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历来是世界各国精英和富人们青睐的移民目的地之一。某种程度上,伦敦的发展也受益于这些不断涌入的超级富豪——比如来了又走了的美国银行家、1970年代的阿拉伯酋长和1980年代的日本人。
1990年代,俄罗斯的寡头们在国有资产私有化的进程中一夜暴富,并在权力的诱惑下把手伸到了政治领域,希望能在政界呼风唤雨。在叶利钦时期,政府对这些暴富的人约束得十分有限。当时,七大寡头曾和叶利钦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寡头们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确保叶利钦连任;叶利钦则许诺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
富可敌国的寡头们自然想权倾朝野,他们惯用的手段包括操纵媒体、左右地方选举、干预立法决策等。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曾说,“只要我愿意,可以让一只猴子来当总统。”
别列佐夫斯基和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Vladimir Gusinsky)曾联手打造包括电视、报纸和杂志在内的媒体王国,利用这些传播手段打压其他寡头和叶利钦的继承者普京,批评普京在车臣等敏感问题上的措施。
普京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拾”这些寡头,不少人因此选择前往伦敦这个“安全港”。当然,去国外扬名立万的也不全是普京的打击对象——比如以英超球队切尔西俱乐部的老板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为代表的俄罗斯巨富新贵们。
最开始,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大亨在英国并不太受待见。当阿布拉莫维奇准备买下切尔西的时候,英国媒体对他最好的评价,也不过就是形容他是一个在“黑色石油交易”中赚到钱的大亨。
然而,当这些寡头在伦敦和萨里买下昂贵的房产,为其公司开设海外银行账户并且真的买下英国球队的时候,英国绅士们的态度开始转变了。时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甚至曾用俄语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
如今,来到英国将近20年的他们已经是伦敦的富豪群体之一。《卫报》文章说,这些年来,他们在英国年复一年地创造着房价纪录,被定制版的迈巴赫接送,在哈罗德购物中心购物,在只有他们能负担得起的餐馆用餐。而与此同时,伦敦人也很愿意成为他们的管家、建筑师、会计师、律师、室内设计师和私人教师,去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
最重要的一点是,英国政府也曾经给这些富豪们铺好红地毯,希望他们带来的巨大财富能让联合王国的首都走向黄金时代。
俄罗斯寡头们为何会在伦敦如此受欢迎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在英国参与慈善。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寡头是模范市民——他们会捐钱给社会慈善机构和艺术、金融教育机构。也许他们是希望别人用谷歌搜索自己时,他们的名字旁也会一并显示出他们的善举。
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在2016年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捐赠名单”中,英超球队阿森纳的大股东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成了英国最慷慨的十大慈善家之一。据福布斯网站数据,1953年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他目前身家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0亿元)。《卫报》报道说,他在索契冬奥会和俄罗斯世界杯场馆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曾任俄东部偏远地区区长的阿布拉莫维奇也一直是Fulfilling Dreams慈善机构的最大捐助者,该机构资助世界各地患重病的儿童度假。除上述两人外,俄裔美籍石油大亨布拉瓦特尼克(Leonard Blavatnik)也因为在英国的慈善事业而被封为爵士。福布斯数据显示,他的资产净值为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