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肺结核病逝世,年仅51岁。到今天,一代才女已经离开整整66年了。
两年前,网友通过AI修复的一张林徽因16岁旧照在网上传播。
这张经过技术“修复”的照片,乍一看,还挺美。可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仔细观察后都发现,这画风不对啊,气质尽失、俗不可耐的网红脸,与真实的林徽因相去甚远。
是的,我们了解真实的林徽因吗?
如今提起这位民国女神,很多人只能联想到她的美貌和八卦,甚至为她贴下“绿茶”的标签。我们也许听说过,作家冰心撰文与她争风吃醋,诗人徐志摩为了她遭遇空难,哲学家金岳霖为了她终身不娶。
这些玛丽苏小说般的故事,究竟有几分虚实?
01
那张火遍网络的林徽因旧照,拍摄于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仕途受挫的父亲林长民远赴欧洲考察途中。在旅欧前夕,林长民写信告诉女儿此行的目的:“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美丽聪慧的林徽因捧着父亲的信一读再读,此前已在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伦敦的雨季,阴郁而绵长。1920年11月,一个诗人走进了林徽因的生活,他就是徐志摩。徐志摩登门拜访,一开始只为结识林徽因的父亲。他称赞林长民“清奇的相貌,清奇的谈吐”,“满缀警句和谐趣”,对人生有着“锐利的理智的解剖与抉剔”,是一位值得深交的书生逸士。两位文人雅士互相引为知己后无所不谈,交往方式也十分奇葩,玩起了互通“情书”的游戏。徐志摩扮演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演有妇之夫,假设在这样特别的情境下谈恋爱,通过写信互诉衷肠。后来林长民去世后,徐志摩还将他们的其中一封书信发表,题目为《一封情书》。只看这些信件,真看不出徐志摩到底是在和林长民谈情说爱,还是要泡林徽因。随着和林长民深入交往,徐志摩逐渐被林徽因深深吸引,爱上了这个16岁的小姑娘。
▲1916年,林徽因(右一)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