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0

[哲史艺丛] 傅月庵:旧书玩的是学问,美的是缘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9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月庵:旧书玩的是学问,美的是缘分 

 2017-07-09 傅月庵 大家


文 | 傅月庵


曾经非常念想香港,尽管当时一次也还没到过香港。

15岁入学台北工专,16岁开始混学校边的光华商场,彼时台湾最大旧书集散地。20岁时,尽管不知世上还有版本、目录这些学问,却因成天摸旧书,竟也摸出些微心得,略识旧书门道,知道什么是漂亮的书,什么书很丑、很难读。穷极无聊,一心向“善”,发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心愿:当兵前定要将《今日世界译丛》跟《文星丛刊》搜罗完整,每一本我都要!

《文星丛刊》好!好在内容,几乎每本爱读,买着买着,不觉有了一大半,干脆设法通通打包回家,如此觅书也有个目标;《今日世界译丛》则不然,文学史地固我所嗜,却为何连科学新知、南极月球、相对论生态浅说这种书也买?当时不甚明白,只知喜欢就想要,收回家翻翻也不读,却自有一种欢喜。日后入了行,渐渐明白,当时其实已不是用读者,而是编辑或说“书人”的角度在看待书了。

书有几个面向,一是商业标的,二是知识载体,三是艺术成品。前两者容易懂:花钱买书,读了好汲取知识。第三者相对难解,涉及装帧设计、纸张印刷等等。大量复制——尤其畅销书当道的商业时代——一般人往往忽略,出版社基于成本也不甚讲究,但其实书也可以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呈现。1930年代鲁迅翁坚持编辑三原则:纸张要好,天地要宽,图片要精致。此处所讲,就是从艺术角度来欣赏一本书。这是门道,所谓“善本”的入门。懂了这个,书就不仅是书,而是蕴藏时代文化的结晶体,也是一本书读完之后,为何还值得收藏的重要原因之一。

1970年代,于旧书一道,虽还懵懂无知,却概略已有一种感觉:香港书比较漂亮!无论纸张、印刷或装帧设计。其中又以美国国务院派驻在香港,美国新闻处所属“今日世界出版社”的出版品,最是上乘,远远超过台湾一大截。昔时不知,今日想想,一分钱一分货,其实都拜冷战所赐。为了传播,不惜成本,花了大钱办杂志搞出版,找最好的人才来写稿、翻译,装帧设计,非要让人看到便爱上,爱上就翻读。其所出版的书,从文学、艺术、传记到史地、社科、科技、英语教学,无所不包。手边一本1976年《今日世界译丛目录》,厚达137页,简介书籍超过300本,就连这一册目录,也印得版式疏朗,大方可人,遑论其他了。

甚至连坊间书报摊武侠杂志、电影画报、三毫子小说、儿童刊物、漫画,就出版水平而言,真较台湾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别说当时透过侨生偷携闯关而流入台湾的翻印本30年代文学禁书。——那是多好、多大的一个宝窟,我的念想,就一名书人而言,绝非毫无道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言甚是。只是这一回响,一等等了10多年,一直要到1992年,我才初次踏上香港土地。

那年,还是研究生的我,为了查找论文资料,决定到北京一趟。当时两岸无直航,非得在香港“过水洗身”一番。指导教授徐泓老师恰好在刚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任教,遂安排我住进他的宿舍,停留一周,准备聊聊论文种种,好进京“狩猎”。安排是这样安排,但我记得的是,两人没怎样谈论文,倒是每日早出晚归,新旧书店逛得不亦乐乎。

1992年冬天,我路过香港,最重要的节目,便是由老师带领到处买“玩具”:但见老师健步如飞,钻街走巷,指点评论各家书店得失,一一如数家珍,肩背手提,无一不书,越逛精神越好,简直快乐得不得了!相形之下,小他十几岁,后生如我者,因为旅途劳困,拿得没他多,走得没他快,委顿不堪,连自己都觉得“未老先衰”,有些“喫弗消”了。当时中环有家旧书店老板素以标价奇昂、个性难缠出名,碰到老师,却是又握手又寒暄,末了还让伙计买来两杯热饮奉客,要我们:“随便看,没关系!!”……



日后我曾写了一篇《老师的玩具》,谈到了这次淘书经验。如今回想,事情似乎早有迹象:我对旧书的兴趣远大于论文!结果遂也就是,弃学潜逃不读书,转身当编辑玩旧书。——从结果论看,要说指导,徐老师这次身教大于言教,猛推我一把,指导得再好也没有了。

此后常去香港,透过网络社群,更结识不少香港友人,常时聊书说书,还被带着淘书,增长许多见闻,对于香港旧书店亦自不陌生,每次“出猎”,收获俱不恶。玩久了,因缘际会,赶鸭子上架,居然也就提笔写起文章。但其实慵懒如我,所以还能写敢写,多半也跟香港董桥先生的启蒙有关,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嗜读董先生文章,不仅一读再读,甚至抄写,几乎到了耽溺地步,尤其书话篇章,口诵心维,都能背了。彼时,“吴鲁芹、梁实秋、董桥”是我心中三枝巨笔,宁为门下走狗那种。但真正启蒙,让我能写写书话的,实不能不感激董先生!2003年《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出版,因为编排形式与池谷伊佐夫的《东京古书店グラフィティ》多有相似,读者遂以为我之于旧书,受到东京古本屋影响较大,但其实绝不能忽略了“香港因素”。

恰恰也是旧书店地图出版的那一年,一名香港青年黄晓南到台北旅游,在诚品敦南店买了一册,“一下子着了迷,随即按图索骥,在台北寻访书中介绍的十多家旧书店,余下几日行程完全改写,临时变了旧书店之旅”。此前不知二手书为何物的他,从此也成了书人,到处逛旧书店淘旧书,再也回不去了。

10年之后,“用两星期时间走遍台湾全岛,从北至南寻访当地旧书店,最后写成《宝岛旧书店之旅》报告”,翌年被列为对外推广的12种特色旅游路线之一。又过了4年,更加痴迷的他,再接再厉,写成了《香港旧书店地图》,这个夏天就要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

晓南与我素昧平生,写信邀我为他的书写序,我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一本小书连累人至此,一误十多年。幸而回头追想,香港本身也得负些责任,加上此书“后出转精”,无论内容装帧、文字图片,较《蠹鱼头旧书店地图》都好上许多,遂也会心微笑:以书害人,未必不好!“旧书玩的是学问”,董桥先生在书中接受访谈时这样说。的是真言。我不揣浅陋,补了一句:“美的是缘份!”


本文原标题:美的是缘份)


【作者简介】 

傅月庵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出版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3:19 PM , Processed in 0.0467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