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0|回复: 5

[转贴] 揭秘你不知道的投行世界(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1 04: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秘你不知道的投行世界(组图)


文章来源 : 侨报

2016年06月20日



在普通人的脑海里,投行员工称得上是社会精英,收入丰厚、衣着光鲜、出入各种高大上。但与之相对的,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心理压力大,时有听闻过劳死或者自杀轻生者。

投行薪水知多少

财经网站BusinessInsider曾经统计过华尔街投行各岗位的平均薪酬(下图),从普通的分析师(Analyst)到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MD)的薪酬相差10倍之多。


高盛的MD

在华尔街投行,MD是仅次于合伙人的非管理类头衔,荣升MD绝对是一件大事。高盛的MD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华尔街见闻曾介绍过,高盛并不经常提拔MD,通常是1年一次。但这样频率依然被认为太快。2013年时,高盛将MD选拔周期改为2年一次,并表示 “MD将授予表现最优秀的员工,以保持激励性”。


高盛30000多名员工中只有2000多名MD,在30岁之前当上MD的更是凤毛麟角。

2013年高盛280名新任命的MD中有一个明星人物Andrew Silverman,年仅28岁,是这一批中最年轻的。Silverman是哈佛数学系毕业,从事衍生品信贷和债券交易工作,曾入选福布斯30名30岁以下金融从业者榜单。

2015年,高盛晋升了425名员工为董事总经理,其中6位来自中国大陆。

正如前文薪酬调查中提到,MD级别不含奖金的基本薪酬约为50万美元。合伙人收入更高,据熟悉内情人士,一个典型的高盛合伙人,其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在内的2011年总收入约为300万至600万美元之间。而在形势较好的年份,这个数字至少翻倍。

事实上,只要少数投行人最终升到MD。大部分初级分析师在高盛工作几年后,就跳槽到对冲基金、私募基金或者其他行业。

疯狂的加班文化

大多数人眼中的投行总是光鲜亮丽,但投行人高密度、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却不为外界所知。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几十年来,华尔街的公司和初级员工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年轻的分析师同意每天工作15小时,放弃一切正常的生活,以换取高薪工作和不菲的收入。


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授、曾在高盛担任经理(Associate)的Alexandra Michel发表了一份对两大投行历时九年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投行的员工每周最多工作120小时。

在没有手机和电邮的日子里,人们在离开办公室之后还能休息片刻。但高盛全球联席主管David Solomon表示:“如今,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我们必须24*7随时待命。而且,因为每个人都被要求随时保持畅通并即时回复消息,工作和生活几乎没有界限,也没有休息。”

有人调侃称,高盛是在告诉实习生,一天只要工作17个小时就够了。


自杀率高

据CH8报道,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在金融业工作的人,自杀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点五倍。

华尔街投行从业员的工作压力,包括工作时间长,安排不可预测,顾客要求高,以及工作环境孤独。

对一些人来说,压力可能大到无法承受。过去一年,许多年轻的银行从业员意外死亡或自杀。专家表示,年轻的银行从业员最脆弱,他们不具备应对压力的恰当技巧,有些人还常常借酒浇愁。

心理学家卡斯说:“他们是两头烧的蜡烛,外界不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变化。以及他们所能承受的情感和生理上的局限。一旦蜡烛烧完,身体就开始出现症状。”

出现大量悲剧后,华尔街一些银行开始检讨政策,如规定星期六不上班,还要求员工每月必须休息几天。专家说,这是在迈向正确的方向,但还需要更多地帮助最脆弱的年轻人。

另据报道,摩根大通等投行内部往往都常设员工心理辅导计划,但在一些金融机构,这些心理辅导计划往往是由员工主动提出才能获得心理专家情绪辅导。


身体亚健康

根据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和全球知名维生素品牌善存联手展开的一项以都市人亚健康为主题的大型网络调查结果,统计出了重度亚健康top5行业,他们分别是进出口贸易、金融、电信、it及专业服务。这些行业在亚健康常发症状的行业排行榜中频繁出现,重度亚健康指数也遥遥领先。

金融业因加班时间长,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很正常,调查显示,有超过97%的白领很少锻炼,其中近62%甚至从不运动。

美国五大投行

据百度信息,曾经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现在仅剩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1.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 ,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3.美林(Merrill Lynch)

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响叮当名字的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美林证券成立于1885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

2008年9月14日,美国银行与美林达成协议,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收购美林。


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公司为在协助客户成功过程中与之建立起的长期互利的关系而深感自豪(有些可追溯到近一个世纪以前)。由于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公司因此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利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于2008年9月宣布破产。


5.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C)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公司业务涵盖企业融资和并购、机构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证券研究、私人客户服务、衍生工具、外汇及期货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保管服务。Bear Stearns还为对冲基金、经纪人和投资咨询者提供融资、证券借贷、结算服务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拥有约14,500名员工。

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以总价约2.36亿美元(每股2美元)收购贝尔斯登。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6-21 07: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1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1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t is a tough job......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1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1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6:25 AM , Processed in 0.0673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