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7|回复: 1

这一生是最后一生 不谈转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5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6-6-5 10:16 PM 编辑

原创 2016-05-30 大安法师讲净土


200577824296320355.jpg



       通途佛法谈到菩萨道慈悲心的问题,可能有人会发愿要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行菩萨道,度众生,成佛道。但净土法门是不许可发在世间轮回度众生之愿的。

       为什么?就怕再堕三恶道。菩萨一定要证得无生法忍,才不会有堕三恶道的危险。那得无生法忍,至少是破无明的水平,如果是见思惑都没有断的人,堕入轮回的风险就很大。

       如果不到极乐世界去镀“永不堕三恶道、证无生法忍”的金,还在这个世间去度众生,那就有问题了。因为见思惑没有断,就会迷惑造业,堕入三恶道。

       我们来看看宋代元照灵芝律师的亲身经历。他之前是律宗祖师,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什么兴趣。他发愿要像慧布禅师一样,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度众生,弘扬佛法。


239062733841321251.jpg


       结果元照律师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场重病,六神无主,这才知道自己志愿虽大,但力量不够,方转过来深信净土,求生安养。确实,其他宗派都有发愿在这里不断地修菩萨道、转世度生的情况。

       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曾借用唐代诗人刘皂写的《旅次朔方》,复名为《颂番僧转世》,颂就是偈颂,好像是赞叹,实际上有反讽的意思。番僧就是指蒙古和西藏一带转世的修行人。以此暗喻修行人轮回转世,忘却初心这种情况。

       这首诗很有意思,表面上好像看不出什么名堂,如果你再仔细想一想,就会感到意味无穷。这四句诗是怎么说的呢?“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740901133769048587.jpg


       想要读懂这首诗,首先要搞清楚地理概念,否则会是一头雾水。诗名《旅次朔方》,旅次,旅居;朔方,泛指北方,具体指朔方郡,汉代所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内。并州,指山西太原,过去的太原府。

       这位诗人是陕西咸阳人,所以他认为离开故乡,滞留在并州做官就像做客一般。“已十霜”,已经十年了。

       太原离咸阳比较近,虽然比较近,他心心想念的还是他的故乡——咸阳,所以“归心日夜忆咸阳”,昼夜都在忆念陕西咸阳这个故乡,想回故乡。但是却是宦海沉浮,身不由己。

       “桑干水”,这是指太原北面的一条河,现在称为永定河了;“无端”就是没有来由的。上级的一个调令,他很不想去但又必须渡过太原北面的桑干河,再继续往北走,到包头一带去,这是“无端更渡桑乾水”。

       到了包头,就离故乡更远了。“却望并州是故乡”,他只能把曾经旅居十年的并州认为是自己的故乡了,原来的故乡咸阳已经太远了,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了。

       我们来想一想这里面的关系,这就是转世、转世,在这个过程中就将自己原来的本源忘却了。

793102355365813791.jpg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禅宗开悟了但没有求生净土的人,转世之后,或者成为大文豪,或者成为大国王,或者成为大官僚,那等而下之的,成为一般人,还有可能会成为奸臣。如果转世两世三世能得人身已经是大修行人,三世之后又有谁能百分之百地确保人身呢?

      因此,净土法门就是要将这一生看成是娑婆世界的最后一生,不能谈风险很大的转世,一定要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否则就是祖师大德所呵斥的“第三世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6-5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来之,则安之!活在当下,过好这一世再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7 09:01 AM , Processed in 0.0340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