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图谋海外形象变局 中共布局“战胜美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5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谋海外形象变局 中共布局“战胜美国”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5-02-24 21:36:57

国官方一直认为,“世界上话语权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体垄断”,为推动以争夺话语权为目标的“大外宣计划”。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是中 国政府“大外宣”国家公关战略的关键词。可以预见,中国提升软实力和争取话语权的努力,势必同西方政治价值及其话语体系形成更多碰撞。然而,中国宣传系统 陈旧的话语体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对外宣传的短板,无论是从语态到取向依然固守意识形态对抗的程式,很难在这次战役中获得胜利。这就需要中国的外 宣部门,甚至整个宣传体系,乃至整个国家层面都应该转换思维。观察家认为,中国应该建立新型的国际参与模式和心态,即既可以保持原则,还 可以交流,也就是既斗争也和合作。就像中国“网络大管家”、网信办主任鲁炜2014年访问美国的方式,既不失立场,也交了朋友赚了尊重。对于意识形态领域 的事务,即有关软实力的竞争,也具有参照意义。

2014年12月初,刚刚在中国举办的首次世界互联网 大会上风头甚劲的鲁炜,罕见率队赴美。在这个一直以来与中国时常发生激烈网络安全交锋的国家,鲁炜6天里密集访问4个城市,马不停蹄地会见了美国总统特别 助理丹尼尔、副国务卿诺维利、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耐普、苹果CEO库克、Facebook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亚马逊创始人 兼CEO贝索斯、谷歌董事会主席施密特、IBM董事长葛睿兰、微软CEO纳德拉、高通董事长雅各布、Yahoo创始人杨致远等美国政界和商界要人。这样深 度地“扎进”美国,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a13.jpg

鲁炜访问扎克伯格办公室

在美国访问期间鲁炜也在表态,中美互联网对话可谓是 “我们有分歧,也有共识”。可以说,中国在互联网问题上与美国的争锋完美演绎了“既斗争也合作”的策略。“中国互联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主权意识如此强 烈,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全球互联网领域有如此的强势外交意识”,这是鲁炜美国之行中,硅谷IT行业高层与智库分析人士普遍的看法。从迹象看,鲁炜的某些看 起来被外界认为机智、个性、直率和形象的言行都在颠覆中国“保守”官员的形象。在这一点上,习近平走的更远。习近平上任中共总书记以来的外交动作,不仅让 习近平自信的形象在国际上闪耀,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崛起中中国的形象。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和发人警醒的。北京时间1月26日, 由巢湖舰、长白山舰和运城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抵达荷兰鹿特丹港。这是中荷两国建交43年来,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对荷兰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停靠 荷兰期间,当地一位女士问:“这么大的军舰,你们是租哪个国家的,还是自己建造的?”炊事兵胡树凡英语不错,是舰上的“兼职翻译”。胡树凡自豪地回答: “这艘军舰和您使用的手机一样,都是中国制造。”这位“兼职翻译”尽管很自豪的说出了事实,但由此也反映出中国整体的形象在西方普通民众心中依旧“破烂不 堪”。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更是显著提升,但中国当前的软实力远远落后与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 力。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和各种重大国际事务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舞台主角之一,但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并未提升到与硬实力相匹配的水平。国家形象模糊、欠佳,自我形象认知与其国际认 知差异很大,这对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人文方面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制约。因此,北京方面一再提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尤其是习近平 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后,中国开始改变韬光养晦和不出头的消极姿态,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成为习近平倡议的“中国梦”的主要内容。除了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习近平还多次强调提升中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

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和机构试图通过大外宣、国家形象广 告、孔子学院等多渠道、多手段、多媒体等方式,力图清晰定义、改善、阐述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增强文化感召力。用英文制作的一些宣传片也属于这一公关战 略的组成部分。最近,一部名为《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的国际宣传片在网上被频繁转载。该片以英文旁白、中英文字幕展示了中国各行各业人士的梦想,并 且称,8,000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为了每一个人的梦想而奋斗。不仅如此,被誉为全球华人“年夜饭”的央视春晚,还将通过电视甚至 youtube等在中国国内被封杀的网站向全球播放。这些都是对国家形象面临问题做出的积极、主动回应。但是,有关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借助于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传播策略的改善,仅通过传播的硬件建设和花钱做广告恐难达成目的。

作为全球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文化 和意识形态已经通过各种手段渗入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全球传播体系来推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是美国历届政府一贯坚持的政策。 2003年1月21日,小布什总统颁布政令,正式成立“全球传播办公室”,使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了国家机器和政府机制的保障。有观点认为,今天的全球文化传 播本质是以媒体文化作为外包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为核心。它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力量”对全球进行的强制性征服(coercion),而是利 用文化和传播等“软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同意”(consent)。中国谋求提升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势必会与美国碰撞、交锋,中国在战术上进行 调整十分必要。前文已经详述的既保持原则,还进行交流,也就是既斗争也合作的国际参与模式和心态是绝佳的战术选项。

法国哲学家福柯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话语即权力。在 《话语的秩序》以及1970年法兰西学院的就职讲座上,他第一次提到了话语与权力的结合,认为话语绝对不是一个透明的中性要素,话语其实是某些要挟力量得 以膨胀的良好场所。福柯所谓的“话语”并非指语言学和文艺学中的话语概念,而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 福柯这句话隐含一种前提假设:话语是一种资源。所以,掌握话语这种资源的人,也就拥有了一种权力,即话语权。王小波则认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 语。但无论如何,崛起中的中国需要拓展自己的话语权是不争的事实和必然的选择。但显然,路漫漫其修尚远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1:58 PM , Processed in 0.0977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