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0

[教育漫谈] 乌鸦电影|暴打熊孩子泄愤,这样的全民狂欢,挺可怕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8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暴打熊孩子泄愤,这样的全民狂欢,挺可怕的… 

 2018-03-28 乌鸦 乌鸦电影

不知从何时起,“熊孩子”和“熊父母”成为中国社交论坛上的热门词汇。


在知乎、在微博,在微信上,流传着各种真假难辨的“熊孩子”和“熊父母”丧尽天良的故事,但凡是提到这两个词,就会出现一片喊打喊杀之声,似乎不将“熊孩子”“熊父母”扒皮拆骨不足以平民愤…

 

只不过,在这喊打喊杀的人群中,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熊父母呢?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生出熊孩子呢?对付熊孩子的方法,是否只能是一打了之呢?



在美国,有一档改造熊孩子的综艺节目。


试图为根治熊孩子和熊父母的问题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保姆911》



熊孩子问题,并非中国特有。在美国,照样有很多被熊孩子逼疯了的熊父母。

 

因此,这档名叫《保姆911》的综艺节目,邀请了三位拥有超过20年育儿经验的专家,深入被困扰的家庭,用一周时间,帮他们从根源上解决熊孩子问题。



在《保姆911》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濒临崩溃的妈妈边哭边说:我真后悔,当初生下了这群王八蛋!

 

一个暴怒的父亲歇斯底里的大喊:全都给我闭嘴!

 

一个怒气冲冲的男孩拿着一把水果刀。

 

一个披头散发的小女孩尖声嘶叫…



怎么办?

 

精英保姆出动了,她必须在一周之内,把熊孩子变成小天使,将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化危为安。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壹|制定规则

 

美国,明尼苏达州,艾尔伯格特小镇上,住着妮姬一家人。

 

妮姬的女儿,是镇上出名的熊孩子,倔强、暴躁、易怒。镇上的人见到这孩子,都绕道而行…



最让妮姬糟心的是:熊孩子必须看着电视睡觉。

 

谁胆敢关上电视机,熊孩子就会闹得天翻地覆,这一晚,全家连同隔壁邻居,都别想睡觉!



妮姬认为,问题出在电视机上…

 

但保姆告诉她:问题不是电视造成的。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家庭没有建立规则。



妮姬教育孩子的画风是这样的: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只要孩子开始哭闹,妮姬就会妥协。孩子哭得越凶,闹得越疯,她的妥协尺度就越大。

 

经验丰富的保姆告诉妮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是造就熊孩子的根源。



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这等于是给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用哭闹的方式能够换取利益,哭闹得越厉害,换取的利益就越大。

 

通俗点的说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只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会哭”。



因此,保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规则。

 

电视从孩子房间搬出去,晚上九点后不能看电视,大人也不能看。



当天晚上,熊孩子准时开始哭闹,保姆向妮姬展示了正确的教育方式,抱住孩子,正面回应,态度温柔,语气坚定。

 

她把孩子抱在怀里:我知道你很伤心,但是我们必须拿走电视,因为它影响了你好好睡觉。



每个称职的家长,都应该做到,不回避问题,正面安抚,但绝不妥协,要让孩子意识到: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贰|停止愤怒

 

凯莉一家人,住在纽约郊区。

 

她家有五个熊孩子:大儿子爱打架、二儿子爱哭、三女儿爱吐口水、四女儿整天搞破坏、小儿子脏话说个不停。

 

每一天,他们全家都要在高分贝的脏话、吵架、哭闹中度过。



凯莉的精神崩溃了,她选择了最简单,似乎也是最有效的管教方式:打!



打开中国各大社交论坛,无论是知乎还是微信公众号,只要你写一篇关于“痛打熊孩子”的文章,都会被万人追捧,轻松十万加,甚至百万加…

 

这些文章的描述中,熊孩子想让孕妇流产,想把路人推进地铁轨道,把火锅倒在姑娘的脸上…总之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有些是事实,有些来自真假难辨的“知乎故事会”,还有些干脆就是作者自己瞎编的。



其实,这些文章中举的很多例子,已经不是熊孩子问题了,而是青少年犯罪问题,那是另一个比熊孩子复杂得多的问题(乌鸦在介绍日本电影《告白》时曾谈过这个问题,点击可阅读

 

这些文章所推崇的解决熊孩子问题的方法都是:打!往死里打!打残了更好!打死了算是为民除害!



但是,殴打,能不能把熊孩子变成乖孩子呢?对于这些言论的炮制者来说,这并不重要。


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帮助公众宣泄愤怒,释放情绪,获得海量跟帖、点赞、十万加和百万加阅读。



在《保姆911》节目中,这些经验丰富的保姆却告诉我们:殴打,正是造成熊孩子问题的症结之一。

 

殴打,不仅无法减少熊孩子,反而会制造出更多熊孩子,甚至有可能会制造出具有反社会人格的成人,将来会对社会造成更大伤害。



简·尼尔森,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也是七个孩子的母亲。


在她的著作《正面管教》一书中总结了长期受到惩罚教育的孩子的特征:愤恨、报复、反叛、退缩。

 

被过度体罚的孩子,很可能会形成“这不公平”“我会报复回来”“我偏要对着干”“自卑”等心理反映。



有证据显示,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期的精神创伤,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是反社会人格的成因之一。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简·尼尔森博士提出了“和善与坚定并行”的管教方式。


说白了,就是:不用打骂的方式,照样可以教好孩子。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矫正熊孩子不当行为的各种方法。受篇幅所限,本文就不一一展开了,建议有需要的父母去看看这本书,乌鸦认识的两个孩子的父亲对我说:绝大多数方法,都行之有效。



叁丨爸爸,请不要逃避

 

在《保姆911》中,据节目组统计,绝大多数熊孩子出没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逃避责任的父亲。



苏西家有三个熊孩子,每当出现问题时,家里的男主人就自动消失了:出门骑车,眼不见为净。

 

爸爸甚至毫无愧色的对着镜头说:带孩子这种事,不能指望我。

 

然而,父亲角色的缺失,也是造成熊孩子问题的原因之一…



这个名叫《保姆911》的节目,于2004年在美国播出,共21集,每集解决一个家庭的问题。豆瓣8.5分,但只有200多人参与评论,它理应被更多的人看到…

 

有网友评论道:虽然有策划煽情的痕迹,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没有糟糕的孩子,只有不尽责的父母。




在知乎上,有一个名为“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难”的问题,有近一万五千个回答。就在刚才,还有人在跟帖回答,发表自己痛殴熊孩子的光辉事迹,迎来满屏的点赞和喝彩…

 

只不过,这样的宣泄,这样的喝彩,除了让我们“出了一口恶气”之外,我看不出还有什么价值?这样的全民狂欢,挺可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5 12:22 AM , Processed in 0.03610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