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7|回复: 0

[哲史艺丛] 吴二棒:从衣食住行看古人的避暑奇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0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二棒:从衣食住行看古人的避暑奇招 

 2016-08-10 吴二棒 大家



文 | 吴二棒


这几天正是三伏的时候,许多地方都热得见了鬼。但不管怎么说,咱们活在二十一世纪是件幸事。毕竟“夏天三件宝,西瓜空调凉水澡”。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我们今天就从“衣食住行”四个字着眼,掰开揉碎地讲一讲。


现在的影视剧为了视觉效果,群众演员的服装普遍偏好,这就给我们造成古人穿衣都是一丝不苟的错觉。个别汉服党还会指着古装剧里的衣服说:“你看古人在夏天都是宽袍大袖,这才叫做华夏衣冠。”其实想想也明白,三伏天不说裹得古装剧那样了,穿个夹衣也得捂出一身痱子呀。小老百姓真的那么死要面子活受罪吗?

当然没有啦。说来你不信,古代服装其实是有短袖的,有些领还开得特别大。你翻翻《清明上河图》,里面的贩夫走卒几乎都穿着短袖,有些人的小褂甚至已经和近代的差不多了。当然,这样的服装多属于“短衣帮”,士大夫阶层还是不屑的。不过讲真,这类衣服看上去就非常清凉,比如这是唐代敦煌壁画中穿浅交领半臂的农民形象,是不是感觉和T恤差不多?



而这明代的《太平乐事图册》就更干脆。牛背上那位好歹还短衣短袴,前面的热得直接光了膀子,衣服也不穿了。这几位农夫都是蓬头跣足,算是反映了古代中国农民比较真实的精神面貌。



甚至女子也不甘落后。大家可能对《武媚娘》里那种襦裙印象比较深,但实际上类似的穿着宋代也有。如刘松年的这幅《茗园赌市图》,这样酥胸半露的妇人形象在宋代并不少见。



相比之下,我们的“长衣帮”自然就要辛苦些,毕竟除了何晏那样的魏晋狂士,敢于轻裘缓带的读书人还是不多见。这就好比领导人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在公共场合,你都不会看见他穿背心裤衩一样。所以长衣帮只好应酬完了回到家里,才能把衣服敞开没事偷着乐。反映此类题材的画还不少,如王齐翰《槐荫消夏图》、刘贯道《消夏图》、朱瞻基《武侯高卧图》等。


▲ 明代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当然,长衣帮有长衣帮的方法,他们会在衣料上动不少脑筋,尽量让自己穿得轻薄凉爽。明代以前的穷人一般穿葛麻,虽然比较扎(古代的粗麻和现在的麻布口袋有一拼),但倒也透气吸汗。而长衣帮的夏衣可就讲究了,一般都是用丝帛做的,“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用料2.6平米,仅重49克;而南宋黄昇墓出土的一件深烟色牡丹花罗背心更夸张,16.7克!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很好理解古代小说里的一些描写了。如《金瓶梅》写有一年六月初一,正在花园里消暑的西门庆看见了李瓶儿,“见他纱裙内罩着大红纱裤儿,日影中玲珑剔透,露出玉骨冰肌……(以下内容不可描述)”两层纱还能透出皮肤,其薄透可想而知。


“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说完这首定场诗,咱们说正文。中国姓氏有许多都是因古代官名而得来的,“凌”就是其中一个。周代有“凌人”一职,他们会指挥奴隶在冬天凿下冰块贮藏,以备来年夏日使用,即《诗经·七月》所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冰块在夏天具体怎么用呢?最早是冰镇酒水。如《楚辞·招魂》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一句。古人注道:“酎,醇酒也。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提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也就是说把滤掉酒糟的米酒冰镇着喝,简直透心凉心飞扬。

湖北曾侯乙墓曾出土过一个战国时期的铜冰鉴,其为双层设计,外放冰,内放酒,正可佐证古文。



到了宋代,吃货技能点满的中国人把冰玩出了新花样。据《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记载,当时的暑天小吃有药木瓜、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凉水荔枝膏、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听名字是不是就遍体清凉?

你看杨志护送生辰纲,到了黄泥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只好买了白胜下了蒙汗药的酒喝,最后把十万贯生辰纲丢了个干净。试想他要是当时学曹操指着前面说:“前方有冷饮店,弟兄们加把劲,一人一坛雪泡梅花酒!”大概就不会被逼上梁山。

关于此类饮料的美味,《武林旧事》还有相关记载。说宋孝宗赵昚与太上皇赵构一起避暑,御厨呈上了“沆瀣浆”和“雪浸白酒”。孝宗对太上皇劝道:“此物恐不宜多吃。”老爷子热急了哪管那么多,一边大口喝一边说:“不妨,反觉爽快!”不过孝宗也没好到哪去。《宋史》说他有一次对大臣抱怨:“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意思是我前几天冷饮吃得太多,搞得狂拉肚子,幸亏现在不拉了。——就因为孝宗对冷饮的喜爱,我现在还很怀疑他让太上皇少吃的真正动机。


▲ 元代赵孟頫《斗茶图》,描绘了当时市井“斗茶”之景


元代在冷饮制作中又有了创新和突破。当时皇宫中有一种专供皇帝吃的特殊冷饮,把冰块同果汁或奶汁掺和制成“冰酥”,又称“冰酪”,有种说法认为这就是冰淇淋的滥觞。

元世祖忽必烈也是个吃货,因为太喜欢冰酥,甚至颁发了诏书严禁配制秘方外传。直到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忽必烈才破例把制作方法传给了他,并让他带回意大利。意大利王室也把配方当宝贝藏了着掖了300年,后来因为一位意大利厨师被法王重金聘请而传到法兰西,又因为法国公主嫁给查理一世而传到英国。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过再怎么说,在制冰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冰品毕竟不是广大老百姓能消费的。说到这二棒又想起一个故事:慈禧的侄孙岳超1962年写过一篇《庚子——辛丑随銮纪实》,说1900年庚子之变,慈禧挟光绪逃到西安。当时老太太闹着要喝冰镇酸梅汤,可炎炎夏日哪来的冰?就在地方官急得抓狂的时候,有人出了主意,说距西安城约二百里的太白山石洞深处有冰,这才解决了老领导的饮食问题。

须知当时陕西旱蝗交加,“赤地千里,饿殍载道”。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卖人肉了,你老太太还想喝冰镇酸梅汤?唉,这大清要完呐!


俗话说得好:“好汉不挣六月钱。”古人在伏天会考虑放假或减少工作量,谓之“歇伏”,外出活动相对较少。那他们宅在家里又没空调,不热得慌吗?

一般来说,普通人家打打扇子,或者抱着“竹夫人”(一种竹编的长条空心器具)睡觉,最多在墙外搭个凉棚什么的,也就算了。这凉棚多半是用竹子和席子做的,至少在唐代就出现了。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城里的纨绔子弟会“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它一般是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的一个比较高的遮阳罩。这样外墙不容易晒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会很快升温,室内就会凉快一些。


▲ 《清明上河图》中的凉棚


除此之外,中国还出现过一些避暑黑科技。比如《封氏闻见记》记载御史大夫王鉷的“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如《西京杂记》里记载的超级风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室生寒。”有没有想起周星驰演的零零发?不过这些黑科技在古代都没有普及。至于古书记载的“澄水帛”、“冰丝茵”等神物,皆不可信。

大户人家还会用到冰。之前说的那个冰鉴在古代其实还有种用法,就是装上冰放在房间里。这冰块融化带走热量,其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空调。不过青铜时代过了之后,冰鉴就慢慢变成了冰桶或冰箱。

在清朝,冰桶或冰箱是大户人家的标配,英国人芮尼的《北京与北京人》写道:“这些中国冰箱呈四方形,木制,包了铅皮,双重掀盖,中间有一小孔,冰箱内放冰,通常是一块大雪团,人们以之降低茶和酒的温度。他们也把冰箱放到客厅中间,让房间较为凉快。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人用冰还是挺精打细算的,在冰镇茶和酒的同时还顺带降温。但权贵们可就不用这么抠抠缩缩了。就比如唐代宰相杨国忠,“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

即使是现在,普通人家估计也拿不出能雕成山的大冰,何况是唐代?而他的客人们因为太冷甚至还要穿上绵衣,也真和盖空调被差不多了。当时杨国忠还让手下把冰雕成凤兽等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唯独有一个人不送。谁呢?刚正不阿的张九龄。


▲ 清代红木冰箱


说到这我想起了杨国忠另外一则关于“冰山”的故事。话说天宝年间,陕西进士张彖金榜题名,有人劝他去杨府拜访,还说杨国忠是靠山,见了他好处大大的有。张彖却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就说你们以为杨国忠是泰山,我却以为他是冰山。到时候太阳一出,你们还能去靠谁?结果张彖一语成谶,数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杨国忠随玄宗逃难,最终在马嵬坡被乱刀砍死。——许多年之后,面对手持利刃的士兵,不知道杨宰相会不会想起,他门客献给他冰块的那个下午。


你说这些我都试过了,还是热得受不了,怎么办?

一句话:哪儿凉快呆哪儿去!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度假旅游性质的避暑活动,《汉书·元后传》曾载:“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汉武帝曾避暑甘泉宫,唐太宗也曾避暑九成宫,清帝更筑有规模宏大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拿避暑山庄来说,其由山区和平原区两部分组成,山区古树和灌木丛非常茂密,而平原区又以湖区为主。这依山傍水的,想不凉快都难。



除了皇上,有钱有闲的人也经常会去深山老林避暑。如白居易《何处堪避暑》一诗中说:“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白居易告诉人们,最好是到树木多兼有水的地方去避暑。那里的背日楼是避暑的好处所,到水上划舟,凉风习习,自然很凉爽。饿了就享用消夏的美食,吃饱了就接着泛舟。游累了睡上一觉,醒来饮一杯茶。睁开眼睛就可饱览青山绿树,耳听溪水碧流。然后就可以坐下来,脱袜濯足,解巾搔头,岂不美哉!

宋代的梅尧臣也喜欢跑山里避暑。他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中写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山寺林木蓊翳,环境清幽,自然使人心静生凉。再如米芾,曾当过“监中岳祠”闲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多。于是在某个炎炎夏日,他干脆庙也不管了,直接带领一家老小躲进了深山,还得意洋洋地给写信给朋友炫耀呢。


▲ 北宋米芾《逃暑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小老百姓就不行了,没钱支持长途旅游啊,只好在城市周边逛逛了。大家知道,“杭州美景盖世无双,西湖岸奇花异草四季清香。”西湖历来便是乘凉宝地。

《武林旧事》记载,宋代每年六月六,城里人都会跑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在船上享受各种各种水果和冷饮。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大暑赏荷”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苏轼《夜泛西湖》中描写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

苏州人把农历六月廿四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这种大家集体外出游玩的场景,想想也是非常热闹的。

哎,说了那么多避暑的法子,我们再看看跟咱一样热得发慌的人的怨念吧。这是王羲之的《今日热甚帖》,十分当景:“今日热甚,足下将各勿勿,吾至乏,惙力不具,王羲之白。”天儿太热,咱们各忙各的,您就别来了,我也浑身没劲,就不接待您啦。——王羲之以风流著称,至今留下“坦腹东床”之佳话。您说他写完这封信的时候,会不会也像葛大爷那样瘫在床上呢?



【作者简介】

吴二棒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文史爱好者。



【精华推荐】

古装剧里的穿帮镜头,你看懂了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9 04:23 PM , Processed in 0.0318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