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0

[故事分享] 《全民故事计划》第73期:山谷安静,爱情恒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3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谷安静,爱情恒远 

 2016-07-23 小托夫 全民故事计划
他们在山谷间对山歌互诉衷肠,在月光下寨子外的小径旁秘密幽会,直至在一个良辰吉日结为莫逆夫妻。


全民故事计划73个故事



那年夏天我到大凉山里支教,那是一个淳朴而幽闭的彝家寨子。


有一天,我们上山去玩,我和一群孩子们。附近的山都去过了,我想去的更远一点,孩子们就带我去了一片我从没到过的山林。那片山林神秘、幽静,仿佛因为远离人烟,植物的长势也更加葱郁,茂盛。


回途中,我们走了另一条道路。就在这个时候,脚下的山谷里,升起一缕袅袅的烟雾。我以为又是放马的孩子在点篝火玩,便没放在心上。等到走近,才发现那不是什么篝火,而是炊烟。炊烟从一座小屋里飘出来,小屋在空旷的山谷里,显得渺小至极。我从孩子们口中得知,那个小屋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很老了,确切的年龄没人知道。



没过几天,碰巧一个村民要去山林中放牧,我陪同前往。


行至之前那片山谷,我停下脚步,望着谷底那座小屋,问道,他为什么要住在这里?


那个村民把头摇着,说他也不知道,从他记事起,那个小屋就存在着,一直到现在。


我走近那座小屋,那是早晨八九点的样子,小屋的门紧锁。我不知道老人去了哪儿,或许去山里做了什么。这是一座松木搭建的屋子,不管房身还是房顶都是松木。风吹日晒,小屋走了样子,变了颜色,变得黯然、古朴,散发出旧时光的味道。我决定坐在那里,等老人回来。


到了中午,老人终于回来了。手里提着一只山鸡,原来他是去捕山鸡了。在山林里下了一些山鸡夹子,这只山鸡就是如此得来。也是我运气好,听老人说,不是每天都能有收获的。午饭老人给张罗着做好,他把剃毛开膛后的山鸡,包裹一层层新鲜的树叶,整只丢进火塘里。他的小屋里有一口火塘,我们就坐在火塘旁边,等候开饭。


他说这是他60年来首次见到汉人。


这60年来他没走出过这里,一直守候着这座小屋。而60年前,他却是这里唯一一个走出寨子,去到汉人世界的山里人。他的一口汉话也是那时候学来的。


他在20岁时生出一个念头,就是去外面看看。这个想法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大家见到他就调笑他,捉弄他,认为他“傻掉了”。山外面是未知的世界,寨子里的人对未知是恐惧的,对他来说却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尽管遭到了一致反对,他还是在一天深夜,不辞而别,悄悄背上包袱,翻山越岭,告别熟悉的土地和人,踏上未知的路途。


那时候还没有公路,什么路都没有。荒山野岭,他独自走出一条路来。起初的3天,日行夜赶,不敢稍作停留。他的出走,惊动了寨子。这是千百年来寨子里所没有发生过的事(寨子偏僻,至今会汉话的也寥寥无几),全寨人出动,分作八路去追他。幸亏没被追到,若不然,他是真的到不了外面的世界了。


说话间,一股股香味从火膛里弥漫开来。火苗已经熄灭多时,老人把山鸡从灰烬里扒出,剥开烧焦的树叶。他便把头顶上的布帽摘下,放在脚边。我这时才发现,他的头上是盘着辫子的,花白的头发,扎成一束,盘在头顶。他的确已经很老了,肤色被日光晒得黝黑,手脸粗糙得像老树皮,皱纹里嵌着泥土。牙齿所剩无几,一双眼睛却黑而深邃。


山里的天气变化无常,说变就变。本来好好的晴天,一团乌云过来,跟着就是一场大雨。我和老人坐在小屋的门畔,他吸长长的烟枪,给我裹了烟卷。


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天空再次放晴时,老人已经歪在门畔睡熟了。我倚在另一扇门畔,一会打量门外的旷野,一会打量屋内的摆设。


天色向晚,我必须要走了。看着老人香甜的酣睡,我不忍唤醒他。没有作别,我起身离开。我知道还不须告别,我还会再次拜访的。



再次造访他的小屋,是一个星期天,我们一起上山打猎。山林里猎物本就不多,能打到更是难得。那一天我们运气实在不佳,连只飞雀都没打到,最后空手而归。我有些丧兴,蔫蔫不乐,老人却一副乐观心态,一路笑呵呵。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山林里。我们去布置陷阱,先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安排一些山鸡夹子,然后又用铁锹挖了许多长宽各一尺、一米多深的地洞,洞口覆盖上一层薄草遮掩。随后我们就去了一个有泉水有岩石的地方歇脚。


我们分别坐在两块相邻的大岩石上,我听他讲他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家室,妻儿都很康健,家庭幸福。但有一天,不知从哪里流传过来一种病症,令人皮肤麻木、起斑、红肿,脸上身上似有蚂蚁在爬,虫子在抓,口角歪斜,手无缚鸡之力,行动不便。根据他的描述,我告诉他,这是麻风病的症状。他颔了颔首接着说下去。这种病症在寨子里迅速传播,从一户、两户,渐渐变成七户八户,寨子里一时人人自危。人们恐慌至极,请来当地最有名的毕摩来念经作法,祛病消灾,结果却并不如人意,患者一个个照样陆续死去。


人们希望远离疾病,远离死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做出一个抉择,就是驱逐患病之人。老人的妻儿也都患上此症,在被驱逐之列。


老人不舍妻儿,一定要一起走。妻子不同意他的陪同,怕染病给他,拖累他。但他说什么也不愿抛弃妻儿,说什么也要一同前往。妻子以死相胁,可他依然不肯。后来他想出缓急之策,说只要安顿好妻儿,就回寨子。妻子信了他的话,一家人就此离开生活多年的寨子,搬到这深山峡谷。


进入峡谷后,他并没有离开妻儿。他在谷底建起一座木屋,又花1天的时间把老房子里的东西搬清。他砍木头建房子用了6天,他故意放慢速度,因为知道妻子快不行了。果然,等一切收拾妥当,住进新房,妻子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看着病榻上的妻子,他心如刀绞。


他变得很有耐心,照料病入膏亡的妻子吃喝洗漱,给妻子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讲述他当初离开寨子在外面闯荡时的经历。妻子固然说话都说不上来,但仍用嘴角的笑意回应他。


他不知该怎么办才能让疾病远离妻子。他想过各种办法,祈求山神,祈求火神,杀猪点火祭拜他们。他学了些经文,每日早晚都要虔诚地诵经。他还在毕摩家里跪了两天,终于打动了毕摩,那毕摩才甘愿冒着很大的风险,来给他的妻儿念了一场驱灾咒。然而事情并没有得到转机,她的病情更加恶化了。


两个月后,妻子抵不过疾病的折磨,最终撒手人寰。临死前,她紧紧握住他的手,握得他骨节发白。从此他在世间就独剩一个亲人:与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儿子也在饱受疾病的折磨,每天夜里痛苦不堪地轻哼。儿子把体内的痛苦呻唤出来,每一声,都如同一把刀子在他心里划了一下。儿子不久后也离开了人世,从那时起,就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妻子和儿子走了之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生活,做一样的事:砍柴,烧饭,偶尔打猎。


他给我讲述这些,没有丝毫的悲伤,仿佛在讲述他人的故事一样轻描淡写。



往后的日子,每当我有了闲暇,必去他的小屋小坐,喝酒聊天,或者喝茶。他闭居了几十年,终于有人来打破他的宁静,打开了他的话匣。我很喜欢听他和他妻子的故事,他讲了很多,他们的相识,相知,相爱。他们在山谷间对山歌互诉衷肠,在月光下寨子外的小径旁秘密幽会,直至在一个良辰吉日结为莫逆夫妻。她是一个传统而贤惠的女人,一个安于清贫、甘心情愿爱着他的女人。他知道她最爱听哪一首山歌,最爱吃哪一种食物,也知道她最喜爱什么,最厌恶什么,他知道她的一切,她的所有。谈起她,他总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神色颇佳。在他心中,她还是那么神圣,那么重要,那么牢不可破。


他有时也会问起我外面的世界。我讲给他听后,他不住唏嘘,说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大。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能听到清脆的口弦声,从遥远处传来,丝丝缕缕,飘飘渺渺。我知道那是老人在拨弄口弦。每当他睡不着时,就会拨弄口弦。他曾耐心教我,并说在我离开寨子的时候要把口弦送给我。


时令已经入秋。季节到了树叶就要落,果子就要熟。


在我给孩子们补习汉话的那段时间里,老人的身体大不如前,每况愈下。他日日守在小屋里,不分昼夜,总是拨弄口弦。


再后来,他就整日躺在床上,起床困难。我想熬些稀粥给他喝,但又苦于没有材料。我只能把煮熟的土豆,用木椎捣成土豆泥,兑上水,喂给他。看着我,他会说些模模糊糊的话,听不真切。他还想给我聊天,但说话已成问题。


再过去几天,他已经吃不下饭,每一次吞咽都仿佛用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他的喉咙似乎被无形的铁钳给钳住了。我看着他那样,很是难受。有一次,他突然攥紧我的手腕,把那只有些破旧的口弦塞在我手心。我感到口弦在我手中沉甸甸的分量,不由地握紧了它。


又过去了几天,我给孩子们早早放了学,跑去小屋。在小屋门前我就呼唤他,以往他会哼声作答。但那天,他没有任何反应。我走近,看到他闭合着双眼,再去抓起他的手,是冰一般凉。


他走了,无声无息。


按照当地习俗,人死后要放在两米多高的木柴上火葬,骨灰撒在山林。老人生前没什么亲人,和寨子里的人早已断绝了来往,所以赶来帮忙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帮忙把木柴垒起来,把死者放在木柴上。大火熊熊,转瞬把老人吞噬。等火势熄灭,只剩一地的灰烬。我还让村民还请来了一个颇具法力的毕摩,为其诵经指路。待灰烬全熄,便装入了麻袋,撒在了山林。他一生隐于山林,死后亦将随雨水浸入山林。


不久之后,我上了趟山,去查看那些我们一起布下的陷阱。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不知什么时候,所有的地洞都被泥土掩埋填实,所有的山鸡夹子都不翼而飞。我猜想,是老人在生前还能行动的时候,把这些全都处理掉了。



作者小托夫

拉萨某旅行社职员,业余时间也去茶馆画海娜

编辑 | 宏伟星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4 03:30 AM , Processed in 0.02901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