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9|回复: 0

[风味小吃] 沪漂独白|这里坐拥世界美食,我却想念家乡的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0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沪漂独白|这里坐拥世界美食,我却想念家乡的味道

 木苏 三联美食  2021-10-04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IMG_1335.GIF

『故土之味常在,希望依旧在怀作暖。』


文 / 木苏


起笔的时候,今年的中秋早就没了踪影,又是平平淡淡需经的一日,上海的秋太匆忙,还未来得及冷却出些秋味儿来,日子却过了大半,身上是微黏的汗。

“距国庆还有几日了,回家吗?”家人小心翼翼地问,我却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可能得看单位安排,原则上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离开,以减少流动。”


“哦,你忙,没有事儿的。”


他们的眼色黯淡了许多,跌跌撞撞地开始找别的话题聊了起来。

疫情以来,回一趟家,路途遥远又需全程戴着口罩,确实很折腾。但这并不是我不积极回乡的主要理由。事实上,见见那些日渐陌生的亲朋,坐坐衰朽的旧屋,走走草枯树败的旧路,那种失落更让我孤独胆怯。

魔都的月亮常常隐没在重重高楼之间,交错灯影热闹得它无暇孤寂,你不会觉得上面有位冷清的女人在住。但是故乡不同,草木萋萋的叠影里,秋虫偶鸣的回声里以及湖水潜流的低语里,你似乎会相信,月上真的有位叫嫦娥的女子在独居。

说来有些矫情,快三十岁的年纪,在充斥着必胜客、肯德基、喜茶、各国甜品、四方美味的城市里,我常常怀念的是儿时故乡独有味道的砂锅与中秋前后的一碗赤豆元宵。

IMG_1336.JPG

图 / pixabay


一个土法制成的砂锅,放上一把绿豆粉丝,几颗才出水的小青菜,撒上几瓣儿平菇、两片薄牛肉,再淋上特制的乳白色高汤,煤气灶上引上火,不消须臾,汤开始咕咚冒泡,静静翻滚出青烟,消失在小城的晨曦里,消散在乡音的谈笑里。

这碗砂锅的制作和任何一座城市街边小店里的做法并无太大出入,唯一的不同就是高汤。很有趣,作为一个味觉不甚灵敏的人,我却常常能尝出高汤味中的温柔。大约是因为水吧,制作高汤的水来自一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所以你尝上一口,总能品出水里欲说还休,绵绵不绝的情绪。

更有趣的是,我本来以为只我一人对故乡的砂锅情有独钟,相思不忘。却不曾想有次与几位同乡聚餐,聊起此事,众人齐忆赞起故乡的砂锅。探讨起高汤的独特奥秘,大家都认为美味点在于水,如此,着实惊了我一跳,大约一个地方来的人,尝水都能有些情感的共通。

IMG_1337.JPG

图 / 视觉中国


再说中秋节前后的赤豆元宵,尤记十来岁时,邻居是对儿女长大离家的老夫妻,退休后经营起了小吃摊,每天天不亮便熬起了红豆。

灰蒙蒙的晨光里,红豆的香气钻进了巷子里的每个角落,也钻进了我憨眠的梦里。每天早起,老阿姨都会给我送一碗刚熬好的撒了桂花酱的赤豆元宵。

一勺子下去,绵软的红豆沙厚重地焐暖了我的喉,轻轻一咽便已入腹,口腔里只剩下清新的桂花酱所带来的丝丝甘柔,这桂花清甜中带着微微的咸,每嚼一粒都是一口惬意,糯米制作的小圆子,粒粒都浸没在红豆的温厚与桂花的清爽中,调皮了我的每一朵味蕾。


IMG_1338.JPG

图 / 视觉中国

长大后我曾自己购买与制作过赤豆元宵,却再也没了那种味道,大约是我无法像阿姨那样守着炉子静待红豆散开成花;也无法像她那样采集好散落的桂花,一颗颗清洗干净腌渍成酱;更无法像她那样自己动手耐心地搓塑出每一个活泼胖乎的小圆子。

当然,在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都可以便利地买到一碗赤豆元宵,这种平价却简单的食品,如今传到手中,口感少了几分厚重的温柔,却多了一份急切的巧甜。

中秋是我最爱的节日,长大后,这个因由可能来自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我爱月亮,因恋中秋。小时候没有这般成年人需要的深刻,简简单单的因为中秋赏月零食众多。

中秋这个时节本就是个收获的时节,莲蓬、菱角、鸡头米、赖葡萄、芋头、藕、多种口味的月饼、各种零食、几杯小酒,每家每户在院子里安放上桌子,看着心情与实力给嫦娥妹妹献出自己的心意。


IMG_1339.JPG

图 / 摄图网


傍晚六点每家祭出自家赏月食品,九点之前和熊孩子们约法三章:不可抢嫦娥仙子的美食,过了九点仙子吃饱了,熊孩子可自行处置。

如此一来,中秋夜里一过了九点,小城便热闹了起来,熊孩子开始奔走相告:“嫦娥吃饱了,到我们了,某某某家食物又多又好看,赶紧去偷!”此处的“偷”大人是不阻止的,每家每户敞开家门欢迎各种小分队的光顾,只要小霸王们玩儿的开心,吃得尽兴就行。又多又好看,此处需画重点,食物多自然是每家量力而行。而好看大约是因为老人们,无论如何也要尽一份力让嫦娥眼生欢喜。


他们将莲蓬摆成花簇状,每一朵莲瓣拨开固定的角度;鸡头米半切开,露出里面的丽丽珍珠;而藕呢,一定要有点芽儿伸展出来,细细且俏俏的,用红绳绑出个美美的形状,对着嫦娥招手献笑。如此一来,才是真的赏月,人间赏嫦娥,嫦娥恋人间。

IMG_1340.JPG

图 / Unsplash


小时的我可能是属于想象力比较丰富且固执的小孩,身边的小朋友早就不信什么神话传说,而我却依旧坚信有嫦娥,且嫦娥有仙法,甭管偷吃得再欢,总不忘对嫦娥许愿:“娘娘在上,希望爷爷每年摆出这么多好看好吃的食物,希望每年都有赏月,都吃好多。”  小孩子的愿望总是朴素且平凡的——希望亲人常在,岁月不改。

我想我不是唯一一个对嫦娥许愿的孩子,在漫长的人世之河与生命往复中,应该也曾有无数这样的期冀在心中许出,达于明月。

然而,或许因为月上真的没有嫦娥,我们终未逃出这样的必然,平凡成了最终的曲调。稚子长大离开,砂锅冷却无火,红豆温热难复,中秋曲终人散而长者年老而逝,这成了每个平凡人生需经的过程,谁也不是那特别的一人,谁都必须经历这样的阶段,这是生命的因循。

当然,也不必失落,属于我们每个人人生所特有的砂锅之味、元宵之暖、嫦娥与中秋之悦一直都在,希望依旧在怀作暖。月上有嫦娥,人间有吾味。

Image
END
 本文作:木苏
      微信编辑:孙孙Boy

 微信审核:同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6 11:06 PM , Processed in 0.0478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