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2-12-12 11:28 PM 编辑
真实与虚妄(外一则) 2020年12月23日
《金刚经》云: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们很少很少有人怀疑自己看到的场景是真实不虚的,怀疑听到的声音是真实不虚的,怀疑闻到的气味是真实不虚的,怀疑尝到的滋味是真实不虚的,怀疑摸到的实体是真实不虚的,我们认为这样子的一个我和我所接触的世界是真实不虚的,不知道这些都是业力和妄想在起作用,从来都不曾有这样子的想法。
“执取见闻嗅尝触知等自性,于欲界所触之境界,以如是知觉性为不坏之我。”换句浅白的话说,我们对于我和我所接触的世间所谓真实不虚的颠倒执取,是欲界粗重的分别我执。
“执取见闻触知等自性,于色界所触之境界,以如是知觉性为不坏之我。执取了知定境之自性,于无色界所住之定境相或执取恒审思量心为常住不坏之我。”加上色界与无色界,就构成三界我执的见思烦恼相。这里的恒思量心为第七末那识,是指俱生我执。
修学佛法主要的途径,就是破我执。
无间作意
实信的要求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觉得这件事会有问题,这需要“无间作意”。
“无间作意”这个概念很重要。对佛法法义有无间作意,就是证果;没有,就只是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对“五蕴无常,真心常住”这个命题的认知,如果是无间作意,那就是初果人(须陀洹);如果只是一种你能够接受的知识,那你就还是凡夫(初果向)。那么,什么是无间作意呢?
作意,定义为“没有语言文字的世界观”。...因为这件事对您来说,是“理所当然”到根本无需语言文字的提醒。无间呢?没有间隔:不会因为任何情况导致您对这件事有其它意见而造成正确判断的中断。...
比如“我是男的”,这就是一种无间作意。首先,这个认知完全不需要语言文字的提醒,除非在有人问你,否则你甚至察觉不到你心中有这么个认知。满足“没有语言文字”,属于作意。其次,这个正确的判断不会间断: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不会因错误判断使这个正确的作意被打断,这是“无间”。
具备无间作意难不难?不难。
无间作意为什么能让你证果?因为无间作意能让你安住于“胜义谛”。胜义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没有语言文字相,一旦有语言文字相,说到极致也是“世俗谛”。
---节录于泽韬《金刚经讲记》9-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知道喝水能解渴也是无间作意。我们不会把喝水解渴当作知识来接受,更不会先拜拜这杯水,南无这杯水让我解渴才会喝的。在西沙自卫反击战中,有战士把盛在茶缸里的汽油误认为是水,直接喝了下去。这也是无间作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