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3|回复: 3

杨振宁坐轮椅同家人逛地坛庙会 翁帆陪伴(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1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振宁坐轮椅同家人逛地坛庙会 翁帆陪伴

文章来源: 法制晚报
于 2016-02-11 09:28:22

a653.jpg

杨振宁携家人逛庙会

a654.jpg

现场


今天是大年初四,上午的地坛,细雨如丝,游客如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携家人也兴致勃勃地逛起了庙会。

杨老此行非常低调,法晚记者(微信ID:fzwb_52165216)在地坛北门内的儿童动漫科普区“邂逅”这位特殊客人时,游人并没有认出他来。记者看到,杨老一行在售卖商品的摊位前经过,在“虫洞科技”的虚拟现实体验馆前,杨老很感兴趣地停下来,用手中的相机拍摄照片。据了解,今年也是虚拟现实体验项目第一次进驻地坛庙会。既弘扬非遗等传统文化,又呈现高科技接地气的一面,是猴年地坛庙会的一大特色。
发表于 2016-2-11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07: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媒体报道称,2月11日,94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携夫人翁帆一同逛起了北京地坛庙会。杨振宁此行非常低调,很少有游人认出他来。在“虫洞科技”的虚拟现实体验馆前,杨振宁很感兴趣地停下来,用手中的相机拍摄照片。不料,此消息一经爆出,有不少内地网友纷纷评论:“他就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永远记得他的虚伪”“不配做中国人”。


网友微博热评(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1月17日,杨振宁黄晓明现身科学界顶尖盛会——未来论坛2016年会

据公开资料显示,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清华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到美国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长期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亲属成员

父亲:杨武之,1896-1973,数学家、教育家,原西南联大教授
原配:杜致礼,杜聿明长女,2003年10月过世。
现任:翁帆,1976年7月出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结婚。   
长子:杨光诺,1951年出生,美国电脑工程师。
次子:杨光宇,1958年出生,美国化学家。
女儿:杨又礼,1961年出生,美国医生。

父子关系

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时,他的父亲,一位更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此不能接受,并且到死也没有宽恕杨振宁。杨振宁在访谈中提到,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杨邓情谊

20世纪中期,邓稼先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自此,两人成了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杨振宁一家随校远赴西南大后方。

1941年夏,邓稼先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时杨振宁已是西南联大的三年级学生,在该校,两人又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交流心得。邓稼先对其姐说,振宁兄是我的课外老师。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在征求杨振宁的意见后,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

1950年8月,邓稼先历尽艰辛,回到中国,从那以后,邓稼先便和在美国的杨振宁天各一方,长时间失去了联系。

1985年,邓稼先被查出身患直肠癌,住院治疗。1986年5月与6月,杨振宁曾先后两次去到中国,去医院探望邓稼先。到美国后,杨振宁想办法搞到当时尚未上市的治癌症的新药,请韩叙大使通过信使,迅速送往北京。

1986年7月,邓稼先去世,杨振宁回到北京为邓稼先扫墓,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将一只蓝色盒子交给杨振宁,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他们的家乡安徽出产的文房四宝,表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永世长存。

人物影响

1997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宣布,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1999年5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振宁逛庙会 内地网友纷评:“记得他的虚伪”“不配做中国人”(组图)

Hutong9.net 发表于 2016-2-12 07:32 AM
据媒体报道称,2月11日,94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携夫人翁帆一同逛起了北京地坛庙会。杨振宁此行非常 ...


杨振宁逛庙会 内地网友纷评:“记得他的虚伪”“不配做中国人”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6-02-11 20:31:28 -
媒体报道称,2月11日,94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携夫人翁帆一同逛起了北京地坛庙会。杨振宁此行非常低调,很少有游人认出他来。在“虫洞科技”的虚拟现实体验馆前,杨振宁很感兴趣地停下来,用手中的相机拍摄照片。不料,此消息一经爆出,有不少内地网友纷纷评论:“他就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永远记得他的虚伪”“不配做中国人”。

a682.jpg

网友微博热评(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a683.jpg

1月17日,杨振宁黄晓明现身科学界顶尖盛会——未来论坛2016年会

据公开资料显示,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清华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到美国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长期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亲属成员

父亲:杨武之,1896-1973,数学家、教育家,原西南联大教授
原配:杜致礼,杜聿明长女,2003年10月过世。
现任:翁帆,1976年7月出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结婚。   
长子:杨光诺,1951年出生,美国电脑工程师。
次子:杨光宇,1958年出生,美国化学家。
女儿:杨又礼,1961年出生,美国医生。

父子关系

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时,他的父亲,一位更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此不能接受,并且到死也没有宽恕杨振宁。杨振宁在访谈中提到,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杨邓情谊

20世纪中期,邓稼先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自此,两人成了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杨振宁一家随校远赴西南大后方。

1941年夏,邓稼先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时杨振宁已是西南联大的三年级学生,在该校,两人又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交流心得。邓稼先对其姐说,振宁兄是我的课外老师。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在征求杨振宁的意见后,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

1950年8月,邓稼先历尽艰辛,回到中国,从那以后,邓稼先便和在美国的杨振宁天各一方,长时间失去了联系。

1985年,邓稼先被查出身患直肠癌,住院治疗。1986年5月与6月,杨振宁曾先后两次去到中国,去医院探望邓稼先。到美国后,杨振宁想办法搞到当时尚未上市的治癌症的新药,请韩叙大使通过信使,迅速送往北京。

1986年7月,邓稼先去世,杨振宁回到北京为邓稼先扫墓,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将一只蓝色盒子交给杨振宁,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他们的家乡安徽出产的文房四宝,表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永世长存。

人物影响

1997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宣布,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1999年5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30 05:49 AM , Processed in 0.0511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