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1-3-17 06:29 PM 编辑
二月初五,千古伟人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 光明佛坛 2021-03-16
明天农历二月初五是千古伟人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
今年是玄奘法师圆寂一千三百五十七年,玄奘法师是两千年中国佛教史独立峰峦的人物,是中国译经史的巅峰代表,被誉为“民族脊梁”。其成就不仅仅是开创译经史上新译时代,更可谓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可比肩龙树菩萨的“八宗共祖”。
我们恭逢大师圆寂日,惟愿祖师于兜率内院慈光摄照娑婆悲苦众生,愿三宝加被疫情早消。
唐太宗曾称赞他: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鲁迅评价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梁启超说他乃“千古第一人”。
溯洄千年,他正襟危坐于经籍正典之中,又被民间久久地想象、传说和书写。他便是玄奘,中国文化史上的耀眼星辰。
周国平曾说:“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如今,我辈知其人、感其诚、听其言、学其行,都是为了那不被忘却的纪念。
跋涉十万里,历时十七年,乘危远迈,杖策孤征,辛苦何为?“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继承如来家业,将佛法发扬光大,年少时的玄奘已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会选择用看似笨拙的方式生活。遇到问题,便去解决问题,不计成本,也不问收获。玄奘看到当时教内义理纷争,人云亦云、各执一词者多,便选择了一条最简单也最艰难的路——西行求法。
流沙、火海、盗匪、兵祸、孤独、漫长、名利、抉择,未知的国度,未知的路途,历九九八十一难,能活着坚持下来真是个奇迹啊。“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玄奘此行,竟以一人之力,为丝绸之路添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千年以前,玄奘便为天下的留学生做了榜样。到天竺之后,他游历访学,习语言,寻名师,通三藏,并不局限于所依止的瑜伽行派,专精而不封闭,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天下的学问,将异邦的民俗风物也体察于心。正因有如此视野和胸怀,才会有后来《大唐西域记》的问世。
如果玄奘不再回来,历史会如何改写?近二十年远离故土,功成名就于异邦,此时言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而玄奘做到了。一路风尘,657部佛经原典最终随玄奘一起来到了大唐。
唐太宗欣赏玄奘的才华,劝他还俗,许以高官厚禄,遭他婉谢。他说,自己只“愿单身行道,以报国恩”,自此坐镇弘福寺,一心译经弘法。开译场,育僧才,译经十九载,翻译经论75部1335卷,内容涵盖了佛教大小空有各派经论,成就震古烁今。
纵观玄奘的一生,他是伟大的旅行家、佛学大师、宗教实践家、留学生、师者、翻译家、外交家......可他又什么都不是。所有的标签,都是那指向月亮的手指,手指指月,指却非月。你要是因为崇拜玄奘,而非要去当那旅行家、翻译家,便大错特错了。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每次听法师讲经之前,大家都会诵武则天写的这首《开经偈》,短短四句话,饱含了对佛法无上的赞美,也暗示了佛法的难得。唐义净三藏法师也曾做过一首求法诗,诉说了求法的艰辛: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所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此理古今同。那些被世人长久称赞的圣贤,都是不拘于一己之私的人,满怀家国情怀,心中系着天下苍生。
玄奘曾哀求极力挽留自己的天竺各国王,苦言道:“支那国去此遐远,晚闻佛法,虽沾梗概,不能委具,为此故来访殊异耳。今果愿者,皆由本土诸贤思渴诚深之所致也,以是不敢须臾而忘。”玄奘发愿之伟、回向之诚、意志之坚,由此可知。如果不是深知佛法的精妙,玄奘何以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于斯。玄奘深信佛法,并愿更多人同霑法雨、沐浴佛恩。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