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8|回复: 1

[哲史艺丛] 你相信这世界上,有另一个你存在吗|1天1本书 海外版No.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1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相信这世界上,有另一个你存在吗 

2018-03-10 墨客与风 1天1本书

“1天1本书-海外版” 栏目旨在推荐和分享尚未在国内出版的好书,了解全球图书动态,拓宽阅读视野,用知识照亮远方。


这是我们海外版分享的第3本书:《4321》


你可曾想过:如果过去的某一刻你经历了不同的事件,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现在会过着怎样的人生?

 

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也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奥斯特14岁的时候,一次野外露营遇到暴雨,走在他前面的同伴被闪电击中身亡,他亲眼目睹了同伴的死亡过程而自己却幸运地毫发无损。这件事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便对人生的不确定性深信不疑,这个概念也成了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例如,在其成名作《纽约三部曲》之《玻璃城》中,作家奎恩接到一个打错的电话,意外揽上了私家侦探的活儿;又如,在《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身患癌症、家庭破碎的中年男子内森·格拉斯因对生活绝望搬回故乡布鲁克林,打算在这里了却残生,却意外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奥斯特说,当你前面已经没有多少未来,你会比中年的时候更多地思考过去于是,在70岁这年,带着对“不确定性”的执念,他完成了一本叫《4321》的小说,大胆引用平行时空的概念,描绘了主人公经历的四重人生。这本书一出版就备受关注,入围了2017年的布克奖短名单,并成为得奖热门;纽约时报书评作者汤姆·佩罗塔Tom Perrotta)更是称其为“一部史诗级的成长小说”。


故事开始于一个共同的起点:1947年的33日(恰好在奥斯特本人的生日之后一个月),主人公阿尔奇·弗格森Archie Ferguson)出生在美国新泽西纽瓦克市的一个犹太裔中产家庭,父亲斯坦利经营一家家用电器商店,母亲罗丝则从事摄影工作。此后,时间开始分岔,在四个平行时空中,弗格森的人生演化出了四个版本。四个弗格森长得一模一样,有着完全相同的DNA,命运却截然不同:



其中一个弗格森的遭遇与奥斯特的同伴如出一辙:在十三岁那年,他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因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太过着迷,在一场暴风雨中,他跑到一颗大树底下,结果遇到雷击,被掉落的树枝砸死,于是四个弗格森变成了三个;


一个弗格森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另一个则上了普林斯顿大学;还有一个根本没去上大学,而是跑到巴黎游荡,住在一个阁楼里。


与主人公相应,其他角色的命运走向也发生了分化:

 

只有一个弗格森的父母在他出生后没有离婚,尽管两人原本感情很好;


在两个人生版本中,家里的店铺被大火烧毁了。一个弗格森的父亲因此而丧命,另一个弗格森的父亲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赔款,不仅生活没受太大影响,还用多余的钱建了一座网球中心,成功地东山再起。

 

奥斯特对四种人生采用了分阶段依次叙述的方式,章节结构是1.1, 1.2, 1.3, 1.4; 2.1, 2.2, 2.3, 2.4...一直到7.1, 7.2, 7.3, 7.4。尽管每一个人生故事单独来看并不难理解,但他们各自的时断时续却为阅读增添了不小的难度。随着情节的不停自我否认,读者可能会有些困惑,忘记自己正在看的到底是哪一个弗格森的故事。

 


然而,主人公的人生看似捉摸不定,其实不然。无论按照哪个走向发展,弗格森的命运总呈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例如,每个弗格森都爱着一个叫艾米·施奈德曼Amy Schneiderman的女孩,并以各种形式和她产生了关联,尽管只有一个人生版本里,他如愿以偿,和艾米走到了一起。在这个版本里,正是因为这段恋情,弗格森遭遇了一场车祸,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但也因此得以免除兵役,颇有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味;

 

每一个弗格森都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而最后他们从事的职业也都与此相关:一个成为了翻译和记者,一个成为了电影评论家,还有一个成为了作家。 

 

作者似乎想要传达的是,人生在偶然当中也有必然,不同选择看似通向不同的路,可倘若心有所向,分岔路再多,最后可能不过是殊途同归。


 

每个弗格森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比如出生地纽瓦克市和奥斯特本人相同,上过哥伦比亚大学,去过巴黎旅行和写作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弗格森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在虚拟世界里代替他实现了对生命种种可能性的探索。

 

这本将近900页的小说,并不仅仅记录了弗格森的人生。小说带我们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伴随着四个弗格森的成长历程,我们得以回顾包括美苏冷战、越南战争、民权运动、肯尼迪遇刺等事件,见证人物背后一个时代的历史。

 

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会渐渐发现,原来四个人生版本中,只有一个是小说主人公的实际生活,其余三个则源自主人公的想象。这个元小说式的设定为情节带来了更多的悬念,不到最后一秒,你都不会知晓故事的真相。那么究竟哪一个弗格森是真实的呢?这里就不剧透了。翻开这本小说,耐心阅读,你就会找到谜底。


 

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曾说过:“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弗格森,或者说,影响了奥斯特。他在小说中写道,“人生的痛苦在于,在每一个既定的时刻,你都只能选择一条路,即使你原本可能走上另一条路,到达完全不同的地方。”

 

然而,换一个角度想,这份痛苦,大概也正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吧。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尽情畅想平行时空,但倘若人生真的没有了遗憾,那又该多么无趣啊。


附录:入围2017年布克奖短名单(即决选名单)的作品

1.保罗·奥斯特《4321 

2.艾米丽·弗里德伦德《狼族历史》 

3.莫欣·哈米德《出走西方》 

4. 菲奥娜·莫兹利《埃尔默特》

5.乔治·桑德斯《林肯在中阴界》(最终获奖)

6. 阿莉·史密斯《秋》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D2352C9-6565-4578-9FA1-4DC348422010.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8:31 PM , Processed in 0.0426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