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3|回复: 3

维摩诘经略解(43)菩萨入不二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1-1-2 10:12 PM 编辑

      “如果有机会,我们看《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里面,很多菩萨讲不二法门。有很多菩萨讲了那么多不二,那不是超过二吗?其实都是不二,只是用于不二法门的这一份正知见抉择,抉择所有落两边见的角度。你如果容易在世间出世间产生看法,产生分歧,我就用不二正见来抉择这两边不对。有漏有为,有漏无为,菩萨声闻的对立,种种的对立,每一个法生起来,他绝对不是在介绍法门,其实告诉你,如果在世间出世间产生对立,应当如是作思维,应当入不二法门。所以不二法门里面其实开演出不同的抉择面,告诉你在我们现前修行当中,有很多两边见。如果开演这个观点就是一种觉照的面,不同的观点就是不同的觉照面。他不是一直在介绍那么多不二法门。最后文殊菩萨讲说不立文字,结果还是讲了很多字。维摩诘干脆不说,不说也说了,因为用无言之教,也说了好多话,都是以一法安立假施设,不是以此为究竟,这是一种善巧。如果能取其意,一切不二法门,虽有种种法门其实唯一不二。”



维摩诘经略解(43)菩萨入不二法门
原创 吕真观  实证的佛教  2019-10-11


微信图片_20200503143321.jpg


菩萨入不二法门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这时候维摩诘就对在场的菩萨说:「各位有仁德的朋友!什么叫做菩萨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一真法界,这个「入」只是一个假名,一切的众生都在一真法界当中,只不过有的人取相分别,取相分别以后又不自觉,一切的法相就这样生起了,生起了之后还在迷惑当中,所以就不知道自己在不二法门当中。如果哪一天你知道不二法门这个道理,知道一切法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出生,那时你就会知道一切的一切统统没有差别对待相,这种情况就假名为「入」不二法门。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有生灭的法是有为法,生与灭是相对的概念,但实际上有妄想的人才会看到有为法的生和灭。如果没有妄想,就会知道有为法根本从来没有出生过。既然没有出生,就没有灭的问题。能够确证这一点,便是无生法忍,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跟我所相对的「我」并不是常乐我净的「我」。常乐我净的我一旦抬出来就放不下第二个东西了,因为统统都是我。一真法界就是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为「我所」的。如果你把五蕴当成是我,把觉知心当成是我,那么你看到的东西就变成是「你所看到的东西」:你所看到的车子、房子、山河大地……车子、房子、山河大地就变成是「我所」,觉知心是「我」。所以如果你看到的是和「我所」相对的「我」,那一定是凡夫外道的「我」。

      如果是用佛经当中不容易产生误会的辞句来描述的话,就应该要说「能取」、「所取」。这里的「我」就相当于「能取」,「我所」就相当于「所取」。《解深密经》:「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所取义者,谓外六处。」把能取定义为五色根和七转识,所取定义为六尘。有觉知心就会有跟觉知心相对的境界法。觉知心是七转识,但是我们在讲「取」的时候也常常把五色根当作是「我」。假设你去把一个苹果拿起来,这时大家会认为是你的色身去取了一个苹果,所以一般人也会把五色根当成是「我」,所取的这个东西就是六尘相。

      如果你能够知道五色根和七转识统统都没有实质,这样就没有所谓的六尘相去跟它相对了。你能够知道是这样,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的回答看不到大乘法,二乘人也可以答得出这句来。我们这样讲纯粹是法义探讨,没有轻慢的意思。有的人太过谨慎,到最后变成是连法义都很难探讨。「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不二法门也是如此,即使有这样的理解也是对个人有帮助的。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就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菩萨。菩萨的名称常常讲的是他的见地或者修行方法,不过只有两三个字,不容易理解得很准确,而且这跟经文的主旨没有直接的关连,所以我们不解释。

      不眴菩萨说:「受跟不受,你可以把它们当成是两个法。但如果一个法不被取受,这个法就等于是不可得;因为不可得的关系,对它就没有取、没有舍、没有作、也没有行,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由于文字很简略,不同的人对它的解释可能会不一样。各别字词的解释有偏差不是那么严重,重要的是佛法的体系不要讲错。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说:「染污和清净是两个法。如果看到染污法的实相,就会知道根本没有清净相可说(当然也没有与之相对的染污相),这样的话,就能随顺于这种寂灭相,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所谓的「见垢实性」就是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第八识。你看到的污垢的实性是什么?其实就是第八识流注出来的种子,看到了污垢的实相,你就知道净跟垢根本没有差别相可说,也从来都没有出生过,这样整个都是在一个寂灭的一真法界里面,这就是入不二法门。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宿菩萨说:「动和念都是二法。一真法界的不动,连念也不会有,没有念就没有分别。通达这个道理就称之为入不二法门。」

      一真法界动相、念相了不可得。但如果是守住一个定境,就还是有法尘的分别,不能说是「无二无分别」,这样就不是大乘的修行方法。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菩萨说:「一相跟无相,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如果知道一相就是无相,也不取着于无相,把它入于平等,这样称之为入不二法门。」

      一相是指整个都是第八识的法相,把所有的法相统统看成种子,法和法之间就不会有什么差别相,不会说一会看到杯子,一会又看到桌子椅子的,根本不能讲它是什么相,如果你认为是桌子椅子就是有相,把它们统统看成种子就是无相。这样的话,一相和无相就没有什么差别,你也不会去取着无相而喜欢住在一无所有的状态,这样整个心行平等,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说:「菩萨心跟声闻心是两个概念。其实菩萨心跟声闻心都是觉知心,而觉知心又是第八识流注种子现起的法相,跟幻化一样,实际上并没有菩萨心也没有声闻心,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心相空」的空是指第八识,也是「诸法空相」的一个部分。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弗沙菩萨说:「善法、不善法,这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如果不起善跟不善的观念,入于无相际而能够通达,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这是什么意思呢?善跟不善什么都不是,这不就是无相吗?乃至通达「一切法什么都不是」的无相际,这样就不再有二法的差别相了。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刚才讲的善、不善是因,现在讲的罪、福则是果。这句话相当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

      师子菩萨说:「有罪跟有福是两件事情。如果你通达了罪性,就会知道罪跟福没有什么差别,以金刚慧决了这个相,没有谁被系缚,也没有谁能够得到解脱,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为什么罪跟福没有什么差别?因为都是种子流注所现起的法相,以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差别相,统统都是种子,统统都是心。

      金刚慧就是般若慧,这里所谓的相貌就是「一相所谓无相」。用般若慧去决了这个无相。

      修行人很容易被「罪」和「不罪」,还有「守戒」跟「破戒」系缚住。每次碰到问题的时候你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你把菩萨戒拿出来,去想这个戒是什么,去判断自己持戒或犯戒,这就不是般若波罗蜜。

      有相、名、分别就是世俗谛,没有相、名、分别是胜义谛。能够让你离开相、名、分别,住在胜义谛的法就是最高明的法。已经在修了义法的人,或已经明白密意的人,不要杂修不了义法,更不能主修不了义法。所谓的杂修,是有时候你缘着胜义谛来修,有时候你又会取相分别,这样就没有办法专一。

      如果你没有办法发起真如三昧,大部分的原因是你杂修不了义法。你虽然听闻般若波罗蜜,多少还会缘着无相法而修,但有时你又把不了义法放在比较高的位阶上,就会做取相分别。戒律是修行人最在意的事情,所以你就会为了犯戒、破戒的问题而担心。现在请你注意看这段经文,你有没有造过罪?有没有造过福?统统都没有,没有人造过罪,也没有人造过福,因为统统都是功能差别。你要通达这个「罪性」,罪性就是第八识,就是种子,就是功能差别。罪性跟福性没有差别相,你把这个搞清楚了以后,就不会总是在那边判断罪福。

      请大家再记住一次,修学真如三昧的人,唯一的戒律是取相分别。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着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菩萨说:「有漏法跟无漏法是两个法。如果你知道一切的有为法都是平等,这样你就不会再起『什么叫做有漏法,什么叫做无漏法』的想法,你就不会着在诸法的相貌,也不会住于无相,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有漏无漏也是会折磨修行人的,很多人会想:「我现在这个修行方法到底是有漏还是无漏?」这些名相还可以换成别的,比如「是凡夫法还是圣贤法」或者「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实际上,并没有有漏,也没有无漏。如果诸法都是功能差别的话,你需要说哪一个是有漏法哪一个是无漏法吗?一旦你去做这种分别就落在相、名、分别里面。我们可用无漏的心境去从事一切的有为法吗?还是可以的!

       大乘法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你可以去从事一切的事业,这一切的事业没有范围。海盗以杀人放火为业,它是有漏还是无漏?对初学者我会回答「它是有漏法」。如果是讲了义法,没有一件事情能够违背实相,《圆觉经》讲:「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这是真正的了义法,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违背实相。但是为了要随顺众生,经典有时会讲恶法违背实相,因为恶法常常是严重的取相分别导致的造作,就假名说它违背实相。实际上,杀人放火固然是造作,难道不是有为法吗?诸法空相,有为法皆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说有没有办法用杀人放火来违背实相?没有办法!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用任何方法去违背实相。就好像没有任何一个电影的影像能够离开萤幕一样。也像一个在做梦的人,不管做任何事都是在梦境里面。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净解菩萨说:「有为法跟无为法是两个概念。如果你能够离开一切的数,心就跟虚空一样,有了这种清净的智慧,你就知道没有任何挂碍可说,这样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数可以解释成相、名、分别,因为有相、名、分别才会有数。讲「如来藏」就是「一」。讲「能生」、「所生」就变成「二」。「所生」包括的法就数不清了,一切有为法都包括进去。所以用世俗谛去看待一切法,一定会有「数」。你如果能离开一切数,那整个就是一真法界。

      《红楼梦》的「无为有处有还无」,可以跟这里互相印证。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菩萨说:「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是两个概念。明白世间的本性空,世间即是出世间。在这当中没有入、没有出、没有过度也没有散乱,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世间性空」,比如说教书、做公务员等等都是世间法,世间法就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整个就是一真法界,就变成出世间了。你去观察世间法真正的本质,这样变成出世间法。所以硬要说「哪个是世间法,哪个是出世间法」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我们可以反过来讲,虽然第八识是出世间法,可是你把它讲出来,具足相、名、分别,产生执着性,这样的「第八识」就变成了世间法。这不是本质上的改变,而是你对它的看法变成世间法。实际上,并没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相可得。

      能够知道这一点的话,不需要「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只是一个假名而已,整个都是一真法界,谁去入什么?你能够出于一真法界之外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既没有入世间,也没有出世间,若说有也是随顺凡夫而假名施设。

      溢,应该是指过度,例如修习禅定过度,或者修戒律太紧。散,就是散失掉,跟「溢」相反。明白一真法界的道理,你就不会勉强自己去修证,因为就算修出什么果证,也仍然是如梦如幻。但你也不是放逸,因为明白一真法界的道理,成为无间作意,能够迅速提升智慧与解脱功德,这是真正的精进。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说:「生死跟涅槃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如果你看到了生死性,就无所谓生死,没有谁被系缚,也没有人得到解脱,没有什么法有生灭,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有情生老病死的过程就是生住异灭,一般分类为有为法。生死的性是什么?就是种子产生的功能差别。种子有生死吗?比方说你看到电视里的一个人死掉了,你看到的这个死就是一些画面、像素而已,用这种观点来看的话,它永远都是像素;生和死也是一样,一向都是种子,这样就是无为法,没有什么生死的问题。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说:「尽跟不尽是两个概念。如果你通达了法的究竟相,你就会发现,一般所谓的尽或不尽,全都是无尽相;而无尽相即是空,空就没有尽与不尽的相貌可得。能够这样入的,就是入不二法门。」

      尽跟不尽,相当于灭跟不灭。法的究竟,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在这里面,不管是会消灭的有为法,或者不会消灭的无为法,全都显示永恒不灭的相貌,因为没有对待,就不再有尽与不尽的差别相可得。这句经文可以跟《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对照参考。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说:「我和无我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一旦见到我的实性,就会知道,连我都不可得,又哪来的非我?这个时候就不会再起我、无我的对待概念,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这里的「我」是常乐我净的「我」。这句话当中,前面用「无我」,后面用「非我」,其实这是同一个梵文的不同翻译。《杂阿含经》译成「非我」,《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和《瑜伽师地论》译成「无我」。

      蕴、处、界非我,但也不异于我,如果强调体性不同,蕴、处、界都是非我;如果强调它们不相异,也可以说蕴、处、界即是我。因此很难说是「我」还是「非我」。但这是世俗谛的探讨,才会发生的困难,一旦转入胜义谛,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真观曾经讲「只要把『我』这个字抬出来,就容不下第二个法」,既然这样,就没有任何一法外于「我」,又有谁可以说「我」?没有人可以说「我」!整个就是无差别相,连「我」都没办法讲,什么叫做「非我」呢?没有任何法相可得,也没有对待差别相,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1-2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1-1-2 10:43 PM 编辑

维摩诘经略解(44)一默如雷
原创 吕真观  实证的佛教  2019-10-14



一默如雷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说:「明、无明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实际上,无明的实性就是明,明也不可取,离开一切的数,在当中平等无二,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比如我把一件事情搞反了,我有不如理作意,但是这个不如理作意还不就是有为法?有为法又是功能差别,又是种子,所以看到无明的实性的人,只看到第八识,包括如理作意在内,跟不如理作意一样,也是种子,全体都是第八识,又要怎么取着呢?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说:「色、空是两个法。实际上,色就是空,并不是把色灭掉以后变成空,色的本性就是空。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能够通达这个道理,就是入不二法门。」

      第八识离开一切法相的状态就是空。《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杂阿含经》的「色不异我」。《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跟《杂阿含经》不太一样,这是大乘法和声闻法的差异,菩萨把色法跟第八识种子看成是都一样。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首先说明一下,〈入不二法门品〉当中的「二」,跟「不二」相对,所以并不一定是二法,也有可能是三法、四法或更大的数目。

      明相菩萨说:「地、水、火、风(四大种)相异,空种相异,这是属于二法。四大种的实性就是空的种性,就好像前际(过去)、后际(未来)空,所以中际(现在)也是空。要是能够这样知道五大种的实性,就是入不二法门。」

      《阿含经》有时候说「四大」,有时候说「五大」,四大是地、水、火、风,它们是物质和能量的最小单位。四大再加上「空」就是五大。比如在制造色身的时候,有的地方需要留一点空间,不能整个填满,所以有时候也把「空」当成一个东西。

      经文说,四大种的性就是空种性,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比方说在电脑上画画,有某个地方不去画,就留下一个空白。但不管是有画的部分还是没画的部分,都是像素。用种子的角度来观察四大种和空,也是一样的道理。

      前际就是过去,后际就是未来,中际就是现在。如果说过去和未来都是空的话,那中间这一段也是空。比如说地大,其实从来都没有地大这种东西出生过,加上业力与妄想以后就让你察觉到是这个样子,从来没有出生过的东西就没有前后中的问题;虚空也是众生的业力跟妄想出生的,比如在游戏里一个地方有一棵树,人就不能走过去,我们说没有树的地方是空。另一种空是游戏空间以外,人也过不去,那里才是真的空。在游戏中的空也是有代码的,所以它也是业力跟妄想。它的本质呢?还是种子,不在三界里面观察就没有前、后、中的问题。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说:「眼、色为二法。如果知道眼性不会对色起贪、嗔、痴,即可称为寂灭。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知道耳、鼻、舌、身、意性不会对声、香、味、触、法起贪、嗔、痴,即可称为寂灭。安住在这样的寂灭当中,就是入不二法门。」

      以上是讲六内入处和六外入处的寂灭。眼识了别色尘要经过两道程序,第一道程序称为色入处,这是光线照到视网膜的过程。第二道程序称为眼入处,也就是在视网膜成像以后变成讯号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由第八识产生相应于外色尘的内色尘。所以,你只能看到内色尘,而不能看到外色尘。也就是说,你看到的并不是色法本来的样子。你有那个业力跟妄想,就看到那个样子。如果你知道眼入处的本性,只是种子现起的功能差别,你就会知道色入处和眼入处都是假的,因此眼入处没有办法对色法有贪、嗔、痴,它原本就是寂灭。

      耳、鼻、舌、身、意入处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原本就是寂灭。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说:「布施、回向一切智是二法,布施的实性就是回向一切智的实性,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入于一相,就是入不二法门。同样的道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与回向一切智是二法,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实性就是回向一切智的实性,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入于一相,就是入不二法门。」

      布施相当于普贤行愿的「广修供养」,回向一切智相当于普贤行愿的「普皆回向」,实际上这两个都是种子现起的功能差别,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普贤行愿总共有十愿,都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如果你把它当成是十个法,保证你没有办法做到。实际上,这十个法就是一个法,一个法又等于无法。菩萨相应于般若波罗蜜,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每一个身语意的运作,乃至呼吸和心跳,都是在履践普贤行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说:「空、无相、无作是二法。实际上,空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无作。既是空、无相、无作,就没有心意识。一个解脱门也就是三个解脱门,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为什么这样讲呢?空、无相、无作其实都是在描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没有心意识可说。三解脱门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就是三解脱门。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寂根菩萨说:「佛、法、僧为二法。佛就是法,法就是僧,三宝都是无为相,跟虚空一样,一切的有为法也是如此。能够随顺这样的见地修行,就是入不二法门。」

      为什么这样讲呢?佛、法、僧就是第八识,乃至一切有为法也是第八识。全体都是第八识,就是「唯是一心」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没有生、住、异、灭的无为法。

      注意一下,这里的「虚空」是指空性,因为它就像物理界的虚空那样没有差别相。这是从譬喻立名,而不是说空性就是物理界的虚空。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就说:「身、身灭为二法。实际上身即是身灭,怎么说呢?只要见到身的实相,就不会起看到身和看到灭身的想法,对于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在这见地当中,不会吃惊、也不会害怕,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这是大乘法才这么说,小乘没有这种见地,所以才要把五蕴身永远地消灭掉,取证无余涅槃。

      《法华经》讲「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意思是说,诸法从来没有出生过,这当然包括五蕴身在内。也就是说,五蕴身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以后也没有灭掉的问题,所以身跟身灭没有差别相可说。

      如果你看到这里,却毫无感觉,一定是你没有看懂,要不然你就是把它当成文字概念,而不认为是真相的描述(还没有发起真如三昧的人,请仔细检查自己是不是这样)。这种见地对一般人来说是惊人的,看得懂而能够承担下来的人,不久就会发起真如三昧。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上善菩萨说:「身、口、意善为二法。这三种善业都是无作相,身无作相就是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就是意无作相,三业无作相就是一切法无作相。能够这样随顺于无作慧,就是入不二法门。」

      《心经》讲「五蕴皆空」,身、口、意就是行蕴,行蕴就是空,既然是空,还能有什么作相?都是功能差别而已!乃至扩充到一切法,也都是功能差别,全都没有作相。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说:「福行、罪行、不动行是二法。这三行的实性即是空,空就没有福行、罪行和不动行。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起这三行,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这里的「空」就是第八识,第八识离开一切境界相,所以就说它是空。整个都是空,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统统都是种子,没有差别相──这时什么叫福行、罪行、不动行?统统没有办法讲了!你甚至不会认为有这三行的存在。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华严菩萨说:「从我生起各种法,这是二法。但只要见到我的实相,就不会再起二法。只要不住二法,就没有认识。没有认识,就是入不二法门。」


      这里的「我」是能生万法的「我」,也就是第八识,但这是与万法相对待的第八识,所以不是「常乐我净」的「我」。

      已经破参而没有转依的人,请仔细读这段经文。第八识能够出生万法,这是世俗谛。第八识的真实相貌包括能藏的心体和所藏的种子,种子流注出来变化为三界万法仍然是所藏,能藏与所藏打成一片,这样才是「唯是一心」的胜义谛。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说:「有所得相为二法。如果无所得,就没有取舍。没有取舍,就是入不二法门。」

      有所得就是认为有某一法的存在,任何一法都一样,甚至包括如来藏、第八识、真如、涅槃在内。凡夫将世间法寿命、名利、眷属、事业视为实有,二乘将生死与涅槃视为实有,破参而未转依的菩萨将第八识视为实有,都是有所得。

      第八识真实存在,为什么也不可得呢?这是因为我们认识的第八识,并不是真正的第八识。第八识的体性不可执取,但是有很多人在破参之后,执自己所认识的第八识为实有,这样的第八识便与所生的蕴、处、界对立起来,就算它原本是真,也会成为假法。《楞严经》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一般人的「自心取自心」,是以觉知心取六尘万法,六住菩萨的「自心取自心」则是以觉知心取能生万法的第八识,虽然高下有别,所造成的后果都一样是「非幻成幻法」。反过来说,如果能够「不取」就没有所谓的幻,这样全体都是真如,这就是「不取无非幻」。

      附带说明,《楞严经》这段文字后面接的是「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这表示不取相分别的法门,可以成就如幻三摩提。这是安住般若波罗蜜所引发的定境,所以它就是真如三昧。七住菩萨既然有般若正观,当然能够成就真如三昧,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地上菩萨才能修习真如三昧。

      月上菩萨曰:「暗与明为二。无暗、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暗、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说:「暗与明为二法。无暗、无明就是不二。怎么说呢?就好像入灭受想定(灭尽定),既没有暗,也没有明,一切的法相也是这样,只要能够平等而入,就是入不二法门。」

      这里的「暗」就是无明。如果你认为有无明,有明,无明和明是有差别的,这样就是二法,不能入不二。没有无明,也没有明,这样就没有二相了。《心经》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跟这里的意思完全一样。

      在这一切的法相当中,能够用平等心契入──这个契入不是要从哪里进入到哪里,而是整个融入,安住在这里面,叫做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说:「喜欢涅槃、不喜欢世间就是二法。如果不喜欢涅槃,也不讨厌世间,这就不是二法了。怎么说呢?如果有系缚,就有解脱的问题。如果本来就没有系缚,谁要去求解脱呢?没有系缚也没有解脱,就没有喜欢和讨厌,这样就称为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说:「正道、邪道为二法。住正道的人不分别是邪是正,离开正邪的分别,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这句话很重要,如果你认为「我们是正法团体,别人是凡夫外道」,这就是在分别正邪。会分别正邪就不是住在正道。住于正道的人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谓的正、邪只是依于业力与妄想而安立的假名,它们本质上都是种子。知道这一点,但为了方便度众,即使很用力地破邪显正,也不妨碍继续安住于一真法界。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说:「实和不实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真正见到实的人尚且不见实相,何况是不实的东西!怎么说呢?实相不是肉眼看到的,只有慧眼才能见,而这个慧眼,既不能说见,也不能说不见,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见到实相的是觉知心,觉知心找到第八识存在的证据,知道第八识才是永恒的存在,这样就假名为「见到实相」。进一步思维整理,你就会发现觉知心本身是种子流注才产生的,觉知心所发现的「真相」也是种子流注产生的,统统都是第八识。这样是谁在见?如果没有谁在见的话,你就知道根本就没有「见到实相」这回事了,更不要说「见到不实相」了。「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肉眼只能看到色尘相,没办法知道有第八识存在。意识的逻辑思维跟观察,我们就说它是「慧眼」,慧眼才能够如实知见第八识独特的功能。但是慧眼是种子,要说种子能够看到第八识是很奇怪的,「慧眼」是种子,「见」也是种子,全部都是种子,谁去见谁?整个就是一真法界,没有第二种相可说,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就这样,诸菩萨各自将入不二法门的看法说出来。接着,大家就问文殊师利菩萨:「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菩萨说:「按照我的意思,对于一切法没有言语、没有说词,没有开示、没有认识,离开各种问答,这样就是入不二法门。」

      言语、说话、开示、认识、问答皆是相、名、分别,离开相、名、分别即是入不二法门。要留意的是,禅门的机锋也是属于这里的「示」,文殊师利菩萨把这种开示也一起摒绝了。有的人开悟以后,喜欢到处露机锋、找人法战,这正是不能转依的现象。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对维摩诘说:「我们都各自说了,现在请您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入不二法门?」

      这时维摩诘却什么都没说,只是默然而已。

      文殊师利称赞说:「太好了,太好了!乃至一点语言文字都没有,这是真正的入不二法门。」

      不只文殊师利,中国禅宗祖师对维摩诘也是非常推崇,有人说维摩诘居士这一默然比雷声还响。不过,以后人家如果问你,你也不讲话,却是不行的。要知道,在维摩诘之前已经有那么多菩萨用语言文字说明,最后配合一个默然,如同画龙点睛。要是没有这些铺垫,只有一个默然,就好像只点了最后一笔,没有人知道那是龙。

      文殊也是客气,前面的菩萨虽然是用语言文字宣说,并不表示他们就落于相、名、分别,因为语言文字也是「从本以来性涅槃故」,从来都没有语言文字出生过,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不管有文字还是没有文字,统统都是不二法门,也没有谁入不二法门,也没有谁不在不二法门当中,甚至也不能说谁不谁,统统都不可说。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讲〈不二法门品〉的时候,大众中有五千菩萨入了不二法门,得到无生法忍。




1.jpg
长按二维码
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随喜赞赏
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 08: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源济 发表于 2021-1-2 08:42 PM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7 01:58 PM , Processed in 0.06218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