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早
母亲的身体危机方过,家庭矛盾又渐渐显现。三条,条条都是经典冲突:
(1)母亲好得多了,但她又想吃不消化的东西,真是令人为难,好在还肯听长子劝告;
(2)“她和我谈的,大抵是二三十年前的和邻居的事情,我不大有兴味,但也只得听之”;
(3)海婴的相片在母亲床头,“逢人即献出”,但“二老爷”即周作人孩子们的照片却挂在墻上。贤如鲁迅,也忍不住“颇不平”,不过母亲解释说这是一种“外交手段”,毕竟鲁迅远在上海,平日还要跟八道湾打交道,于是鲁迅“便无芥蒂”了。
这三件事,第一件是老人的任性,坚持已与身体不适合的旧习惯,子女百计劝解,往往无效。鲁迅算是在母亲面前得宠的长子,所以肯听一时,久亦不好说。
第二件几乎是死结。谁都知道父母高年,子女应该多陪陪多聊聊,然而两代之间、两地之间可聊之事甚少,有时双方都是硬找话题。
第三件,涉及父母在子女之间平衡情感的问题。偏见自然难免,特别考验当事人智慧。这种时候,鲁迅也一点不像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照样会为自己儿子在祖母心中的地位吃一杯醋。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鲁迅的一生中,启蒙立场是一以贯之的,比如他自己承受着不幸的婚姻,会将之上升为“四千年的旧账”,吃鱼肝油保养身体,也要说成不是为了爱人,而是为了敌人,他无比憎恶“做戏的虚无党”,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写下了《我要骗人》,虽然指向中日关系,而其中叙述的主要细节,是捐了一块钱给一个“十二三岁”“因为冷,连鼻子尖也冻得通红”的小学女生,并得了一句“你是好人”的称赞。(查日记,应该是1935年11月10日“同广平携海婴往卡尔登戏院观《Angkor》,捐给童子军募捐队一元)
事过之后,“女孩子的满足的表情的相貌,又在眼前出现,自己觉得做了好事情了,但心情又立刻不舒服起来,好像嚼了肥皂或者什么一样”,鲁迅说,他知道这一块钱到不了灾民手里,“连给水利局的老爷买一天的烟卷也不够的”。但这一块钱“实则不过买了这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欢喜罢了。我不爱看人们的失望的样子”。
但是心里真的很不舒服,觉得自己是在“恣意的骗人”。这是很鲁迅的感慨,然而于本文而言,重点是这一句:
倘使我那八十岁的母亲,问我天国是否真有,我大约是会毫不踌蹰,答道真有的罢。
然而这一天的后来的心情却不舒服。好像是又以为孩子和老人不同,骗她是不应该似的,想写一封公开信,说明自己的本心,去消释误解,但又想到横竖没有发表之处,于是中止了,时候已是夜里十二点钟。
“孩子和老人不同”,谁说鲁迅晚年放弃了进化论?面对祥林嫂答不出“人有没有灵魂”的启蒙者,捐了一块钱哄孩子欢喜却内心不舒服的求真者,换成在母亲面前,就会毫不踌蹰哄她,顺着她。除了他们家老太太,鲁迅还会为了别人放下身段当一个“世故老人”吗?想不出。
1932年那次探母之后,鲁迅虽然再未北上,但与七十多岁母亲的通信变得相当频密。收入《鲁迅全集》的“致母亲”书信现存47封,检索日记,20年间,鲁迅一共给母亲寄过105次信,收信(不包括包裹)139次,而1932年11月北上探母之后,至1936年10月1 日鲁迅最后一次收到母亲信,四年间寄母亲信70次,收母亲信及包裹108次。可以说,鲁迅与母亲之间的主要通信,都发生在最后四年。
推想这种信件忽然增多的原因,跟海婴的出生与渐次长大密不可分,母亲对这个孙子极为疼爱,虽然她托人代写的致鲁迅信今已无存,但从回信与礼物可以推想,祖母总想尽可能多地知道孙儿的信息。因此鲁迅这四年信中,几乎每封信都有一半在报告海婴的近况,同时附海婴照片,还有海婴口述,由许广平笔录的“信”,后来海婴大一些,也让他写几个字。
海婴出生之后,鲁迅与中外友人提到儿子的信,共有20封,而致母亲的信中,提到海婴(不包括“广平海婴同叩”这种问候语)共有53封。海婴,无疑成了鲁迅与母亲间的重要话题。
另一桩为研究者津津乐道的,是鲁迅替母亲买通俗小说。这也是1932年之前不曾有过的。《鲁迅全集》中,提及“张恨水”三个字,只有五处,全都在致母亲的信中:
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所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340516致母亲)
看来鲁迅是直接付款让卖家(世界书局)包邮的。
在北京时,曾有章衣萍的夫人吴曙天向鲁迅母亲推荐《呐喊》(鲁迅自己从来不干这事),并说其中《故乡》一篇最好——在章太太想来,鲁老太太也是小说中人物,自然会喜欢,因此也不说破“鲁迅即您大儿子周树人”这一层。鲁老太太读了,评价说:“没啥好看,我们乡间,也有这样事情,这怎么也可以算小说呢?”
鲁瑞老太太的阅读趣味明显是大众而非先锋的。鲁迅又曾对荆有麟说:“因为老太太要看书,我不得不到处收集小说,又因为老太太记性好,改头换面的东西,她一看,就讲出来,说与什么书是相同的,使我晓得许多书的来源同改装。”这就是通俗小说的骨灰级读者了。
1934年鲁迅仍为母亲从上海代购张恨水作品,虽然自己也并不读。这是不是跟陪父母看春晚差不多——你们坐在电视前,也在玩手机没看春晚不是吗?
三个月后,鲁迅又在信中写道:“张恨水们的小说,已托人去买去了,大约不出一礼拜之内,当可由书局直接寄上。”(340821致母亲)已经进化到托人代购了。
书是两天后,8月23日寄出的。八天后鲁迅在信里再报告老太太:“小说已于前日买好,即托书店寄出,计程瞻庐作的二种,张恨水作的三种,想现在当已早到了。”其时京沪之间的通信,大约三至四日可达,此时确乎应该是“当已早到了”。
老太太很满意,可是明显像心疼儿子心疼钱的母亲一样,又担心起这些小说的价格太贵来。因此鲁迅在下一封信里安慰母亲:“张恨水的小说,定价虽贵,但托熟人去买,可打对折,其实是不贵的。即如此次所寄五种,一看好像要二十元,实则连邮费不过十元而已。”(340916致母亲)五折包邮,当然不贵。据此我们或许可以推测,是否鲁迅北上或信件里听闻母亲好读流行小说而可惜铜钿,所以主动承担了帮母亲买书的任务?这跟现在的儿女帮父母网购省钱,真是没啥区别。
估计母亲还是不太过意,鲁迅一个月后还在安慰伊:“上海出版的有些小说,内行人去买,价钱就和门市不同,譬如张恨水的小说,在世界书店本店去买是对折或六折,但贩到别处,就要卖十足了。”(341020致母亲)这也印证了我们的想法:北平并不是买不到这些书,从上海代买是鲁迅的好意与孝心——他自己在北京时,也经常让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三弟代买《呐喊》等自己著作来送人,估计也是加上邮费还是便宜。
接下来鲁迅又加了一句“不过书店生意,还是不好,这是因为大家都穷起来,看书的人也少了的缘故”。这话或许是就事论事,但也或许是鲁迅在暗示自己的生活境遇。
【作者简介】
杨早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