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银恨」是真的!美大学研究:拿铜牌比银牌更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1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2/21 中时新闻网 卢品青


20220221000964.jpg
北京冬奥ROC男子冰球队Alexander Nikishin(右)看着自己的银牌。ROC在决赛败给芬兰。(美联社资料照)


20220221001016.jpg
斯洛伐克球员在北京冬奥冰球铜牌战获胜。(美联社资料照)


在奥运摘下铜牌的运动员,很多时候是比拿下银牌的对手更高兴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在东京奥运的时候指出:「这很违反直觉,一般而言银牌选手的表现更好,但第3名选手的表情看起来更快乐,胜过那些第2名选手。」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使用表情捕捉软体来研究,统计142项赛事的413位运动员,横跨67个国家,发现金牌选手当然是最爽的,其次是铜牌选手,再来才是银牌选手,统计出来是铜牌选手微笑的比例高于银牌选手。

究其原因则是心理预期的落差,银牌选手大部分具备争金实力,心理上会拿自己和金牌选手比较,他们有一点点懊恼:假设更改了刚才某个动作,是否就可以拿下金牌?如果是对打类的竞技,银牌经常是输掉的一方获得,也就是常说的「痛失金牌」「银恨」。

台湾举重女将陈玟卉在东京奥运64公斤量级意外拿下铜牌,她原本以为自己是第4名,「已经哭着在收拾东西」,最后降临的铜牌也还是让她哭了,不过是喜极而泣。铜牌选手通常会拿自己和第4名比较,想着自己能站上领奖台就很高兴。在对打类的比赛,除非是没有铜牌战的赛事,否则铜牌是由胜方获得。例如北京冬奥最后一日的奖牌战(男子冰球),银牌的ROC球员表情木然,铜牌的斯洛伐克球员反而相当高兴。

这种心理状态其实每个赛事不尽相同,例如李智凯在东京奥运感动国人的鞍马银牌,还有大陆女将谷爱凌在冬奥坡面障碍技巧的逆转夺银,都可以看出他们比铜牌选手更高兴。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主要可能是想展示自己的表情捕捉软体很厉害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9:57 AM , Processed in 0.0281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