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0

华人家长送千美元大礼 教师不敢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0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1-10 03:11:42 世界日报 记者陈盈霖/洛杉矶报导


photo (11).jpg
图为济南市舜文中学的学生在校门口向老师送上学校统一采购的鲜花。 新华社资料照片


年终又到送礼季节,从感恩到圣诞,从孩子学校派对,到学校老师、补习班教师、园丁、邮差,不少人「伤了脑筋又伤荷包」。部分学区更听闻家长大手笔「一送上千元」(美元,下同),吓坏教师。


photo (12).jpg
年终送礼家长难为。 (陈小姐提供)


不少家长,从孩童两岁起,便加入「年终包礼物」阵营。在圣盖博谷地区就读学龄前学校(Preschool)陈小姐表示,去年起女儿班上有家长,万圣节前带小礼物送给小朋友,就在上周,女儿又收到两份小礼物,因此陈小姐今年也从善如流,准备礼物让女儿带到学校。
她表示,小礼物袋里面是铅笔、贴纸、小饼干等,再加上可爱的卡通造型提袋,「约要50多元」。

住在库卡蒙加牧场张太太,这几年都会在万圣节前,亲手烤饼干、甜点,给孩子们带到学校参加派对。南巴沙迪那杨小姐也表示,儿子小学一、二年级会准备万圣节小礼,「每份礼物约两、三元」。

送礼如何拿捏令?不少家长头疼。陈小姐说,以她来说,每年固定「每位老师25元礼卡」,有时是星巴克,有时标的(Target)卡。她说,跟一些老师谈过,他们认为「礼卡最实用」。杨小姐也表示,之前孩子就读南巴沙迪那时,曾送过老师50元礼卡,这两年搬家到白人区,感觉新的学区送礼情况「好像没那么盛行」,有时见到学生拿几颗气球,就当礼物送了,去年儿子拿了五张各25元礼卡到学校送老师,结果其中两张忘了给,「今年可能干脆不送了」。

「25元到50元不算什么」,陈小姐说,她的一位住在圣盖博谷华裔聚集,学业成绩优异学区的朋友林太太曾提到,去年圣诞节前,亲眼看见就读小学五年级儿子班上一名华人家长,拿出「1000元礼卡」(约新台币32,852元)要送给老师,但老师不敢收,又退回给学生。不仅如此,该学区也曾听闻家长送老师iPad等「大礼」。

圣玛利诺学区教委张志坚表示,几个月前,他提出一项有关教师送礼新法规,获教委会通过。该法规明订教师不得收超过50元或同等价值(每位学生)的礼物,若有超过,需向教委会申报。他说,这项法规订定,主要是认为公立学校是个平等的教育环境,「不需要用此鼓励老师」。

此外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教委会也针对刚从国外移民来美的家长举行会议,告诉他们如何融入美国学校、社会,这当中也包括送礼规定等。

他说,送礼在美国礼仪中,是年终对老师、同事与身边的人表达心意的习俗,主要是聊表心意,但「不希望拿来比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8:58 AM , Processed in 0.0730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