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1

[转贴] 经济学人:中国GDP可能膨风 至少没「硬着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9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0-20 02:55:33 联合报 编译任中原/综合报导


针对大陆公布的中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毛额(GDP)数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整体成长率可能有些「膨风」,但可以看出经济转型的趋势,且比外界原本担心的「硬着陆」要好得多。

「经济学人」指出,第三季是外界对中国经济的高度忧虑期。七月中国股市开始重挫,八月人民币温和贬值,之后又有一连串的讯息显示制造业趋向萎缩。因此一些分析师认为这GDP数字纯属假造,用来掩饰经济的严峻实况。

但另一些分析认为,GDP报告虽有夸大成长率以粉饰太平之嫌,但却并未完全扭曲实况,而且进一步显示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中。首先,中国制造业的确陷入困境,第三季工业部门仅年增百分之五点八,是廿多年来最弱的一季;但服务业扩张百分之八点六,却是四年来最强的一季。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工业。

其次,观察投资成长减缓及消费趋于热络,也显示经济正在转型。一至九月总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点三,是十五年来最弱的一年;但九月零售额年增百分之十点八,创七个月来新高。劳动市场健康,也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第三季所得年增率加速到百分之七点七。

经济学人强调,从GDP平减指数观察,第三季名目GDP成长百分之六点二,物价下跌百分之零点七,使实质GDP成长百分之六点九。但第三季消费者物价其实上涨百分之一点四,下跌的其实是生产者物价,平减指数为负百分之零点七便相当奇怪。因此一些分析家认为实质GDP成长率其实更接近百分之五到六。

如果只看名目GDP数字,忽略平减指数,将更能显示中国经济成长持续减缓。第三季名目GDP成长百分之六点二,远低于第二季的百分之七点一。

再者,商品价格下跌使中国进口额剧减,也使贸易顺差激增,拉高整体成长率。若不计净出口,名目内需成长率可能接近百分之五,这比政府公布的成长率低出甚多。但即使如此,也比外界担忧「硬着陆」要好得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19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6 09:14 AM , Processed in 0.0471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