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集地,守着墓庐走过了56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集地,守着墓庐走过了56代

文章来源: 最城市
于 2021-11-11 01:12:32


墓,听起来是一件极尽寂寞的事

可谁不曾在心中

为这世间人情守过呢


a789.png

我们在绍兴寻到了

王羲之的五十六世孙,守墓人王良才

他黝黑瘦削而沉默

神情却干净纯粹


自记事起,他便住在墓庐里

守孝的屋舍经历岁月风霜

只剩下一堵粗糙的矮墙



年轻时候的王良才一表人才

会杂技,还喜欢拉二胡

双亲逝世后,他选择远离人群

变成了孤僻的独行者

哪怕在政府组织搬迁之日

王良才仍执意留山,不愿离墓

成了古越竹林间,最后的守墓人

-1-

守墓,听起来是一件极尽寂寞的事

可有谁不曾在心中

为这世间人情守过呢


天下三大行书,有两篇写于清明前后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苍凉苦涩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一年苏轼45岁,被贬黄州

从小陪伴自己的乳娘也突然过世

心中悲痛皆流于笔尖

王羲之的《兰亭序》逸趣深远

有崇山峻岭,清流急湍的景致

也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嗟叹



361年,五十九岁的王羲之病逝

其子王操之、王献之

遵从父亲遗愿,固让不受

在今天嵊州向东20多公里处的

金庭乡瀑布山修建墓庐

于其墓左前方,筑庐世代守孝

这项家规流传至今


-2-

距离墓地仅有1.5公里的金庭镇华堂村

是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

九曲水甽,流过这里的祠堂和民宅

55座老台门与3200米鹅卵石街巷



历经1600多年的洗礼

保留下来不少的老街建筑和人文景观

在历史上有“十庙十庵十祠堂”之称

华堂王氏后人自古以来便热爱书法

1981年在当地成立金庭书会后

每户人家也总有人会挥毫写上几笔

以笔会友的国际书法朝圣节

也让不同国家的书法家与爱好者跨越山海

在嵊州这片绮丽山水间相聚

守着心中那点对书法的虔诚敬畏

-3-

时代斗转星移,嘈杂喧嚣

华堂村里的人们和守墓人的故事

也许会幽幽飘散于历史的尘埃中

似无人知晓,却亘古不变



而当风从耳边吹过

云从头顶飘过

希望心中有所可守的人愿坚信

“是心中的人,来看我。”


我们可以听得见更远的声音

愿意记得,清澈执着的爱

愿意相信,天地间有人事可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10:44 PM , Processed in 0.0307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