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0

[教育漫谈] 如何正确地打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2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正确地打孩子

 卢小波 大家  2018-07-12

打孩子不算什么新鲜事。问题是,在当代城市中产家庭里,打不打孩子成了关系到政治正确的话题。


我幼时挨打无数,一星期频率不少于两次。人生最早的记忆之一,就是老妈揍出了我一身汗,然后把我扔进木盆里洗澡。想想还生气,在木盆里又揍了我一顿。


这些年,我就此至少写过五六篇文章,以至老妈无奈叹气:“你就非得拿妈妈赚稿费?”但现在我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就像文学理论的那个金句:“问题不在于你写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写。”问题不在于打孩子,而在于你怎么打。


今天这篇稿子,可能会引发某些人怒气。因为我写到的事,目前还在争议中。



电影《虐童疑云》剧照


一条被狂骂被删除的微博


我有个朋友,是有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上周她在某地开讲座,互动环节一如往常,十分热烈。


有个11岁的孩子突然举手,站在后排大声问:“我妈妈经常打我。打断过皮带还打。我也离家出走过,晚上11点,站在门口听我妈找不到我,在家里大哭的声音。我也很倔。我们老是吵架,她就还打我。我们应该怎么办?”


他的妈妈坐在旁边。大家笑,他妈妈不知所措也跟着笑。主持人把话筒递过去,妈妈说:“真没想到他会站起来说这些。我也很辛苦,所有时间都给了他和姐姐。我也是希望他要争气。”


讲座之后,他们俩又留了下来。我这位朋友,引导母子做了一场对话。她以微博记述了此事。限于篇幅,我删去了一些枝蔓,此后主要情节如下:


所幸,和许多深受亲密关系困扰的普通中国家庭一样,这对母子虽然有层层隔膜,但归根到底并不缺乏爱。妈妈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用“不抱怨”的正面方式,握着孩子的手表达:“妈妈平时对你的要求太高了。妈妈太着急了。妈妈那天假装喝醉了,那天妈妈告诉你,我爱你。但妈妈当时没有喝醉。妈妈没有忘记那天说的话。妈妈真的爱你。你那天说要永远保护妈妈。妈妈也听到了。”


我们三个人的手紧紧相扣。我问小男孩:“你听到妈妈说的话了吗?”


“听到了,”他依旧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虽然是他发出求援的信号,但整个谈话场,他既勇敢又静定。他是这场谈话的领导者。


“如果你的心是一个银行。妈妈今天说的话是存进你银行你的存款。以后她每打你一次,就会提取一些存款。你觉得妈妈打你几次,这一笔存款会用完呢?”我问他。


他看了看我,又扭头看了看妈妈。“永远不会用完的。老师。永远不会用完,”他说。


网上骂声一片。问题出在这一句:“打断过皮带还打。”


有人质问,“孩子的权益属于基本人权,如果你不断遭到皮带打断的虐待,你还会有用不完的爱吗?”有人说“这件事应该法律解决”,有人说必须马上报警,还有人立即@女拳主义某大V(我没写错,是女拳而不是女权)。几小时后,转发量爆增,有人表示要立即“人肉”我朋友和那个妈妈。


育儿专家吓坏了,迅速删去了微博。她委屈地跟我说:“我有讲过赞成打孩子吗? 如果我把妈妈喊上台,让大家骂她。孩子会觉得幸福吗?如果警察真的拘留了妈妈,孩子这辈子的阴影是不是更大?”


有意思的,是另一朋友的反应,他是在小镇长大的。“啊?打人的是什么皮带,是人造革的,还是塑料的?它很容易断的。我中学有一次跑步,皮带啪地断成两截。我见过太多皮带打断的事,也常听到街坊大人唉叹:妈的,皮带都打断了,还是不改。”


这个70末的朋友说,这是中产阶级想象中的皮带,动辄几百块几千块钱。在他们的脑子里,那条打孩子的皮带,一定是真牛皮材质,厚实精致,扣头镀铬闪亮。从物理学上说,如果这种皮带都能打断,孩子不定伤成什么样了。不信不信,一定是打在地上墙上才断了。


他说,现在的年轻父母太讨厌了,动不动就基本人权,动不动就套用蒙特梭利、海灵格家排法,不能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东西。总是过度保护,对孩子的一生不也是不平等吗?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剧照


不能把打孩子和虐待孩子混为一谈


打孩子这类事,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阶层出身,差异极大,足可以写一部《打孩子世界通史》。记得美国佬有一本书曾说,我们的开国元勋,小时候都是挨过揍的。


日本的北野武就公开说:“该揍孩子屁股的时候,就应该揍。小孩子不听话,就应该狠狠地打到他听”“不能把打孩子和虐待孩子混为一谈”“不对孩子进行这种教育、光知道疼爱孩子的父亲,实在是多了去了。父亲反过来拍孩子的马屁,这不是岂有此理吗?”“因为孩子们在将来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比拳打脚踢要来得无情得多、也残酷得多的社会”。


胡适幼时也经常挨母亲打:“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醒来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跪罚,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看来中国母亲打孩子,也是讲究力学原理的,必须做到耗功小,疼痛指数高。女作家闫红回忆:“我妈不打则矣,一旦打起来,就必然各种酷刑,比如拧大腿,拧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一定要让你没齿难忘。”我小时候,最常领受的待遇,也是各种角度的大拧小掐。另一作家陈思呈,妈妈比较懂得用工具,但效果类同。她很小就会形容:腿上“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挨打这一点上,从50 后直到80后,遭遇的环境相当。


大概是五六岁时,有一个晚上,妈妈暴打我一顿后,拽着我跌跌撞撞往河边走。半夜的街巷空无一人,妈妈边拽我边说,今天就是要淹死你!我非常恐惧:“妈妈我不要我不要……”她一直把我拖到码头台阶边,喝问:“你还敢不敢?”我哭嚎连声回答:“不敢了!不敢了!”


一般说,这个敢不敢,是每个大人打孩子都要问的:“以后你还敢不敢?”周围如果有大人,都会跟着帮腔,狠狠地打,让他记住。也有人会在旁边开解,你妈妈打你都是为你好哇。如果有任何人劝说,啊呀呀,不要打不要打,就被认为是不懂事了。中国父母规训孩子,终级手段就是一个打


现在打孩子,似乎是不得了的大事,经常会有人报警。一看到打孩子,就怀疑是不是亲生。


前不久,有个“继父家暴幼童”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手机屏幕上,在小杂货店里,一个男人拿着棍子,猛踹孩子。孩子哭声凄厉,男人连踹带捅,场面失控到近乎恐怖。最后,是长沙警方作了微博辟谣:“有人又谣传长沙一继父对孩子家暴,经查……”


注意,警方讲的“又谣传”,说明此事不止发生于一地。此前,马鞍山网警也作过辟谣。一再重复的假新闻,很符合煽动愤怒的元素,继父、幼童、家暴,而且持棍。


在未说明的情况下,我把视频传给了一个警察妈妈看,她的第一反应也是:“不是亲生的吧?”让她再仔细看,又说,看去动静大,哭得吓人,但好像伤不着,那棍子使劲捅的是地板。


实际上,这是亲生父亲,他是被孩子攀爬高压电线塔的事,给吓死了。我看到这一条新闻后,才猛然想起,自己幼时恐怖的夜行码头,是因为我趴在河中央的浮桥上玩水。妈妈当年那么发狠,跟这位江苏父亲的想法一致,就是要打出恐怖的效果来。


跟朋友讨论此事,他说,像这个孩子爬高压电塔,城市中产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可以讲道理啊。第二反应可能是,政府必须把那个高压电塔围起来,让孩子爬不上去。道理是对的,但你跟四五岁的孩子讲理,他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危险,什么是死?道理可以继续讲,但孩子的生命已经回不来了


更有隔膜的人,也许还会说,应该雇个保姆,或自己小心看护孩子。可一个开小店谋生的父亲,哪有那份金钱与精力,一直盯着顽皮的儿子。除了打,还有别的办法吗?


有人说,这个案例太极端了吧?朋友说,一点儿也不极端,在农村和城郊,孩子处处有危险,就不说高压电线塔了,马路上呼啸的重型卡车,闪着波光的池塘河沟,菜市场上沸腾的油锅,哪一个不危险?


朋友说,有励志故事,讲一个女童顽皮触电,双手截肢,长大后学会以脚代手,练习到能用脚写字绣花。请问,你是愿意她挨揍留下童年阴影,还是像报道那样自强不息?



电影《虐童疑云》剧照


如何有理性地打孩子


很奇怪的是,我认识的几个挨打孩子,都是教师的儿女。不是说,老师更讲究教育方式么?


前两天,碰上一位当小学教师的妈妈,9岁女儿就坐在边上。谈及这个话题,她低头温柔地问女儿:“妈妈打过你吧?”女儿点点头。“打得对不对?”女儿笑眯眯说,对。


一个70末的朋友,爸爸是小学老师。有一次,他把爸爸从课堂上没收回来的扑克牌,拿出去玩,不幸被别的老师没收了。爸爸问起,他犟嘴说自己没拿。暴露之后,别的老师就站在边上,所有老师都说,拿东西不算什么,撒谎不行,必须打。爸爸上前就是一脚,小朋友跪下,马上承认:“我错了,是我拿的。”


另一朋友,父亲是大学教授,小时候经常挨打。现在,他自己对读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惩戒办法也很讲究。


有一次,他去绍兴三味书屋参观,看到一把戒尺,在自己手心啪地一试,哇,好疼。这是打孩子神器啊,必须“请”回来当家法。


第一次动用,是儿子是爬阳台窗户。他认为,这是安全问题,不可逆,必须重重打手心一下。小男孩首次看到戒尺,哇哇地哭个不停。恐惧来自知道很疼,但不知道有多疼。当爹的说,你再哭也没用,一定要打。你好好哭,哭完了再把手伸出来。男孩哀求:“爸爸你能不能打轻一点?”打的时候反而没有哭,大概是恐惧压过了疼痛。打完之后,拥抱说,爸爸是爱你的。这个程序,一直沿用。


第二次动用,是孩子再爬阳台,这回必须重打两下。那是早晨上课时间,就要迟到,孩子又不肯伸手。负责送孙子的爷爷,摩羯座,时间观念极强,说算了,回来再说。这一头,孩子一直哭,不肯伸手;另一头,当爹的很坚决,说不能算,僵持了15分钟,不伸手就啪啪打屁股打胳膊,打了十几下后,告诉他:你不伸手,这十几下都是无效的,白打的,你必须伸手。必须打手心,两下。


关于打孩子,这个朋友总结了五条经验。


一是要有恰当工具。有了固定工具,既不伤及孩子身体,又可以避免怒气一来,拳打脚踢。打孩子,必须有理智。


二是要有仪式感。夫妻俩经常为戒尺吵架。戒尺是装在纸套里,孩子妈动不动为小事生气,晚上迟迟不肯睡,也拿出戒尺吓唬一下,随手就扔在一边。每看到戒尺裸躺在桌上,纸套扔在一边,就让他很恼火。争议在于,这不是普通物件,拿出来就要派大用,你随便拿出来舞弄,它就没有威慑力了。


三是要有时间段。绝对不能在夜晚打孩子,这容易让孩子做噩梦,没有安全感。


四是不能有旁观者。开打之前清场,没有旁人,免得他伤自尊。


五是要温习。父子聊天,偶尔问问:“上次打你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打?”儿子会回答:“是因为不安全,会死掉,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打得少,但效果要最大化。


这朋友认为,有理性地打孩子,就是要让他知道,这世界是说不行就不行的。有一种道理是“硬道理”,懂不懂都要遵守。什么儿童阴影?儿童再幸福,成年之后生活照样有阴影。



打孩子神器



打孩子神器使用评论


正面理解“打”的意义


从前的孩子,是很容易死掉的。未成年就夭折,哪有机会谈阴影?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学科过度膨胀,任何事情都追溯到童年阴影,一直是有争议的


孩子挨打,童年阴影究竟有多大?亲情里,当然有是非对错,但也有超越是非对错的东西。多数孩子并不那么在意是否挨打,而是本能地知道爹妈依旧爱我。


中国父母天然地热衷打击孩子,即使不用暴力,也以其他方式打击。大量不自信的孩子,并不都是肉体暴力导致的。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作家陈思呈,写到她童年学小提琴,爸爸拿谱架打她,不小心在墙上把铁制谱架都打散了。


她由此感叹:“父母让孩子学乐器,其实是他们的未雨绸缪。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拥有更多的技能,成年以后各种困阻艰难中,父母不能再替孩子承担,连打一顿也不能了。那时候,儿女也许能通过儿时学过的,获得各种保护。”


现在,陈思呈老师是不打孩子的。以我的理解,并不是她觉得父母当年错打了自己。


她回忆自己小时候,不做作业是常态,上着课就莫名其妙走出教室,二年级有时还尿裤子,妈妈晚上辛苦辅导,她还东倒西歪像鸦片虫,大人能不着急动手吗?如今她的儿子,跟自己当年一样晚熟。二年级时,老师给娃布置的任务,居然是认出班上10个女生,作业直接被判定“无法批改”。这种情况,她当然也急。因为这种焦虑,让她理解了母亲当年的绝望。不同的是,她知道自己当年的潜力,也就对儿子充满信心,用不着再打。


这就是正面理解“打”的意义。一味批判过往的“打”,不仅父母痛苦,当孩子也很痛苦。


现在城市中产父母,小时候几乎每人都是挨过打的。他们也经常回忆挨打的细节,不少人私下也承认挨打的合理性。但他们偏偏对打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忌讳与恐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打,是不是一种“伪善”?


他们有一种严重焦虑,打了孩子,就意味着成为失败的父母。作为一个成功的中产,他害怕自己的过去,觉得父母打他的历史,代表着绝对不能回头的负面。


说到底,这是幼儿教育里的伪中产。对打孩子的忌讳,就是对低阶层生活方式,做彻底切割。对打孩子的恐惧,是担心自己下滑到低阶层,让自己很像父母,很像过去,很像底层。自己好不容易获得温情脉脉的中产生活,怎能退回到熟悉的童年生活?这是他们拒斥合理打孩子的最重要原因。


不能正视自己过去的中产,注定根基浅,心态差,走不远。


时代的进步在于,过去的孩子都认为,他被打是正常的。而现在孩子,不再有这种认识。前几天,央视播出一条社会新闻:《不做作业挨打,9岁男孩报警》。结局是,警察上门教育孩子要好好做作业,批评父母以后别打孩子。


对打孩子,我很喜欢警察这样“和稀泥”。只要不是虐待,眼开眼闭,打有打的好处,不打有不打的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4 05:37 PM , Processed in 0.12253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