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太湖;“湖广熟,天下足”说的是洞庭。可是,很多人忽视了,明代的江西鄱阳湖平原,是仅次于江南的粮仓,产量超过两湖。如此优越的粮仓,少不了优质大米。
▲ 鄱阳湖平原,堪比太湖平原的“鱼米之乡”。图/视觉中国
在东北大米横行的今天,江西人依然固执地认为:自家大米才是最好的。 广西、湖南、四川、贵州都认为自家米粉“天下第一”,最低调的吃粉大省江西却很少发话,只知道闷头做、疯狂吃:从初一到十五,江西的米粉可以不重样地吃。
▲ 调制中的南昌拌粉。摄影/吴学文 在南昌,每天早上排长队的必定是拌粉店。入夏前后有当季凉粉,一直卖到深秋,错过了就只能等一年。吃炒粉,九江人是王者级别,其他地区有各自风味的粉。 景德镇最爱恰的一碗粉叫冷粉,长相跟和南昌拌粉相似,但更加粗壮,吃起来爽滑、有嚼头。冷粉之外,景德镇人还嗜好吃牛骨粉”。
▲ 江西粗粉双雄,景德镇冷粉、铅山烫粉,一冷一热。上图摄影 / @袁来是你ni,下图/图虫·创意在鹰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碗南站牛肉粉;在宜春,人们最日常的爱好是“喫扎粉”;在铅山,一碗烫粉,包办了当地人的早餐;在吉安,峡江的“忠贞米粉”,从清晨吃到深夜;赣州客家人,不仅日常离不开“烫皮丝”,离家在外,哪怕在出租屋厨房里,也少不了一捆老家寄来的米粉干。 网红的“青团”到了江西,就变成了更接地气的清明粿,有的还做成饺子形状,称为艾叶粿。一口咬下,把整个春天的鲜味都吃了进去。
▲ 艾叶粿、麻糍粿、黄豆粑。图1、2/图虫·创意,图3摄影/夏茉
客家人的黄元粿,用黄栀子染色的糯米制作,切片后煎、炒、煮、蒸,都是千金不换的美味。同样是糯米,上饶麻糍粿画风清奇,糯米团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糖软糯可口,甜而不腻。 上饶灯盏粿用大米粉蒸制,形如灯盏,里头放上雪菜豆芽肉丝炒的料。瓷都景德镇男女老幼都喜欢吃一种加入了草木灰的碱水粑,与鸡蛋烹炒就成了一道碱水粑炒鸡蛋。
▲ 煎制中国的客家酿豆腐。摄影/ 小赖同学,图/图虫·创意
磨粉的原料,也可以换成豆类。赣南客家人擅长“酿”各种美食,最有名的是酿豆腐:肉馅填入豆腐中,再经煎、焖、烩等等不同技法料理,风味极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