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1|回复: 0

[哲史艺丛] 十一贝子:看了梁思成的图稿,就知道林徽因为什么选择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5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贝子:看了梁思成的图稿,就知道林徽因为什么选择他 

 2018-03-25 十一贝子 大家





梁思成绘圣彼得大教堂立面图


1 绘本


《图像中国建筑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一部学术名著,抗战期间以中英文在四川李庄写成,书中附有大量精美的古建筑测绘图。


1947年梁思成访美,将书稿交给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夫妇保管,准备在美国出版。因为政局动荡,书稿一度不知所踪,经费正清夫人费慰梅(Wilma Canon Fairbank)多方寻找,终于失而复得,于198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英文版,当年获“全美最优秀出版物”称号。


国内的中国建工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三联书店分别出版过此书的中文版。2015年读库得到授权,把其中的59幅插图单独印成线装大开本的《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极受读者欢迎,好评如潮。



《图像中国建筑史》插图


一位在其他机构做编辑工作的读者看到这本手绘图,欣赏之余,写了一篇博文,题目叫“看了梁思成的手绘,我觉得‘再别康桥’一点儿都不浪漫了”。文中对梁先生和那些精美的图纸大夸特夸,结尾一句话与标题呼应:“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林徽因会选择靠谱的梁思成,而不是会写诗的徐志摩了。


很显然,这位读者从徐志摩情敌的角度来看梁思成,觉得这些严谨细致的图纸比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更有价值,梁思成踏实稳重的人品也胜过潇洒不羁的徐志摩。


作为清华建筑学院的毕业生,我非常感谢这位朋友对祖师爷的赞美。不过需要稍稍解释一下的是,《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插图数量众多,并非梁先生一人所绘,其中有一部分出自梁先生的助手莫宗江先生之手。《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个人单篇诗作,别无帮手。二者一为精密的科学制图,一为抒情的文学作品,并无可比性。


2 选课


如果一定要与徐志摩在游欧归途中吟唱的诗篇相对应,那么可以看看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时期亲笔所绘的另一批图稿。


1923年,22岁的梁思成从清华学校毕业,19岁的林徽音(1935年更名“林徽因”)从培华女子中学毕业,二人在一年前已有婚约,计划一同赴美留学。林徽音立志要学建筑,梁思成受她影响,也决定选择建筑专业。不料当年5月梁思成遭遇车祸,左腿骨折,未能马上成行。


1924年春天新月社成立,4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北京文化界热闹一时,5月8日为了庆贺泰翁生日,林徽音和父亲林长民以及徐志摩共同在东单三条协和小礼堂参演泰戈尔诗剧《齐德拉》,梁思成负责设计舞台布景。


当年6月,梁思成、林徽音同往美国,先在康奈尔大学短暂学习,9月一起来到费城,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如愿进入建筑系,但林徽音却只能进美术系。


原因倒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因为当时建筑系学生需要上人体写生课,保守的系领导觉得男女生一同面对裸体模特会感到很尴尬,因此不愿招收女生。这个禁忌实际在下一年就被打破了,林徽音运气不太好,没赶上,但她可以选修建筑系的其他课程。



梁思成在宾大的学籍卡及与同学陈植合影


很多关于梁思成的传记和回忆录都提到,梁先生上学后不久就对古代建筑史发生浓厚兴趣,一年级即提前选修二年级才开设的建筑历史课程。


这个说法不太准确。


中国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学制是8年,相当于现在的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2年,毕业生赴美留学,大多直接入三年级。宾大档案证明,梁思成一入学就注册于三年级,从未上过一年级,而学习建筑史课始于1925年9月,当时他已经升入四年级——因此不是提前选修这门课,而是补修。


梁思成为什么要补修建筑史?具体原因现在已经无从查考。一个可能的诱因是这一年他父亲梁启超从万里之外寄来一部重刊的北宋建筑典籍《营造法式》,梁思成得书大喜,但随即陷入莫大的失望与苦恼——他发现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书一般,完全无法看懂。这也许成为他开始关注建筑史的一个重要的契机。


3 作图


当时在宾大主讲建筑历史课的教授名叫阿尔弗雷德·H.·古梅尔(Alfred H. Gumaer),课程编号为“建筑44”。梁思成听课认真,课后将笔记全部整理成英文打字稿,至今尚存35讲,时间是1925年9月28日至1926年3月22日。



梁思成先生《建筑历史》课堂笔记首页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教育与巴黎美术学院渊源极深,属于典型的“鲍扎”体系,非常重视古典训练和建筑史修养的培育。按照课程要求,学生需要在课后摹画经典建筑的图像,与课堂笔记一同交老师批阅。


梁思成用一种不透明的活页纸来画,尺寸比A4纸略小,颜色泛黄。作业上有教授用铅笔打的分数,有一些还加盖“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黑色印章。梁思成自己有时候在图上钤印楷书“梁”字或行书“梁思成”红色名章。


当时宾大建筑系作业评分采用5分制,最高分为①分,依次递减。梁思成当年带有评分的作业现存38幅,其中34幅均为最高分①,3幅得②,得③分者仅有1幅。课堂笔记则全部记为①分。当年成绩之优异,可见一斑。


除了指定的作业之外,梁思成又临摹了许多其他建筑图,并另作读书笔记,还经常在笔记文字空白处插入一些小图,以作示意。



梁思成手书读书笔记


这些图稿均以徒手绘制而成,大多为钢笔图,少数为铅笔图,分别属于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和细部详图,还有两幅意大利历史地图。绝大多数图均以线描方式绘制,部分立面图和透视图添加阴影。


梳理其内容,可见这批图稿涉及古埃及、古代西亚和欧洲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罗曼式、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不同时期的建筑,以文艺复兴建筑所占比重最高。当时宾大建筑史教学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看重,相关绘图训练最多。



古埃及埃德夫神庙立面图


图上均注有英文建筑名称标题,有时夹杂意大利文和法文原词,部分注明原图出处——主要依据书籍插图临摹而得,少数参考照片绘成。其中提到的书名有《弗莱切尔建筑史》、《建筑》、《雕塑艺术》、《宫殿建筑》、《意大利艺术》等,还有一张《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透视图》源自学校的一份印刷品。有一张图绘有古埃及埃德夫神庙立面,梁思成特意在图纸下方标注了一句话:“补第一周摹图”。



皮恩查主教堂平立剖面图


究其性质,所有图稿皆为“图”而非“画”(尽管部分透视图笔法接近速写),其目的在于辅助学习建筑史而非美术创作,大多描绘准确细致,一笔不苟,个别图上附有比例尺。一些钢笔图仍清晰保留铅笔底稿的痕迹,可见作者在绘图时曾经先打草稿。现存图稿中有8页纸以铅笔潦草绘有若干建筑图像,似为试笔的底稿,或为作者集中默画之稿,与其他图稿风格迥异。



圣索菲亚大教堂透视图


对于若干重要实例,作者往往分别绘有平面、立面、剖面图,甚至不同方向的立面与剖面,不厌其烦。梁先生习惯在图上简单标注一些要点,如《帕维亚圣米歇尔教堂透视图》注:“代表意大利罗曼式,伦巴第学派”,《曼图亚圣安德烈教堂门廊立面图》注:“受罗马凯旋门启发,阿尔伯蒂-建筑师”,《斯托罗兹宫立面上的窗户大样图》注:“文艺复兴早期最流行之窗式”,《米兰圣洛伦佐教堂平面图》注:“伯拉孟特设计圣彼得大教堂时曾受其启发”,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梁思成在宾大的同窗好友陈植先生回忆:“除建筑设计外,思成对建筑史及古典装饰饶有兴趣,课余常在图书馆翻资料、作笔记、临插图,在掩卷之余,发思古之幽情。”可以推测,梁先生如此认真投入,除了雅兴幽情之外,可能更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日后投入尚属空白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作准备。


在美术系就读的林徽音同样成绩优异,教授称赞她画的建筑图“棒极了”,建筑系居然特聘这个年轻女生为兼职助教,不久还升为讲师。可惜林徽音的图稿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否则当可与梁思成的手迹相互辉映。


4 教学


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音双双在宾大结束学业,分别获得建筑硕士和美术学士学位。


1928年3月21日,两人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蜜月旅行,历经英国、德国、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梁思成第一次亲眼看到许多上学时画过的那些西方历史建筑。8月夫妻俩乘火车绕道西伯利亚回国,开始传奇般的学术生涯。



梁思成林徽音在欧洲旅行时留影


同年徐志摩去英国,重游当年求学的剑桥大学,11月6日在回国的船上写下《再别康桥》。三年之后,林徽音在当年为泰戈尔祝寿演剧的协和小礼堂用英语为外国驻华使节讲解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从南京赶来旁听,不幸因飞机失事而罹难。


回国之初,梁思成先去沈阳担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林徽音也同去任教。梁思成亲自开设“西洋建筑史”课程,当年的学生林宣先生回忆:“梁先生的讲课是十分生动的。……其特点所在就是高度的‘视觉化’。表现在:梁先生讲课,言语少,画图多。几乎每个典型实例都在黑板上画一遍。”同时学生需依循宾大的教学方式完成建筑史绘图作业:“在课堂上我们用最快速度来记笔记,跟着梁先生黑板图画一遍之后,课下各自找一本属于不同版本的原图来细描一遍,然后连同整理的笔记一同呈阅。梁先生认真批改,随堂发还。”


1931年梁思成夫妇受朱启钤先生邀请,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盟中国营造学社,全力投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工作,率领团队四处测绘,留下大量水准极高的图纸。抗战爆发后,很多图纸和其他资料一起存在天津一家银行,不料因为水灾而遭到浸毁。《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插图重绘于李庄。从绘制风格来看,这些先后完成的图纸都依稀可见昔日宾大图稿的影子。


1946年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多位前辈学长回忆,当年梁先生讲授外国建筑史课程时,不仅语言生动精彩,而且可以随时在黑板上默画出所述建筑的图形,形态、比例几无误差,令学生们十分惊佩。如此深刻的记忆和高超的技法,当然也与昔日在宾大所下的功夫密切相关。


囿于当时的情势,建筑史教学的图像资料十分匮乏,梁先生曾经一度将这些图稿和笔记一起交给清华建筑系资料室收藏,供师生们学习外国建筑史参考或临摹之用,后来不知怎么混入旧书堆中。


据五十年代在资料室任职的林洙老师回忆:“(1958年)一天,我在一大堆废书籍中发现了几个笔记本,它们的封面已弄得很脏,看不出模样,打开一看竟全是英文打字的文稿,而且每隔几页就有一小幅精美的小钢笔画。我惊呆了,再仔细一看,在画的一旁往往有一个钢印,上面写着‘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的字样。宾夕法尼亚大学不正是梁先生的母校吗?于是我拿着这几个笔记本找到梁公,请他看看是否是他的东西。梁公接过来一看,脸上微微露出一副难以捉摸的表情,轻声地说:‘是的,这是我学西方建筑史时做的笔记。’我说:‘您是否要收回呢?’他笑了笑说:‘既然现在在你处,那就交给你吧!’我听罢如获至宝,从此我便常常翻阅这些笔记。那些精美的小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一门课就画了一百多幅画,使我肃然起敬。”



古希腊雅典奖杯亭透视图


林洙老师用这些图稿在系里搞了一次展览,引起不小的轰动。高亦兰先生回忆:“系里又展出了一批梁先生在宾州大学学习时的建筑史小钢笔作业……比例严格,线条流畅,对细部都有交待,十分过硬。画面说明作者是为了做学问而画的,毫无哗众取宠之态。”说的就是这批图。之后图稿和笔记本都由林洙老师保存。


林徽因先生已经于1955年逝世。1962年林洙成为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文革期间,他们几次被抄家,图稿和笔记本都曾经被抄没,后来又发还,有所散失。

2014年林洙老师将114幅图稿与笔记本捐献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5 余话


对于建筑工作者来说,建筑史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积累的过程,其中对于经典建筑作品的图像感知和记忆是重要的环节。徒手描绘,再现其形,揣摩其意,有利于直接把握其构图、比例之精髓,确实是单纯欣赏图纸、照片甚至现场参观都无法替代的有效方式。梁思成先生一向主张专业训练要“下笨功夫”,当年的这些图稿正是最好的注脚。


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建筑图像信息极为丰富,直接现场考察建筑实物的机会也大大多于以往,学子们研读建筑史,很少再下这样的笨功夫,虽日阅千图,方便快捷,却往往仅得模糊印象,且笔头功夫孱弱,与前辈差距甚大,需要反思。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图稿虽然都是图而不是画,却同样具有很高的美术价值。梁思成先生少年时即喜欢绘画,可惜所绘建筑画大多不存,这批图稿作为其早期作品,依然显示出良好的功底。


吴良镛先生曾以“严谨、守拙、简练”三词概括梁先生建筑画的特点。张锦秋院士回忆梁思成曾经说自己喜欢那种豪放、有“帅”劲的书画风格,而他自己的字和画工整有余,“帅”味不足。他给《人民日报》写专栏,自称“拙匠”。


诗文、字画都能反映作者的个人气质,就风格而言,本无所谓优劣,正如《史记》与《汉书》,李白与杜甫,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各有绝胜之处。梁思成本质上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假如他写诗,大概也会走端庄工稳、守拙内敛的路子,绝非《再别康桥》的格调。


前辈当年的情史无须再提。徐志摩写诗属于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学创作,梁思成作图是为了治学,形式不同,目的迥异,难以比较。平心而论,梁思成留学时代的这些图稿与浪漫无关,但我们确实可以从中看到一个“靠谱”的梁思成,值得所有人欣赏。


原标题:《梁思成留学时代的图稿,与浪漫无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8:32 PM , Processed in 0.0299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