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4|回复: 0

[文化教育] 英国上学拼爹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上学拼爹记 

 2017-10-03 杨猛 大家



(1) 中国人追捧私校,一是不差钱,二是舍得投资孩子教育


在阴晴不定的伦敦生活了一年半,我发现这里的人们——特别是中国人圈子——认识之后总是喜欢打听“你住哪里?”如果你还有孩子,那么紧跟着就会问“孩子读哪所学校(私校)?”


时间久了,我意识到轻描淡写的打听背后,隐藏着一种势利的试探。


如果听说你住Elephant castle——以有色人种聚居和杂乱为底色,一般人的反应经常是惊讶,“那种地方你也敢住?”而如果住Dulwich——本区多深宅大院且有几家知名的私校,对方则会说,“哇,好区!”


好比在北京,住某明星别墅区意味是富裕阶层。住燕郊,几乎可以确定属于北漂上班族。


富人区、精英教育,以及考究的皮鞋和低调的谈吐,都是判断一个英国人的阶级成分的指标。这些阶级观广泛存在但是不易察觉。那些含蓄的英国绅士淑女深信自己就是精英,言谈间就能嗅出彼此属于哪个阶层,无需打探。


倒是在日趋活跃的华人圈子里,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无法简单探测出对方的来头,“你住在哪里?”“孩子读哪所私校?”就成为惯常的开场白。大家深谙此道且都乐此不疲。


最近正在给要读小学的女儿选择学校。英国学制跟中国不同,小学从4岁开始(包含了一年学前班教育),提前一年开始报名注册。今年满3岁的女儿,现在就要找学校了。择校过程中,认识了很多生活在英国的中国家长,发现大家对“择校”都很有心得。中国家庭重视孩子教育,对教育投入很大,这个优良传统带到了英国。“择校”这件事,本质上属于教育范畴,最终又衍生出检验你的阶级成分的功能,却令人无奈。


读公校自然简单,划片、就近入学。英国跟中国类似,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非公民孩子三岁起就能享受免费教育(三岁每周15小时幼儿园补贴)。



相比免费公校,私校每年一两万镑的学费(还不包括课外活动费用或者寄宿费用),对于大多数英国家庭也是不菲的支出。


之前我对公校私校没有清晰的概念,得到的信息五花八门,大概不做一次亲身体验,永远不得其门而入。


9、10月份是英国中小学的开放日时间,很多学校会选择在周六接待家长参观,帮助择校。离我家不远,有一所口碑不错的私校,在几种主要的排名系统中,均名列20到30名之间。有几回我经过那里,看到维多利亚式的校园,有一个庞大的天然草坪运动场,孩子们在玩足球或曲棍球。这家私校成为我们考察的第一个目标。


周六早上9点半,我牵着女儿向学校走去。学校离我家步行用不了10分钟。从便利角度,非常适合我这种晚上不睡早上起不来的家长。在早高峰杀出一条血路送孩子上学毕竟不会是美好的体验。


本区有四所私校——两所男校、一所女校、以及我们考察的这所混合学校(我们有幸住在这名校区的边缘),此外还有两所公校,但是公校似乎有意无意被忽略掉了,不在首选的考察清单上。大概除了 “公校”的身份,还因为这两所公校的评分是“good(好)”,而不是最高的“outstanding(优异)”。


我咨询过一位孩子读公校的家长。她说,“完全没有学习压力,也没家庭作业,我就是担心孩子太轻松了。”最近听说,她抱怨老师不称职,把女儿转学去了另一家公校。



另一个中国妈妈则总结出她心目中的好学校排序:最理想的是需要考试才能入学的私立学校、其次是需要考试入学的公立学校、然后是不需要考试的私立学校、最后才是免试的公立学校。我觉得这体现出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便宜无好货。


许多华人移民到英国就是冲着这里的精英教育来的。很多中国家庭对英式私校教育抱有极大信任。一位从浙江来的先生,住在伦敦东部的狗岛,孩子考上了我家附近的一所私校,为了方便上学,专门在附近新买了一套85万镑的房子。


另一位妈妈每天开车半小时送孩子上私校,她准备坚持送一个学期,如果太累,也准备就近买房。


类似“孟母三迁”为了孩子上私校而拼家长财力和体力的事例在身边有很多。中国人青睐私校,首先当然是这些家长不差钱。另一方面,从中国出来的家长还是相信;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家长都没有太多的时间,花钱把孩子交给靠谱的学校,似乎是一个好选项。既然私校教育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何乐不为呢?


我的困惑是,私校和公校的教育模式有哪些不同?是否花了钱把孩子送进私校就万事大吉?


(2) 只招18个孩子,来了100个家庭咨询,还有大量没来现场的


很巧,我们走到学校门口,迎面碰到了邻居:一位干练热情的上海女士。她的一对混血双胞胎儿子就在这所私校上六年级。当天开放日,学校安排六年级学生给参观者做向导。送完孩子邻居正准备回家。


她讲,进这所私校需要考试,竞争激烈。这家学校在学前班、三年级和五年级分别有三次招生,名额有限。她的两个儿子4岁时没考上,上了一所教会学校。在上私校的问题上,这位妈妈表现出坚毅的决心。她担心等到初中的时候两个儿子不能同时考进这所私校,所以在三年级的时候就选择第二次报考。很幸运,双胞胎一起考上了。


现在,双胞胎学业出色,一个擅长钢琴,当天为参观的家长表演,另一个是副班长。这是私校三年来教育的成果。为了实现更好的教育目标,家长付出了很多。看到这位年纪相仿的妈妈的白发,就说明了一切。



这位妈妈又很怀念在教会学校的那段时光。“家长之间的关系很好,彼此关心。”到了私校,感觉家长之间生分了不少。也许这是跨入冷漠的精英阶层付出的必要代价。比起孩子的进步,这种失落又算不了什么。她提起儿子总是流露出幸福。


邻居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别强求第一次就能被录取,可以考虑在三年级的时候再考。


她安慰说,“没关系!这所学校平时不对外开放,进去看看里面的老建筑也蛮好。”


我的心情愈加沉重了。如果孩子没读到名校,听说爸爸只是带她进去溜了一圈看建筑,将来会不会抱怨?


接近10点,家长带着孩子陆续走进学校。我观察到大部分人是步行来的,说明都住附近,都会是竞争对手。英国家长也蛮拼的,有的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就来了。人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是尿不湿阶段,你们是不是太心急了?


会场坐满了听校长演讲的家长,目测近100个家庭、至少200多人。估计当天还有大量的家庭没来到现场。而第一年的学前班只收18名孩子,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其中发现了很多华人面孔,有些爷爷奶奶也来了。相信一般私校对于国际学生比例会有名额限制,这些华人孩子都将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听口音,有一些是久居此地的香港和东南亚华人,有些是中国新移民,有几个年轻父母粗声粗气讲着北京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哪儿来的。


我逃避北京,就是觉得那地方太拥挤,过度竞争让人厌倦(虽然很少输)。想到在异国还要跟同胞展开残酷的人生赛跑,感觉压力好大。


(3)私校特色:小班制和兴趣班


10点,演讲开始。小学校长有着英国式的风趣。他开宗明义:“给孩子选择学校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决定了孩子的将来和他们是否幸福。”——看,英国教育工作者也不否认择校的重要性。


“时常有人问我,这是所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继续说,“我要说,这所学校可以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学校是安全的,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信心、挑战、支持。简言之,让他们成为自己最好的版本。”


很好的开场白。这所私校的校徽上写着“上帝的礼物”——等同于国人熟悉的“祖国的花朵”——表明了对于孩子最大的重视。


校长重点介绍了这所学校的特点:小班制。小学总共只有240个学生。学前班、一、二年级都只有一个班,三到六年级各两个班。“这样的小班制,保证了我们每一名员工可以叫得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且熟悉他们的性格。”


我认为这是私校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班制保证学校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从而能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这正是我们时常提及却又很难做到的“因材施教”。



接着中学部的校长讲话。他说,本校的GCSE(英国的中考)成绩,92%的学生考到A或A+。A-Level(英国的高考)成绩,40%学生考到A。“即便全国也没有几所学校达到这个成绩,因此我们是尖子里面的尖子。”他说。


两位校长都强调,他们重视学业,但是更重要的宗旨和工作,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是谁”以及“想要做什么”。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考取了英国的名牌大学,有个女孩考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一个男孩考到了阿姆斯特丹研究人类学,还有一个居然成了职业足球选手。校长举这些例子意在说明:他们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目标。


校长强调,他们培养领袖精神,把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重视学业,但是不强迫学习,特别重视和尊重不同的个性。这话令人振奋。


我想起了自己可怕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我有一个小学老师擅长扔粉笔头,不管你坐在哪个角落,走神或者说话的时候,她的粉笔总会准确砸到祖国的花朵身上。我的中学老师喜欢让成绩差的学生集体坐在最后一排。这种公开羞辱在我的学生时代是家常便饭。


联想到一位上海大妈对我讲过,她感觉在英国读小学的外孙,比起同龄的中国孩子情商高。这就是教育方式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系统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集体目标,学生被要求服从和守规矩——太多的个性会被认为影响集体目标的完成,因而往往不尊重个体的独特性。


演讲结束,在一名6年级学生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内部设施。小学部的空间有点拥挤,硬件设施跟国内的很多学校比,实在一般。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兴趣班及其背后倡导的教育理念。


校长说过,他们学校的特色是学业、体育、艺术。以音乐为例,每周至少有两节音乐课,从二年级开始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五年级再多学习一个弦乐器,六年级所有学生都要加入合唱团。


此外,学校每学期都有超过60个课外俱乐部。比如演讲班、曲棍球、爵士乐、芭蕾、表演。


带我们参观的这个学生,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台湾人。他会讲西班牙语、英语、法语,但是不会讲中文。他报名参加了辩论班,正在自荐做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去年学校带他们去了怀特岛露营,明年要去诺曼底露营,男孩已经对这趟旅行迫不接待。



这些课外活动,有一些是需要家长单独支付费用的。我没问具体价格,估计小学和中学读完,汇总起来不是小数目。


(4) 这一切说白了,都是“考家长”和“拼爹”


一个小时的参观,感觉老师热情、学生见多识广。校长许诺在11月报名截止前,家长有疑问可以预约跟他面谈。他并向家长们发出了邀请,“让我们一起度过14年的旅程。”


如果进了这所学校,意味从4岁到18岁,14年的光阴都将在同一所学校度过,这条从小就为孩子规划的精英之路很诱人,但是这条路也一眼就看到了结果。


我女儿出生在美国,3个月大回到中国住了8个月,又在马来西亚生活了半年。现在伦敦生活了一年半。她读了一年幼儿园,可以讲中文和英文。问她是哪里人,她会说“我家在伦敦”。这种在性格形成期没有生活在父母祖国的儿童,有一个专用名词叫“第三文化儿童”。


我们希望她适应不同的成长环境。未来数年我们会继续生活在伦敦。更远的将来,则不打算限制住脚步。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年代,谁知道几年以后传统教育模式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变数?


私校教育已经被证实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和精英培养的一种体系,但是毕竟也只是“这一种”,生命还有很多多样性,应该还有更多的追求喜悦的标准。


精英教育毕竟针对的只是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家长、一小部分孩子。一道私校的大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高昂的学费已经把大部分孩子拒之门外。据说父母读过私校的家庭,其子女读私校的概率也很大。英国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不同家庭长大的孩子,揭示了阶级分化的现象。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比有钱人的孩子智商高,但是可能没机会享受精英教育。英国的公校也有优劣之分,如果你没有财力在好学区买房子,就只好让孩子就读家门口的公校,富贵天注定。私校通过入学考试,也在考察和选择符合自身教育特点的孩子和家庭,以保证成才率。这一切说白了,都是“考家长”和“拼爹”。



打个比方,精英教育类似于奥运金牌战略,背后是高投入。14年的打磨,多对一的教学模式,保证了每一个孩子的特长不被埋没,不成功都难。与这种精英教育不同,公校的目标是保证大多数孩子的基础教育,就像是群众运动和广场舞。这种不平等从择校的第一天就铸就了。


我开始说服自己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英国人假装阶级社会早就不存在了,实际上阶级无处不在。


毕竟现在只是走马观花,在注册报名截止前,我们还有时间对英国的学校做更多的了解。


什么是好的教育?如果精英教育简化为身份的符号,成为另一种成功学,是否和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有可能,我想把这些疑惑抛给那位信心满满的小学校长,“中国教育有一个现象叫拼爹,以我的看法,在英国也需要拼爹,校长先生怎么看?”


(编者注:本文配图皆为作者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5 12:12 AM , Processed in 0.04051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