咏,问:“央视可以容忍的娱乐底线是什么?”李咏回答:“你觉得我说话是什么程度?我的自由度又是什么程度?我就是央视娱乐的底线。”



IMG_9159.PNG


李咏出生在新疆,但他一直想离开这个地方。上中学时,李咏不爱说话,除了学习,大多数时间都在画画:素描、速写、水彩、水粉,后来还画油画。


因为会画画,高一,李咏意外地当上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第二年运动会,李咏在学校广播站念稿:“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起跑线,让我们为他们加油。”

 

运动会结束,团委书记带李咏见了一位音乐老师,老师从广播站听到李咏的声音,说李咏是唱歌的好苗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李咏的声带被打开,李咏很高兴,把目标定为上海音乐学院,没成想李咏变声期晚,高三时竟突然失声,再张嘴时清亮的声音变得低沉。


没法考音乐学院,李咏把目标定为北京广播学院。1987年夏天,李咏如愿收到通知书,逃离新疆,来到北京。

 

李咏嗓子很好,播音系最重要的发声练习,同学总是练不好,而李咏轻松通过。可李咏觉得搞播音没什么大出息,上课时总爱翘课往电视系跑,最后花在电视系课程上的时间比播音系的时间长得多。

 

大四实习,李咏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对外部,大导演都很器重他。实习结束,央视面向各大院校招收播音员,10男10女参加,李咏被选中。第一关是读急稿,李咏的嘴皮子一直流利,这对他来说很简单。之后领导又问了李咏好几个问题,让李咏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请列举5个海湾战争主要参战国家。

 

李咏只能想到四个,最后一个硬是想不起来。老师说:“李咏同学,你再好好想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李咏还是想不起来,人事处老师说:“伊拉克。”李咏在心里猛抽自己,但立马想出个理由:“伊拉克是敌国啊,咱们也同意打的。”

 

最终,李咏考进央视,拿到了唯一一个播音员名额。之后,从记者到播音员再到编导,李咏干遍了幕后工作。但那时,李咏瞧不上做主持。

 

有一次李咏跟着一位导演学习,正遇到主持人录制部分。每次主持人说到一半,总被叫停,反复几次,李咏问导演:“录得挺好的,为什么喊停?”导演说:“他凭什么改我的话?”

 

李咏明白,主持人不过是说出导演写的东西,发挥空间实在太小,不如编导。

 

1995年,《天涯共此时》的主持人被调去《正大综艺》,正好有个空缺,台里领导挑来挑去选了李咏,李咏不想干,但没办法。那时,李咏也对未来担忧,眼看着奔三了,用他自己话说“专业性不错,知名度却几乎为0”。

 

1998年,李咏拍完香港回归的专题片后,领导找他做国际频道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但没有把握。

 

第一次主持娱乐综艺,李咏觉得自己非常失败,全程只记得一句台词:“观众朋友大家好!”李咏在后来回忆时说:“说完第一句,我就开始胡说八道,上句不接下句。”成片后,李咏的镜头几乎都被替换。他觉得主持时原封不动背台词很难,于是找导演商量,能否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导演同意。

 

没过多久,有一天,一位大学同学找到李咏,邀请他为一个外国节目配音。配音是李咏的老本行,李咏答应。但看节目时,李咏发现这个片子跟央视那些一本正经的历史片、纪录片、科教片都不一样。

 

先看片头,花花绿绿,闹闹哄哄,接着大写的“GO BINGO”出现在屏幕中间。

 

再看内容,李咏傻眼了。作为一档直播节目,购票即可进入,现场博彩,总金额高达两万。每期有一个人可获得大奖,一声巨响后,英镑从上方散落。

 

看完,李咏立马说:“这么新鲜的形式,这个节目应该引入中国啊。”

 

之后,李咏上报,找到外交部的长官看片,长官却说:“这个节目不适合中央电视台。”

 

李咏不甘心,推给文艺中心,一直没回音,三个月后,文艺部长拒绝,说:“这个节目没法嫁接。”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李咏把样片拿给央视二套等待回应。此时,正好赶上央视二套准备改版经济类节目,之前央视二套的节目,都是主持人和经济学教授一问一答的模式,非常死板。如何把经济和娱乐相融合,是台里想要解决的问题。

 

只过了半天,主任打电话回复:“这是一个新东西,对我来说只是个项目,如何变成一个节目,是你们的事情。”紧接着她说:“这个项目我要了!”

 

从ECM公司买进原版的播出权后,台里立马组了新的导演班子,其中就包括李咏的妻子哈文,之后开始挑选主持人,候选人多达50多位,却找不到合适的。

 

一天,李咏和节目组的老同学一起吃饭,一个同事问:“李咏,你现在是主持《欢聚一堂》吗?”

 

李咏边嚼着饭边说:“是啊。”

 

“节目是周播?”

 

“两周一播,提前录制。”李咏回答。

 

“那......挺闲的吧?”

 

李咏听了心里发毛,但还是如是说:“基本挺闲的,除了配音赚点外快,也就是看看稿子。”

 

仨人听后异口同声:“要不你来试试?”李咏听后想了几秒,便答应:“行。”

 

看了几十遍,李咏对节目风格早已熟透,对着镜头编起故事,指挥导演摄影,录完后便把录像带送到审片中心。英国专家看过太多版本的主持,却没有一个给他留下印象,直到看到“闹腾”的李咏。

 

就这样,李咏成为新节目的主持人。李咏不想让节目和原来相同,便和英国工程师一起修改。为确保游戏公平,专家把原先背景墙的数字改为商标,4排13列,共52个。

 

李咏不懂,问工程师:“为什么商标一定是52个,不是53,也不是55?”工程师回答:“这跟概率有关。”

 

英国工程师给节目起名《Lucky 52》,《幸运52》由此诞生。

 

但之后流传下来的说法是:一年有52周,希望大家每周都开心。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从舞美到灯光、流程,李咏配合其余几位导演重新设计。除此之外,李咏还请关文正出山担任总撰稿。关文正跟李咏聊了三天,从开头到结尾,为他设计台词,目的就是让观众爱听爱看。

 

可真到录制时,状况百出。第一期录制前,李咏和关正文想了不少段子热场,没想到,刚讲完笑话,场下竟没一个人笑,李咏琢磨新方法。观众不理解,李咏便用各种手势一遍遍地讲解,换着法的讲笑话,逗得自己满头大汗,35分钟的节目,李咏热场用了40分钟。


IMG_9160.PNG

图源:《幸运52》


幸好,等正式录节目时,现场终于开始沸腾,观众欢呼。录完后,观众惊叹:“怎么会有这么好玩的电视节目,这么没正形儿的主持人。”



IMG_9161.PNG


1998年11月22日,早上7:15分,《幸运52》偷偷开播,随即引发收视热潮。


在李咏之前,主持人的风格近乎统一——头发整齐,西装革履,讲话一板一眼。而李咏,头发长度几乎到肩,不仅烫发染发,衣服还敞着怀。观众从未见过这样的主持人。

 

第一期节目,便热闹非凡。舞蹈演员穿着红色短裙,挥舞着花球,跳着欢快的舞蹈,接着大门打开,李咏满脸笑容,蹦跳着从门内出来,说:“这里是我们中央电视台最新为大家推出的大型互动式观众参与节目《幸运52》,由衷地欢迎大家光临我们这个充满惊喜和好运的地方。”


片头VCR 结尾,李咏捡起一只大蜗牛,指着屏幕挑着眉对观众说:“谁都会有机会。”


IMG_9162.GIF

图源:《幸运52》


节目中,几位选手进行有奖答题,节目外规则也很简单:观众只需拨打号码按下2号键便可参与场外竞猜活动。选择一位最有希望获胜的选手,输入选手的编号和本人身份证号即可。如果节目播出后和预测结果一致,就可以参与幸运观众抽奖,节目组每周会随机抽取52名幸运观众送上礼品。

 

90年代,电视还未普及,也没什么娱乐节目可看,有奖答题一下子激起了大家的热情。没有严肃枯燥的议题讨论,现场答题集商标就可以拿奖品,吸引力十足。

 

节目播出后,李咏心里也没底儿,担心刚开始就被毙,没想到好评一片。三个月后,播出时间调整到中午11:15。那段时间,总有观众打电话问:“早上7:15的《幸运52》呢?”

 

一年后,《幸运52》火了,李咏也火了。有媒体说:“李咏把中国电视带到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新纪元。”

 

后来的自述里,李咏说:“挖一个大坑,引诱嘉宾和观众跳下去,然后说些有思想的话,那是别的主持人的工作,而自己的长项就是先挖一个坑,然后纵身一跳,站在坑里招呼别人跟着跳下来。”



IMG_9163.PNG


随着节目的持续播出,开始有大批观众对李咏的主持风格提出质疑,认为李咏打破了规范,太过分了。听闻争议,李咏却觉得窃喜,回应:“说我好的不好的我都听着,好的地方我就发扬,说不好说得对的我也接受。”

 

2000年初,CCTV召开研讨会,讨论《幸运52》,没多久,两位老领导争吵起来,一位说:“像李咏这样的主持人,坚决要枪毙,他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钱?幸运?机会?投机?”另一位则反驳:“你彻底错了,这样的主持人我们非但不能枪毙,还要坚决保护,坚决支持。”

 

会议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终两位领导互相妥协并得出结论:《幸运52》造就了李咏,李咏风格了《幸运52》。

 

那时,工商总局规定,电视节目授奖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李咏觉得太少,带着整个节目组一起争取,最后把奖品价值上限提高到了税后8800元。

 

主持《幸运52》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咏也在不断摸索着自己的主持风格。按照现在来看,他简直就是主持人中的“异类”:说话诙谐幽默,擅长分享快乐。拿李咏自己的话说:“真理、公德、道义,都让同事白岩松崔永元扛着,轮到自己,只好找幽默。”

 

李咏喜欢设计开场形式,有时会从观众席出来,一路和大家击掌后再站到舞台上,笑着说:“大家好,我是李咏,大家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接着,观众大声喊出节目名:“《幸运52》。”


IMG_9164.GIF

图源:《幸运52》


正式节目前,李咏总要来一段脱口秀,有一期东北特辑,李咏说:“最近传遍大江南北的那首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听完后什么山珍海鲜没人吃了,都奔着猪肉炖粉条去了。”

 

每期节目,通常30-40分钟,每一期三位选手,红黄蓝文化衫,每人穿一种颜色。看台上的观众也被分为红黄蓝三块。选手闯关成功,可获得相应数量的商标,而与之颜色相对应的观众则会每人获得一块手表。


IMG_9165.PNG

图源:《幸运52》


那次东北特辑,雪村穿着蓝色队服热场,唱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还用夸张的语调说着“翠花,上酸菜”,现场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

 

那时,《幸运52》闯关环节的游戏性也很强。比如“幸运抢答”,李咏拿着幸运手卡,一题题念到:“请在我的描述中猜出这是哪种海峡。”“请在我的描述中猜出这是哪种食物。”

 

开始前,李咏总会有个“砸拳”的动作,类似加油。一题结束李咏便会把手卡掷向观众席。

 

后来,李咏在采访中说起自己的设计:“比如‘砸拳’,就是这样一个动作,在当时也是没有先例的,哪有主持人对着镜头这样的啊。被认为很不规范,导演组也有疑义,但我坚持,我需要节奏,整个节目是需要有控制节奏的。”

 

第二关“幸运超市”,李咏向选手展示一种商品,选手需要在20秒内猜出商品的价格,李咏只会提示“高”或“低”,猜对了既可获得商标也可获得商品。


IMG_9166.PNG

图源:《幸运52》


因为这关,那段时间,很多人进超市后拿起商品就开始背价格,想着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李咏充分知道自己和节目的定位,经常跟观众说:“学知识学文化,请去图书馆。咱们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好玩儿。”

 

后来,观众只要看到李咏出现在舞台上,便笑得前仰后合,高举手中的号码牌鼓掌。

 

即便是为了玩,李咏还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改变。

 

有一次录制一期节目,李咏热场完毕,观众也准备好了,没想到设备出了故障,修了好一会都没修好。没办法录,李咏只好上台跟观众道歉,说对不起,再给每人发一份礼物,让观众退场。

 

观众走后,李咏坐在一旁呆着,他觉得心里很不好受,特别对不起观众,但转念又觉得吃惊,他没想到做不成节目会让自己这么难过。

 

这时,一位老导演来到李咏身边,听李咏倾诉后,说:“这证明你已经爱上这个节目了。”



IMG_9167.PNG


2003年,北京非典,规定不允许5人以上的聚集。《幸运52》只好暂时停播,领导叫来李咏,说:“你当组长,再研发一台收视率不低于《幸运52》的大型综艺节目。”

 

接受任务后,李咏开始琢磨,节目播出时间定为周日晚,那就得轻松愉快。有一天,李咏看到格雷纳达公司的短片——节目组专门找寻民间的普通人进行改造包装,类似“真人秀”。

 

李咏觉得这想法好,于是跑到台长办公室,放给台长看,台长看后,觉得可行,拨了一笔钱,让李咏做两期样片。

 

录节目时,李咏突然觉得失落,心想:《幸运52》离了我没法进行,可《非常6+1》不一样,选手多才多艺,我好像没什么用。

 

于是设计新环节,首先是和场外观众互动游戏。每当一个选手展示完成,李咏就会跟场外观众电话连线,让他们从金葵花和银葵花中选择一张牌,得奖概率二分之一。

 

李咏最喜欢这个环节,连线时可以忽悠观众。有一次,李咏给一位观众打电话,对方接起后信号不好,听不清,李咏说:“你蹲下,再站起来,信号有变好吗?”

 

没想到电话那头真的照做,说:“好点儿,是好点儿。”

 

李咏听后笑出了声,说:“移动通信嘛,越移动越快。”现场观众一听,笑得更大声,场外观众这才觉得不对。

 

李咏说:“兄弟,我跟你开玩笑呢,我是中央台《非常6+1》的主持人李咏。”“唉呀妈呀,真是你,我发烧了在医院打点滴呢,一听你声音好了一大半。”

 

但,大家喜欢并不意味着领导喜欢,金葵花银葵花中选一张中奖,50%概率实在太高,审查不通过。

 

既然不行,李咏和同事们继续商量怎么改,思来想后增加“砸金蛋”环节,寓意梦想破壳而出。从此,“砸金蛋”变成大家最痴迷的狂欢时刻。

 

李咏张开手臂进场,说:“梦想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

 

接通热线电话,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梦想。那时候,大家的愿望都很朴实:有人想给爸妈拍一套结婚照,有人因为爸妈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想给他们换一台电视,还有人想帮助孤儿院的孩子。听完大家的梦想,李咏说:“数字1-20号金蛋,选一个吧。”


IMG_9168.PNG

图源:《非常6+1》


只要砸出金花蛋,现场立刻尖叫声一片。李咏说:“看到他们中奖比我自己中奖还高兴。”

 

有网友说:“那段时间进央视大楼,最热闹的那里一定是李咏在录节目。”

 

李咏喜欢现场爆起来的感觉。每回录节目,他的开场白都是:“谢谢大家把这么宝贵的时间给了《非常6+1》。你们旷课的旷课,旷工的旷工,有的还耽误了约会。既然到这儿,我只有两个请求,第一,别把自己当外人,进了演播室,就都是演员,我们共同努力。电视机前还有更多的观众,气氛靠谁?就靠你们了。”

 

除此之外,李咏还独创“6+1”手势,这个手势对他来说有特殊含义。

 

大学时,李咏对同学哈文一见钟情,追到手后每天一封信,就连信封都自己画。后来李咏去边疆工作,与远在天津的哈文异地恋一年,情话更是每天绵绵不断。

 

当时,李咏和哈文早已认准对方,可哈父却要求女婿是穆斯林、研究生。为了跟心爱的姑娘长相厮守,李咏曲线救国,天天往老人家家里送东西,为了给哈文买东西,身兼数职,花钱丝毫不心疼。

 

后来再有人跟哈父提亲,他笑着说:“别提啦,女婿我都定了。”

 

1991年,李咏大学毕业,虽成为央视唯一一位播音员,却在接受完保密培训后,被派去西藏,哈文则去了天津。一年后回京,李咏花9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枚蓝宝石戒指,捧着99朵玫瑰打车直奔天津电视台,终于娶到了心爱的姑娘。

 

两人一直相爱如初,从《幸运52》开始,李咏和哈文便开始事业上的合作。之前李咏做主持,哈文当导演,后来哈文则担任制片人,成为李咏的领导。李咏在节目中标志性的“6+1”手势,则是在对哈文说“我爱你”。

 

李咏说:“没有哈文我混不到今天。我是一个浑身坏习惯的人,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她。她帮我磨合了好多人事关系,否则我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正因为她的作用,很多人不和我计较。她是我的精神支柱,精神导师。我做事情缺乏判断力,包括开会时我经常拍桌子就走,三天不露面,容易冲动。当我犹豫时就向她咨询,她给我的是很淡然但有效的方法,她没有教训我,但身体力行告诉我什么该什么不该。我都听她的,我认为她对。”

 

之后,《2004年全国娱乐节目收视分析》出炉,排名中显示:中国人均收视时间排名前10位的娱乐栏目,《幸运52》以100分钟名列第一,第二是《开心辞典》,排在第三的,是《非常6+1》。那时,《快乐大本营》仅排名第四。



IMG_9169.PNG


2004年,《超级女声》上线,一开始,没人看好,冠名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频道也不愿加盟。

 

没人想到,节目一播出,湖南卫视收视率高涨,从第六到第二,仅次于中央一套。

 

看到希望后,第二年,湖南卫视继续支持《超级女声》,找到蒙牛冠名,播出后,全民追捧。粉丝们着了魔似的,满大街拉票,最终李宇春以300万条短信投票,被碰上冠军神坛。而节目也因此创下诸多纪录——最高收视率超过10%,市场份额最高接近50%,总播放量达4亿。

 

此次战役后,湖南台成为综艺届霸主,影响了同期无数综艺节目,其中就包括李咏的两档。

 

2006年,“蒙代尔”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中国最有价值主持人”,经评估李咏的身价高达5.2个亿。就连美国《纽约时报》都刊出大幅专访分析。

 

不过,那时没有人知道,李咏面临着怎样的压力与争议。随着《幸运52》的火爆,益智类综艺如雨后春笋,早已无法满足观众的喜好。

 

2007年,《幸运52》改版,模仿美国节目《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节目组想要营造“麻辣学校氛围”,只要答对10道小学题,便能为自己赢得价值3万元的学习大奖。

 

播出后,骂声一片。有网友说:“改版后的《幸运52》让大人答不上小学课本的问题,在大庭广众之下顿生尴尬;一旁的小朋友却有问必答、洋洋得意,用这样的节目来比较成人与小学生间的‘差距’,是弱智的表现,是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的哗众取宠之作。”


IMG_9170.PNG

图源:《幸运52》


李咏也感到灰心,节目组把他讲的幽默段子几乎全删了,“只保留了提问回答的部分,好像那才是精华所在。”

 

第二年,央视经济频道宣布大改版。此时,虽然《幸运52》的收视率已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但仍是同类型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一个,是否拿掉它引起很大争议。权衡之下,台里领导选择停播这曾经的王牌综艺。

 

停播原因,据说是由于“节目形态太过守旧”、“观众缺乏新鲜感”,最终不得已采取强硬做法。

 

李咏听后叹气:“《GO BINGO》在英国火了几十年,长盛不衰,《幸运52》只走了它的几分之一,且是每况愈下。也许环境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我只能说,可惜了这个品牌。”

 

随着《幸运52》的停播,央视蝉联收视榜首的时代也过去。2009年,湖南卫视的月收视率首次超过央视升至第一;同年,其广告收入也突破20亿,位居全国第二。

 

之后,李咏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非常6+1》和《咏乐汇》身上。然而,没过几年,《非常6+1》也遭遇秘密改版。

 

2011年,《非常6+1》取消标志性环节“砸金蛋”,从此再无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采访中制片人说:“这次改动是经过了多方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砸蛋环节没了,李咏将把更多精力放在现场与选手和明星嘉宾的沟通上。”

 

说到底,央视还是觉得《非常6+1》不够“寓教于乐”,李咏却说:“电视节目作为商业时代的消费品之一,我不想提供沉重的价值观,也不想和谁一争高下。”

 

2013年,李咏卸任了《非常6+1》主持人,也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他呆了22年的地方,他说:“一个好的主持人是不认命的,我的准则只有一个,就是要让节目好看。但我的处境十分尴尬,又让我撒开了欢儿地跑,又给我使绊子。发令枪未响,‘为国争光”已经嘱咐得太沉太多。一旦失去爆发力,损失的是我自己。CCTV这个大笼子,应该不差我这一只鸟儿吧?”



IMG_9171.PNG


央视中流传着一个段子:哈文曾开玩笑说,现在中央电视台医务室的安眠药除了让崔永元拿走了,剩下的基本全让李咏开走了。

 

李咏的失眠来自对节目的热爱。录节目时李咏经常过度兴奋,安排满时,一天要录两场,连着六七场。“每天我都这样兴高采烈地把观众送走,观众是走了,我这半天兴奋劲儿还没下来呢,回来之后我怎么能塌实地睡觉呢?”

 

每次,关正文写好主持词,李咏总要自己手抄一遍贴在手卡上,再变成自己的语言。关正文说:“做《幸运52》的那些年,是李咏一生特别幸福的一段时间,不管说什么都成包袱,特别好玩,他(李咏)真的是天生就该是做这件事情。”

 

2018年10月25日,李咏因癌症逝世。那天,《幸运52》和《非常6+1》刷屏,有网友回忆道:“我奶奶每次看节目,都用本子记下所有问题的答案,希望有天能亲自参加。”

 

李咏曾在演讲《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中说:“如果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有抱怨,我只会有感谢......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感谢你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部分参考资料:
1、《咏远有李》李咏著
2、《演艺圈健康档案:李咏过度兴奋周迅喝药小崔失眠》人民网
3、《李咏比‘幸运52’更幸运》津报网-城市快报
4、《李咏:哈文 咱俩什么关系》好管家
5、《李咏离去,带走了央视名嘴的黄金年代》毒眸
6、《李咏 我就是央视娱乐节目底线》人民网-江南时报
7、《李咏谢幕,浑身发光的人最孤独》每日人物
8、《告别电视时代,首先从主持人开始》新周刊
9、《高举话筒,送别“孙悟空”李咏》娱乐资本论
10、《贵圈|李咏:全心全意讨好观众,这是他的真意》贵圈
11、《“人直到入土为安那一天,都在走台阶”李咏去世》新周刊
12、《李咏去世:站在舞台上,动作可以不复杂,但舞姿一定要优美》三联生活周刊
13、《幸运52》《非常6+1》视频
文章和封面图片来源于《幸运52》、《非常6+1》节目,侵删


 



-END-

作者 | 嗅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9 05:07 AM , Processed in 0.0897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