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0

[教育漫谈] 今天的我们, 应该养育怎样的男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的我们, 应该养育怎样的男孩

 李萱 大家  昨天

女孩越来越强,中国的男孩是否越来越没有男子气概?这种担忧和焦虑,近年来不仅频繁出现在公共舆论的探讨中,更俨然成为教育者与家长的共识。


全国各地的众多学校,已开始通过改变教育方法应对“阴盛阳衰”的“问题”。今年三月,杭州景苑中学“因为现在男孩子都太文弱了,需要阳刚气的运动”,在校园内引入了攀岩墙(注1);201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为“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光、阳刚的男儿郎”,引入《小小男子汉》教材,帮助男生“提升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注2);上海市第八中学则受上海市教委的鼓励,自2012年起开设“男生班”,通过“数字达人”、“野外生存”等课程,培养“浩然正气、乐学善思”、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男生(注3,4)。福建师范大学为应对“阳刚教育缺位”,自2015年起免学费招收小学、幼儿园教育专业的男生——根据《新京报》201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已有五个省份对男生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注5)。



学校之外,家长们为了培养儿子的“男子气概”也操碎了心——南京某“鹰爸”让儿子光着上身在零下十多度的雪地里奔跑以“锻炼意志品质”的做法便曾震惊一时(注6)。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学人,我在研究工作中也时常听到家长不无骄傲地表示,自己为防止儿子变得“女里女气”,刻意安排“父子时光”,给男孩报名各种“舞刀弄枪”的武术、体育培训,或是从小给儿子灌输“勇敢”“不哭”乃至“不拘小节”的品质,以便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不输雄风。



对于未来一代“男子气概”的担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教育者和家长对于社会变革之下新的性别格局的不安。即便有传统、政策、市场的多重打压,在独生子女政策之下长大、各方面能力与男性不相上下的新一代女性仍对曾因生理性别占据“天然优势”的男性群体产生了实质性冲击。


在教育领域,女生不仅在小学、初中的表现全面超越男生,在大学录取率、高考状元比例、大学国家奖学金方面也具有压倒性优势(注7-9)。尽管有识之士早已多次指出,所谓的“男孩危机”在性别歧视依然猖獗的高校招生和职场招聘面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命题(注10),来自“半边天”的强力竞争仍让许多男孩的家长压力山大,认为只有从小培养属于男子汉的“狼性”才能保证自己的儿子能在未来社会具有一席之地。



强调“男子气概”的背后,不仅有对于个体前途的焦虑,也潜藏着关于民族地位的隐忧。《叶问》《湄公河行动》《战狼》等影视作品的火爆中,看得出公众对于“中华铁血真汉子”的渴求;男性的“娘炮”行为,则会在公众话语中被提升到国家人口素质的高度,被视为民族竞争力衰落的体现——演员吴京对于《战狼》系列电影“想表现中国有爷们,少点娘炮”的言论,或是译者林少华对于“伪娘”的“鄙夷和不屑”,便是这类想法的典型代表(注11-1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至少是城市)的女孩与女性在教育水平、竞技体育和劳动市场参与率等方面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迅速上升到全球领先的地位(注14-16),这一成就却并没有增添人们对于民族竞争力的信心——似乎只有男孩与男人才算作是真“国民”,只有“他们”的水平才能代表民族真正的人口素质。


不过,许多人想象中可以帮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男子气概,事实上并不“中国”。


香港大学教授雷金庆根据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提出,与推崇强壮体格的西方男性理想不同,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男性理想既包含了威武雄壮的武夫类型(如关羽、张飞),又包括以士大夫为代表的文人类型(如贾宝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文人在社会地位上远高于武夫(注17)。


因此,传统中国上流社会家庭对他们儿子的主要期待,是他们能成为熟识诗书礼乐、考取科举功名、实现“修齐治平”的文弱君子;攀岩、雪地裸跑一类的武夫小技只能成为不才之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当然,尽管在审美偏好上有所差异,东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男性气概也具有若干共通的内核。例如,与“男儿有泪不轻弹”“君子喜怒不形于色”的思想类似,西方传统中的硬汉也往往被塑造成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对于自身情绪能够无限压抑的超人。


如今的家长和教师绞尽脑汁想在男孩中培养的“真汉子”品质,一方面继承了东西方文化中共有的对于男性情绪的压制,另一方面追寻的是西方男性模式中身强体健、乃至不乏侵略性的理想类型。后者自十九世纪后半叶东西方文明碰撞伊始,便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一道对中国传统的男性气质造成了巨大冲击。


过去的几十年,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人又接触到了大胆、自信、热衷冒险乃至唯我独尊的“霸道总裁”模式。从八十年代“寻找高仓健”的浪潮,到近年大热的“贝爷”,再到火爆荧屏的超级英雄,都在不断向中国观众展示着一种与传统男性气质迥异,却似乎更适合市场经济与全球竞争之丛林法则的肌肉猛男模式。



在一个西方文明主导的时代,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男性理想培养我们的男孩,是否真的能够提高他们的个人和民族竞争力呢?


欧美国家的诸多学者早已开始反思推崇四肢发达、情感压抑、支配他人的西方传统男性气质可能对个体带来的潜在危害。


例如,东西方文化都十分强调男性必须压抑自己的感受,而不鼓励自我表达与求助行为,这可能导致男性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适当处理,在急需帮助的时候无法或耻于寻求疏导的途径。印第安纳大学的Joel Wong及其合作者在综合考察了78个实证研究的结果之后的确发现,越是遵从传统男子气概的成年男性,寻求心理帮助的水平越低,心理健康也越糟糕(注18)。一项包含中美两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在日常交友中具备“铁血真汉子”风范的男孩,抑郁程度更高,而自尊心和友谊质量更低(注19)。


阳刚之气也并不能帮助男孩们在考场上一雪前耻:相反,针对美国中学生的若干追踪研究发现,那些更“man”的男孩,对学校学习的兴趣更低,数学成绩更差(注20-21)。纽约大学的杨芮等在分析了来自数百名中国青少年的数据后,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在控制了学校和班级差异之后,越相信”男性气概”的男生们,语、数、外各门成绩都越糟糕(注22)。



在国家与社会层面,近年的校园枪击案、职场性暴力等重大社会事件也已将“有毒的男性气质”(toxic masculinity)推上了风口浪尖。2017年佛罗里达校园枪击案之后,多位专家已经指出,一味强调压抑感受、否定人际联结、肯定侵略与攻击的美国传统男性气概是惨剧的罪魁祸首(注23)。


事实上,一项对于美国28起校园枪击案的分析发现,青少年对于男性气概的追求对于类似暴力犯罪的发生起了关键的作用(注24)。尽管国内与之性质类似的陕西米脂案仍在审理,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阳刚之气”的推崇是否在行凶的男孩赵某走向深渊的过程中扮演了相同的角色,又是否会让中国社会在赢得全球竞争之前就在自身内部的冲突中衰落?


在女性力量持续前进、各类传统男性角色的缺陷越发凸显的今天,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男孩毫无疑问面临着诸多挑战。《纽约时报》的作者Claire Cain Miller曾为希望培养女性主义价值观的男孩之父母提出了若干育儿建议,包括:亲自示范平权行为、允许男孩表达自己的情绪、教授男孩如何照顾自己和他人等(注25)。


康奈尔大学著名心理学家Sandra Bem提出的正如独立、勇敢、富有责任感等“男性”品质完全可以与女性气质兼容,温暖、细心、敏感、体贴等“女性”品质和男性也并不矛盾(注26)。即便纯粹关注实用价值,弱化所谓的“纯爷们”属性,或许也能更好地保障男孩们长久的快乐与幸福:在人际关系日益重要的未来职场,事业的成功将越来越依赖自我情绪觉察与管理、对他人的理解和共情等“软实力”(注27-28)。


健壮的体魄、坚毅果敢的品质、家国天下的责任感……这些传统上被认为只是属于男性的特质本身并没有错;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或民族在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的动机也无可厚非。然而这些品质太多时候是社会施与男孩与男人的压力——它们既不独属于男孩,也不应该成为男孩发展的唯一或主要目标。


对“男子气概”的过分强调不仅限制了社会的多元性,对于男孩本身的发展也弊远大于利;通过模仿欧美已经过时的阳刚气概养成的“男儿郎”,更可能成为暴力冲突的“定时炸弹”,而非拯救祖国前途的民族英雄。


………………………………


1. 浙江在线:担心男生太娘 杭州一中学推阳刚体育课 首次开课被疯抢


2. 中国新闻网:《小小男子汉》 上海推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材


3. 新华网:上海著名女校开设男生班:男孩儿危机,真的假的?


4. 中国新闻网:上海一所中学开设男生班:根据男生特质培养学生


5. 新京报:福建男生免费师范教育被指性别歧视


6. 新浪江苏:“鹰爸”雪地裸训幼儿 “鹰式”教育再引热议


7. 中国教育报:男生考不过女生?


8. 光明日报:如何评判高校男女失衡?


9.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 (2009). 《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青年研究》, 2009年第6期.


10. 徐安琪(2010). 《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青年研究》, 2010年第1期.


11. 新浪娱乐:战狼精神是什么?吴京:想表现中国有爷们 少点娘炮


12. 腾讯网:林少华:中国男人太“娘” 这民族没希望


13. 新浪微博:林少华:“土豪不等于大丈夫”


14. Lavely, W., Zhenyu, X., Bohua, L., & Freedman, R. (1990). The rise in female education in China: National and regional patterns. The China Quarterly, 121, 61-93.


15. Tsui, M., & Rich, L. (2002). The only child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girls in urban China. Gender & Society, 16(1), 74-92.


16. 世界银行:劳动力参与率,女性(占 15-64 岁女性人口的百分比)


17. Louie, K. (2014). Chinese masculinity stud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esternizing, Easternizing and globalizing wen and wu. NOR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asculinity Studies, 9(1), 18-29.


18. Wong, Y. J., Ho, M.-H. R., Wang, S.-Y., & Miller, I. S. K. (2017). Meta-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ormity to masculine norms and mental health-related outcom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4(1), 80-93.


19. Gupta, T., Way, N., McGill, R. K., Hughes, D., Santos, C., Jia, Y., ... & Deng, H. (2013). Gender‐typed behaviors in friendships and well‐being: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oy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3(1), 57-68.


20. Rogers, A. A., Updegraff, K. A., Santos, C. E., & Martin, C. L. (2017). Masculinity and school adjustment in middle school.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18(1), 50-61.


21. Santos, C. E., Galligan, K., Pahlke, E., & Fabes, R. A. (2013). Gender‐typed behaviors, achievement, and adjustment among racially and ethnically diverse boys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83(2/3), 252-264.


22. Yang, R., Way, N., Bennet, A., Yoshikawa, H. (2017). Gender, Gender beliefs and Chinese urban adolescents’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6th Sino-Nordic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 Conference.


23. NBC News: Why boys are more likely to be violent — and what can we do to stop it


24. Kimmel, M. S., & Mahler, M. (2003). Adolescent masculinity, homophobia, and violence: Random school shootings, 1982-2001.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6(10), 1439-1458.


25. New York Times: Claire Cain Miller: How to Raise a Feminist Son


26. Bem, S. L., & Lewis, S. A. (1975).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e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34-643.


27. Frey, C. B., & Osborne, M. (2013).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28. Forbes: The Little-Known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ucces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4 05:46 PM , Processed in 0.03026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