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4|回复: 0

[教育漫谈] 别再以陪伴的名义监禁孩子的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4 06: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再以陪伴的名义监禁孩子的人生 

 2017-10-24 李多钰 大家


最近两年,承蒙一些有教育理想的媒体抬爱,我不时要面对一种采访邀约,希望我谈谈教育女儿的经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邀约,大约是看到,我的女儿王若冲17岁时出版一部长篇小说《飘二代》,被很少录取到中国学生的纽约大学戏剧性写作专业录取,如此等等看起来有些特别的似乎可以列入成功的标志。而这种所谓的成功,他们认为肯定会有一种方法论,掌握在家长手里,值得共享一下。


说到成功,同样是写作者,王若冲确实比我强。我到现在还是只能零零星星地写写专栏文章和笔记体小说,而她在17岁就出版了反思自己青春成长的长篇小说,笔下还能带着她那个年龄少有的对现实的观察和悲悯。按李方老师的说法,“只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人才可以称为作家”,王若冲从写作韧性来看,确实比我这个母亲更适合做一个作家。



但是这是不是就可以定义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教育成功呢?起码从当下社会的普遍心理来说,王若冲并不能算典型意义的成功。成为一个写作者,学习自己喜欢的跟文字相关的专业,看起来都不像会获得很多金钱的样子。有人大概还会暗暗觉得让孩子出国在并非藤校里学习一种并非计算机、工程或金融的专业是一种浪费。


就算王若冲在某种意义上算是有了一点成就,是不是就足以证明我这个母亲在她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居功呢?我实在不能心安理得地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一个孩子的成长,她自己的成长冲动要占据大部分,家长最大的功劳也就是对这种成长冲动不拖后腿,适当加以援手,其他的功劳都是细枝末节,不足为道。


基于对自己小众的教育观念的判断,我实在不看好大众对我的“方法论”的反应。大众还是更适合读读“哈佛女孩某某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样被贴上颠扑不破的世俗成功标签的教育方法论。在经历过几次对我的观点的误读之后,我对这类访谈基本都谢绝了。


今天接受编辑之邀来写写当下被当做新的政治正确的“陪娃”问题,并不是因为我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多么成功值得成为范例,只是我个人认为“陪伴”的时间问题确实困扰很多家庭,对于那些被陪伴的时间长短和频次的任务绑架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来说,他们需要一些解脱的案例,而我恰好可以奉上我的经验。



1、身心健康是检验陪娃质量的唯一标准


以我的经验来看,陪娃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关键在于质量。


如何评定陪伴的质量?非常简单,孩子身心健康,有学习动力,有生活乐趣,与家长及周围环境的互动良好,这就足以说明陪娃的质量是良好的。并不需要去比拼孩子的成绩排名。反过来说,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如果在家长的陪伴下是身心健康的,他的学习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孩子成长的自主性是很强的,根本就不需要家长天天陪做作业。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娃到了高中甚至大学还需要在家长不断的督促下才能完成学业,这种陪伴的失败已经不言自明了。


身心健康说起来简单,真正实操起来,需要家长不仅投入时间,还要投入智慧。这种智慧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种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各司其责,善于倾听,解决必要需求,保留个人空间,分清权力界限。


无须纠结陪伴的时间长短和频次,只要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你都在场,孩子遇到问题愿意主动寻求你的意见支持,然后设法自己解决,那么恭喜你,你的陪伴无论多短对孩子都是有价值的。


就在不久前,我在一个留学生家长群里谈到留学生的身心健康的问题,我提议家长把对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多关注他们的社交生活上,结果被群中一位家长以极其强悍的姿势diss了,“你的孩子是个差生吧?只有差生才关心服饰礼仪社交生活这一类的,好学生根本不需要”。


真的如此吗?


对这种骨灰级的学习成绩决定论者,以及骨灰级的智商歧视论者,我虽然十分担忧他们教育出的孩子是不是适合留学,以及留学后的幸福可能性,但是我也十分清楚,这种普鲁士般的铁血教育理念在很多中国家长的脑袋中根深蒂固,不存在任何沟通的可能性


拥有这种教育理念的家长,把学习成绩作为判断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浑然忘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健全自主的人格。


他们往往从幼儿园开始就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把陪娃读书当做终生大事。这些家长熟知一切可能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路径的门路,他们还特别关注朋友圈里的家长们都在怎么“晒娃”,用“别人家的孩子”作为鞭策自家孩子的标尺。他们的孩子无论在小学还是大学,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在他们强大的监控范围之内,即使远隔重洋,即使孩子已经是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已经与中国决然不同,他们也不会放手,照样不厌其烦地研究孩子的选课,甚至对夏校的专业和老师都了如指掌,还要手把手地指导孩子怎么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以上都是我在陪王若冲长大的过程中亲身遭遇过的家长,而且比例不低


这样的家长会培养出三种人,一种是他们的高级复制品或者他们期望的样子,一种是跟他们的期望彻底背离的造反者,还有一种是看起来像他们期望的样子但背地里却完全相反的。我很难判断这三种教育结果哪一种更差。


事实上,过度陪伴形同监视,它更像一种教育集权,和任何集权一样,容易产生极端逆反的情况。


2、一个被过度陪伴逼反的例子


不久前,我先生一位朋友的太太悄悄跑去美国看她出了问题的儿子。这位太太就是常人眼中十分能干十分会管娃的那种。她的儿子在她无微不至的陪读下成绩果然十分优秀,她也是为了儿子的留学使出浑身解数,包括创办一个大奖赛让儿子得第一名,最终儿子获得美国一所排名前三十大学的全奖录取。


儿子留学后,这位妈妈还是不能适当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抽身,坚持要儿子选她期望的医学预科专业,但是儿子其实根本不想读,于是一场远隔重洋的战争开始了,最后儿子拗不过妈妈,选读了医学预科,成绩却一泻千里,因为他根本就不读书了,成天找女孩约炮,成了一个爬梯动物,经常在学校里惹是生非。这位太太也算如愿,又可以接手儿子的再教育。


如果跟这样的太太比陪伴时间,我是肯定要汗颜的。因为我从来没有陪王若冲做过作业,我甚至还因为无人帮忙照看接送,在小学时把她放在寄宿学校里,每周五回家过周末。那时候每周日的返校都是一场战争,她不愿意返校过那种每个人都一样的定时定点的集体生活,我们夫妻默默听她哭诉,跟她解释只能这么安排,最终还是哭着乖乖踏上返校的路。为了让我们多接她回家,她经常会在学校里动一点小脑筋,说自己腿疼、耳朵疼,装病,我们也不戳穿她,只要有可能,就去接她回家。


回家后,我们一家三口的例行亲子活动是一起散步,听她说各种学校的事情,有时候她会反复提到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件事情对她很重要,有时候是一些学生间的冲突,有时候是一些学校或社会上耐人寻味的事情,有时候还会带情绪看不惯很愤怒之类的,不管她说什么,倾听以及适当开解就足够了。


上大学后,有一天她放假回来,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开车去一个地方,她忽然说,“这是我小学返校的路啊”,她爸爸就说,“那我们回学校吧”,我们三个相视而笑,那段不堪回首的寄宿生活终于褪去苦涩,成了一个我们一家三口曾经共同度过的回忆,一个可以拿来开玩笑的话题。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跟学业成功相比,这种共同度过的情感交流更让我珍视。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一个母亲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大过孩子与自己的情感交流,替代孩子选择道路的权力欲大过让孩子自我成就的幸福感。


如果陪伴的结果是孩子的道路由父母选择,这样的陪伴跟监禁有什么区别?陪伴时间越长,不过就是囚禁时间越长而已。


3、请陪伴他们,不要监视他们


“陪娃写作业?算了吧,想来想去还是命更重要”在网上掀起娱乐大潮的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一种现实,在中国,每天陪娃写作业,是当下家长们(尤其是妈妈们)陪伴孩子成长最常见也花费时间最多的方式。


电视剧《虎爸猫妈》剧照


对很多中国妈妈来说,“陪伴”一词几乎就等于陪娃写作业,或陪娃上各种课外班。有一个开明的北京家长跟我抱怨,他的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本来不打算报班,结果每个小朋友都报起码三个班,甚至有六个的,后来他也只好从众,给孩子报了三个。


幼儿园和学校所提倡的“共育”,更多也是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把原本应该在学校中完成的作业,不仅带回到家庭中,挤占亲子时间,还严重“乱入”家庭生活,让家校的互动,变成了家长们苦不堪言的重复教育负担。


奇怪的是,大部分听话的家长对这种负担不仅不提出异议,还因此好像找到了生活的目标,沉浸在这种“重复教育”和“过度教育”的“练级”游戏中不能自拔,像教务主任一样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涨跌。他们把本该跟孩子交流的时间全浪费在这种“练级”游戏中,本质上是逃避真正的家庭教育责任。


陈方老师在《对不起,爸爸妈妈没那么多时间陪你》这篇文章里,对这种过度陪伴的政治正确提出了一些怀疑。


我对此没有陈方这么客气。在我看来,这种以陪娃写作业为主的所谓陪伴,与其说是陪伴,不如说是“监视”。


陪娃做作业上课外班,是基于一种把孩子当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教育产品的观念,把自己当成监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加以生产监督;同时,以为教育就是各种可配备可购买的技能点,应当尽可能填充,却放弃亲子陪伴中最重要的家长“身教”的必要时段,也侵占属于孩子自己的学习责任,剥夺孩子自我成长自我发育的可能;最后,它实际上也是家长自身终止成长的借口,是对自己生活和事业可能性的悲观和自暴自弃,认为孩子有权力挤占自己的全部空余时间,把孩子培养成功高于自己的一切个人完善需求和生活追求。


这种陪伴就是典型的“陪伴过度”,它并不比“陪伴缺席”带来的问题小。如果说“陪伴缺席”带来的是一大群缺乏安全感和必要庇护的留守儿童,“陪伴过度”带来的就是另一群被过度庇护束缚自身成长动能的“巨婴”。


港剧《一屋老友记》中的情节


在这种新型填鸭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恐怕更容易把家长理解为资源获得的渠道,把生活理解为资源获得的过程,更容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或许如陈方所说,有劝慰者会劝解,“将来你空巢寂寞时候,就会怀念陪孩子做作业的美好时光”。


我对此十分怀疑。空巢的寂寞,难道不是长期监视孩子落下的病根吗?明明有更美好的陪伴方式可以回忆,为什么要去回忆这种“家长乱入”学习的遭罪时光呢?学习如果有所谓美好时光,也应该是同学之间的共同回忆,是“同桌的你”的回忆,家长在里面掺和些什么呢?抹掉初恋的美好?减少同学之间互相启发的妙处?……与其这样瞎掺和孩子的生活,不如保持自己的生活追求,这样将来空巢的时候,也不至于无事可做,空虚寂寞。


等到空巢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成功是一个多么冰冷的字眼,它并不会成为你胸襟上足以居功的教育花朵,它远不如一个懂得爱的意义的孩子带给你的任何一丝安慰。


【注】本文原标题《家长“乱入”学习生活,是陪伴,还是监视?》


日剧《母亲》剧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5 12:48 AM , Processed in 0.0329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